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2018年度投资策略:盈利能力望改善,估值依旧处低位.pdf
<p>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Title 家电 投资策略 /年度策略 盈利能力望改善, 估值 依旧处低位 2018 年度投资策略 年度策略 /家电 2017 年 12 月 07 日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 国际对比 -静态看: A股家电龙头仍旧低估 与海外家电龙头相比, A 股家电龙头质量更优: 当前中国是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如吸尘器达到全球产量的 7 成以上; 拥有产业核心技术 , 整机企业 普遍 拥有核心部件的自配套体系 ; 拥有更快增速,从过去五年的收入平均增长率来看,海外龙头普遍在 5%以下;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基于更强的生产能力和自建渠道, 净利率和 ROE 更高 。 但 当前 A 股家电龙头公司 与海外龙头相比估值 依然处 较低 状态 。 国际对比 -动态看:多元化和国际化是主要趋势 动态 看 全球家电产业中心经历了从美国到 日本、再到中韩的转变。中国的胜出一方面因为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得益于 中国市场的 大 规模,同时家电产品属性的变化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机会。长期来看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不是产业变更中的过客?国际化和多元化是欧美和日本给予我们的 主要经验。国际化方面海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样本也带来了经验教训, 多元化方面 各企业 则同时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2018年需求:告别三期叠加,依旧保持乐观 2017 年空调出货量处正常水平,并未形成透支。 2018 年看,由于地产对家电三个季度左右的滞后期,其 拉动作用 仍在,厨电和空调最为受益;补库存有望拉动明年上半年 10%左右增长,我们对明年空调出货并不悲观。冰洗行业更新换代潮即将来临,另外市占率的提升是 龙头 需求增长的更重要来源 , 冰洗 龙头依旧受益。 2018年盈利能力:形势好于 2017 一方面 一季度 整机企业可能 会再有 提价 热 潮 ; 另一方面明年一季度起 原材料 同比增幅下降, 三季度 将 显著下降 , 这意味着 从 同比角度看明年毛利率 的压力较今年显著减轻 。 假设 18 年汇率平稳,则出口毛利率 大幅改善, 汇兑 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 2018年投资策略:依旧看好估值切换行情 2018 年估值切换价值将在两个层面得以体现,一是随着 A 股风格变化,蓝筹股价值提升、估值中枢较之前会有所提高;二是稳定的业绩增长带来的机会。确定性方面我们最为看好老板电器和华帝股份; 增长 幅度方面我们最为看好莱克电气和万和电气 ; 龙头方面我们相对看好格力电器 ;超预期可能方面建议关注美菱电器。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 汇率波动; 终端需求萎靡 。 Table_ProfitDetail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代码 重点公司 现价 EPS PE 评级 12 月 6 日 2016A 2017E 2018E 2016A 2017E 2018E 000333 美的集团 50.95 2.24 2.74 3.32 22.72 18.59 15.35 强烈推荐 000651 格力电器 41.95 2.56 3.07 3.61 16.36 13.66 11.62 强烈推荐 002508 老板电器 45.20 1.27 1.71 2.26 35.54 26.43 20.00 强烈推荐 002035 华帝股份 26.50 0.56 0.86 1.15 47.07 30.81 23.04 强烈推荐 002543 万和电气 21.02 0.98 0.98 1.49 21.45 21.45 14.11 强烈推荐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Invest 推荐 维持评级 Table_QuotePic 行业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Author 分析师:马科 执业证号: S0100513070001 电话: 010-85127533 邮箱: makemszq 研究助理:陈梦 执业证号: S0100116080018 电话: 010-85127533 邮箱: chenmengmszq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1. 家电行业深度报告:龙头价值尽显,逆势稳健增长 20171102 2. 民生家电行业深度报告:可能重燃家电行情的因素 20170918 3. 民生家电行业深度报告:消费升级提速,龙头优势扩大 20170802 4. 家电行业深度报告:估值合理,警惕预期逆转风险 20170718 5. 家电行业深度报告:龙头强势,厨小稳健 20170502 6. 民生家电行业深度报告:从三四线到乡村,家电普及第三波 20170315 -20%0%20%40%60%16-12 17-03 17-06 17-09 17-12家电 沪深 300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2 目录 一、国际对比 -静态看:A 股家电龙头仍旧低估 . 3 (一)当前中国是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 3 (二) A 股家电龙头拥有产业核心技术 . 3 (三) A 股家电龙头拥有更 快增速 . 