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教学科研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教学科研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28 日 国家 环境保护部制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 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项目名称: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教学科研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 评价单位: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报告表编写责任表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职称 证书号 职 责 签 名 林 锋 高级工程师 B30010031000 编制 莫海绵 高级工程师 B30010040300 审核 范 飞 工程师 B30010028 协助 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教学科研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 法人代表 吕建海 联 系 人 黄工 通讯地址 XX 市国兴大道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 联 系电话 13807658270 传 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XX 市国兴大道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内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已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房地产开发 J7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65840.89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1006.5(本项目) 总投资 (万元 ) 2091.56 其中 :环保投 资 (万元 ) 8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9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简介 为了完善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基础设施 建设,改善 XX 省优秀运动队项目少、规模小、运动员人数少的现状,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拟在 XX 市国兴大道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内教学楼原址处新建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教学科研楼 ”( 具体详见附件中的地理位置图)。目前,原教学楼已经拆除,新教学科研楼已建设完,项目用地东侧为已建成的体育训练馆,西侧为已建成的 4 层科研楼,北则为学校绿化用地,南侧为居民楼。 拟建 项目为一栋 7 层的教学楼,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普通教室、 教学用 实验室(物理和化学) 、语言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等 。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65840.89m2,总建筑面积为 7734.12m2。项目总投资 2091.56 万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委托 XX 市环境科 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 4 报告表编制工作。 2、项目内容 ( 1)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表 1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65840.89 整个学校用地面积 2 总建筑面积 m2 7734.12 3 容积率 倍 0.38 4 建筑密度 % 6.9 5 绿地率 % 69.84 6 建筑限高 m 27.6 7 停车位 个 65 地上生态 ( 2)主要工程内容 表 2 项目组成 项目名称 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 施工期 运营期 主体工程 1 基础工程 噪声、粉尘、废水 2 主要由教室和办公室等组成 噪声、粉尘、废水、建筑垃圾 噪声、废气、废水 公用辅助工程 1 变配电设备房 噪声、粉尘、废水、固废 噪声、废气 2 道路 噪声 3 照明、消防设施 4 给排水系统 5 通信、电视系统 环保工程 1 绿化工程 噪声、粉尘、废水 2 化粪池 生活污水 3 中和处理池 实验室酸碱废水 ( 3)公用工程 给水: 本项目拟采用现有校区供水系统作为水源供水。 供水方式:从市政给水干管上引两条 DN150 管道进入小区,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市政压力为 0.2Mpa。 排水: 采用污、雨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5 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拟从校园配电房直接引入。 ( 4)人员情况 拟建 项目服务人数为 1620 人,(其中包括学生人数 1500 人,教师 120 人),年服务 250 天计。 6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位于 XX 市国兴大道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内。项目用地东侧为已建成的体育训练馆,西侧为已建成的 4 层科研楼,北则为学校绿化用地,南侧为居民楼。因此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为: 1、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附近居民厨房的烹饪油烟。 2、水环境污染源:主要是附近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国兴大道市政管网,最终排入 XX 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3、固体废物污染源:主要是附近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由 XX 市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4、噪声污染源:周边道路交通噪声。 5、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周边环境良好,无主要环境问题。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地质 XX 市地貌以平缓的地形、较低的海拔为主要特征,其特点为滨海台阶式地貌。地形大致为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无高山和连绵起伏的丘陵,多为台地和平原,由台地向平原过度。地势西部和东部较高,东北部和东南部 较高,东北部和南渡江沿岸低平。整个地区属河口三角洲及海岸平原地貌。 2、气候条件 温度: XX 市三面环海,地处热带,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3.8 ,最低绝对温度 2.8 ,最高温度 38.8,太阳辐射强,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120 千卡 /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 2210 小时。