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527       资源大小:22.9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 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 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垣( yuán):矮墙。 黄鸟:黄莺。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赏析 首句的 “长扫 ”,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 “长 ”通 “常 ”, “茅檐 ”是代指庭院, “静 ”同 “净 ”。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说 “茅檐 ”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 “扫 ”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 “茅檐 ”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 ,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 ”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 “茅檐 ”代 “庭院 ”,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 “苔 ”。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 “苔痕上阶绿 ”,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 “茅檐长扫静无苔 ”。 “扫 ”的常用义是 “清除 ”,是 “用扫帚除去尘垢 ”,解释 “茅檐 ”为代指庭院, “长 ”为 “常 ”,全是为了适应一个 “打扫 ”,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 “扫 ”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这个 “扫 ”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 “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 ”这 “扫 ”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 “扫 ”也是描画。 解释 “茅檐 ”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 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 “打扫 ”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 “扫 ”的常用义,选用 “描画 ”解释 “茅檐长扫静无苔 ”,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 “戗水 ”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 “无苔 ”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 “长 ”还是原来的 “长 ”“茅檐 ”仍是原来 “茅檐 ”。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 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 “茅檐长扫静无苔 ”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 “花木成畦手字栽 ”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 “扫 ”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 “描画 ”,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书湖阴先生壁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大多了。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张港先生著经典古诗词另类 “悦 ”读) 王安石( 1021 年 12 月 18 日 1086 年 5 月 21 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 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注意事项

本文(《书湖阴先生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