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养老产业发展痛点及趋势:夕阳无限好,还可盼星辰.pdf

  • 资源ID:9226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养老产业发展痛点及趋势:夕阳无限好,还可盼星辰.pdf

<p>养老产业行业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17 年 5 月 20 日 &nbsp;当我们 谈论消费升级时,我们在 谈论 什么 &nbsp; 2017.3.13 体育产业站上 政策风口,赛事大年开启爆发通道 &nbsp; 2016.7.27 新三板 &nbsp;行业 研究报告 &nbsp;夕阳无限好 ,还可盼星辰 养老产业 发展痛点及趋势 &nbsp;核心观点 : &nbsp; 目前 中国 已经 进入 老龄化 社会的现实以及老龄人口在未来不断增长的趋势共同驱动 着 养老需求的持续增长 , 能够满足老龄人口需求的服务提供将是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投资主题 。 &nbsp;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痛点 在于 , 相对缺乏的供给与快速扩张的需求 不匹配 的矛盾。 我国失能老人 、 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在快速上升 ,而老龄人 口天然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巨大 ;同时 , 老龄人群 在满足生存的基础 之上 ,还 具有 提高生活 质量 的消费需求 ,从而 衍生出 “ 银发消费 ” 的 新动力 。 &nbsp; 从国内要老产业供给来看,存在养老服务占比过低、养老服务配套机构分布不均等问题。 而 另一方面 ,我国一户资源尽管在持续增长,但仍相对匮乏,并且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老龄人口获取医疗 资源还存在 一定 障碍。 此外 ,养老用品种类及技术上同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nbsp; 收入 增长,观念改变,银发消费潜力巨大。 我国居民 可支配收入在持续增长 , 在社会财富的积累之下,居民( 特别是 老龄人口)的消费观念也正逐渐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出游、娱乐方面的消费, “ 快乐晚年 ” 成为 新追求。 &nbsp; 银发消费在 本质上依然离不开传统 的 “ 医食住行用 ” ,即医疗供给侧 改革推动高端医疗发展 , 实现降药降成本提服务; 食品方面 营养保健品 是 老龄人口消费中的重要一环,同时 药品需求也愈加旺盛; 机构 养老 床位 缺口 尚较大;老年人 有钱有闲,养老旅游潜力卓越; 医疗器械与 家政看护需求增加,预留出巨大的商业空间。 &nbsp; 目前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围绕养老产业核心需求(护理服务及医疗需求),构建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主体,以家庭养老为基础、辅以社区和机构养老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发展两条主线:一是完善照顾服务产业链条作为家庭养老补充,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实现智慧养老;二是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提高民办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水平,让老人享受更专业的医养服务。 &nbsp;相关研究 &nbsp;研究员 &nbsp;研究员 : 吕文浩 &nbsp;电话 : 18810005564 邮箱 : lvwenhaotxcap &nbsp; &nbsp;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1 - 目录 &nbsp;导语 &nbsp;. 3 1.我国养老业发展痛点:需求激增,供给缺失 &nbsp;. 3 1.1 人口结构变化驱动养老需求增长 &nbsp;. 3 1.2 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巨大 &nbsp;. 4 1.3 不仅是医疗:“银发消费”动力延伸 &nbsp;. 5 1.4 养老产业供给:养老服务匮乏,医护资源相对紧缺 &nbsp;. 6 2.养老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nbsp;. 8 2.1 日本养老产业发展 &nbsp;. 8 2.2 台湾养老产业发展 &nbsp;. 9 3.养老消费:“医食住行用”的全面升级 &nbsp;. 11 3.1 收入增长,观念改变,“银发消费”潜力巨大 &nbsp;. 11 3.2“医食住行用”的全面升级 &nbsp;. 13 4.政策推动下养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nbsp;. 18 4.1 政策推动下养老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nbsp;. 18 4.2 产业痛点下的发展趋势:多层次 +智能化 &nbsp;. 20 5.风险提示 &nbsp;. 22 研究员声明 &nbsp;. 23 投资评级说明 &nbsp;. 23 免责声明 &nbsp;. 23 图表 目录 &nbsp;图表 &nbsp;1: 2015 年中国人口结构 &nbsp;. 3 图表 &nbsp;2:劳动人口比重开始下降 &nbsp;. 4 图表 &nbsp;3: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nbsp;. 4 图表 &nbsp;4: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指数上升 &nbsp;. 4 图表 &nbsp;5:不同年龄结构人群人均住院次数 &nbsp;. 4 图表 &nbsp;6:中国老龄人口患病率较高的十大慢性病 &nbsp;. 5 图表 &nbsp;7:经常使用保健品的老年人注重功效 &nbsp;. 6 图表 &nbsp;8:老年人保健品来源 &nbsp;. 6 图表 &nbsp;9:我国养老服务配套机构划分 &nbsp;. 6 图表 &nbsp;10:养老机构实际入住率在下降 &nbsp;. 7 图表 &nbsp;11:部分国家每千人医生数量( 2013) &nbsp;. 7 图表 &nbsp;12:部分国家每千人床位数( 2013) &nbsp;. 7 图表 &nbsp;13: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 &nbsp;. 8 图表 &nbsp;14:日本比中国早 30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nbsp;. 9 图表 &nbsp;15:中日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重 &nbsp;. 9 图表 &nbsp;16:中日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美元) &nbsp;. 