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教育人口研究之:京沪学校究竟有多缺?.pdf

  • 资源ID:7439       资源大小:1.65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人口研究之:京沪学校究竟有多缺?.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长期竞争力评级 : 高于行业均值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33 国金教育指数 1474.76 沪深 300 指数 4016.02 上证指数 3280.81 深证成指 11043.21 中小板综指 11430.12 相关报告 1.教育行业周报 42 期:“国际教育”究竟是 什 么 ? 与 国 内 教 育 有 什 么 . ,2017.12.11 2.学历学校上市公司在赚什么钱?,2017.12.4 3.枫叶教育 FY17 业绩深度分析:营收净利 双 增 长 , 轻 资 产 模 式 快 速 . ,2017.11.28 4.逐梦演艺圈!日韩模式深挖,中国市场崛起,偶像造星行业深度研究,2017.11.21 5.教育行业周报 39 期:“虐童”事件发酵。幼儿园产业,究竟是在卖 . ,2017.11.20 吴劲草 联系人 wujc gjzq 张斌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1030002 (8621)60230230 zhangbin gjzq 国金教育人口研究之:京沪学校究竟有多缺?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学历学校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均存在 (京沪尤甚) ,未来 4-5 年,入学竞争会更趋激烈,学历学校的需求会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学历学校的投资机会 ,推荐 :中泰桥梁( A 股),枫叶教育(港股),新高教集团(港股),博实乐教育(美股),同时建议关注宇华教育(港股),海亮教育(美股)。 行业观点 北京上海小初入学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已现。 受近十余年来,常住出生人口快速增的影响(同时小初学校数量相对稳定),北京上海两地小初入学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出现了“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小学毕业生多于初中入学生的数据, 2016 年北京为 1.96 万人,上海为 2.26 万人),即京沪各约 2 万小学毕业生选择了其他方式(如出国,中学移民等)而并未选择升学当地初中。我们认为,京沪“小初毕业生剪刀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历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已经切实反映出来。 受人口结构影响,未来 4-5 年 京沪入学竞争会愈发激烈。 近十余年来,北京上海常住人口新生儿迅速增长(上海由 2000 年 8.5 万增长到 2016 年 21.8万,北京由 2000 年 8.1 万增长到 2016 年 20.3 万),从目前的人口结构来看,未来京沪小初入学竞争会愈发激烈。“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即同年小学入学人数 多于 初中入学人数的部分)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2013 年上海小初入学生剪刀差超 6 万人,北京 2013 年该数据也近 6 万人, 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对于 初中 承载力的压力,将在出现该差距当年后的 4-5 年后逐渐体现。 至 2020 年,京沪小初承载能力或将 10 万人以上的缺口,我们认为 学校扩建势在必行,民办学校或将扮演重要角色。 综合人口和入学情况的数据,我们测算至 2020 年,上海小学承载能力将现 10 万人左右的缺口 ,初中承载力将现 18 万人左右的缺口 ,北京小学承载能力将现 15万人缺口 ,初中将现13 万人缺口 (考虑保证教学质量,假设单个学校承载 人数稳定)。 我们认为,未来 4-5 年,京沪学校承载能力或承较大压力,故学校扩建是大概率事件,而民办教育,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小初毕业生剪刀差”。 全国范围内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小初毕业生剪刀差,故我们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尚未直接体现出来。 也说明,京沪的学校承载能力压力已经提前体现出来,全国其他地区 或 相对有所滞后。 全国范围“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已经超过 300万人,未来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扩建或为大概率事件。 至 2015 年,全国范围内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已超过300 万人 ,即小学入学生多于初中入学生 300 万。这部分差额带来的压力,将在 4-5 年后逐渐体现出来。我们认为,全国小初入学生剪刀差最早在2012,2013 年体现出来,至 2017-2018 年,学校承载力逐渐饱和, 学校 扩建需求显著。 随着民促法各地政策持续落地,未来学校扩建需求显著,民办学校在扩 建过程中或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各地政府有望给予民办学校较大支持。 风险提示 : 数据统计口径 不同, 可能前后 (不同年份 &不同项目) 数据统计口径有出入 ,学校承载能力仅是通过现有学校简单预测不一定准确,入学人数预测为根据适龄儿童简单测算或有出 入。 