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数控机床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本) 项 目 名 称: 数控机床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 XX 台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部 编制日期 : 2014 年 2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 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 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数控机床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 台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黎志 联系人 吕虹 通讯地址 XX 县工业园区乌龙基地 联系电话 13529304730 传真 / 邮政编码 650600 建设地点 XX 县工业园区乌龙基地 立项审批部门 XX 县发展改革和经济贸易局 批准文号 1353012352030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3421 金属切削机床 制造 占地面积(平方米) 126235.38 绿化面积(平 方米) 22295.6 总投资 (万元) 40000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22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57% 评价经费 (万元 ) / 投产日期 /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XX 省装备制造业连续 8 年的高速增长,对 XX 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XX 省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是 XX 省机械工业的特色和亮点,部分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生产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弱,缺乏市场份额大的企业集团,生产社会化协作网络尚未形成规模,缺乏本地配套产业群支撑。 XX 台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机床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对增强核心 竞争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带动和延伸 XX 机床产业链,形成 XX 机床产业化协作发展的新模式,提高 XX 机床行业的知名度,促进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的运营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将难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考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主管部门审查和决策、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并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该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 2008年版),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2 XX 台联精密 机械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按照环评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详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按照国家、XX 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有关技术文件的原 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在工程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工程影响分析、工程环保措施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有关情况 1、项目名称 数控机床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XX 县工业园区乌龙基地 3、建设性质 新建 4、 产品方案 项目位于 XX 县工业园区乌龙基地,项目完成后达到 26900 台 /年光机的生产能 力,机床光机类型及生产数目见表 1-1。 表 1-1 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类型 产量(台 /年) 1 各型硬轨立式数控铣床 6000 2 各型线轨立式铣床 4000 3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 500 4 线性导轨系列立式钻削中心 2000 5 卧式数控铣床 150 6 数控龙门铣床 300 7 五面体龙门 200 8 龙门式数控雕铣机系列 400 9 落地式数控镗铣床系列 50 10 卧式数控车床系列 700 11 立式数控铣床系列 100 12 纵切车铣复合光机系列 200 13 床身铣 床 300 14 炮塔式摇臂铣床光机系列 12000 合计 / 26900 产品外观构造见附件产品外观图。 5、工程 内容及 项目组成 3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189.36 亩,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总建筑面积 81699.8 m2。绿化面积为 22295.6m2, 建设项目组成 内容详 见表 1-2: 表 1-2 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 名称 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联合厂房(共 5 栋,西厂区, 1-5#,建筑面积 29628m2,) 1#为成品库,一层, 8640m2 2#装配、调试车间,一层, 8640m2 3#半成品库 ,一层, 2304m2 4#机加工车间,一层, 6480m2 5#专用工具车间,一层, 3564m2 公用工程 变配电站 西厂区,一层, 243m2 空压站 西厂区,一层, 135m2 研发中心 东厂区,与各合作单位共同设计部件, 7 层, 15904.4m2 行政楼 东厂区,行政办公, 4 层, 6739.2m2 安技楼 东厂区,精度检测、新零件的试验等, 6739.2m2 综合大楼 东厂区,行政办公及质检、通用工具 贮存, 5 层, 9360m2 食堂 东厂区, 2 层, 936m2 倒班宿舍 5 栋 东厂区,每栋 6 层, 11934m2 门卫值班室 东、西厂区, 81m2 水池 消防兼景观水 东厂区, 270m2 消防水池 西厂区, 132.6m2 道路及硬化 62700m2 给排水 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废水一部分处 理后回用,一部分直接外排 供热 太阳能 环保工程 化粪池 东厂区, 30m3/d 隔油池 西厂区 4#车间 2m3 东厂区食堂 6m3 中水处理站 东厂区综合楼西部绿化带, 30m3/d 油烟净化器 食堂,风量 10000m3/h,净化效率 80% 绿化 22295.6m2 危废暂存桶 4#车间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包括 1 5#联合厂房(主要作用为生产、仓储等功能)和产品研发中心工程、综合大楼工程,以及变配电站、空压站等公用辅助工程和行政楼、安技楼、食堂、倒班宿舍楼等办公生活设施服务性工程,全部为新建工程。 ( 1) 1 5#联合厂房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本项目拟建 1 5#联合厂房。 1#厂房为成品库; 2#厂房为装配、调试车间; 3#为半成品库; 4#、 5#厂房为机加工车间及专用工具车间。 项目高噪声设备布置在 4#厂房内。 5#厂房专用工具车间 用于光机跑机及检测。 各厂房跨度 除 3#为 24 米外,其它均为 18 米,跨数根据生产需要 1 4 跨不等,长度有 66、 96、 120 米三种。 4 厂房结构类型均为门式刚架钢结构,钢柱、钢梁均采用实腹式截面;厂房围护结构:外墙及屋盖采用轻型薄壁钢檩条 +彩板;车间辅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2)变配电站 在西厂区建一变配电站,建筑轴线面积 243 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单层,层高 6 m,耐火等级为一级 ,在西厂区预计新增 500KVA 变电器两台以及相应的高低压变配电设备,满足本项目需要。 东厂区用电的变配电间设于综合大楼内。 ( 3)空压站 本项目新 建空压站,建筑轴线面积 135 平方米。框架结构,粘土空心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铝合金门窗。 空压站内预计设置三台空压机( 19.8m3/min, 0.85Mpa)。 ( 4)消防(景观)水池 在东、西厂区分别建约 400、 220 立方米消防水池、泵房等消防设施用建构筑物,东厂区消防水池可兼用于景观水池。 ( 5)研发中心、综合大楼工程 新建产品研发中心和集质检、计量、通用工具存贮为一体的综合大楼。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框架结构,粘土空心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 研发中心为设计中心,主要用作与各合作单位共同设 计部件。 ( 6)行政楼、安技楼、食堂、倒班宿舍等办公、生活设施工程 这类工程的各栋楼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框架结构,粘土空心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 安技楼主要为精度检测、新零件的物理试验等。 项目还拟建五个门卫值班室,面积共计 81 平方米。砖混结构建筑,墙体为粘土砖,屋面板为钢筋混凝土。铝合金门窗。 ( 7) 环保工程 在项目食堂 和 4#车间域各 建隔油池一座, 东厂区 化粪池 有效容积共 30m3,在生活区域建全地下式中水处理站一座。 6、主要设备、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用量来源 表 1-3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 称 型号 台数 备注 1 西班牙五面体加工中心 1 外购 2 龙门五面加工中心 FP-40、 FPM-50/200 2 外购 3 立卧式加工中心 ANAVAK VHPLUS-3000-MG10 2 外购 5 4 立式加工中心 MCV1600D 2 外购 5 镗床 68、 T6113A、 TX6113D 8 外购 6 落地镗铣床 AXIA-85 1 外购 7 磨床 M7132A、 M1450A 7 外购 8 数控龙门导轨磨 DANOBATSGD-80/20/15 1 外购 9 车床 CY6140、 C5112A 5 外购 10 桥式起重机 5t、 10t、 MG20t 10 外购 11 电动平板车 KPDZ10 2 外购 12 龙门吊车 MG10t、 MG20t 4 外购 表 1-4 主要原辅材料表 项目 名称 年耗量(单位) 来 源 备 注 主料 底座、滑鞍、工作台、立柱、主轴箱 26900 套 外购 生产 期 功能部件(主轴、滚珠丝杆、轴承等) 26900 套 外购 生产 期 辅料 90#汽油 0.1 吨 外购 生产 期 乳化剂 5t 外购 生产 期 防锈油 1t 外购 生产期 90#汽油: 四 碳至十二碳复杂烃类的混合物,其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易燃, 馏程 为 30 至 205 ,空气中含量为 74 123g/m 时遇火爆炸。 本项目汽油主要用作清洗油污等。 乳化剂:乳化剂和水混合配置成乳化液(切削液), 乳化液用于减小切 磨 和钻孔过程中的摩擦,改善散热条件,而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 。 防锈油:主要成分为矿物油,无挥发性,用在产 品机床运动部件防锈。 项目中使用的底座、滑鞍、工作台、立柱、主轴箱等部件均来自 XX 及周边特定供应厂商。 7、给排水 给水 项目水源由工业园区供水管网提供。水质、水量可满足项目用水的需要。 本项目厂区供水分为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在厂区设有室外给水管网、中水回用水管网等;车间内设置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系统,由室外给水管网接管供给。 排水 厂区室外建有排水管网,分别设有雨水和污水排水管网。 雨水汇集后多点排放;就近排入雨水管,排往雨水主干管。 生产区拖地废水和洗手废水经隔油池后循环使用。 6 生活污 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一部分直接排放到园区污水主干管中,一部分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冲厕、道路洒水、绿化等, 供热 项目内供热主要为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 8、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项目生产制度为两班制,每班工作 8 小时。全年生产天数 350 天。全厂劳动定员417 人,均在厂区食宿。 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或指标 一 技术指标 1 建筑指标 1.1 总用地面积 亩 189.36 1.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81699.8 1.3 建、构筑占 地面积 平方米 41394.4 2 项目定员 人 417 二 经济指标 1 投资指标 1.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0000 1.2 建设投资 万元 33400 1.3 流动资金 万元 6600 2 收入费用指标 2.1 营业收入 万元 72000(达产年、含税) 2.2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70.03(达产年) 2.3 税后利润 万元 6273(达产年) 3 财务分析指标 3.1 投资内部收益率 % 21.96/17.24 所得税前 /所得税后 3.