9 图表 &nbsp;17:台湾老人社会福利工作人员数 &nbsp;. 10 图表 &nbsp;18:台湾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总额及享受津贴人数 &nbsp;. 11 图表 &nbsp;19:台湾养老保险(年金)体系与适用对象 &nbsp;. 11 图表 &nbsp;2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 &nbsp;. 12 图表 &nbsp;21:居民消费性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 &nbsp;. 12 图表 &nbsp;22:二十年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 &nbsp;. 13 &nbsp; &nbsp;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2 - 图表 &nbsp;23:二十年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 &nbsp;. 13 图表 &nbsp;24:“银发消费”的医食住行用 &nbsp;. 14 图表 &nbsp;25:医疗供给侧改革中各要素诉求 &nbsp;. 15 图表 &nbsp;26:中国保健品制造企业数量 &nbsp;. 15 图表 &nbsp;27:大众营养品、保健品销量逐渐提升 &nbsp;. 15 图表 &nbsp;28:药品消费常年保持较高增速 &nbsp;. 16 图表 &nbsp;29:医药制造业利润也保持较高增速 &nbsp;. 16 图表 &nbsp;30: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 &nbsp;. 16 图表 &nbsp;31: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旅游消费 &nbsp;. 17 图表 &nbsp;32:二线城市老年人出游热情更高 &nbsp;. 17 图表 &nbsp;33:养老服务机构就业人员逐年增加 &nbsp;. 17 图表 &nbsp;34: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人数将快速提升 &nbsp;. 17 图表 &nbsp;35:政策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nbsp;. 18 图表 &nbsp;36:不同类型机构床位利用率 &nbsp;. 21 图表 &nbsp;37:云健康资讯统计的“ 2015 年度最实用的十大医疗健康类 APP” &nbsp;. 22 &nbsp; &nbsp;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3 - 导语 &nbsp;养老产业是指以老年人的生活为中心,为老年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服务的相关产业的总称。根据行业的不同,养老产业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养老护理,包括养老院、日间托老、居家养老等;二是养老医疗,包括与老年人健康生活相关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院等;三是养老住宅,包括养老公寓、三代同堂住宅 等;四是养老金融,包括寿险、健康险、年金代管等;五是老年器械,包括拐杖、轮椅、多功能浴池、专为老人设计的智能马桶等;六是老年文化,包括老年大学、老年文体娱乐活动等。 &nbsp;本文主要从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供需不对等的需求出发 , 分别从需求端及供给端进行梳理 , 并结合日本及台湾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 , 以及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人口结构 与消费 特征 , 分析了未来养老消费在“医食住行用”方面的空间,并结合政策的推动作用,对养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 &nbsp;1. 我国养老业发展痛点 : 需求激增 , 供给缺失 &nbsp;1.1 人口结构变化驱动养老需求增长 &nbsp;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预计到 2050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顶峰。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中国劳动人口比重在 2011 年达到 74.35%的峰值之后开始下降, 2015 年已降至 73.22%。同时,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也 2012 年之后停止长期回落的趋势开始上升, 2015 年达到 36.58%;特别是老年人口抚养比,从上世纪 60 年末期开始持续上升,并在近几年上升速度加剧, 2015 年达到 13.05%。目前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近 10%,人口总数超过 1.3 亿,而老年人口增速也已远远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 , 2015 年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同比增速为 4.7%,而总人口增速仅为 0.51%。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 2050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 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以及老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中不断增长的趋势 共同驱动着养老需求的持续增长,能够满足老龄人口需求的服务提供将是目前及未来较长期的投资主题。 &nbsp;图表 &nbsp;1: 2015 年中国人口结构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 Wind 0%1%2%3%4%5%6%7%8%9%10%0-14岁 15-24岁 25-34岁 35-44岁 45-54岁 55-64岁 65岁以上男 女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4 - 图表 &nbsp;2: 劳动人口比重开始下降 &nbsp;图表 &nbsp;3: 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nbsp;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 World Bank、 Wind 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 World Bank、 Wind 1.2 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巨大 &nbsp;老龄人口天然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巨大 。 