每年秋、冬季节盛吹偏北季风,频率为 18%,春、夏季节盛吹偏南风,频率为 21%。年平均风速为 3-4 米 /秒。瞬间最大风速为 41.0 米 /秒。 降水量: XX 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1592.7 毫米, 雨日(日降雨量 0.1 毫米) 150 天。 5 10月 为雨季 ,降雨量占全年的 78.1%左右, 9 月份为降雨高峰 平均雨量为 300.7 毫米,占全年的 17.8%; 1 月只有 23.9 毫米,尤其 12 月至次年 2 月,平均降雨量小于 50 毫米; 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降雨仅占全年的五分之一左右。 年平均雨量及平均降雨变差系数 CVX 值在 XX地区分布上变化差异不大,一般在 0.22 0.23 之间。 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 1847.7 毫米,平均年中 5 7 月蒸发量最大,尤以高温强光最大的 7 月,为 216 毫米;其次为 5 月, 211 毫米;最小以低温阴雨的 2 月,为 96 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为 1.08,属半温润型气候区。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5%,平均最大 2、 3、 9 月为 96%,平均最小 7 月为 83%。因相对湿度年变化与气候有关, 2 3 月低气温雨天气出现时间较长,云量多,阳光少,气温低; 9 月降雨量大,雨天多,湿度大; 7 月杨光强,日照多,湿度高,湿度小。另外,一天最小的相对湿度为 17%( 1955 年 12 月 10 日),主要由于受冷高压控制所致。 风向、风速: XX 市北部领海,地势平坦,风向基本一致。东半年( 10 月至次年 2 月),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劲吹东北季风为主;夏半年( 4 8 月),受低纬度暖气流的影响, 盛行东风; 3 月和 9 月,是东北和东南风的转换季节,风向不定。年平均风速 3.3 米 /秒。 8月较小,为 2.7 米 /秒;冬半年比夏半年风速大。 8 雾: 12 3 月,由于受大陆冷高压和入海变性高压脊影响, XX 市沿海常有含盐分的海雾为害蔬菜和农作物。 3、水文状况 XX 境内水系属南渡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三条,分别是南渡江、美舍河、五源河;其它地表水体有:工业水库、永庄水库、沙坡水库、金牛岭人工湖、东西湖等;其中南渡江为 XX最大的河流,流经 XX 市的东部进入琼州海峡,平均宽度为 150 米,平均径流量 277 立方米 /秒,其支流横 沟河、海甸溪穿过 XX 城区后汇入琼州海峡。另外还有市内排水明渠:分别是龙昆沟、大同沟和秀英沟。 4、植被、生物多样性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是居民区,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没有需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 9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 拟建项目用地位于 XX 市琼山大道西侧 ,行政区划属于 XX 市 美兰区 。 XX 市美兰区 面积581.06 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51.42 万人。美兰区辖 8 个街道、 5 个镇:海府街道、蓝天街道、博爱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路街道、白龙街道、和平南街道、白沙街道、新埠镇、灵山镇 、演丰镇、三江镇、大致坡镇。境内还有国营桂林洋农场、国营三江农场、罗牛山农场。 2、经济概况 2013 年 XX 市美兰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157.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1%;财政收入22.36 亿元,增长 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0.40 亿元,增长 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13.20 亿元,增长 11.8%;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1.43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6100元。 3、教育文化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不断巩固提高 “ 两基 ” 工作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积极实施 “ 文 明 美兰 ” 工程,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加大 “ 扫黄打非 ” 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整治,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 4、 医疗卫生 继续落实新农合制度,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行 “住院统筹”模式、确保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99%。 5、文物 项目周围无重点文物保护区。 10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根据 XX 市环境保护局公布二一 四 年 二月份 XX 市环境质量状况数据可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为: 1、大 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100%,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标准 85 天,二级标准 7 天。全市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 PM2.5)月平均浓度分别为 5g/m3、 13g/m3、 28g/m3、 12g/m3,一氧化碳( CO)24 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达标率 100%,臭氧( 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达标率 95.7%。 2、声环境现状: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 3、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为简单的人工生态环境。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保护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 2、保护项目周围的声学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表 3 项目周边敏感点 序号 敏感点名称 与项目距离 方位 保护对象 保护级别 1 科研楼 30 米 西 教学环境 大气环境一级标准,声环境1 类标准。 