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pdf

  • 资源ID:7351       资源大小:2.12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pdf

HeaderTable_User 809578450 1376039218 HeaderTable_Industry 13020400 看好 investRatingChange.same 173833568 深度报告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行业·证券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核电工业的短板在于主要企业欠缺装备成套能力和总承包能力,根本原因是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不够完善,这一方面会影响到国内核电的规模化建设,另一方面影响到中国核电的海外竞争力。 我们认为三代核技术已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的安全性, 国内在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环境治理的背景下,中长期内将加快核电建设。 2017-2020 年国内年均新增 8 台机组, 2020-2030 年在基准情境下国内年均新增 9 台机组,乐观情境下新增 13 台机组。 国际核工业格局发生变化, 受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核电市场低迷的影响,传统核电巨头纷纷陷入困境,与当前全球领先的俄罗斯企业相比,中国核电已具备一定竞争力, 核电“走出去”迎来契机,乐观估计预计 2020 年后每年出口机组 2 台左右,为核电产业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我们认为整合国内企业资源,打造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全能核电巨头,不仅更适应未来核电规模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在当前比较有利的竞争环境中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投资 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在国内核电即将开启新一轮规模化建设浪潮和“走出去”迎来契机的背景下,核电全产业链均可重点关注。 核电建设领域,建议关注国内核岛土建和安装的主要承建商 中国核建(601611,未评级 );核电运营领域,建议关注国内的主要电站运营商 中国核电 (601985,买入 );装备领域,建议关注核岛设备的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600875,未评级 )、上海电气 (601727,未评级 ),细分零部件领域,建议关注 核电军工双线布局 的 应流股份 (603308,未评级 )、 核级铸锻件 公司 台海核电 (002366,买入 )、江苏神通 (002438,未评级 )与球阀 供应商 江苏神通(002438,未评级 )以及核电阀门龙头 中核科技 (000777,未评级 )。 风险提示 核电项目审批不达预期 发生重大核事故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 国家 /地区 中国 /A 股 行业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报告发布日期 2017 年 03 月 06 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证券分析师 彭 翀 021-63325888-6103 pengchong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4050002 联系人 彭海涛 penghaitaoorientsec -8%0%8%17%25%16/0316/0416/0516/0616/0716/0816/0916/1016/1116/1217/0117/02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沪深300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2 重大投资要素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普遍认为受当前电力过剩以及核岛核事故的后续影响,我国的核电建 设 缺乏持续性, 速度不会加快,每年新建机组数量上限 68 台。 我们认为国内在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环境治理的背景下,中长期内将加快核电建设。2017-2020 年国内年均新增 8 台机组, 2020-2030 年在基准情境下国内年均新增 9 台机组,乐观情境下新增 13 台机组。 国际核工业格局发生变化,核电“走出去”迎来契机,乐观估计预计 2020 年后每年出口机组2 台左右,为核电产业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核心逻辑 /核心变量 能源结构调整大势所趋: 在大气污染治理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将出现下降,非化石能源中核电具备突出优势,将实现规模化建设。 高端装备领域极具竞争潜力: 现有国际格局下,中国核电技术具备竞争力,目前主要短板在装备成套能力和一站式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建设发展模式有较大改善空间: 一 站式服务能力是核电企业开展规模化建设和走出国门的核心竞争力,国内核电集团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完善全产业链 服务 能力。 股价催化因素 2017 年内核电政策表述发生明显积极变化 2017 年 项目核准数超过 8 台 内陆核电项目核准 核电 机组 出口有新突破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在国内核电即将开启新一轮规模化建设浪潮和“走出去”迎来契机的背景下,核电全产业链均可重点关注。 