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7423.04/8768.23 所得税前 /所得税后 3.3 投资回收期 年 6.18/7.05 所得税前 /所得税后 3.4 资产负债率 % 40.36(达产年) 4 投资强度 万元 /亩 216.29 10、 项目进度 本项目到目前还未开工,计划将在 2014 年 3 月份 -2014 年 12 月份进行土建及施工,2014 年 12 月份 -2015 年 6 月份进行新设备购置、安装、调试, 2015 年 7 月份建成投产。 7 11、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 400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229 万元,占总投资的 0.57%,具体情况见表 1-5。 表 1-6 环保投资概算表 序号 环保设施 规格 数量 投资 金额(万元) 施工期 1 临时沉砂池 2m3 4 个 0.5 2 临时噪声拦挡 / / 2.0 3 围挡 / / 5.0 4 洒水降尘 / / 1.0 生产期 1 隔油池及管网 2m3、 6m3 2 个 1.5 2 沉淀池 2m3 1 个 0.5 3 化粪池及管网 共 30m3 2 个 1 4 油烟净化器及排气筒 风量10000m3/h 1 套 1.5 5 中水处理站及管网 30m3/d 1 座 200 6 垃圾桶 / 若干 0.5 7 危险废物暂存间 / 1 个 0.5 8 绿化 22295.6m2 / 15 合计 / 229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8 表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项目拟建地块位于 XX 工业园区乌龙工业基地, XXXX 县中和乡乌龙村,北临乌龙主干道、南临昆玉高速公路,占地 189.36 亩,由东部及西部地块两部分组成。两地块北侧临乌 龙主干道,南侧临园区 D4 号道路,之间被绕城公路隔开;东侧是园区N1 号道路,西侧为永乐大街南延长线。项目地理坐标为东京 102°35'18.35",北纬24°38'00.19"。 该 场 址远离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无国家明文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濒危动植物保护名录,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本项目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地 形、地貌、地质 项目位于 XXXX 县 中和乡 乌龙村,地形地貌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势较为平坦,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从现场踏勘情况看,场地比较稳定,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 质现象,具体施工时以施工勘察报告为准。此地不会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侵害。 3、气候、气象 XX县位于 云贵高原 中部的滇池南岸,是金沙江与 红河 的分水岭。属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 气候 区,气候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明显的 “立体气候 ”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正的四季如春,冬季稍有低温,夏季略有炎热之感。干湿季分明。冬春季以晴好天气为主,夏秋季雨水虽然稍多,但很少有 江南 梅雨的连绵无休,多为三两天的阵雨。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造成各类气象灾害频发,干旱和洪涝、低温、冰雹、大风等灾害是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多年平均气温为 14.8 ,平均最高气温21.6 , 平均最低气温 9.7 ,极端最高气温 31.6 ,极端最低气温 -6.2 ,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仅有 19.5 ,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也有 7.8 ,平均无霜期达 240天,年气温变化平稳。多年平均 年降水量 900 毫米,干季( 11-4 月)的平均值为 1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13.3%,雨季( 5-10 月)的平 均值 78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6.7%。年最多降水量为 1970 年的 1172.1 毫米,最少降水量为 1988 年的 544.8 毫米, 9 年均雨日 0.1 毫米的有 125 天左右; 50 毫米的 降水日数 ,多年平均值为 2 天; 100毫米的降水日数平均不到一天,也就是县境内暴雨以上出现频率仅为 0.5%。年均 日照时数 为 2291.2 小时,占可照时数的 51.6%。有雾日多年平均为 3 天左右,出现频率1%,最多年份为 11 天,最少年份则没有。降雪日年平均为 1.6 天 ,出现频率 0.4%。常年盛行西南风( 风向频率 为 30%),年内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季。一日内风速最大值出现在下午 14-15 时,最小值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日均风速 4.0 米 /秒,最大风速一般 15 米 /秒,极少出现 8 级( 17 米 /秒)以上大风。 4、水文 、水系 XX 县水系分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红河流域元江水系,其中大河、柴河、东大河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是滇池重要水源,流域面积 708km2;二街河、双河进入 安宁市境内,汇入鸣矣河及螳螂川,亦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径流面积 304km2。宝峰镇境内的沙河(酸水潭及其支流)属南盘江水系,径流面积59.78km2,夕阳乡境内的大摆依河属元江水系,径流面积 159. 07km2。 项目东面为 东大河,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发源于东南面的海孜白泥箐,最后汇入滇池,全长 21 公里,径流面积 195.44 平方公里。 全县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滇池水及地下水三种类型。每年 5 月至 10 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6.11%, 11 月至次年 4 月为干旱少雨季节,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13.9%。东部、南部和西部山区降水较多,而北部和中部坝区降水量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92mm,降水总量为 10.98 亿 m3,中等干旱年(保证率为 75%)径流量为 2.51 亿 m3。 滇池系一断陷湖泊,位于县城北面,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多年平均蓄水量15.9 亿 m3,是 XX 县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可靠资源。 