随着年龄增长 、 身体机能的衰退 , 老龄人群天然具有巨大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 老龄人口患慢性病的患病率要远高于 其他年龄层次,根据卫生部 2008 年的调查,各年龄层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指数增长的趋势,老龄人群的综合慢性病患病率甚至高达 64.5%。其中老龄人群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根据中国老龄产业报告,老龄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 19.72%,因而老龄人群 拥有更高的慢性病监测管理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根据卫生统计年鉴, 2013 年老龄人群的年人均住院次数达到 1.99 次,超过总体平均的两倍,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很大。 &nbsp;此外 , 我国老龄人口中 , 失能老人 、 高龄老人 、 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快速上升 。失能 风险是老年人除了疾病风险外另一项较高的风险,失能老人是指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或者健康状况恶化等原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吃放、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等 6 项指标, 5-6 项无法独立完成的为完全失能,部分无法完成的为半失能。 据社科院调查显示,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平均年龄在 79 岁,而 截至 2014 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已达到近 4000 万 。 而另一方面, 预计到 2050 年,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 9448 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65 岁以上的独居人 口将达到 4600 万。这些老人将带来大量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照顾陪伴、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并且受到收入及储蓄的制约,需求主要集中于中等服务定价的小型地域连锁养老企业。 &nbsp;图表 &nbsp;4: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指数上升 &nbsp;图表 &nbsp;5: 不同年龄结构人群人均住院次数 &nbsp;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卫生统计年鉴 &nbsp;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卫生统计年鉴 &nbsp;50%55%60%65%70%75%80%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劳动人口比重5%6%7%8%9%10%11%12%13%14%25%35%45%55%65%75%85%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右 )0.0% 0.0% 5.1%12.2%26.0%42.0%64.5%0%10%20%30%40%50%60%70%0.36 0.35 0.360.680.90.610.8 0.841.531.990.00.51.01.52.02.51993 1998 2003 2008 2013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5 - 图表 &nbsp;6: 中国老龄人口患病率 较高的十大慢性病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中国 老龄产业报告( 2014) 、 Wind 1.3 不仅是医疗: “银发消费”动力延伸 &nbsp;人口老龄化作为正在发生且将持续下去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老龄化社会固然带来更高的抚养成本,但在当前,老年人作为越来越大的消费群体,为我国消费市场注入了一股“银发动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与多年的财富积累,老年人口实际上具有较强的消费潜力,尽管老年人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但银发群体也更加注重健康、出行娱乐方面的消费,“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快乐晚年”正逐渐成为老年群体的新追求。 &nbsp;作为增长最迅速的人口群体,老年人有其自身的消费特点,特别是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消费需求也在满足老年人生存(如 医疗保健服务)的基础之上,延伸至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如老年旅游、看护服务等),甚至还包括一部分自我实现的消费需求(如老年教育)。 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年的调查显示,食品、日用品、医疗是老年消费群体的三大主要消费需求,近七成老年人日常消费支出集中在食品上,同时餐饮旅游、营养保健、娱乐健身等正成为老年消费群体的新增需求点。此外,除了老年人口自身消费之外,子女针对老年人的消费还具有更重视保健功能、重视品牌、价格敏感性较低的特点,因而具有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功能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需求将快速提升。 &nbsp;19.72%3.85% 3.68% 3.42% 3.07% 3.05%1.95% 1.94% 1.09% 0.86%0%5%10%15%20%25%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6 - 图表 &nbsp;7: 经常使用保健品的老年人注重功效 &nbsp;图表 &nbsp;8: 老年人保健品来源 &nbsp;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中企协、 Wind 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中企协、 Wind 1.4 养老产业供给 : 养老服务匮乏,医护资源相对紧缺 &nbsp;从国内养老产业供给来看,存在养老服务占比过低、养老服务配套机构结构分布不均等问题。 