核电建设领域,建议关注国内核岛土建和安装的主要承建商中国核建;核电运营领域,建议关注国内的主要电站运营 商中国核电;装备领域,建议关注核岛设备的龙头企业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细分零部件领域,建议关注 核电军工双线布局 的 应 流股份 、 核级铸锻件 公司 台海核电 、 核电蝶阀与球阀 供应商江苏神通以及核电阀门龙头中核科技。 风险 提示 核电项目审批不达预期 发生重大核事故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3 目 录 核电现状:安全隐患不断降低,成本压力日益凸显 . 7 安全性与经济性是决定核电前景的两大根本要素 . 7 三代核技术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性 . 7 成本高企:有核国家不堪重负, 无核国家望核兴叹 . 8 八台机组年内开工,掀起核电建设第五次浪潮 . 9 第五次浪潮? 9 政策目标维持不变,预计到 2020年每年新开工 8台机组 10 沿海厂址存量有限,内陆核电“十三五”内存在启动可能 10 需求 :内外需求旺盛,规模化建设核电是必然选择 . 11 内需:发展核电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战略安全 . 11 现状:“多煤、贫油、少气”,高度依赖进口威胁能源安全 11 环保压力突出,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1 能源结构占比低,存在 规模化发展的空间和必要 12 其他战略意义突出 14 外需:核电出口有望成为高端装备出口新名片 . 14 世界核产业:前景依旧光明,新兴国家热情高涨 14 全球核工业格局剧变,传统巨头陷入困境 15 俄罗斯核电异军突起, 竞争优势可资借鉴 16 核电“走出去”迎来良机,有望接棒高端装备出口 16 供给:核供应链完整,装备制造产能充裕 . 17 我国已具备核电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 17 装备国产化提升竞争力,为 “走出去”提供物质保障 . 18 成套能力与建设能力掣肘,一站式航母呼之欲出 . 19 装备成套能力与全厂总承包能力欠缺是我国核工业的主要短板 . 19 一站式服务是大规模建设核电的必要需求 . 20 国内:总承包模式是多业主格局下规模化建设核电的最佳选择 20 国外:一站式服务是国际巨头的核心竞争力 23 一站式服务要求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 23 投资建议 . 24 需求测算:国内中长期需求稳定,“走出去”贡献业绩弹性,建议关注核电全产业 . 24 国产化率提高,进口替代的装备企业业绩有更大弹性 . 26 建议关注 . 27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4 风险提示 . 28 附录 . 28 附录 1 . 28 附录 2 . 28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5 图表目录 图表 1: 1995-2012 年美国各种发电方式成本比较 . 7 图表 2: AP1000 机组安全性能较当前机组高出 2 个数量级 . 8 图表 3:目前世界在建核电项目堆型及建设比投资统计 . 8 图表 4:三代机组在设计阶段要求比二代更好的经济性 . 9 图表 5:我国核电建设经历过四波浪潮 . 10 图表 6: 2020 年前新增开工机组数量测算 . 10 图表 7:中国已建、在建和规划的核电厂址机组容量统计 . 11 图表 8:我国的能源禀赋为“多煤、贫油、少气” . 11 图表 9:我国 一次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 11 图表 10:燃煤发电是大气污染物的最重要来源 . 12 图表 11:主要一次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单位: t 碳 /tce) . 12 图表 12:主要一次能源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 . 12 图表 13:全球主要核电国家机组数量统计 . 13 图表 14:核电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占比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13 图表 15:基于 CO2减排和大气治理两种政策目标的核电空间测算 . 13 图表 16:发展核电有多重战略意义 . 14 图表 17:到 2030 年国 内外将新建 160 台以上的核电机组 . 14 图表 18:俄罗斯核电新近中标项目遥遥领先 . 15 图表 19:中国自主三代机组相对国外技术具备成本优势 . 17 图表 20:我国核电产业链及相关领域企业 . 17 图表 21:国产化率提高将大幅降低新建机组的建设成本 . 18 图表 22:三大核电装备基地制造能力表 . 18 图表 23: 3 种建设管理模式的比较 . 19 图表 24:已建成电站采用 总包模式的工期最短 . 20 图表 25:传统电力集团积极参股核电并持有较多储备厂址 . 21 图表 26: AP1000 的项目造价明细 . 22 图表 27:某三代核电站财务费用估算 . 22 图表 28:国内 M310/CPR 系列核电机组建设周期变化图 . 22 图表 29:国内 M310/CPR 系列核电项目比投资变化图 . 22 图表 30:国内主要核电集团的产业链能力汇总 . 23 图表 31: 2020-2030 年国内核电机组需求预测 . 24 图表 32:计划开工项目和规划项目中内陆核电占比大幅上升 . 25 图表 33:近年来中国核电走出去进展 . 26 图表 34: 2020-2030 年国内核电产业年均需求情景预测 . 26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6 图表 35: AP1000 与华龙一号设备市场空间测算 . 27 附表 1: 计划新建核电项目 . 28 附表 2:中长期规划核电项目 . 2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7 核电现状 : 安全 隐患不断降低 ,成本压力日益凸显 安全性与经济性是决定核电前景的两大根本要素 在现有能源结构中,核电是极具竞争力的“黄金电力”,曾被认为是摆脱对化石能源 依赖的最佳选择 。 