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筑城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642       资源大小:21.9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筑城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筑城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筑城行 宋代:刘克庄 原文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戌。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译文 众人扰攘纷杂的筑城,不敢停下手中筑土的木锤。 木锤筑土的叮叮声都似乎惊动了大地之母后土。 众多村落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 所见的全部树木都砍来做瞭望高台。 天气寒冷的冬日白天短,工程进展却越发迅速。 监工酷吏手挥棍棒,口吐恶言犹如暴风雨般猛烈。 因为汉族的丞相方忧虑边疆, 所以筑城的官员功劳很大获得了升迁。 昔日那空旷的原野上没有城池的地方, 现在却是狼烟燃起,排列着戍边将士。 筑城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你没见那那高大的城池参差起伏,如同鱼鳞般密集。 但城池之中却已萧条荒凉,空无一人。 注释 杵:筑土的木锤。 楼橹:古代用以瞭望敌情的无顶盖的木制高台。 齾齾:参差不齐的样子。 萧疏:稀疏冷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黑暗现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诗。在腐朽的官僚统治下,好事亦会变成坏事。这里所写的 “筑城 ”就是一例。筑城本是为了保卫人民,战争年代就更应如此。可是实际情况 却是变保民为扰民、害民。 诗的前六句描绘筑城情景。诗人首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描绘出人声、杵声交杂的筑城景象。前两句使用顶针句式,上递下接,造成了一种连绵的气势。使人感到声声相连,不得停息。于是,后面 “惊后土 ”三字才真实、自然、有着落。然后又从视觉角度着笔,描绘烧窑、斫木的情景,用了 “遍村 ”、 “望青 ”四字,村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所有的树木都砍来做楼橹,一幅全民动员的情景历历如绘。以上四句筑城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还只是一些现象,五六两句,诗人的笔触又深入一层。 “工役急 ”,一个 “急 ”字,引出了下一句 “白棒诃责如风雨 ”,把手持棍棒 ,口吐恶言的监工酷吏,刻画的凶相毕露。这样大张旗鼓的筑城,究竟是否出于安全的考虑?如果确是这样即使苛责太甚也情有可原了。然而诗人告诉人们: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原来,这个筑城运动是赖以 “除美官 ”的手段。仅仅两句诗,无一贬词,而官僚政治的腐败,地方官吏的假公济私,却十足的勾画出来了,真是入骨三分,足见诗人眼光的敏锐,这两句是全诗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使全诗生色,在结构上也起着上下勾连的作用。 诗的最后四句,意在描写筑城带来的后果妙在借题寄意,不着议论。诗人把他金刚怒目的强烈感 情,完全融入四句对比鲜明的景物描写中去:昔日无城的广野,而今屯戍林立 这是写由 “无 ”变 “有 ”;然而只见高城鳞次栉比,却不见城中之人 这是写由 “有 ”变 “无 ”。筑城本是要保卫人民的,而今却无民可保了。人呢?那筑城的、烧窑的、斫木作楼橹的 “万夫 ”哪里去了?远徙他乡了?布,筑城时不迁移,城筑好了哪有迁徙之理?原来是在 “白棒诃责 ”之下,困顿而死了!那齾齾高城,正是筑城者的尸骨垒成;而筑城官员正可以借此邀功,加官进爵了,至于万民的死活,管他作甚!诗人的愤激之情,至此喷薄而出。 在诗中,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全用事 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最筑城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有说服力。这首诗鞭笞的不仅仅是筑城的地方官员。那 “忧边 ”的丞相,不管有无需要,不顾人民死活,只要筑城就给以奖掖提拔,虽无一贬词,却也昏庸可见了。 刘克庄 (1187 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注意事项

本文(《筑城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