1453163018081986216323412518161212170312170612170912171212国金行业 沪深 300 2017年 12月 12 日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教育行业 行业研究 买入 ( 维持评级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用使司公限有理管金基银瑞投国供仅告报此此报告仅供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使用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1 上海的新生人口和入学情况,近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 1.1 上海的小学入学人口显著增长,且未来仍会继续创新高,竞争激烈 .4 1.2 与此同时,上海初中入学人数缺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小初剪刀差”持续扩大 .5 1.3 上海市:入学人数激增,学校数量却没有显著增长 .7 1.4 未来 5 年,上海小学或出现逾 10 万人的供应缺口,初中或出现近 18 万人的供应缺口,竞争进一步加剧,学校亟待扩建 .9 2 北京的新生人口和入学情况,近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11 2.1 北京新生人口数增至 16 年前的 2.5 倍,增长约 150%,竞争愈发激烈 . 11 2.2 北京“小初剪刀差”同样明显,学校承载能力承压 .12 2.3 北京学校数量:持续减少,承载压力持续加大 .14 2.4 北 京学校缺口测算: 2020 年小学承载能力缺口或达 15.5 万人,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或超过 13 万人 .15 3.全国范围内:“小初毕业生毕业生剪刀差”尚不明显,“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带来的对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或将 2017 年之后持续显现,学校扩建存需求 .16 4.结论:学校扩建需求突出,民办学校或成为重要力量 .18 4.1 北京上海小学初中的竞争比全国普遍水平更为激烈,承载能力承压,学校扩建需求突出 .18 4.2 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承载力也逐渐饱和,显现扩建需求,民办学校或成为重要力量 .18 5.投资建议:学历学校需求未来 4-5 年持续释放,关注学历学校投资机会 .18 图表目录 图表 1:上海市新出生人口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 .4 图表 2:小孩小学入学人数十余年来增长 50%-80% .5 图表 3:上海初中入学人数持续低位 .5 图表 4:上海小学毕业生人数 08 年起有所增长 .6 图表 5:上海初中入学缺口测算,“毕业生剪刀差”持续扩大 .7 图表 6:上海同年初中小学入学人数差 “入学生剪刀差” .7 图表 7:上海小学数量,近 7 年没有显著增长 .8 图表 8:上海初中数量没有增长,小升初竞日益激烈 .8 图表 9:上海 新生儿户籍人口比例约为 58%.9 图表 10:上海小学承载能力缺口预测,预计至 2020 年,约有 10 万承载能力缺口 .9 图表 11:上海初中承载能力缺口预测,预计至 2020 年,约有 18 万承载能力缺口 .10 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2:北京常住人口新生人口数十余年增长 150% . 11 图表 13:北京小学招生数 . 11 图表 14:北京初中招生人数(万人) .12 图表 15:北京小学生毕业生人数 .12 图表 16:北京小初“毕业 生剪刀差” .13 图表 17:北京小初“入学生剪刀差” .13 图表 18:北京小学数量 .14 图表 19:北京初中学校数量 .14 图表 20:北京小学承载能力缺口测算,预计 2020 年小学承载能力缺口达到15.5 万人 .15 图表 21:北京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测算 .15 图表 22:全国出生人口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较为平缓 .16 图表 23:全国范围内小学毕业生数量 .16 图表 24:全国范围内 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并不明晰 .16 图表 25:全国范围内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存在,剪刀差压力近两年或将体现 .17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引言 : 近年来,北京 和上海入学竞争日益激烈 , 本文希望通过数据分析 ,来还原出京沪教育竞争激烈背后的原因之一 人口结构 。 同时预判未来 ,京沪乃至全国学历学校承载能力可能会面临的压力 ,并以此为逻辑推荐学历学校行业。 1 上海的新生人口和入学情况 , 近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1.1 上海的小学入学人口显著增长,且未来仍会继续创新高,竞争激烈 2016 年 ,上海市出生人口达 2000 年出生人口的 2.5 倍 。 近年来, 80 年代婴儿潮的回声潮 +上海移民涌入两方面的影响,使得上海新生人口增长幅度惊人(常住出生人口), 2000 年上海新出生人口为 8.53 万人,这个数字,到 2016 年 , 增长到了 21.84 万人, 16 年间,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156%,相当于 2016 年,上海市的新生儿数量,是 2000 年的 2.5 倍左右 ,而与此同时,但学校数量却没有显著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承载能力带来压力,这个缺口在下文我们会仔细论述。 