20 世界 60、 70 年代期间, 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刺激, 核电经历了史上最迅速的增长阶段,1966-1980 年,核电装机容量年 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到 26%, 到 1980 年年底,全世界在运核电机组近 300 台,总装机容量 达到 1.8 亿 kW。 核电由于存在潜在的核事故风险,安全性始终是考量的首要因素。 在核电发展早期, 核电被认为是清洁、低成本、安全性高的清洁能源。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 三里岛核事故 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将核电的潜在威胁暴露出来,核电发展随即 进入低潮期 ,新增装机速度大幅放缓 。 进入新千年以后,随着更安全的三代核技术的发展,核电开始恢复增长,到 2010 年全球在运机组已增至442 台,这一进程随即因福岛核事故而中断 ,近年来全球核电增长再度徘徊不前 。 另一方面,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是少有的能量密度高、容量系数大、运行稳定的电源,而且发电成本低,因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美国统计的国内不同发电方式度电成本, 在运核电机组成本最 低( 2.40 c/kWh), 仅有煤电 煤电成本 ( 3.27 c/kWh)的 73%左右 , 比 天然气发电成本( 3.40 c/kWh)低 30%。 新建的三代机组由于建设成本大幅攀升,发电成本预计有所上升。 图表 1: 1995-2012 年美国各种发电方式成本比较 资料来源: WNA,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整理 综合来看, 随着核电技术从早期的第一代进步到第三代,核电的安全性已经有了数量级的提升,同时也大幅推高了 新增 核电项目建设成本, 这两者能否协调共进是决定核电前景的两大根本要素。 三代核技术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性 安全性是影响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 2011 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引发严重核事故,引起国际社会对核安全的空前关注 , 采取最高安全标准建设新的核电站已成为全球共识。 “ 实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8 际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 ”被再次提出并受到重视,成为未来核安全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引进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安全。 以 AP1000 为代表的三代核技术,通过 非能动安全系统以及双层安全壳等设计,大幅提高了机组的安全裕度,并将堆芯损坏和放射性物质释放的频率降低了 23 个数量级,使得核电的安全性进一步改善。 图表 2: AP1000 机组安全性能 较当前机组高出 2 个数量级 NRC 标准 当前机组 URD 标准 AP1000 机组 堆芯损坏频率(堆 /年) 1× 10-4 5× 10-5 1× 10-5 5× 10-7 严重事故下大量放射性物质早期释放频率(堆 /年) 1× 10-6 6× 10-8 资料来源: WESTINGHOUSE 公开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成本高企:有核国家不堪重负,无核国家望核兴叹 核电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复杂,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建造时间、技术的成熟度和外部资源价格等都对其有直接的影响。福岛核事故前,核电的经济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也成为核电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福岛核事故后,受到更高的安全标准和严格审评影响,世界在建核电站的工期被延迟,工程造价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攀升。 图表 3:目前世界在建核电项目堆型及建设比投资 统计 项目 所在国 堆型 代际 比投资( $/kW) EDF Flamanville 法国 EPR 先进三代 3400 Bruce Power Alberta 加拿大 ACR 2800 红沿河 中国 CPR-1000 二代 1530 AEO Novovronezh 俄罗斯 2340 AEP Volgodonsk 俄罗斯 VVER 三代 2000 KHNP Shin Kori 巴基斯坦 APR-1400 三代 1850 FPL Turkey Point 美国 AP1000 先进三代 24443582 Progress Energy Levy 美国 AP1000 先进三代 3462 NPG South Texas 美国 ABWR 三代 2900 ENEC for UAE 阿联酋 APR-1400 三代 3643 资料来源: WNA,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9 第三代核电机组 在设计阶段 要 求 有更好的经济性,具体表现在机组额定功率为 1 0001 500 MWe,可利用因子 >87%,换料周期 1824 月,电站寿命 60 a,建设周期 4852 月,电价要能与联合循环的天然气电厂相竞争。 然而到目前为止,三代机组尚未在经济性上体现出竞争力。 图表 4:三代机组在设计阶段要求比二代更好的经济性 额定功率 /MWe 容量因子 换料周期 /月 电站寿命 /a 建设周期 /月 三代机组 10001500 > 87% 1824 60 4852 二代机组 6001000 80% 1218 40 60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先进核电技术经济性分析,黄光晓 ,郭奇勋 编著,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美国和法国计划兴建的三代核电项目,由于拖期严重,预计比投资将超过 7000 美元 /kW, 造价过高导致核电前期投资风险巨大,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事实上,核电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核电的首要难题。