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

  • 资源ID:69008       资源大小:19.6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

祖国 60周年优秀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祖国 60 周年优秀征文 1949年 10 月 1 日,伴随着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声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高平的农村家庭,亲身感受到了我的 “衣、食、住、行 ”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将我的亲身经历叙述一下,来共同见证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以此折射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状况。 “衣 ”,穿的 时尚 起来了。我家五口人,有父、母、哥、姐和我,我最小排老三,从我记事那天起, “轮穿 ”衣服是当时农村最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因家庭经济困难,衣服先从我哥穿起,姐姐接着穿,等到衣服破了缝,缝了破,再补好后,那才轮到我 “享用 ”了。冬天上小学时,我穿的布鞋子几乎都是靠哥哥,姐姐穿完后 “光荣退役 ”,再加层新面料的千层底黑粗老布鞋,据大人讲,这种面料在当时很 “流行 ”,“服役时间长 ”是它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其次是既结实,又耐用,防冻脚,还 “时尚 ”。要想穿上真正的新布鞋,那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够真正地享受一下妈妈拉的 千层底黑粗布棉鞋,因此很多农村家庭都纷纷效仿,成为当时农村孩子过年 “炫耀 ”的 “最佳资本 ”!记得在初中上学时,祖国 60周年优秀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我有一裤子已缝补了好多次,比较容易磨损的肘关节,膝盖节,大屁股等地方已补妈妈用缝纫机严严实实 “画 ”了无数次圈了,同学们都戏称为 “靶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如今的衣着打扮已不是什么奢望之事,现在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服饰都已非常充裕。因此,我的 “轮穿 ”经历已渐渐退出 “历史舞台 ”,成为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食 ”,吃的 丰盛 起来了。听大人讲,我们那个年代哺养除了奶水充足的孩子 能享受妈妈 “纯奶 ”的哺育待遇外,其余的孩子只能依靠 “玉茭面糊糊 ”维持小生命,富裕点的家庭有时会给孩子贴补一下伙食,增添点 “白面糊糊 ”。从我记事后,小米稀饭是每家早晚必 “享 ”之餐,外加 “水煮菜 ”少许沾点油,是每个农村家庭必备 “大餐 ”,白面每天最多只能 “享用 ”一次,还是 “汤面 ”,为了节约白面,每家还要把玉米磨成粉末状参和汤里,外加点大白萝卜片和土豆块,一道丰盛的晚餐大功告成,俗称 “菜饭 ”。据大人讲,这样既能保持不饿,俗称 “尖饥 ”,还能美容养颜。大米、肉食、饺子在当时也能在过节过年时才能解一下馋。进入 90 年中期, 白面已渐渐代替了小米稀饭,成为每个家庭的主要食物,大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近几年来,随着农村超市万村千乡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普通老百姓也能象城里人一样不受季节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入超市随心所欲地购买新鲜蔬菜,享用丰盛大餐。我村本家年过古稀之年的李合旦老人时常感慨在嘴念叨着: “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党的祖国 60周年优秀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富民政策好,让我能够安享晚年 ”。 “住 ”,住的 宽敞 起来了。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在农村来说相比衣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并不太重,绝大数农村家庭还是依靠长辈传留下的祖房居住为主, 我家五口人,五个挤大炕足矣,冬天煤火取暖和做饭,两不误,一举两得。当时也只有 “万元户 ”才有能力和资格享受到修建新房的待遇,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的开放思想的不断深入,农村不少有识之士的年轻人摒弃陋习,离家出门打工渐成时尚,使的一部分人的腰包也逐渐 “鼓 ”了起来,修房盖屋也渐渐成为了农村儿女婚嫁大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有许多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也纷纷跳出 “龙门 ”到城里安置新家,享受宽敞明亮的幢式单元楼新居。现在 ,我家也同许多老百姓一样,住上了水电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住房。 “行 ”,行的 方便 起来了。带步工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农村常用的马车,也是农村家庭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的必备工具,每年过年串亲戚访好友时,一家人乘座一辆马车,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记得进入90 年初期,自行车也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它不仅是许多农村结婚男女必备的 “三大件 ”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一,同时也反应出当时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记得我上初中时,家里省吃俭用用节约的几十元为我为配备了一辆二手红旗牌轻便小自行车,当时我高兴的彻夜难眠,终 于有了属于自己的 “坐驱 ”。 90 年代中期,摩托车祖国 60周年优秀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又席卷农村大地,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最佳标志,同时,也是未婚男女结婚的必需品。近几年,取而代之的家庭小汽车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小汽车的入户不仅大大改善了乘座环境,起到挡风遮雨,追求时尚的效果,同时,还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以此折射出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全国各地城乡经济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好见证和缩影。

注意事项

本文(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