县城内的地下水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呈条带状展布,地下水主要为呈暗流和泉眼出露的岩溶水。全县大小泉水出露点 108 个,总出流量为 1.0508 m3/s,年出水量0.3313 亿 m3。目前,全县蓄水工程设计总库容为 8740 万 m3,每年从滇池提水量 4680万 m3, 108 个地下泉眼每年出水量 3313 万 m3,除一部分直接供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一部分被蓄水工程截留外,其余注入滇池或流入外县。经分析,全县可控制总水量为 1.34 亿 m3。 5、植被、生物多样性 项目区内部现状主要为温室大棚、花卉苗圃、农业耕地、临时看守房、田间道 10 路 等 ,耕地周边分布有少量散生树木,耕地和道路边杂草丛生。农业耕种物种包括玉米、马铃薯、红薯、白菜、苦菜等,花卉主要为玫瑰花,树木主要为桉树、梨树,杂草主要为黑麦草 、紫荆泽兰等 。项目区规划占地范围内主体工程 尚未动工,基本保持了原始地貌。项目区内地形平坦,用地类型主要为梯坪地、草地、 林地和 建设用地 ,现已由政府征用为工业园区用地,企业已由园区取得土地使用权,前期平整工作由园区完成。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XX 县 隶属于 XX 省 XX 市。 XX 位于 XX 省中部,坐落在滇池南岸,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坝。距 XX 市南 40 千米,属 XX 市郊区、规划中的 XX 西城区、南城区,地处东经 120°13至 120° 52,北纬 24°24至 24°28之间。全县辖 1 街道 4 镇 2 乡,总面积 1230.86 平方千米,总人 口 28.5 万人,有汉族、彝族、回族、白族、哈尼族等民族。 2011 年 GDP 约 7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 15 亿元,列为 XX 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之一。 2011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7.37 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 14.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3.60 亿元,增长 8.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5.62 亿元,增长 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8.15 亿元,增长 13.0%;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12.0%、 63.8%和 24.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2010 年的 21.4: 51.4: 27.2 调整为20.2: 52.9: 2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3675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 14.0%。 2011 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 14.18 亿元,比上年增收 4.18 亿元,增长 41.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8.43 亿元,比上年增收 2.19 亿元,增长 35.1%。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 13.07 亿元,比上年增收 3.86 亿元,增长 4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15.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1%。 2011 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4.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 104.9%,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 104.6%。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积极应对持续三年的特大旱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以赴做好 “三农 ”工作 ,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2.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7%;实现农业增加值 13.60 亿元,增长 8.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 5.32 万吨,水果 0.39 万吨,蔬菜 35.43 万吨,鲜切花 22.44 亿枝,肉类 3.25 万吨,奶类 3.14 万吨,蛋类 1.18 万吨。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农村经济完成总收入 126.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0%;其中出售产品收入 46.63 亿元,增长 25.7%。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11 2011 年末全县耕地面积为 12185 公顷,比年初净减少 210.8 公顷。年末人均耕地 0.64亩,比上年的 0.66 亩下降 3.0%。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2011 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 608 万吨,完成客运量1106 万人;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营业收入 2.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完成增加值1.01 亿元,同比增长 1.8%。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25 亿元,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2.64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0.23 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 1.47万户。 旅游业平稳增长。全年旅游人数为 172.6 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1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0.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普通中学 13 所,在校学生 14300 人,专任教师 1056人;小学校 28 所,在校学生 21925 人,专任教师 1186 人;职业中学 2 所,在校学生2614 人,专任教师 106 人;幼儿园 44 所,在园儿童 7050 人。