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ESG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浅析.pdf

  • 资源ID:91854       资源大小:564.7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ESG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浅析.pdf

1 / 5 ESG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浅析 一、 ESG 概念 ESG( Environ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包括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责任以及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情况三个方面内容,是一种新兴 的 企业评价方式。 传统的企业评价,主要是考虑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包括公司经营环境、生产情况、收入和盈利、现金流状况、偿债来源和偿债能力情况等。相较传统的以追求财务绩效为目标的投资决策, ESG 更提倡一种在长期中能够带来持续回报的经营方式,主要考察环境因素、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项非财务指标 。在 实务应用中, ESG投资也 可以被称为可持续的社会责任 投 资 ( SRI) ,强调对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概括 来看 ,环境方面,主要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管理 和 控 制 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包括自身生产经营产生的直接污染和带动上下游产生的间接污染)以及对废物的处理方式等;社会责任方面,主要考虑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如员工管理、福利与薪酬、员工安全、与上下游供应商及服务商的关系、产品安全性等;公司治理方面,主要考虑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腐败与财务欺诈、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业道德等方面。 一般来说 , ESG 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有低估值、高盈利、股价和分红稳定等特征。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而言,将有助于投资者从非财务信息中鉴别好公司,控制投资组合的下行风险,帮助投资者“排雷”等作用。对企业而言,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激励企业关注员工保障、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非财务影响,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营发展。因此, ESG 投资与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 国 内外 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追捧,获得较快发展。 专题研究 研究报告 作 者 大公资信 技术 产品部 张 晗菡 联 系电话: 010-51087768 邮箱 :dagongratingsdagongcredit 2 / 5 二、 ESG 在 国际市场 上 的发展 与现状浅析 ESG 的发展可追溯至上世 纪 70 年 代 。为解决发达国家早期因“重经济轻环境”产生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开始兴起了 绿色消费及环境保 护等 倡议。 1997 年 ,由美国非盈利环境经济组织( 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并分别 于 2000 年、 2002 年、 2006 年和 2013 年发布了四版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 指南 中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标准,为 信息 披露提供相应的标准和内容建议,但不作为行业和评价准则 的 硬性要求。以第四版( G4)为例,其环境绩效指标包括 12 类 34 项,涵盖物料、能源、污水和废弃物、废气排放等领域;社会绩效指标包括 30 类 48 项,涉及劳工实践、人权、社会影响、产品责任等领域。 在联合 国责任 投 资原则 组织 ( UN-PRI) 的推动 下 , ESG 在 全球得到快速发 展 。首次 提出 ESG 理念 并推动全球践行至今的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 UN-PRI)。UN-PRI 是由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 -安南于 2006 年发起,并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 UNEP-F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 UN-GC)协作成立的一家联合国背书的非盈利组织。 UN-PRI 提出的“责任投资原则( PRI)” 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首次提出 ESG 理念和评价体系, 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投资价值的影响,鼓励各成员机构将 ESG 因素纳入公司经营中,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价值并创造长期收益,最终实现 全社会 的 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 ESG 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参与群 体 。 截至 2018 年末,全球已有 50 多个国家共 1905 家机构投资者签署了 UN-PRI 合作伙伴关系,相较 2017 年的 1714 家,同比增长了 11.14%。参与机构包括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及养老基金等,如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欧洲安联保险公司、对冲基金英仕曼、美国公共养老金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等。按地区来分,欧洲参与机构数量最多,为 1022 家,较 2017 年增长 10%左右,其它地区依次为北美( 456 家,同比增长约 10%)、大洋洲( 152家,同比增长约 12%)、亚洲( 130 家,同比增长约 29%)、拉美区( 68 家,同比增长约 10%)、非洲( 68 家,同比增长约 8%)和中东地区( 9 家,同比增长约 13%)。 ESG 因素越来越多的被纳入到研究和投资决策体系中。 随 着近几 年 ESG 的 快速 发展, 全球范围内众多机构都已将 ESG 因素纳入到自身的研究及投资决策体系中,而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政策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自愿自主或者强制性披露 ESG 相关信息。 由于不同机构对 ESG 框架下包含的具体内容、“最佳实践”的考 评 存在差异,ESG 评估方法目前全球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有 MSCI 的 ESG 评价体系和 Thomson Reuters 的 ESG 评价 体系。 MSCI 的 ESG 评 价 体系 主要包含 3 大类 和 10 项主 题 以及 37 项 关键指 标 , 侧 重考察 各 指标对企业的影响时间和行业的影响程度 。 MSCI 公司每年基于全球 5500 多家上市公司,编制 100 多只 ESG 指数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 比之下, Thomson Reuters ESG 评价体系除 3 大类 10 个主题 外,还增加了对 公司 争议项 的 评分,两 部分综合考察 得到 ESG 评分 , 目前 已 涵盖了全 球 超 过 7000 多 家上市公司 的得分数据。 