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国家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 土耳其、匈牙利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尽管政府积极支持建设核电站,但新建核电项目难以得到充足的投资,项目启动相对缓慢。目前,土耳其和白俄罗斯同俄罗斯分别签订合同,建设俄罗斯技术的核电机组,而核电站建设、运行以及退役所需的资金将全部由俄罗斯方面提供。 经济发达的英国同样存在资金筹措的困难。 由于造价和发电成本太高,核电经济性成为英国核电复苏的屏障。为了突破这一屏障,英国提出能源市场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制订碳排放价格、制订差价合约( Contract-for difference)和建立禁止高碳发电的机制等,但这些改革举措能否成功有待市场的检验。 八台机组年内开工,掀起核电建设第五次浪潮 2017 年 2 月 17 日,能源局发布 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具备条件项目的核准建设,年内计划开工 8 台机组项目规模 986 万 kW”,这是自 2015 年年底核准防城港和田湾核电项目之后首次有新项目落地。 第五次浪潮? 我国核电事业于上世纪 80 年代起步,经历了较明显的四次小浪潮。 到 2016 年年底,国内已有 35台核电机组并网,总容量 3264 万 kW;在建机组 21 台,总容量 2309 万 kW; 2016 年发电量 2105亿 kWh,同比增长 25%,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3.56%。 此次计划开工 8 台三代机组,表明我国核电已经结束“二代加”项目的过渡期,步入更安全、更经济的核电发展新时代。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10 图表 5:我国核电建设 经历过四波浪潮 资料来源: WNA,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整理 政策目标维持不变,预计到 2020 年每年新开工 8 台机组 根据 2012 年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2020 年核电装机容量目标为 5800 万 kW,在建容量 3000 万 kW,由于开工进度低于前期规 划,该目标在近日发布的 “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 中被修正为“ 2020 年已建和在建规模达到 8800 万 kW”。 目前国内已有 35 台核电机组并网,总容量 3264 万 kW;在建机组 21 台,总容量 2309 万 kW,按照单台机组 100 万 kW 以及核电机组五年左右的建设期估算,我们预计 2017-2020 年将新开工32 台机组,平均每年新开工 8 台机组。 图表 6: 2020 年前新增开工机组数量测算 目前在运在建项目 2020 年目标 待开工装机容量 拟新增机组数量 5573 万 kW 8800 万 kW 3227 万 kW 32 台 资料来源: WNA,东方证券研究所 沿海厂址存量有限,内陆核电“十三五”内 存在 启动可能 目前国内已投运或有在建机组的核电站有 17 座,规划机组位点 64 个,已建和在建的机组共计 56台。这些厂址余下的位点已所剩无几,必将有新的厂址启用。根据 WNA 披露的统计数据,国内目前开工条件较好的厂址有 10 个,包括 7 个沿海厂址,规划机组 38 台; 3 个内陆厂址,规划机组12 台。如前所述, 2017-2020 年将开工机组 32 台左右,假设当前的 17 座电站位点全部启用,需要新启用电站位点 24 处,按每座电站开工 4 台计,预计将启用 6 座新厂址,内陆核电在“十三五”期间启动的概率颇高。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深度报告 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 11 图表 7:中国已建、在建和规划的核电厂址机组容量统计 核电站 规划机组 已商运机组 在建机组 待建机组 已商运或在建 17 64 35 21 8 规划 沿海 7 38 0 0 38 内陆 3 12 0 0 12 资料来源: WNA, 国家核安全局,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整理 需求 : 内外需求旺盛 , 规模化建设核电是必然选择 内需:发展核电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战略安全 现状:“多煤、贫油、少气”,高度依赖进口威胁能源安全 我国的能源禀赋特征为“多煤、贫油、少气”,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仅为 11 和 27.2。根据 BP能源统计 , 2015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 30.14 亿吨油当量,其中原油消费量达 5.6 亿吨,进口占比达 61.01%,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达 30%以上,却不具备与庞大需求相适应的综合保障能力,全球能源资源也难以满足我国的庞大需求。极高的对外依存度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供应。 从消费结构看, 2015 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其中煤炭的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64%,石油占 18%,天然气占 6%,三者合计占消

注意事项

本文(核电:冲破建设模式藩篱,铺就规模化发展坦途.pdf)为本站会员(ohywnsy)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