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 952 人;其中医生(含诊所) 570 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951 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70.1%,比上年均有所提升。婴儿死亡率 6.22 ,传染病发病率 215.95 例 /十万,均比上 年有所下降。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站) 8 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1 个 ,公共图书馆 1 个。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 100%,电视人口覆盖率 99%;其中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为 98.2%。体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组团参加市级以上第运动会竞赛会,共获奖牌 51 枚;其中金牌 19 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县上下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新热潮。 人口稳步增加。 201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28.50 万人,比上年净增加 0.09 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 27.94 万人 ,其中:男性 13.89 万人,女性 14.05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 3.15万人 ,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为 11.3%。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11 年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7522 元,比上年增长 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700 元 , 比上年增长 18.8%。 社会福利事业稳固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种社会性福利机构 10 个,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1009 万元, “五保 ”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 95.5%、 88.5%和 9.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15.05 万人,参保率97.1%;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 22.44 万人,参合率达 98.7%。 12 项目所在辖区 社会环境简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乌龙工业基地片区, 乌龙工业基地北以安晋高速公路为界,东以昆玉铁路为界,西至鸡头山和登高山,南抵乌龙村南端,总面积为 287.84hm²。 以光学仪器、服装加工、汽车销售为核心产业的轻工业基地。 整体规划功能结构为 “一带一轴两片两心 ”,具体包括中央发展带,永乐大街南复线发展轴,居住片区、商贸工业片区,商业配套中心。乌龙工业基地规划了完善的交通、给排水、供电及通讯系统,能够满足内部规划企业及居民正常生产及生活需要 , 园区内先主干道及给排水工程已完成,能够满足项目所需。 13 表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为了解项目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中对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及该区域噪声本底值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一 、 大气环境现状与评价 项目所属区域为一般工业集中区,为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中二级标准 。 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中 XXXX 县 大气环境状况如下: XX 县采 用 24 小时连续监测,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中 XX 市所辖 XX 县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 、 声环境现状与评价 项目位于 XX 工业园区乌龙工业基地 , 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根据 XX 佳测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光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013 年 11 月 1 日)检测报告,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新房村及乌龙村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 准。检测值见下表, 表 3-1 噪声检测结果 ( Leq) 时间 地点 10 月 24 日 10 月 25 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环境噪声 项目南厂界靠近乌龙主干道 51.6 42.7 52.1 43.0 项目西厂界靠近永乐大街延长线 57.5 47.7 57.8 48.4 项目西新房村 52.0 43.1 52.7 43.3 项目南乌龙村 50.8 41.3 50.3 41.0 三 、 水环境现状与评价 项目区域地表水系为 东大河水体规划功能 为 类水体 , 根 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中对滇池入湖 35 条河道进行监测的结果, 东大河水 质类型为 类,表明评 价河段水质较差。 四、 生态环境现状 14 项目区内部现状主要为温室大棚、花卉苗圃、农业耕地、临时看守房、田间道路 等 ,耕地周边分布有少量散生树木,耕地和道路边杂草丛生。农业耕种物种包括玉米、马铃薯、红薯、白菜、苦菜等,花卉主要为玫瑰花,树木主要为桉树、梨树,杂草主要为黑麦草 、紫荆泽兰等 。项目区规划占地范围内主体工程尚未动工,基本保持了原始地貌。项目区内地形平坦,用地类型主要为梯坪地、草地、 林地和 建设用地。 主要的环境 保护目标(列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位于 XX 工业园区乌龙工业片区 。 项目南临机动车安全检测公司(已建成取得环评批复),东侧为德展新 XX 国际服装产业园(正在建设,取得环保相关手续)北面乌龙主干道以北为瓦力高 4S 店(正在规划中,办理相关手续), 项目周边评价范围内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表 3-2。 