图表 1:上海市新出生人口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 来源:上海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十余年来 小学生入学人数增长 50%-80%, 且未来 2-5年有望继续创新高 。伴随着出生人口的提升 +外来移民入学,上海的小学生入学数量也呈现出来显著增长的趋势,小学生入学人数,从 2000 年的 10 万人 , 增加到 2015年的 15.58 万,其中 2013 年小学入学人数达 18.10 万人 , 近十余年来 , 小学入学人数增长了 50%-80%。而根据上图出生人口分析来看, 2016-2017年入学人数大多为 2010-2011 年出生的 , 实际上 2010-2011 年是上海市出生人口的一个低谷 ,从趋势来看, 未来 2-5 年 , 小学入学人数有望持续创新高 , 增长幅度或达 20%-30%。 小学入学的竞争,在未来 2-5年间 , 会更加激烈 。 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小孩小学入学人数十余年来增长 50%-80% 来源:上海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与此同时,上海初中入学人数缺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小初剪刀差”持续扩大 上海小学生入学人数迅速增长的同时 , 初中入学人数却呈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 。 初中入学人数 , 由 2000 年的 18.62 万 ,下降到 2016 年的 11.53 万人。而小学毕业生的数量, 2008 年以来,却是在持续增长的,由 2008 年的 10.44 万,提升到 2016 年的 14.69 万人, 这就对未来上海初中承载能力带来了较大压力。 图表 3:上海初中入学人数持续低位 来源:上海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4:上海小学毕业生人数 08 年起有所增长 来源:上海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小初剪刀差”逐渐形成,且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近年来,小学人数和初中人数的乖离, 反映出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小初剪刀差”。“毕业生剪刀差” 首先,小学毕业人数,已经和初中入学人数有了缺口 , 2009 年开始,上海市的小学毕业生人数,已经多于了初中入学学生的数量,至 2015 年 小学毕业生已经多于初中入学人数达 2.26 万人 ,这意味着,有 2.26 万上海小学的毕业生, 采取了其他方式(如出国,中学移民等),并未选择升入上海的初中。 “入学生剪刀差” 由于小学和初中均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故理论上来说,小学生都是需要升入初中的,目前小学生的入学数量,比初中入学人数,多 30%-50%, 2013 年,小学入学人数,比初中入学人数多 6.08 万人。这个“入学生剪刀差”,给上海初中承载能力带来很大压力。 我们认为 ,“小初剪刀差”,体现出上海入学人口激增给当地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未来,从总量来说,上海市学校的入学人数会持续增长,对于学校的承载能力要求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现有学校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 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5:上海初中入学缺口测算,“毕业生剪刀差”持续扩大 来源:上海教委,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6:上海同年初中小学入学人数差 “入学生剪刀差” 来源:上海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1.3 上海市 :入学人数激增,学校数量却没有显著增长 入学人数激增 , 学校数量却没有显著增长 , 入学资源 愈见 吃紧 。 上文我们分析得出 , 近年来 , 上海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激增 ,但与此同时,学校数量却没有显著增长,小学数量由 2000 年的 1000 余所,减少到 2016 年的750 余所,且自 2009 年以来,小学数量就停止了增长,近 7 年来,小学数量均在 750 所左右,没有显著增长。 激增的入学 人数和没有增长的学校数量,带来了两个影响,一是单个学校越来越拥挤,承载学生越来越多,二是因为入学资源紧缺,入学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学生以各种方式离开了上海教育体系(包括出国,国内教育移民等)。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小学入学资源愈发紧缺,竞争激烈。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7:上海小学数量,近 7 年没有显著增长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2000 年以来,上海市初中数量未有增长,承载能力承压,小升初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 上一节的分析,“小初剪刀差”的出现,显示出了初中承载能力已经承压, 上海现有的小升初竞争激烈 程度与日俱增 ,一定程度上, 体现的是初中承载能力上的压力 ,目前“小初剪刀差”主要还是“毕业生剪刀差”在实际体现,未来 4-5 年间 ,“入学生剪刀差”的影响将会直接波及到初中入学,届时,初中的扩建是必须的,而民办资本在其中,必定扮演着重要的地位。 