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 资源ID:88273       资源大小:22.2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清代:纳兰性德 原文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译文 究竟是谁传来消息说木芙蓉花开的时候那人就会归来?长天一色,两行大雁缓缓斜向南飞去,晚秋的景致益发凄凉。 蒜头形的银制帘坠压着帘子,有人寂寞地独坐闺中,玉钗轻轻敲着竹,而心中的人踪迹杳无,菊花又盛开了,眼看重阳就要近了。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 “浣溪纱 ”“小庭花 ”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拒霜:木芙蓉花,俗称芙蓉或芙蓉花,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 银蒜:银制的蒜形帘押。 玉钗敲竹:用玉钗轻轻敲竹,表示心事难耐,借以排遣愁怀。一作 “玉钗敲烛 ”。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从词的内容来看,这是写重阳节到来,诗人又深切地怀念起往日的情人来了,他彷徨不安,踌躇难耐 ,遂赋此以排遣孤寂无聊的幽情。值得注意的是词全从对方落笔,这就加倍地表现出他那强烈而深挚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上片写室外秋景及心境:拒霜花开,斜燕南飞,而征人消息杳然,无人传递,倍感秋色凄凉。此处秋景其实清爽:拒红霜,晴空碧,雁斜飞,并无黯淡之状。元代白珽西湖赋云: “秋荣不淡,拒霜已红。 ”然而木芙蓉性颇耐寒,且能 “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虽时至晚秋而红艳如故。唐李群玉九日诗云: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黄昏残阳,斜雁向人,色彩昏暗,氛围悲凉;而此处 则是碧空如洗,天阔气清,斜雁南飞,氛围开朗。思妇眼中之秋景乃 “有我之境 ”:或许征人有约中秋返家团聚,此时拒霜已开,不见人归,虽花红而难令伊人心暖;常言鸿雁传书,如今雁群斜飞未传征人消息,虽天碧亦是伤心碧,只能令伊人心伤。因此,凄凉的并非秋色,实乃思妇心境。 下片写室内情形及愁绪:帘幕低垂,因以银蒜相压而纹丝不动,伊人寂寞难熬,只能以玉钗敲竹派遣烦愁。敲竹的细节刻画乃词人独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创,此处伊人以玉钗敲竹,其声极不堪,其情更愁惨,确是奇绝之笔。结局写菊花盛开,时近重阳,征人归期乃 “信茫茫 ”,既与首句意象呼应,又启 人联想:伊人独守闺房,心境凄凉,愁思如缕,已是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九日)全词景情俱到,亦情亦景,交织浑融,读起来凄凉孤苦,使人惆怅不欢。 这首词在意象使用上主要采用了渲染法,尤其是对 “秋 ”的渲染。不知何时,思念的人在远方传来消息说秋天会回到她的身边,于是秋就超出本身作为季节的含义,成为了相见的时间,成为期盼的季节。这词中首先是 “拒霜 ”花开,然后 “两行秋雁 ”,后更直接说 “晚秋风景 ”、“黄花开 ”以及 “近重阳 ”,这些都在刻意点染季节。可以说这首词是通过渲染秋来突出愁,要表达的正是 期待落空的愁思。 除用渲染法表达情感外,词中还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点染法,对“闲 ”进行了很好的点染。下片三句中人寂寞凄凉,万事无心,百无聊赖,无尽空虚,尤其是 “玉钗敲烛 ”一句,表现的何等空虚。词中通过渲染和点染的结合,表现出客观世界的 “秋 ”以及浅层内心世界的“闲 ”,从而将深层次的 “凄凉 ”表达出来。 纳兰性德( 1655 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 “纳兰词 ”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 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注意事项

本文(《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