表 3-2 环境保护目标 类别 环境保护目标 与项目相对位置 (直线距离) 功能 地表水东大河 东面 8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域标准 大气 环境 新房村( 500 人) 西 50m 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乌龙村( 432 人) 东南 75m 袁家营( 340 人) 北面 251m 声环境 新房村( 500 人) 西 50m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标准 乌龙村( 432 人) 东南 75m 15 表四: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处区域属二类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 表 4-1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单位: mg/m3 取值时段 TSP PM10 SO2 氮氧化物 PM2.5 年平均 0.20 0.07 0.06 0.05 0.035 24 小时平均 0.30 0.15 0.15 0.10 0.075 1 小时平均 / / 0.50 0.25 / 2、水环境 项目区地表水主要为东大河, 根据 XX 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东大河为一般鱼类保护区,水质为 类水。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标准,见表 4-2。 表 4-2 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 mg/L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1 pH(无量纲) 6-9 2 化学需氧量( COD) 2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4 4 NH3-N 1.0 5 总磷 (以 P计 ) 0.2 3、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 XX 县工业园区,项目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 3 类区。项目西侧紧邻永乐大街 南 延长线,北侧紧邻乌龙基地主干道 及项目中间东南绕城路均为园区内部道路 。 项目 区域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3 类标准 ,保护目标执行2 类标准, 标准值见表 4-3。 表 4-3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 dB(A) 声环境功能区划类别 昼间 夜间 项目区域 3 类 65 55 保护目标 2 类 60 50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16 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废气 ( 1)项目施工期扬尘(颗粒物)和运营期产生的粉尘、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浓度限值,具体见表 4-4。 表 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项目 监控点 排放浓度 ( mg/ 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 2) 项目食堂规模为中型, 食堂油烟参照执行 GB18483 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具体表准如表 4-5。 表 4-5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单位规模 中型 基准灶头数 3, 6 对应灶头总功率( 108J/h) 5.0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 m2) 3.3, 6.6 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 去除率( %) 75 二、废水 项目污水经项目区内中水站处理回用于绿化、冲厕及道路洒水,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相应标准。晴天全部回用,雨天 一部分进入中水处理站回用,一部分 排入园区管网,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氨氮和总磷参照执行污水排入 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 B 级,最终进入 XX 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执行标准见表 4-68: 表 4-6 污水排放水质标准 (除 pH 外均为 mg/L) 标准类别 pH COD SS BOD5 动植物油 氨氮 LAS 总磷 石油类 GB8978-1996 表 4 三级标准 6-9 500 400 300 100 - 20 - 20 表 4-7 污水排 入 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 1) B 级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 NH3-N 45 2 总磷(以 P 计) 8.0 mg/L 4-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单位: mg/L 序号 项目 指标 冲厕 道路清扫、 消防 城市绿化 本项目执行限值 17 1 pH 69 2 色度 30 3 嗅 无不快感 4 浊度( NTU) 5 10 10 5 5 溶解性固体( mg/L) 1500 1500 1000 1000 6 BOD5 10 15 20 10 7 NH3-N 10 10 20 10 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L) 1.0 1.0 1.0 1.0 9 铁( mg/L) 0.3 0.3 10 锰( mg/L) 0.1 0.1 11 溶解氧( mg/L) 1.0 12 总余氯( mg/L) 接触 30min 后 1.0,管网末端 0.2 13 总大肠菌群(个 /L) 3 三、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 类区标准。 表 4-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 dB( A) 昼间 夜间 70 55 表 4-1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dB(A) 边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项目区域 3 类 65 55 四、固体废弃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执行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弃物贮存执行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三、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废水排放量为 1840.8m3/a, COD: 0.74t/a; NH3-N: 0.06t/a; 总磷 : 0.015t/a。 以上指标已纳入 XX 县污水处理厂总量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