现今我国主流的家庭养老方式由于未能配备医疗保障,对于日常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量非常大, 一般而言失能 /半失能老人的照护比例在1:2 到 1:3 左右, 但现实状况是, 目前我国护工数量严重匮乏,并且 尚缺乏专业的资格认证机构,未 能形成人才培养体系,从业人员多数缺乏专业知识与资质认证。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人员约 100 万人,具备专业资质的仅有约 30 万人,较之 1.3 亿老年人口且不断增加的趋势来而言,专业养老服务人员还具有较大缺口。 &nbsp;而 我国的养老机构目前主要为依托于房地产建立起来的全托 /日托机构,目标客户定位为高端 +活跃长者,而真正的刚性需求人群 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却没有得到重视。并且养老机构通常只注重硬件投入,轻视服务培养,而这些硬件在实际运营中,并不能换来入住率和客户忠诚。 根据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从 2009 年的 3.8 万家增长到 2013 年的 4.2 万家,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从2009 年的 266 万张 增加 到 2014 年的 577 万张 ,但实际入住率却在不断下降,从 2009年 的 79%下降至 2014 年的 55%,显示出养老需求与供给的 不匹配。 &nbsp;图表 &nbsp;9: 我国养老服务配套机构划分 &nbsp;类型 &nbsp;服务内容 &nbsp;全托 /日托机构 &nbsp;包括敬老院 、 养老院 、 老年公寓 、 老年护理院 、 托老所 、 老年社会福利院 、 护老院 、 护养院等 。 设有多种服务设施 , 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 , 并具有生活起居 、 文化娱乐 、 康复训练 、 医疗保健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 &nbsp;专业服务机构 &nbsp;主要提供休闲娱乐 、 康复锻炼 、 日间照料和助餐服务等多种功能 , 作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最重要的补充和依托 , 让老年人享受便捷的生活 &nbsp;培训机构 &nbsp;提升专业的医疗 、 护理和服务人员的总体水平和专业技能 , 使其能够获得专业的技能认定 , 主要为养老服务输送人才 &nbsp;设计规划机构 &nbsp;对项目进行较为具体的规划或总体设计 , 完善设计方案 , 提出规划预期及发展方式 、 发展方向 、 控制指标等 , 提高养老机构的可行性 &nbsp;资料来源:天星资本研究所 、安信证券 &nbsp;消除疲劳或恢复体力25%延缓衰老24%增强免疫力20%补钙14%降血脂13%其他4%他人赠送56%子女或老伴购买28%自己购买16%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7 - 图表 &nbsp;10: 养老机构实际入住率在下降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Wind 另一方面 , 我国医护资源尽管在持续增长 , 但仍相对匮乏 。 据 OECD 数据 , 2013年中国每千人医生数量为 1.65 人,尚不及德国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匮乏。2013 年中国每千人床位数为 3.3 张,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仍非常低。 如果考虑2013 年中国人均年住院次数达到 0.9 次,按照 100%的床位使用率计算,平均每次住院使用的床位天数仅为 1.3 天,并且 实际中还 存在住院无床位安排的现象 。并且老龄人口对医护资源具有更高的需求,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带来的庞大需求,目前的医护资源尚难以与之匹配。 &nbsp;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老龄人口获取医疗资源还存在一定障碍。 老龄人口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更 大,特别是对于慢性病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就诊,但相较于年轻群体,老龄人口获取医疗资源存在更多障碍,例如我国 医院通常存在挂号难的现象,而针对此推出的电话挂号或网上挂号等便利方式,实际上对 不熟悉互联网的 老龄人群并不友好 。 &nbsp;图表 &nbsp;11: 部分国家每千人医生数量( 2013) &nbsp;图表 &nbsp;12: 部分国家每千人床位数( 2013) &nbsp;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 OECD、 Wind 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 OECD、 Wind 此外 ,从养老用品来看,还存在种类过少的问题。 我国的家庭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家用治疗仪、家用检测器械、家庭保健器械、家用护理康复器具等四大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超过 3000 亿元,并保持 2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在种类及技术上同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很难同国外企业竞争。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世界79% 77%74%70%62%55%50%55%60%65%70%75%80%85%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4.053.39 3.332.77 2.56 2.552.171.650.730.00.51.01.52.02.53.03.54.04.5 13.3210.968.286.294.683.3 2.76 2.590.502468101214日本 韩国 德国 法国 瑞士 中国 英国 瑞典 印度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8 - 发达国家拥有约 2 万余类用于助老的辅助器具,而在拥有大量老龄人口(包括大量失能老人)的中国,辅助器具仅有 700 余类,同时在高技术含量产品、无障碍设备、生活自助类产品、家居环境改造、文体娱乐等方面的产品基本处于空白。 &nbsp;图表 &nbsp;13: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 Wind 2. 