4 (四) A 股家电龙头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 5 (五)仍旧低估的估值 . 6 二、国际对比 -动态看:多元化和国际化是主要趋势 . 7 (一)全球家电变迁史:中国是否只是过客? . 7 (二)欧美和日本家电企业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启示 . 8 三、 2018 年需求:告别三期叠加,依旧保持乐观 . 11 (一)中 长期看 2017 年空调出货量处合理区间 . 11 (二)地产拉动仍在,厨电和空调最为受益 . 12 (三)空调补库存,拉动明年上半年 10%左右增长 . 13 (四)冰洗:更新换代潮即将来临 . 13 四、 2018 年盈利能力:形势好于 2017. 15 (一)原材料:高基数下同比压力逐渐下降 . 15 (二)汇率:由负转正, 2018 年主题是改善 . 17 五、 2018 年投资策略:依旧看好估值切换行情 . 18 (一)把握估值切换,珍惜上半年行情 . 18 (二)依旧看好龙头,首选格力电器 . 20 (三)关注业绩增速较快的二线品牌 . 21 六、重点推荐公司 . 22 (一)美的集团:多元化布局深入,估值提升空间大 . 22 (二)格力电器:高股息率, 2018 年稳健增长 . 22 (三)老板电器:增长明确,估值切换意义大 . 22 (四)华帝股份: 收入高增长,业绩改善能力强 . 23 (五)莱克电气:自主品牌高增长,长期发展空间大 . 23 (六)万和电气:燃热龙头,受益行业普及式增长 . 24 五、风险提示 . 24 插图目录 . 25 表格目录 . 26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3 继 2016 年之后, 2017 年家电板块继续着强势 的表现。但不同的是,20 16 年更多的股价 驱动 因素 来自业绩,而 2017 年更多来自估值。随着 流动性、风险偏好以及 A 股国际化 的变化,中国优质资产的价值得以重估 。 站到当前的时点 , A 股家电龙头估值依旧低估,2018 年估值修复仍将是主题之一。 告别带来 2017 年空调销量高增长的地产、天气和存货因素,我们对 2018 年空调市场仍不悲观,盈利能力方面我们判断整体形势将好于 2017 年。基于此,我们依旧看好 2018年的估值切换行情。 一、 国际对比 -静态 看 : A 股家电龙头仍旧低估 静态来看,当前 A 股家电龙头公司依然处在估值低估的状态 。虽然经历了 2017 年的估值修复,但当前 A 股 龙头 在全球家电龙头的估值对比中 依然 处 最低序列。而在基本面的对比上,中国家电企业无论在规模、核心竞争力、成长速度还是盈利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海外龙头。 (一) 当前中国是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与海外家电相比,中国公司拥有更大的产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本身的市场空间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承担了较多的代工职责。以 2016 年数据看,中国制造 占全球销量的 比例中, LCD 电视为 63%、吸尘器为 71%,家用空调和微波炉更是在80%以上。国内生产 除满足国内需求外, 相当一部分出口到全球,家用空调的比例达到 44%。 图 1: 2016 年国内产量占全球销量比例 图 2: 2016 年 国内产量用于出口的比例 资料来源: 产业在线, 欧睿数据库,民生证券研究 院 资料来源: 产业在线, 民生证券研究 院 (二) A 股家电龙头拥有 产业核心技术 A 股家电龙头拥有产业核心技术 。 主要 表现为两 个 方面 ,一是整机企业拥有核心部件的自配套体系;二是国内零部件的生产占据了全球 需求 的高比例。 以空调压缩机为例,大的空调企业格力和美的均具有自己的配套压缩机企业。 2016年 自配套 空调压缩机 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上升到 61.1%( 2015 年为 60.1%);非自配套销48.0% 41.3% 62.5% 70.9% 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冰箱 洗衣机 LCD TV 吸尘器 国内制造全球比例 44.2% 36.2% 30.8% 58.0% 0.0%10.0%20.0%30.0%40.0%50.0%60.0%70.0%家用空调 冰箱 洗衣机 LCD TV国内制造出口比例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4 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下降到 38.9%( 2015 年为 39.9%) 。 自 2008 年 全球金融危机 后 ,松下、 LG、三菱、三洋等在新一轮竞争中逐渐落后,并趋于不再扩大发展压缩机事业,而中国的空调压缩机制造商如凌达、美芝、海立,抓住机遇,实现了新一轮发展,一跃成为全球前三大制造商,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已由 2008年的 40.6%增至 2013 年的 63.9%。 在非自配套市场, 中国企业海立股份 2016 年 以 30.2%份额保持第一。 图 3: 2017 冷 年 空调压缩机销售 图 4: 2016 年 空调压缩机自配套比例较高 资料来源: 产业在线,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海立股份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 院 (三) A 股家电龙头拥有更快增速 中国家电龙头普遍拥有更快的增速。从过去五年的收入平均增长率来看,老板电器、小天鹅、苏泊尔增速较高,都在 20%以上,而海外家电龙头的收入增速普遍在个位数,除了大金、 SEB 和 A.O.史密斯 等,其他都在 5%以下 , 这一数字没有考虑并购因素的影响(青岛海尔和美的集团剔除了并表因素)。 国内公司较高的收入增速主要是依赖广阔的中国市场,从过去四年( 2012-2016)的数据来看,国 内业务 收入 增速明显高于国外,同时国内业务也拥有更大的基数。 