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气象科普小知识.docx

  • 资源ID:80583       资源大小:19.1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气象科普小知识.docx

气象科普小知识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气象科普小知识 世界气象日 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 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 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 “光合作用 ”的过程永不停歇。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一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吸收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 天气预报的由来 很多人在早上出门的时候,往往要了解以下当天的天气情况,于是天气预报便成为他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 17 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 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 “看云识天气 “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 17 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气象科普小知识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 1820 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 19 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 1854年 11 月 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 11 月 14 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枫叶为什么会变红? 历代的文人骚客对枫 树的红叶留下了一串串赞美的诗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他的西厢记里所作的秋景描写: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 ”。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其实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枫叶醉。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份也发生气象科普小知识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整个叶片便呈现红色。所以说,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红了它。 天气和气候 天气 是指短时间 (几分钟到几天 )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气候不同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 (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 )气象要素 (如温度、降水、风等 )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 (气象上称距平值 )表征。 天气气候异常的标准 对于什么样的天气称为异常天气,什么样的气候称为异常气候,人们在使用上往往比较随便,为了避免词类定义上产生混乱,世界气象组织对天气、气 候异常,提出了两个定量的判断标准。其一是距平值达到标准差(又称均方差) 2 倍以上(不管近年是否出现过);其二是在最近完整的 30 年气象资料中未出现过的情况(不一定距平值超过标准差的 2 倍)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或称 30年以上一遇的罕见天气现象。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气象观测资料尚不满30年,可以稍为放宽条件,一般用 25 年以上资料来分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 “天气气候异常 ”,不过指的是就某个地区来说,出现了3050 年、或者百年之内只有一两次机会的那种罕见天气气候现象气象科普小知识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罢了。

注意事项

本文(气象科普小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浩浩)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