3 / 5 三 、 ESG 在 我 国的发展 及现状浅析 1、 ESG 相关理念 在我国的发展 虽然 ESG 在我国 的系统 发展较晚,但 其 “ 可 持续发展 ” 、 “ 绿 色 ” 等 核心 思想与我 国 长 期以来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我 国 在 正式 引 入 国 外 ESG 理念 与 体系之前 , 与之相关 的 研究与 探索主要集中 在 环保的 信息披露 和 绿色金融 等方 面 。 我 国早期 与 ESG 相关的监管 文件 主要集中在对环境保护的信息 披露等 方面。2003 年,原环保总局发布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要求重点污染企业披露 5 类环境信息。 2007 发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强制公开环境信息的标准。 2014 年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以法律形式对公司披露污染数据、政府环境监管机构公开信息 提 出明确规定。上 述文件的出台 不断 强 化 了我 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通过 监管文件督促企业 走“ 可持续发展 ” 的经营之道。 近 年来,我国大 力 推进 的 “ 绿 色金融 ” 与 ESG 发 展理念不谋而合。 2015 年9 月份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第 45 条首次明确提出 “ 要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 ”,同 年 12 月 中国人民银 行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公告、 国家发改委发 布 绿色债券发行指引, 强调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建设。 2016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对绿色金融的发展给出了顶层设计。 2017 年 12 月 , 中 国人 民银行和 证 监会 联合发布绿色债券评估 认 证行为指引(暂行) , 进 一 步推动 我 国绿色债券 市场 的制度体系。 2019 年初,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特别提出了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一带一路”建设中,这与 ESG 的核心理念( “ 环境 ” 因素)不谋而合。 2、 ESG 在我国的发展 现状 随 着 对 ESG 研究的深入以及 相关监管制度的 推出 , ESG 呈现 快速发展 势头 ,参与 UN-PRI 的国内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多 。 2017 年以来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发 起并 开展了 ESG 专项研究,积极推广、倡导 ESG 理念 。目前 国内 签署 UN-PRI 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 如 华夏 基金( 2017 年 3 月)、 易方达基金 ( 2017 年 4 月 )、 嘉实 基金 ( 2018 年 4 月 ) 、 南 方资管( 2018 年 6 月) 、 鹏华 基金( 2018 年 7 月 ) 、 中国人寿( 2018 年 11 月 ) 、 博时 基金 ( 2018 年 11 月) 、国寿资产 ( 2018 年 11 月 ) 、 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 ( 2019年 3 月 ) 等。 信用 评级机构中,大公、 中诚信 国际、东方金诚等也相继签署了 PRI关于信用评级中的 ESG 声明。 2018 年 6 月起, A 股正式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和 MSCI 全球指数。为此,MSCI 公司需对所有纳入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 ESG 研究和评级,不符合标准的公司将会被剔除。此举无疑推动了国内各 大机构与 上 市 公司对 ESG 的研究探索,相关政策与监管文件亦陆 续推出。 2018 年 9 月 30 日,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增加了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的内容,明确了上市公司对于利益相关者、员工、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责任,突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方面的引导作用,确立了 ESG 信息披露基本框架。同年 11 月 10 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 了中国上市公司 ESG 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提出了衡量上市公司4 / 5 ESG 绩效的核心指标体系,致力于培养长期价值取向的投资行业规范,进一步推动了 ESG 在中国的发展。 2018 年 12 月 10 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国内首支 ESG 指数 中证180 ESG 指数, 该 指数是从沪市上市公司中,选取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具有较好表现的公司作为最终样本,以反映此类公司的整体表现。 此 外,研究发现, ESG 对受评企业起到一定行为督促作用。 据 Wind 数据 显示: 2018 年 , 280 家 上 市公司 ESG 综合评级 1分布分别为: A-( 3 家 )、 B+( 38 家 )、B( 66 家 )、 B-( 105 家 )、 C+( 60 家 )、 C( 8 家 )。 相 较 2016 年,较高信用 级别的( 如 A-、 B+、 B) 企 业数量明显上升 , 而较低信用级别的(如 B-、 C+、 C、 C-)企业 数量明显下 降 , 尤其 值得注意 是 2016 年获 最低级别 C-的 1 家 上市公司 2于2018 年 升 至 C+, 而 2018 年 已无 级 别为 C-的企业。由 此 可见, 接受 ESG 考察的企业呈现 ESG 行为向好的趋势,对受评企业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图 : 中 国 上市 公司 ESG 综合评级分布情况 ( 单位:家) 数据 来源:商道 融 绿 , Wind 注 : 最近 2 次 更新分别在 2016 年 和 2018 年,受 评企业分别有 300 家 和 280 家 。 总体 来 看, 相 较 海外 对 ESG 极高的 关注 和 认 可 ,拥 有庞大的 参与 群体 和 成熟的评价 体系,我国 目前对 ESG 仍处于初识 和 探索阶段 。 ESG 理念不仅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将表现在经济效益上。 ESG 助 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也将 助力金融机构排雷 降 风险。 未来 , 随 着 中 国 资 本 市场 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相关 的政策制 度和 评 级 体系 不断完善 ,认 可、参与 和 遵守的群体不断增多, 我 国 ESG 有望 获 得 快速发展 。 但 在当 前, ESG 的研究与探索 仍 将 继 续。 1 Wind 上 ESG 综合评级由商道融绿提供。 2 中 国重工。 120561228218133866105608020406080100120140A- B+ B B- C+ C C-企业个数( 2016年末) 企业个数( 2018年末)5 / 5 报 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资信,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注意事项

本文(ESG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浅析.pdf)为本站会员(老当益壮)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