图表 8:上海初中数量没有增长,小升初竞日益激烈 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1.4 未来 5 年,上海小学或出现逾 10 万人的供应缺口,初中或出现近 18 万人的供应缺口,竞争进一步加剧,学校亟待扩建 上海新生儿户籍人口比例约 58%,以这个比例进行未来预测。 图表 9:上海新生儿户籍人口比例约为 58%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上海小学承载能力已现缺口 , 未来缺口或持续扩大 , 至 2020 年,或有 10万缺口 , 学校数量增加势在必行 。 以 2015 年的数据测算,上海小学平均每所学校在校人数约 1050 人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个数字是稳定的,即每所学校的容量 1050 人。而小学数量数量,我们按照“现有学校数量”(因为最近 7 年,小学数量没有显著增长),为 754 所 ,按这个数据来测算普通小学的承载能力。并按此前出生人口的数据,向之后推小学入学适龄儿童人数(未考虑外地插班生),并根据现在小学人数,加上预测入学人数,减去预测毕业生人数, 得到预测小学生在校数,得到2016 年之后,小学承载能力 约有 5 万人的缺口,至 2020 年 , 承载能力 缺口扩大到约 10 万人 。我们判断,未来学校数量的增长是势在必行的。 图表 10:上海小学承载能力缺口预测,预计至 2020 年 ,约 有 10 万承载能力缺口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普通小学学校数 (所 ) 764 761 759 757 764 754 754 754 754 754 上海户籍适龄儿童(万人) 8.20 8.10 10.08 9.67 9.23 10.02 10.15 12.11 10.52 11.90 普通小学招生数 (万人 ) 16.94 17.23 18.10 16.34 15.70 17.04 17.26 20.59 18.73 20.23 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万人) 0.096 0.100 0.104 0.106 0.105 0.105 0.105 0.105 0.105 0.105 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 (万人 ) 73.11 76.04 79.25 80.30 79.87 84.20 84.30 84.32 86.82 89.20 可承载人数(万人) 79.17 79.17 79.17 79.17 79.17 短缺 =需求 -供给(万人) 5.03 5.13 5.15 7.65 10.03 普通小学毕业生数 (万人 ) 13.09 12.95 13.45 13.12 11.37 16.94 17.23 18.10 16.34 15.70 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教委,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上海 初中 承载 能力压力或将于 2018 年显著体现 ,至 2020 年或将有 18 万承载能力缺口,初中亟待扩容 。 以 2015 年的数据测算,上海初中每所学校在校人数约 800 人,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个数字是稳定的。初中数量近年来未有增长,若我们假设未来上海初中数量仍不增长,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为 540 所左右,并根据现有小学毕业人数(实际上小学毕业人数已经略多于初中入学人数了),初中毕业人数,来预测初中在校人数, 得到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或将于 2018 年开始显现,至 2020 年 承载能力缺口达到约 18 万人 , 我们判断未来上海中学是亟待扩容的 。 图表 11:上海初中承载能力缺口预测,预计至 2020 年 , 约有 18 万承载能力缺口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初中学校数 (所 ) 507 514 519 522 537 540 540 540 540 540 初中招生数 (万人 ) 11.62 11.75 12.03 11.22 10.24 16.94 17.23 18.10 16.34 15.70 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万人) 0.085 0.084 0.084 0.082 0.077 0.080 0.080 0.080 0.080 0.080 初中在校学生数 (万人 ) 43.06 43.27 43.67 42.68 41.23 39.85 45.04 50.24 57.12 61.22 可承载人数(万人) 43.2 43.2 43.2 43.2 43.2 短缺 =需求 -供给(万人) -3.35 1.84 7.04 13.92 18.02 初中毕业生数 (万人 ) 9.62 9.46 9.41 9.22 11.62 11.75 12.03 11.22 10.24 16.94 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教委,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行业深度研究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北京 的新生人口和入学情况 , 近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2.1 北京 新生人口数增至 16 年前的 2.5 倍,增长约 150%,竞争愈发激烈 北京出生人口十余年激增 150%,增 至 2000 年的 2.5 倍。 北京常住人口新生人口由 2000 年的 8.12 万人增至 2016 年的 20.25 万人 , 16 年来,新生人口数 增长幅度约 150%, 2016 年的新生人口数达到 2000 年的约 2.5 倍 ,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现时点, 2011 年出生的孩子开始升入小学,而根据下图可知, 2011 年之后,北京新生人口持续快速增长,预计未来 4-5 年 , 小学入学的竞争会日趋激烈 。 