2 办公楼 35 米 北 办公环境 3 居民楼 20 米 南 居住环境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声环境质量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即昼间 55dB( A),夜间 45dB( A) ; 2、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 表 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20 60 g/ 24 小时平均 50 150 1 小时平均 150 500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40 40 24 小时平均 80 80 1 小时平均 200 200 一氧化碳( CO) 24 小时平均 4 4 mg/ 1 小时平均 10 10 颗粒物 PM10 年平均 40 70 g/ 24 小时平均 50 150 颗粒物 PM2.5 年平均 15 35 24 小时平均 35 7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pH、 SS、 BOD5、COD、 TN、 NH3-N、 TP 达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入网标准,其他指标达到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后与其他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表 5 白沙门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浓度( mg/L) 1 pH 6-9 2 SS 206 3 BOD5 156 4 COD 350 5 TN 40 6 NH3-N 30 7 TP 4.0 12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1、 项目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消化处理 pH、 SS、 BOD5、 COD、 TN、 NH3-N、 TP达 白 沙 门 污 水 处 理 厂 入 网 标 准 , 其 他 指 标 达 到 污 水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后与其他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COD 和氨氮总量控制不再分配。 2、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到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处理,实验室废液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总量控制指标为零。 1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建筑垃圾 施工废水 生活垃圾 已完成 施工噪声 施工扬尘 生活污水 水泵及风机等设备噪声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污染工序: ( 1)水 环境污染工序: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 ( 2)大气环境污染工序:施工粉尘和运输原材料产生的汽车尾气、道路扬尘。 ( 3)声环境污染工序:推土机、混凝土输送泵等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及交通噪声 。 ( 4)固体废物污染工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2、营运期污染工序: ( 1)水环境污染工序:根据项目设计说明,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 2)声环境污染工序:风机、生活水泵、空调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 ( 3)固体废物污染工序: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 ( 4)大气环境污染工序: 本项目废气为地上生态停车位汽车尾气。 规划设计 施工建设 投入使用 1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水污染物 1、营运期 生活污水 COD、 NH4-N COD:400mg/L,5.61t/a。 NH4-N:30mg/L,0.42t/a。 COD:250mg/L,3.51t/a。 NH4-N:30mg/L,0.42t/a。 固体废物 2、营运期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203t/a 全部处理填埋 大气 3、营运期 汽车尾 气 NO2:0.009t/a CO:0.312t/a THC:0.112t/a NO2:0.009t/a CO:0.312t/a THC:0.112t/a 噪声 4、运营期 设备噪声 项目附属设施如空调、水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声压级为 60-90dB(A)。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1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已建设完毕,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需要对施工工程进行施工期环保措施排查,本环评针对项目施 工期存在的声环境、水环境影响、固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现场调查施工单位采取的环保措施,提出整改意见。 表 6 项目已施工部分环保措施排查情况表 序号 污染源类别 已施工部分实际环保措施 执行情况 整改措施 1 施工期生活污水 已设置临时化粪池,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已设置隔油池和沉淀池,废水经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工地洒水。 满足环保要求。 无需整改 2 施工废水和雨水 已设置沉淀池、排水沟和撇水沟,并且场内外分开排放。 满足环保要求。 无需整改 3 施工期生活垃圾 在施工营地内设置垃圾桶收集生活 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满足环保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定时清理垃圾,严禁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4 建筑垃 圾 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定期委托 XX 金亨土石方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处置。 满足环保要 求。 建筑垃圾堆放点应设在施工场地内。 5 弃方 土地平整过程尽可能利用挖方作填方,多余 的土方 可用于道路填方用土。 满足环保要 求。 无需整改 6 施工期 噪声 避免中午( 12: 0014: 00)和夜间( 23:007: 00)施工;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中午和夜间有时要进行施工。 基本满足环保要求。 需进行连续作业时,必须向 XX 市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没有投诉。 7 临时堆土场和堆料场 已设置临时堆土场、堆料场。 满足环保要 求。 加强洒水和对堆土 场的密封保存。 8 水土流 失 已设置挡土墙、围墙、开挖面防护、排水 系统、土地回填、平整,绿化美化等措施。 满足环保要 求。 加强绿化 16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水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根据项目设计说明,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用水情况见表 7。 表 7 项目用水量( m3/d) 序号 用水单位 用水标 准 单位 计算数量 用水量( m3/d) 排放量 ( m3/d) 备注 1 学生 40L/人 ·d 人 1500 60 51 2 老师 50L/人 ·d 人 120 6 5.1 3 合 计 66 56.1 4 绿化用水 4L/m2·天 m2 1006.5 4.026 0 植 物 吸 收或 渗 于 土壤中。 结合 XX 市用水定额试行标准 ,本项目人员用水量如下分析: 项目服务学生 1500 人,用水量按 40L/人·天计;项目服务老师人员 120 人,用水量按 50L/人·天计。 生活总用水量为: 66m3/d, 1.65×104m3/a。 