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送凌侍郎还宣州》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548       资源大小:23.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送凌侍郎还宣州》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送凌侍郎还宣州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送凌侍郎还宣州 宋代:晏殊 原文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译文 日南边防重镇,古宣城历史悠久,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天上的神仙使用着旌旗。 管理渡口的官吏押运船只,安全前往东边,同县做官的背着弓箭走在前面光荣地返回故乡。 谢朓曾在宣城任太守,用歌吟唱此地,这里也是朱公爱情故事的发源地。 如果人们要坐着喝酒的话,像凌策的大人,谁还敢与他并起并坐,传杯把盏。 注释 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凌弯人。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送凌侍郎还宣州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部长、副部长级别。 宣州:知府,知州。 日南:汉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藩( fn)郡: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 古宣城:自公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古称古宣城。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 “碧落 ”。这里泛指天上。 使旌( jng):用旌旗。 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戒船:这里指押运船只。 县僚( liáo):同在一县做官。 负弩( n):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归荣:光荣地返回故乡。 谢守: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 风月:指男女间情爱之事。 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河南南阳)人。 汉庭三独坐:东汉光武帝在加强监察官僚权威方面,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形式,叫做三独坐。 飞觥( gng):传杯。 送凌侍郎还宣州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晏殊送当时的工部侍郎凌策 返乡。 首联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介绍古宣城是块圣地。碧霞满空,神仙都要摇动旌旗,在那里聚集。历史上的宣城 “易置不常,统治称重 ”宣城地灵人杰,便有凌侍郎这样的人才。 颌联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写凌策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受命重新筹划从岭南运输香药至京师,凌策请求先由陆路运到南安,然后向北改为水运,只用士兵八百人,比过去节省下大量人力和大笔运费。由此, “卢之翰任广州无廉称,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赐金紫。 ”凌策任英州知州期间,其时广、英路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 ,来往过客十死八九。凌策请求从大源洞开山修路,缩短了行程,方便了运输行旅。 “由此, “代还,知青州。东封,以供亿之勤,超拜都官郎中,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扬州。 ”凌策押船营运、开山修路获得如此的成功与殊荣。 颈联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写凌策的家乡宣城原是谢朓、朱公的所住地。谢朓曾在宣城任太守,在府治之北陵阳峰上建室,取名 “高斋 ”,吟出 “空为大国忧,纷诡惊非一。安得扫蓬径,送凌侍郎还宣州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销吾愁与疾 ”等诗句,故有 “谢守高吟地 ”之说。朱公即范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辅佐越国勾践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因古宣城 “禹贡扬州之域, ”故有 “朱公故里 ”之称。 尾联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赞扬凌策的功绩,一般人是不能比拟的。诗人不是从正面来写,而是用 “三独坐 ”典,显示凌策身份的高贵及功劳之大。诗人说,如果人们要坐着喝酒的话,像凌策的大人,谁还敢与他并起并坐,传杯把盏,从侧面颂扬凌策的功劳。 晏殊诗词有其思想上与艺术上的独特追求。他希望以歌颂太平为出发点,艺术上又追求 “气象 ”,同时也讲求词的可歌性。在宋朝的所有宰相中,晏殊也许算是活得最明白的一个。歌颂太平正是其诗词创作趋于一途的共同表现,这也是由晏殊所处的环境、地位决定的。他不少作品直接写酒增加宴席上的欢乐气氛。如奉和圣制上元夜、浣溪沙等。这首诗借写酒来歌颂凌侍郎及他的家乡,但在一定程度上向 “温柔敦厚 ”靠拢,无凄厉之音,得中和之美,珠圆玉润,其中感情如陈年甘醴,看似平淡,品之味长。 送凌侍郎还宣州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晏殊【 yn sh】( 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 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 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 “大晏 ”和 “小晏 ”。

注意事项

本文(《送凌侍郎还宣州》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