图表 12:北京常住人口新生人口数十余年增长 150% 来源: WIND,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北京小学招生人数十余年增长约 58%。北京小学招生数近年来持续增长,至 2016 年 , 北京小学招生人数达 14.53 万人,相较 2000 年 , 招生人数提升 58%, 从出生人口和 入学人口的增速来看,北京和上海是相仿的,但是北京和上海有一点很大的差别,即北京公立小学更强,而上海民办小学较强,故北京的学区房溢价更大,上海相对北京学区房溢价较小,但民办小学入学竞争更加激烈。 图表 13:北京小学招生数 行业深度研究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北京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2.2 北京 “小初剪刀差”同样明显,学校承载能力承压 北京近年来初中入学人数持续减少 ,近几年来,北京初中入学人数,由2012 年的 10.81 万人降至 2016 年的 9.19 万人,但小学毕业生数量并没有减少,直接形成了“小初毕业生剪刀差”。 图表 14:北京初中招生人数(万人) 来源:北京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5:北京小学生毕业生人数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2013 年以来 ,北京“小初 毕业生 剪刀差”不断扩大,学校承载能力承压 。2013 年以来,出现“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初中入学生 -小学毕业生),至2016 年 , 小初 “毕业生剪刀差”已经达到约 2万人,即至少有 2万北京小学毕业生 ,通过其他方式(如出国,中学移民等)升学,没有选择升入北京初中,但 也反映了北京学校承载能力承压,导致竞争加剧, 致使部分学生选择其他路径升学。 行业深度研究 - 1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6:北京小初“毕业生剪刀差” 来源:北京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2011 年以来 ,北京 出现了显著的 “ 小初入学生剪刀差 ”,入学生剪刀差将在未来 4-5 年持续体现影响 。 2011 年以来,北京出现了显著的“入学生剪刀差”(初中入学生 -小学入学生), 至 2016 年 , 北京小初入学生剪刀差达到 5.34 万人,意味着同年小学入学生比初中入学生多了 5 万多人,这会在4-5 年之后 , 给初中承载能力造成较大压力 。而 2011 年入学的的小学生已经小学毕业, 2016-2017 确实出现了直接的 “小初毕业生剪刀差”,未来,北京的的初中承压或持续加大,亟待扩容。 图表 17:北京小初“入学生剪刀差” 来源:北京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行业深度研究 - 1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3 北京 学校数量:持续减少,承载压力持续加大 北京小学数量持续减少 , 至 2016 年为 984 所 。近年来北京小学数量持续减少,由 2005 年的 1403 所 ,至 2016 年 , 减至 984 所。而初中也在持续减少,由 2005 年的 404 所 , 减至 2016 年的年的年的 341 所 。我们认为,财政原因是一个可能的原因,而无论是何原因,可以肯定的是,在适龄入学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学校数量并未增长,未来几年,北京学校承载能力的的压力是持续加大的,亟待扩建学校。 图表 18:北京小学数量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9:北京初中学校数量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1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4 北京 学校缺口测算: 2020 年小学承载能力缺口或达 15.5 万人 ,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或超过 13 万人 北京小学现承载能力缺口 , 2020 年缺口或扩大至 15.5 万人 ,北京小学亟待扩建 。按照小学数量不变来测算,单个小学的承载力平均约为 910 人,而根据往年的数据,小学的招生数,略多于适龄人口(考虑到有外地转学进入的), 测算得到, 2017 年 -2020 年 , 北京小学承诺能力出现缺口 ,2017 年缺口达约 3 万人,至 2020 年 , 缺口约 15.5 人 。 按照现在小学数量的情况,北京小学承载能力上是存在缺口的,且该缺口正在扩大。故我们认为,未来小学的数量增加是大概率事件。 图表 20:北京小学承载能力缺口测算,预计 2020 年小学承载能力缺口达到 15.5 万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普通小学学校数 (所 ) 1090 1081 1093 1040 996 984 984 984 984 984 北京适龄儿童(万人) 9.53 9.76 13.37 13.59 13.90 13.90 16.50 18.49 18.69 20.81 普通小学招生数 (万人 ) 13.27 14.17 16.58 15.32 14.59 14.53 17.32 19.41 19.62 21.85 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万人) 0.062 0.066 0.072 0.079 0.085 0.091 0.091 0.091 0.091 0.091 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 (万人 ) 68.05 71.87 78.93 82.12 85.03 89.23 92.39 96.44 101.69 104.73 可承载人数(万人) 89.23 89.23 89.23 89.23 短缺 =需求 -供给(万人) 3.16 7.21 12.46 15.50 普通小学毕业生数 (万人 ) 10.17 10.95 11.18 11.28 10.39 11.37 13.27 14.17 16.58 15.32 来源:北京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北京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或将扩大 ,至 2020 年至 13.3 万缺口 ,北京初中扩建或为大概率事件 。