项目区内绿地用水:项目绿地面积 1006.5m2, 绿化用水量取 4L/m2·d , 年用水按 250天计 ,则绿化 用水总量为 4.026m3/d, 0.1×104m3/a。 绿化用水被植物吸收或渗于土壤中。 从用水量表可知:项目生活用水量共为 66m3/d,污水排放系数以 0.85 计,则项目污水排放量为 56.1m3/d, 1.40×104m3/a, 生活污水 COD 产生浓度为 400mg/L, 产生量为22.44kg/d, 5.61t/a; NH3 产生浓度为 30mg/L, 产生量为 1.68kg/d, 0.42t/a。 项目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预处理 pH、 SS、 BOD5、 COD、 TN、 NH3-N、 TP 达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入网标准,其他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 排放。 COD 排放浓度约250mg/L, 排放量约 14.02kg/d, 3.51t/a; NH3 排放浓度为 30mg/L, 产生量为 1.68kg/d,0.42t/a。 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是办公人员产生的纸张、塑料、玻璃瓶等。项目服务学生和老师垃圾产生量 以 0.5kg/人· d 计,则生活固废产生量为810kg/d, 203t/a。 17 只要管理部门做好区内垃圾分类工作收集,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由相关部门回收利用,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及时由环卫部门送往颜春岭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的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所含主要污染物为 CO、 NO2、THC。汽车尾气所含污染物浓度与汽车行驶条件有很大关系,汽车在空档时, THC 和CO 浓度最高,低速时 THC 和 CO 浓度较高,高速时 NO2 浓度最高, THC 和 CO 浓度较低。汽车进出小区时,均为低速行驶,因此 THC 和 CO 的排放量较大。本项目的地上停车位 65 辆,每个停车位每天周转以 4 次计,每次周转以 10min 计。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005),单车排放因子为 NO2: 0.014g/min; CO: 0.48g/min; THC: 0.207g/min。则可估算出本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为: NO2: 0.036kg/d, 0.009t/a; CO: 1.04kg/d, 0.312t/a; THC: 0.448kg/d,0.112t/a。 地上停车场建设为分散式生态停车场,每个车位之间种植园林景观树木和草坪。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区内水泵、空调等设备噪声等,声压级60-90dB(A) 。 为了避免该项目产生的噪声对自身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要求建设单位对该项目的噪声源采取隔声措施行隔声降噪处理。建议采取主要防治措施: ( 1) 合理布局,重视平面布置,将泵房、风机房和柴油发电机房等高噪声设施用房布置地下层,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播,同时采取减振措施,减少对周 围环境和自身环境的影响。 ( 2)设备选型方面,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风机、水泵等设备选用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低噪设备;所有固定设备均应安装在加有减振垫的隔声基础上,水泵进出水管处用橡胶用软接头,风机进风口加装消声器,风机风管之间用帆布连接,机房四周用吸声材料,隔声门窗。 ( 3)在场地四周适量种植行道树,绿化带尽可能宽,进行立体绿化,增加绿化层次,减少建筑立面反射导致的“声走廊”效应。 经过以上防治措施后,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各类噪声通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和加强管 18 理,可将项目区域声环境控制在相应声环境标准之内。故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 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5、周围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 内主要是教学环境, 故周围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较小 。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绿地面积 1006.5m2,绿地率为 69.84%。 绿化具有吸碳增氧效应,因此有利于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由于燃料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作用,导致空气中 CO2的浓度高于郊区。 CO2不仅是温室气体,而且对人体健康不利,当空气中 CO2 浓度达 0.05%时,会影响人的呼吸,当空气中浓度达 0.2-0.6%时,对人体有害。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CO2 和 土壤中的水分,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这些有利于碳氧平衡。据研究,绿化覆盖率高的地区,其对应的 CO2浓度也相对较低,当绿地率小于 10%时, CO2浓度将大大高于常值,当绿地率达到 30%时, CO2浓度将大大降低,当绿地率达到 40%时, CO2浓度可达到正常值 (仅为绿地率 10%时的 60%)。 此外,绿化还具有光能、降温增湿和净化环境等生态效应。由此可见,若在地块绿化时规划得当,选择合理的绿化品种,将大大促进该区域整体生态质量的提高。 项目区的绿化设计应树立生态观念,注重植物的群落配植,在树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项目区内各地段及建筑之间应建有不同规模的集中绿地,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种绿化小品,力求建成生态景观林,以提高绿化环境质量,改善了区域的绿化生态环境。 7、 “节能、降耗、减排”方针 项目在运营期要全面贯彻“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的指导思想。 节能: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快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降 耗: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 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减排: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主要为生活污水的排放,在运营期应贯彻落实好“减 19 排”的指导思想。 节能、降耗、环保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采用优质节水型卫生洁具、配件及阀门,采用优质名牌机电设备、器材。 2、设备选用高效、低噪声,节能优质产品(如风机、空调机等),特别是空调机能效比达到国家节能标准。 3、选用节能灯具和电器设备等各种节能照明器件,尽可能降低电能消耗。 4、选用节能环保的砌体材料,门窗玻璃的采用上要考虑节能。 5、生活垃圾等固废,对其进行集中分类收集,以便综 合回收利用,体现了废物综合利用的清洁生产理念。 8、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是位于 XX 市国兴大道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内的教学科研楼项目。 ( 1)与 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006-2020 年) 相符性分析 根据 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本项目用地土地性质为城镇建设用地。因此,项目与 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是相符的。详见项目与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的关系图(附图 5)。 ( 2)与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相符性 分析 根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本项目用地土地性质为 文化娱乐用地,因此,项目与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是相符的(附图 6)。 项目远离环境敏感点,周边并无自然保护单位、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经过保护措施后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基本合理。 9、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该项目为教学科研楼项目, 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国土资发201298 号)和限制 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国土资发 201298 号)之列 。而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修正本)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项目中亦均未列出教学科研楼项目。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 200540 号)的规定,凡未列入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范围的,为允许类。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 10、环保投资估算 本工程总投资 2091.56 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 81 万元,占总投资的 3.9%。环保投资详见表 8。 表 8 环保投资一览表 序号 阶段 环保措施 费用(万元) 1 施工期 洒水抑尘、隔声降噪措施 5 2 采取低噪声设备并加强管理 6 3 自建化粪池、沉淀池、隔油池等废水处理设施 10 4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 5 5 弃土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和用于景观土 8 6 水土保持 5 7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费 5 8 营运期 泵房、风机房 设备降噪 15 9 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活垃圾收集清运) 5 10 化粪池 5 11 酸碱中和池 2 12 绿化及景观工程 10 合计 81 21 11、 建 设项 目 环 境保 护 “ 三同 时 ” 验 收 内 容 根据建设单位项目“三同时”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拟建项目建成运营时,应对环境设施进行验收,验收清单见表 9。 表 9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验收项目 验收检查内容 预期治理效果 废水治理 1、项目排污是否根据雨污分流的原则设计,设计是否合理; 2、三级化粪池容量是否足够; 3、雨水管网是否正确并入市政雨水管网; 4、有无酸碱中和池; 5、实验室废液是否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1.生活污水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的三级标准; 2、无雨水时雨水管应相对干燥或无污水排放。 3、实验过程产生少量的实验废液,实验废液应集中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收集单独处理。 噪声治理 1、对风机、水泵是否进行减震、降噪处理; 该区域的噪声值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固废治理 1、检查是否设置垃圾临时储存点,是遏制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2、检查临时垃圾储存点是否暴露,垃圾渗滤液是否外流,同时检查垃圾临时储存点是否隔绝异味、隔离污染效果; 3、生活垃圾是否由环卫部 门运往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防治蚊虫、蟑螂和老鼠等接触,从而阻断病毒传播。 废气治理 无 空气质量达到一类功能区要求。 绿化及生态 1、 检查绿化率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 2、 绿化植被是否有外来入侵物种。 1、 绿化率达到原设计要求 2、绿化植被无外来入侵物种 2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1、 营运期 大气 汽车尾气 设置地上生态停车位 达标排放 水 污 染 物 2、运营期生活污水 COD、 NH4-N 项目 产生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满足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达标排放 固体废物 3、营运期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生 活 垃 圾 分 类 收集,没有回收利用的垃圾及时清扫,集中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有回收利用的价值的进行回收利用。 零排放 噪 声 4、运营期设备噪声:项目建设单位合理布置设施,并根据不同的噪声源,分别采取消声、吸声、减振等降噪措施。 其 它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主要措施:拟建项目四周应设绿化带,设置花园,铺 设草皮,种植树木等,确保绿化率达 60%以上;项目建设施工时,对开挖地要及时进行回填压实,种植绿化,且在绿化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尽量选用当地树种,作为区内部的绿化树木。 预期效果:科研教学区生态环境稳定,环境质量优良、景观美观、舒适,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宜性。 23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 XX 市国兴大道 XX 省 XX 运动技术学校,拟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普通教室、 教学用 实验室(物理和化学)、语言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等。项目总用地面 积为 65840.89m2,总建筑面积为7734.12m2。项目总投资 2091.56 万元。 2、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中 SO2、 NO2、 PM10 三项因子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中的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项目所在地区的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