图 5: 海外家电龙头收入增速普遍不及中国 图 6: 中国家电龙头的增长更多来自国内市场业务 资料来源: 彭博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美芝 凌达 海立 瑞智 LG松下万宝 三菱电机 三星 庆安 自配套 非自配套 0.0%10.0%20.0%30.0%40.0%50.0%60.0%老板电器 小天鹅A 苏泊尔 美的集团 青岛海尔 大金工业 赛博 A.O.史密斯 格力电器 索尼公司 三星电子 LG电子 惠而浦 三菱电机 松下 飞利浦 伊莱克斯 日立制作所 夏普 联合技术 近五年收入增长率平均 0.0%10.0%20.0%30.0%40.0%50.0%60.0%格力电器 美的集团 小天鹅 A 老板电器 苏泊尔 国内业务过去 4年平均增长率 出口业务过去 4年平均增长率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5 (四) A 股家电龙头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中国家电龙头公司普遍拥有更好的盈利能力,这在净利率和 ROE 指标 上表现的都很突出。 以家电业务为主的 海外龙头 净利率水平普遍在 5%左右(惠而浦、伊莱克斯、林内),国内家电龙头的净利率水平有一定分化,老板电器和格力电器在 14%以上,美的集团和苏泊尔在 9%以上,青岛海尔净利率相对较低,但也有 5.6%。 在 ROE 指标上, 格力电器 、 老板电器 、 美的集团和苏泊尔优势较为明显 , 但伊莱克斯同样拥有较高的 ROE 水平 。 图 7: 全球家电龙头 ROE 水平对比 图 8: 2016 年主要家电公司净利率水平对比 资料来源: 彭博,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彭博, wind,民生证券研究 院 国内家电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主要依靠较强的生产和渠道能力。生产方面,一方面企业自建产能,将生产部分的利润留在自身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普遍具备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也减轻了上游公司给予的压力(实际上整机企业普遍对上游企业形成压制)。 渠道方面,与海外龙头最大的差别在于,国内家电公司拥有很强的自建渠道能力。与海外龙头一样,在诸如 KA 的第三方渠道中,中国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很弱的,但强大的自建渠道保证了 盈利能力的高位 。 自建渠道包括专卖店、电商等。以格力电器为例,2016 年,公司拥有 27 家区域性销售公司和 2.5 万家的专卖店。 表 1: 主要家电公司的渠道分布 公司 渠道分布 格力电器 16 年数据:格力电器在中国拥有 27 家区域性销售公司和 2.5 万家专卖店 美的集团 12 年数据:美的集团在全国拥有约 70,000 家经销商(包括一级代理商及其分销商,下同)、约 15,000 家专卖店、约 45,000 个乡镇网点,一、二级市场实现全覆盖,三、四级市场覆盖率 95%以上 九阳股份 15 年末,公司于全国范围内建立 4 万余个销售终端及近 2,000 个售后网点 老板电器 17 年中,公司共有代理商 88 个,专卖店 2467 家,乡镇网点 2727 家。 华帝股份 16 年底,”华帝“品牌拥有专卖店 2898 家、 KA 卖场门店 1849 家、乡镇网点 5301 家、社区网点 1114 家,”百得“品牌拥有专卖店 878 家, KA 卖场门店 124 家,乡镇网点 2507 家。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民生证券研究院 而美国市场的家电销售主要通过第三方渠道进行,以 GE 家电为例 。 GE 家电 通过零0.05.010.015.020.025.030.035.0老板电器 格力电器 伊莱克斯 美的集团 苏泊尔 A.O.史密斯 惠而浦 小天鹅A 青岛海尔 赛博 索尼公司 联合技术 三星 大金工业 松下 三菱电机 飞利浦 日立制作所 LG电子 2016年 ROE 0510152025老板电器 三星电子 格力电器 A.O.史密斯 美的集团 苏泊尔 联合技术 大金工业 小天鹅A 飞利浦 索尼公司 三菱电机 林内 青岛海尔 惠而浦 伊莱克斯 日立制作所 松下 夏普 赛博 LG电子 主要家电公司净利率对比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6 售商渠道和合同渠道向客户提供各类家用电器产品和服务。 在零售商渠道方面, GE 家电与 Sears、 Lowes、 Home Depot 和 Best buy 全美四大连锁家电零售商保持良好且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美 9 大州雇佣了 134 名区域销售经理为其提供专业的销售服务;在合同渠道方面,通用家电与单户住宅、多户住宅、大型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全球连锁酒店、知名建筑服务公司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全美 7 大州雇佣了 101 名区域销售经理为其提供专业的销售服务。 除此以外,通用家电搭建了 B2B 电子商务平台 客户网 ( CustomerNet),客户可通过该网站进行产品订购,并查询产品数量、产品简介、订购状态等相关信息。 (五) 仍旧低估的估值 经历了 2017 年的估值修复以后,我们看到当前家电龙头的估值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在与海外龙头的对比中处在相对低位,考虑到中国家电企业更好的成长性和更好的盈利能力,其低估更为明显。 图 9: 2016 年底主要家电公司估值对比 图 10: 当前时点主要家电公司估值对比 ( 2017-12-1) 资料来源: 彭博, 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彭博, wind,民生证券研究 院 051015202530 2016年底全球主要家电龙头估值对比 051015202530 2017PE 2018PE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7 二 、 国际对比 -动态看:多元化和国际化是主要趋势 动态 来看 ,全球家电产业中心经历了从美国到日本、再到中韩的转变。