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838       资源大小:21.2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塞下曲六首 ·其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塞下曲六首 ·其一 唐代:李白 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起首四句是说,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没有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起从 “天山雪 ”开始,点明 “塞下 ”,极写边地苦寒。 “五月 ”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的雪花( “无花 ”),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 “无花 ”尚且如此,其余三季(尤其冬季)的寒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 “无花 ”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 “笛中闻折柳 ”。 “折柳 ”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塞下曲六首 ·其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折, “折柳 ”之事只能于 “笛中闻 ”。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 “无花 ”兼无柳,也就 是 “春色未曾看 ”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 “金鼓 ”,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 “晓战 ”,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习惯,不言 “枕 ”而言 “抱 ”,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 突出,似乎一当报警, “抱鞍 ”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一 “晓 ”一 “宵 ”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愿 ”字 与 “直为 ”,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塞下曲六首 ·其一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李白( 701 年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 (待考 ),出生于西域 碎叶城,4 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 年病逝,享年 61 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注意事项

本文(《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