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杨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626       资源大小:21.6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杨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杨柳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杨柳 金朝:元好问 原文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译文 杨柳的枝叶青青,沟水潺潺地淌流;黄莺在调舌歌唱,卖弄着娇美轻柔。 桃花似记得当日,题诗的客人来游。斜倚和煦的春风,咯咯地笑个不休。 注释 调( tio)舌:等于说调嘴,耍嘴皮子。 娇柔:娇媚柔弱;娇媚轻柔。 题诗客:暗用唐代崔护的故事。崔护曾在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到一庄户人家求饮,一少女端来水后,站在桃树下,眉眼间对崔颇有情意。次年清明,崔又前往寻觅,却见门户紧闭,杳无一人。在无限的惆怅之中,崔在门扇上题诗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斜倚:轻轻地从直立位置移到倾斜的位置。 杨柳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抒情诗多是缘情之作,在唐人孟棨( q)的本事诗 ·情感第一中,详细描述了崔护题都城南庄的传奇故事。诗人崔护,进士不第。清明日独游城南,来到一处花木掩映的庄院,但见花木丛萃,寂寂无 人,扣门久之,有一妙龄女子自门隙窥之,崔护 “酒渴求饮 ”,女子赠以杯水, “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 ”,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女子不以言对而目注者久之。 “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旧地重游,门墙如故,大门紧锁。崔护失望之余,题诗于左扉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显然,元好问这首杨柳隐括着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中故事。 “杨柳青青沟水流 ”,在桃红柳绿的春天,沟边杨柳青青,沟边流水汩汩, 杨柳傍着野外沟渠而生,自是郊野之景。 “莺儿调舌弄娇柔 ”,这里绿柳成行,柳丛中黄莺呖呖啼转,好似与诗人相识一般,有意在调转着它那如簧巧舌、逞弄着美妙娇柔的歌喉。 在这春天的郊野大自然里,与诗人似曾相识的何止莺儿,作为当年故事的见证物桃花,对旧地重游的昔日题诗客可记得很清楚, “桃杨柳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花记得题诗客 ”, “记得 ”二字仍这首杨柳诗的 “诗眼 ”,它把大家从时间的隧道中带到一个令人难忘的一幕: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与一位面若桃花的女子相遇,却又失之交臂。那女子脉脉含情地 “斜倚小桃柯伫立 ”,可时不待人,机不再来,人面桃花不知 何处去了,门上题诗又有何用! “斜倚春风笑不休 ”,是直接从崔护的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脱化而出的,只是情绪、意蕴更显深沉了。诗人在借此感叹世上有多少崔护式的题诗客,连通晓世情的桃花也感到这些人太可笑了,每当年复一年的前来寻找自己那遗落的青春梦想时,不由得 “斜倚春风笑不休 ”了。 元好问这首诗的意蕴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完全一样,只是诗中描写的主角换了,崔护的诗突现在面前的是一位 “人面桃花相映红 ”的女子,而元好问的杨柳让大家看到的却是男主角 “题诗客 ”,这样的变换显然在表明今日的题诗客已不同于唐代的崔护,他 更多地在思考人生,有更多的觉醒与自责,因而在心灵深处也就有了一种更深沉的终生遗恨。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 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 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杨柳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八年( 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 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注意事项

本文(《杨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