中国的胜出一方面因为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大规模所致,同时家电产品属性的变化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机会。长期来看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不是产业变更中的过客?国际化和多元化是欧美和日本给予我们的主要经验。国际化方面海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样本也带来了经验教训,而多元化方面大家则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 全球家电变迁史:中国是否只是过客? 从全球家电产业的历史来看,其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美到日本、再到中韩的变迁。中国依靠低廉的成本、庞大的人口基数,当前牢牢占据了家电制造中心的地位。由于中国良好的产业集群、机器替代人工带来的成本缩减,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制造中心的位置仍然是不可动摇的。 1、日本家电崛起:从成本到技术的超越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日本家电企业大举进军美国市场, 其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音响、电视机、录像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其战败的企业包括 RCA、 Zenith、Magnavox 等。 从进入方式来看,日本家电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基本遵循了从出口贸易、建立分销机构、建厂和设立研发中心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 产品策略上,日本企业 当时 虽然在成本方面占据一定比较优势,但并未拘泥于此,国际化初期即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其代表就是将当时最新的晶体管技术广 泛应用到家电产品中,形成了日本家电小型、多功能、高档化的特征;品牌策略上,日本企业采取自有品牌和并购当地品牌的策略,同时适当采取 OEM 方式; 渠道策略上,早期通过美国代理商销售自己产品,随后在美国设立办事处或分销公司,建立渠道网络。 到 70 年代末期,日本家电产品生产总额达到世界总规模的 30%以上。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在技术开发等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表 2: 日本家电 企业进入美国的策略 品牌 分销公司设立 生产厂设立 品牌策略 主要产品 创新产品 松下 1959 1965 OEM+自有品牌 收音机、电视机、收录机、洗衣 机、冰箱 立体声晶体管收音机、收录机 索尼 1960 1972 自有品牌 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音响 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 Beta 制式录像机 三洋 1961 1975 OEM 录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录音机、 19 寸晶体管黑白电视 机 夏普 1962 1979 OEM+自有品牌 计算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全晶体管计算器 日立 1964 1979 先 OEM,后自有品牌 冰箱、空调、电视机 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集成电 路黑白电视机 东芝 1965 1978 OEM+自有品牌 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14 寸彩电 三菱 1974 1977 自有品牌 空调、电视机 落地式大屏幕电视机 资料来源 :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8 2、中韩崛起,日本偏居国内一隅 2000 年以后、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日本家电企业逐渐式微, 韩国和 中国家电企业崛起。 到目前为止, 诸多日本品牌已经退出了家电行业,不再从事家电的生产和销售。日本家电品牌也逐步从全球市场收缩,目前基本只在本土市场仍具备较强影响力。 3、日本家电式微: 竞争核心从技术到成本的转移 总结日本企业家电业务没落的原因,有三点原因值得关注:一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三是中国市场规模较大的作用。 随着家电产品由新产品阶段向成熟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转移,家电产品属性由可选消费品逐步向必须消费品靠拢,行业的竞争核心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技术的影响力在弱化,而成本、渠道等日益重要。 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移: 日本家电企业是垂直整合的典范,涉足从研发到最终销售的全产业链,这为日本企业实现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了保证。