养老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nbsp;2.1 日本养老产业发展 &nbsp;1970 年,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 7.06%,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 年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达到 26.34%,为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此外,日本老龄化的速度也非常快,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从 7%到 14%仅用了 25 年时间,快于其他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 &nbsp;老年人作为日本最富有的群体, 65 岁以上老年人掌握了全日本 50%的储蓄,加上丰厚的退休金和年金,日本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富足,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旺盛。医疗健康产业是日本老龄化最直接受益的行业,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日本医疗支出总额占 GDP 比重由 1995 年的 6.91%上升至 2014 年的 10.23%,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也由人均 2891 美元上升至 3703 美元,而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仅有 420 美元,存在较大差异。 &nbsp;日本政府将养老设施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短期居住型、长期居住型、疗养型、健康恢复型等,其中政府在全日本建设了约 3100 处健康恢复型养老设施和约 3700处老年疗养医疗设施。由于日本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日本不少企业也介入养老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日本养老院又分为看护型养老院、住宅型养老院和健康型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看护、医护、家政服务等。 &nbsp;日本政府、企业在建设养老设施时,十分注重专业化细节,如住宅居室涉及、家居用品设计、餐饮配备、看护和服务人员培训等。由于每一个专业问题都涉及更为深入的细分领域,养老院的主办方通常将这些细节外包给专业企业。故而养老设施社会化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带动了一大批“老人用品专卖”、“老年餐饮专营 ”、“老人之家管理咨询”、“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等行业企业的发展,催生出以养老设施为核心的“养老院经济”产业链。 &nbsp;0%10%20%30%40%50%6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亿元 )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同比 )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9 - 除了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养老地产,日本养老服务消费中还具有特色鲜明的上门看护服务。 1987 年日本制定了社会福利士及护理福利士法。社会福利士主要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提供咨询服务,而护理福利士则具体帮助这些人进行吃饭、洗澡、锻炼,是从事实际护理服务的专家。对于这些福利士,国家提供专业的培训体系,也有较高的薪酬待遇,因此日本养老服务人员水平较高,养老人才的供应业更加充足,使得更多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到专业的看护服务。 &nbsp;图表 &nbsp;14: 日本比中国早 30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 World Bank、 Wind 图表 &nbsp;15: 中日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重 &nbsp;图表 &nbsp;16: 中日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美元) &nbsp;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 World Bank、 Wind 资料来源: 天星资本研究所、 World Bank、 Wind 2.2 台湾养老产业发展 &nbsp;台湾地区养老事业的成功最得益于覆盖全社会的全面、完善、多层级的长期照护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期照顾十年计划”, 其 基本目标是建构完整的长期照顾体系,保障 身心功能障碍者能获得适切的服务,增进独立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同时 注重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推动财源筹措方式从政府向商业的过渡,为企业盈利持续性创造空间。 &nbsp;照顾服务细节化以满足差异化需求。 台湾长照计划 实行的自由注册经营的模式,可提高服务护理行业的竞争机制,促使多元化、细致的服务项目开发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台湾的个人和企业都可以获得居家护理资质从事相关服务,居家护理机构主要是以医院为基础附设的居家护理机构、以独立形态的居家护理机构和以卫生所附设的居家护理三种形式。台湾地区的服务护理在 1995 年被纳入医保覆盖范围0.0%5.0%10.0%15.0%20.0%25.0%30.0%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日本老龄人口比重 中国老龄人口比重0.0%2.0%4.0%6.0%8.0%10.0%12.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日本医疗卫生支出总额占 GDP比重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占 GDP比重010002000300040005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日本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10 - 内,保障了服务从业人员和机构的收入水平。 &nbsp;多层次、高密度覆盖机构布局拓展市场空间。 台湾规定了老 人福利机构分为长期照顾机构、安养机构及其他老人福利机构三种类型; 医疗机构分为基层医疗单位、地区医院、医学中心及区域医院。多层次、高密度的充分考虑到老人自身健康水平和家人照顾能力,满足老年群众多元的养老服务需求。台湾的养老机构大多 不单独设置 医疗服务部门,而是依托各级医院建立社区医疗群,形成社区医疗服务的合作关系,有效地利用了社区的公共卫生资源,也延伸了医院的医疗服务。 &nbsp;图表 &nbsp;17: 台湾老人社会福利工作人员数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 Wind 养老机构融入社区。 台湾地区建设养老机构没有 单纯地表现为房地产开发,而更多地是在老人 居住 的 小区里 开展,这种 养老机构 设置 方 案 更显人性化。台湾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养老机构都是企业化运营, 由于相关规定要求床位数量不超过 49 个,通常每家机构约有 30-40 个床位,这样一方面便于细致管理,另一方面便于调配专业人员 。 例如 台湾的“长期照护专业协会”,截止 2014 年,其机构会员 287 家,个人会员 1586 人,覆盖台湾所有区县。为了适应台湾当地的人口结构特点,协会将养老机构都安排在老人的居家附近,便于老人每天可以回家活动以及 家属随时到养老机构 探望,通过最节省、最简便、最有效的工作环境,提供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从而实现 经济效益。 &nbsp;生物医疗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带动产业升级。 根据 台湾“工研院”产业趋势与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 2010 年台湾生物医疗产业产值约新台币 2210 亿元,产业结构完整。而基于 台湾良好的电子产业基础, 有 利于以科技创新促进健 康照护产业,尤其是“远程 医疗”的推进发展。根据台湾卫生署提出的“智慧医疗照护计划 ” ,以推动电子病历、医疗影像数字化及传输、远距健康照护等计划为主,此外 计划还涉及发展整合服务体系,包括设备客户端、营运端及居家端等相关服务网络。 &nbsp;从支付能力角度,台湾地区 “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台当局举办的保险或津贴,如“劳保老年给付”、“老农及敬老津贴”、“国民年金”等;第二支柱是雇主为劳工举办的企业退休金: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等。商业保险是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都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实现个人养老保障的积累。 2003 年,台湾人寿保险业总保费收入 11326 亿元,其中个人年金保险保费收入 736 亿元,占 6.5。此外,个人寿险保费收入 8647 亿元,占76 35,台当局 2003 年社会福利总支出才 3451 亿元。个人养老保险一定程度上2151 1986 1958 1888 1888 1820 2045 2060 1921 1961 2085 2286 2431 5003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社会福利工作人员数(老人福利) &nbsp; 天星资本研究所 &nbsp;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nbsp; &nbsp; &nbsp; - 11 - 满足了当地居民养老保障的实际需求,改善了中低收入者养老保障不足和再分配功能的弱化的问题。 &nbsp;图表 &nbsp;18: 台湾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总额及享受津贴人数 &nbsp;资料来源 : 天星资本研究所、 Wind 图表 &nbsp;19: 台湾养老保险(年金)体系与适用对象 &nbsp;保障层次 &nbsp;军人 &nbsp;公教人员 &nbsp;劳工 &nbsp;农民 &nbsp;第三层 : 个人保障 &nbsp;个人储蓄 , 商业保险 &nbsp;第二层 : &nbsp;法定职业退休金 &nbsp;军职人员退抚基金 &nbsp;1、 &nbsp;公教人员退抚基金 &nbsp;2、 &nbsp;公营事业退抚制度 &nbsp;3、 &nbsp;政务人员离职储金 &nbsp;4、 &nbsp;私立学校教职员工退抚制度 &nbsp;1、 &nbsp;劳工退休金 &nbsp;2、 &nbsp;聘雇人员离职储金 &nbsp;无 &nbsp;第一层 : &nbsp;法定公共年金 &nbsp;军人社会保险 &nbsp;公教人员社会保险 &nbsp;劳工社会保险 &nbsp;1、 &nbsp;老农津贴 &nbsp;2、 &nbsp;农民健康保险 &nbsp;最底层 : 社会救助 &nbsp;中低收入老人津贴 ; 荣民 “就养 给予” &nbsp;资料来源:天星资本研究所 、年金制度问题检视与改革建议 &nbsp;3. 养老消费:“医食住行用”的全面升级 &nbsp;3.1 收入增长 , 观念改变 , “银发消费”潜力巨大 &nbsp;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 为各类消费支出提供了可能 。 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3821 元,较上一年名义增长 8.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3%; 其中 , 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33616 元 , 较上年增长 7.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6%;而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63 元 , 较上年增长 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2%。 &nbsp;而另一方面 ,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持续推进 ,将有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这部分新增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也将快速提升,进而提升整体消费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也提到了“三个 1 亿人”问题,即促进约 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 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 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 就近 城镇化,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近三倍,因而城镇化的推进就意味着更多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对应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即具有更强消费能力的群体持续扩张,从而带来整体消</p>

注意事项

本文(养老产业发展痛点及趋势:夕阳无限好,还可盼星辰.pdf)为本站会员(ohywnsy)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