按照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 850 人计算,以小学毕业生人数对北京初中招生数进行预测,我们测算得到 2018 年开始 , 北京初中承载能力将呈现缺口 , 至 2020 年 ,北京 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或扩大至 13.3万元。实际上, 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 2015-2016 年 已经出现了近 2 万人的“毕业生剪刀差”,说明初中承载能力缺口已经出现,那么认为未来北京初中的扩建大概率事件。 图表 21:北京初中承载能力缺口测算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初中学校数 (所 ) 342 341 347 337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初中招生数 (万人 ) 10.06 10.81 10.67 10.27 8.92 9.19 13.27 14.17 16.58 15.32 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万人) 0.088 0.090 0.090 0.091 0.083 0.082 0.085 0.085 0.085 0.085 初中在校学生数 (万人 ) 30.23 30.55 31.06 30.68 28.34 27.98 28.53 31.53 36.78 42.17 可承载人数(万人) 28.9 28.9 28.9 28.9 短缺 =需求 -供给(万人) -0.37 2.63 7.88 13.27 初中毕业生数 (万人 ) 9.76 9.58 9.24 9.01 9.28 8.64 10.27 8.92 9.19 13.27 来源:北京教委,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行业深度研究 - 1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全国范围内:“小初毕业生毕业生剪刀差”尚不明显,“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带来的对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或将 2017 年之后持续显现 ,学校扩建存需求 全国范围人口出生数有所增长 , 但相对北京上海来说 , 比较平缓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人口出生数有所增长,但相对北京上海来说,较为平缓,由2006 年的 1563 万人,增长至 2015 年的 1655 人 , 2016 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达 1786 万人。 总体而言 ,近十余年来全国范围出生人口也有增长,但较为缓和,不像北京上海般剧烈。 图表 22:全国出生 人口近年来有所提升,但 总体 来看较为平缓 来源: wind,国家 统计局, 国金证券研究所 全国范围内 , 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并不 明显 。全国范围内,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并不明显,至 2015-2016 年 ,小初毕业生剪刀差 仅为 20 余万(即小学毕业生数比初中招生数多 20 余万人 ),这个数字相比全国近 1500 万小学毕业生来说 , 算是比较小的 。 我们认为这说明 : 全国范围来看,学校承载能力,目前还没有遇到太大压力,北京上海相对来说,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压力更为直接。 图表 23:全国范围内小学毕业生数量 图表 24:全国范围内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并不明晰 来源: wind,国家 统计局,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国家 统计局, 国金证券研究所 全国范围内 , 小初 入学生 剪刀差已经出现 , 近两年压力或将体现 。 全国范围内,小升初入学剪刀差于 2011 年开始出现 , 2015 年,小初入学生剪刀差达 318 万人(即同年,小学生入学人数,多于中学生入学人数的数量),我们判断,入学生剪刀差的压力会在约 5 年之后反映到 小升初上,那么行业深度研究 - 1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011-2012 年的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将会反映在 2016-2017 年 ,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内 , 全国范围内学校承载能力 , 也会面临一定压力 , 对学校扩建有需求 ,而民办学校或将成为办学的重要力量。 图表 25:全国范围内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存在,剪 刀差压力近两年或将体现 来源: wind,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总体而言, 全国范围来看 , 学校承载能力的的压力目前而言尚不大,但我们预计 2017 年之后 ,全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人口研究之:京沪学校究竟有多缺?.pdf)为本站会员(ohywnsy)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