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801       资源大小:26.9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宋代:姜夔 原文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 “散序六阕 ”,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译文 从平坦的江畔极目远望,乱纷纷莲花凋落,一去不返,顺水漂泊。多病的身躯气力衰弱,更何况秋风渐渐寒瑟,团扇渐渐闲搁,罗衣单薄,开始更换穿着。光阴流逝如白驹从门缝一闪而过,可叹杏梁上的双燕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春来秋去就像远行的旅客。意中人儿何在?一帘淡淡秋月银波,仿佛照着她憔悴的颜色。 多少幽暗寂寞。蟋蟀在墙壁里杂乱地吟歌,牵动了流寓异乡的庾信,清秋的愁绪如乱丝萦惹。深深地回忆年少时的浪迹飘泊 ,笛声里关山跋涉。垂柳下花巷消磨。意中人如落红断了音信,仿佛随着碧绿的暗水涓涓流去,空自失落。飘零日久,而今哪还有,醉卧酒垆的豪旷意绪和气魄。 注释 霓裳中序第一:词牌名,是姜夔所填 “商调 ”曲。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七仄韵,后片八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四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 祝融:衡山七十二峰之最高峰。 黄帝盐、苏合香:南宋时献神乐曲。前者原为唐代杖鼓曲,后者原为唐代软舞曲。 商调: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 沈氏乐律:指沈括梦溪笔谈论乐律。 怨抑:怨恨抑郁。 亭皋:水边的平地上 。 正望极:指望尽天涯。 纨扇渐疏:秋天渐近,逐渐疏远团扇。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过隙: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 杏梁:文杏木做的屋梁。 蛩:蟋蟀。 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 坠红:落花。 醉卧酒垆侧:形容豪饮一醉方休。酒垆:置酒瓮的土台。 赏析 此词的主题,是怀念合肥情侣。白石一生爱情的悲剧根源乃在于其爱情之始终无法如愿以偿与词人对爱情之始终忠贞不渝的强烈冲突;这是白石一生的高峰式情感体验之一。采用描绘仙女仙境的稀世唐乐霓裳羽衣曲谱写此词,实为其心灵之中所奉献出对爱情对爱人的一片馨香祷祝之至诚。 “亭皋正望极。 ”起笔便展开一高远之境界。其情之深,意之切,其所怀之遥其所念之远,尽收入极之一字。此句与晏殊之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柳永之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凤栖语),吴文英之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亭 ”(莺啼序),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各尽其妙,然意境更空灵蕴藉。望极何所见,何所思? “乱落江莲归未得。 ”江莲指水乡之红莲,下片所写 “坠红 ”即此。 词人望极天涯,但见满目红莲,一片凋零而已。此暗喻所怀之人,已韶颜渐老,容光憔悴,而自己却当归不得归。难以言喻之隐痛,苍凉凄恻之情感,全融于归未得三字。上四字景,下三字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为何“归来得 ”? “多病却无气力。 ”此句一笔双关。既是暗示无力归去,亦是实写忧思成疾。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纨扇是细绢制成之团扇。前人常用夏去秋来纨扇收藏,比喻恩爱断绝。相传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作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载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文 选卷二七)罗衣指细绢缝之夏衣。索与疏互文见义,亦疏远义。词人在此只是克服眼前夏去秋来之时令变化,词境则暗转为室内。“流光过隙。 ”点明光阴飞逝,离别苦久。此句语出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叹杏梁、双燕如客。 ”杏梁,屋梁之美称。语出司马相如长门赋: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清秋燕子又将南飞,此杏梁双燕正如客子,何能久栖。不言客如双燕,反言双燕如客,造语新奇。 清真满庭芳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 ”,是正言之,白石则反言之各极其妙。再比较陶渊明 读山海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是写人与鸟各得其所之乐,白石则写出人与燕同悲飘零如寄。并且双燕反衬自己孤独,由此直逼出歇拍。 “人何在,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 上文欲吐还咽,层层蓄势,至此终于明明白白倾诉出怀人之主题,词情涌起高潮。伊人何在?想象一窗淡月,仿佛照见了她惨淡的容颜境界逼真,语意惨淡。此是上片之题眼。词句从杜甫梦李白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化出。 杜诗姜词,皆一片精诚凝聚。这一想象中的幻境,不仅写出了所怀之人的深情高致,意态闲远,更暗示了自己对所怀之人的刻骨相思。语淡而意 深。幻境恍惚,一霎而已。换头又跌回现实。 “幽寂 ”二字挽尽离散孤独羁旅飘泊之悲感。 “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 ”蛩即蟋蟀。 庾信曾作愁赋,有 “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 ”之句。(见海录碎事卷九。今本庾集不载。)庾信由梁朝出使西魏被扣留,长期不得当,又曾作哀江南赋,抒发故国之思。此言壁下蟋蟀乱吟,使我愁绪如织。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此三句直写出当年情事,乃反为 “人何在 ”一节张本。白石那年三十二岁,年少浪迹正指二三十岁时漫游江淮,与合肥情侣相知相爱之情事。 笛里关山,语出杜甫 洗兵马: “三年笛里关山月。 ”古横吹曲有关山月,关山一语双关,既指笛声、音乐,又指跋涉关山。柳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6 页 下坊陌暗指合肥情遇。白石凄凉犯序云 “合肥巷陌皆种柳 ”,可以印证。杜诗原是写战乱流浪,此则以柳下坊陌对笛里关山,极为刺眼。也许,白石合肥情遇本来就与那一乱离时代有关系。应知合肥当时乃是边城,正当淮河前线。 “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此三句与 “乱落江莲 ”前后照应。上句从杜甫秋兴 “露冷莲房坠粉红 ”化出。漫,空也。暗水,语出杜甫夜宴左氏庄 “暗水流花径。 ”涓涓,水缓缓流动貌。红莲坠落无声无息,随着一片 碧水暗暗流淌而去。 “坠红无信息 ”与前 “乱落江莲 ”都是喻指所怀之人杳无音信,不知流落何处。 “漫暗水,涓涓溜碧 ”则暗示年光流逝,想思日久,仍无法确知伊人消息。情人离散,四海茫茫,纵有鸿燕,可托何处?其间无限悲慨,都化于具体意象中。由此遂直推出结笔: “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酒垆是安置酒瓮之土台子。 结笔用典,寄托幽微。世说新语 ·任诞: “阮公(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 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卧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词人实取此故事之精髓以寄托自己之情意。语意是:飘零离散久矣 ,当年醉卧酒垆侧之豪情逸兴,从此已无。喻说少年情遇之纯洁美好,亦表明此后更绝无他念矣。全幅词情至此掀起最高潮,爱情境界亦提升至超凡脱俗之圣境。以清空骚雅之笔写至情至爱,是此词特色之一。 整首词写景空灵,写情遥深,意象玲珑清彻,意境超旷深远,正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7 页 如刘熙载所说: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客,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艺概)声情韵律高度配合情感高潮,是此词又一特色。两处高潮,声情亦最吃紧。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九字连下七仄(除帘、颜二字)。 “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九字连下五仄(除前三 字及垆字)。尤其两结下句皆五字四仄声间一平声,声情极其拗峭。 总览全幅词体,则词韵用激越凄楚之入声字,乐调属 “凄怆怨慕 ”之商调(中原音韵),对于词情亦无不高度配合。姜白石词多兼具情感、文采、声情、音乐全幅之美,此词是一典范。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 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注意事项

本文(《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