但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家电生产往水平分工转移,专业零部件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极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产品属性的稳定也降低了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在质量方面的差异 。这 对忠实于垂直整合的日本 家电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生产创造需求的转变: 过去日本企业普遍信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逻辑,依靠优质的产品质量吸引消费者,在渠道、品牌和产品外观设计等方面并不深入。随着家电产品属性的变化以及质量品质方面差异性的缩小,渠道和外观方面的落后也造成了日本家电企业的落伍。 中国市场的作用:中国市场的庞大基数为中国品牌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借鉴家电产业的变迁史,中国家电企业在国内市场逐步饱和,国内成本日渐高企的背景下,如何稳固在全球的龙头地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欧美和日本家电企业 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启示 从日本和欧美家电公司成熟期后的战略布局来看,国际化和多元化是主要趋势, 国际化的公司一般专注于家电行业,通过并购或自有品牌地理延伸等举措扩大业务范围; 而多元化的公司一般而言将家电业务逐渐放弃,专注于更新、更高技术门槛的业务。 1、国际化:强强联合或特色发展成功概率更大 目前为止,采取国际化路线的企业即当前的海外家电龙头,具备代表性的是惠而浦、伊莱克斯、 SEB 等 。 以惠而浦为例,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国际化经营,通过收购飞利浦大家电业务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通过与印度本土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势拓展印度市场;通过收购方式进军巴西市场;在中国市场一波三折后, 14 年也通过收购进一步发展中国市场。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9 图 11: 惠而浦集团全球布局 资料来源: 惠而浦集团官网, 惠而浦( WHR)年报, 民生证券研究 院 海外拓展由于涉及文化、政策方面的差异,具备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海外品牌进军中国的路径来看,与龙头强强联合或偏居高端一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否则将更多面临生存的困境。 偏居高端一隅的典型是博世西门子冰箱,博世西门子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亏损多年,但其 坚持高端品牌定位 ,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反观伊莱克斯当初为了快速切入市场走低价 竞争策略,虽然后期又恢复高端,并摇摆多次,但截止目前仍处在艰难阶段。高端策略取胜的代表还有 A.O.史密斯、大金等 。 与龙头强强联合的典型是 SEB, SEB 在 2007 年收购中国炊具和小家电龙头苏泊尔,并在随后多次增持,目前持股比例达到 81%。 SEB 与苏泊尔展现了极强的协同性,借助苏泊尔在国内良好的品牌和渠道优势,迅速扩大业务规模。 2007 年苏泊尔的收入仅有 29亿元, 2016 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 119 亿元,利润从 1.7 亿增长到 10.7 亿元。 2、 多元化 :同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几年,欧美和日本的多家公司抛弃原有的家电业务,聚焦点往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转移。不同的是,欧美家电业务是在仍旧健康的状况下的处理的,而日本家电企业看起来更多的是无奈之下的被动割舍。 GE 和西门子对家电业务的剥离主要原因在于家电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较小,利润贡献有限,而且与公司整体业务的关联度不大。剥离后 GE 聚焦高资金和技术门槛的业务,如能源、航空和医疗等领域 。由于 GE 和西门子多元化布局较早,这种剥离对其影响 年度 策略 /家电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10 是较为有限的。 而日本家电企业则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以东芝为例,2006 年,东芝收购核电设备企业美国西屋公司 , 成为核电行业龙头。 2011 年福岛核电站事件后,全球范围内核电站业务发展速度骤减 ,东芝核电业务在近两年遭遇大幅亏损,导致东芝当前资不抵债、股票面临退市的尴尬局面。 松下近期公布了未来 100 年的经营战略规划, 松下电器将在未来 100 年通过两个变化来适应社会和用户的不断变化: 1、提供给用户的商品价值要改变; 2、和最终客户的联系方式也要进行改变。 对于商品价值的改变,松下过去追求的是技术和品质这些对于“物品”的本质性功能,但是在未来,他们将在此基础上,追求给用户提供更多“设计感 ”“ 材质感 ”“ 毫无压力的使用感 ”“ 使用时的愉悦感”等用传统参数法无法衡量的“感性价值”。 对于和最终用户联系方式的改变,松下表示将从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认知到最终决定购买的所有环节都提升和顾客的接触度,包括利用各种 APP 软件、 AI 人工智能等手段,使消费者可以和松下进行更为直观、智能化的沟通交互机制。 表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