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读道德经后有感.docx

  • 资源ID:81249       资源大小:19.2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读道德经后有感.docx

读道德经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读道德经后有感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 “物质第一 ”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人民警察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一、致虚守静是安于 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 “致虚极,守静笃。 ”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所谓 “致虚极 ”,就是 “致极虚 ”; “守静笃 ”,就是 “笃守静 ”。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 “致虚极 ”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需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 “洁净精微 ”,叫做 “洗心 ”,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 “笃 ”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 “守静笃 ”就是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孔子说: “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 。 ”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相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读道德经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才能入道。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净心寡欲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源泉 道德经十二章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 欲望。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这一点不独老子认识到了,佛家的大师也认识到了。心经里说: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 ”意思是说,把这些器官的感觉当成是空的,就没有花花世界的干扰了,也就没有感受、想望、追求和感知了。所以放弃了眼耳鼻舌身意的追求,就从根本上摒除了色香味触的诱惑。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 “道 ”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 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 “道 ”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 “德 ”,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读道德经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三、坚忍不屈是全力履行职责的保证 道德经十七章云: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 ,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 “道 ”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按照 “道 ”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 “道法自然 ”,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 “道 ”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 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老子还说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 “强行者有志 ”,这种品质就是符合 “道 ”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大力挖掘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读道德经后有感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对于一个人民警察来说,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 欲之害,时刻保持清正廉洁、坚持不懈的精神状态,才能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当好人们的好公仆。

注意事项

本文(读道德经后有感.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