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docx

  • 资源ID:68621       资源大小:20.8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docx

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WORD 版 【本文 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随着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家中的学生。我们称之为 “留守学生 ”。随着国家对农民工限制的进一步解除,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 “留守学生 ”的问题会更显迫切。结合此次调查,现将 “留守儿童 “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旧县中学在 03年遭水灾后,与太平二中并校迁址到占地 68034平方米的新校区;现有专职教师 40 人, 12 个教学班, 826 名学生。留守学生数 274 人。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力量分散。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不足。留在家里的人员,不得不承担更加繁重的农业劳动,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留守孩子的行为、生活,特别是学习。少了约束和教育,许多不良行为得不到矫正,时间一长形成恶习。 2、隔代教育徘徊于溺爱的误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WORD 版 【本文 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子女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更有甚者无人监护,让他们得到了太多的 “自由 ”。这些老人们只是被动地承担起家庭保姆的义务,因而重 “养 ”轻 “教 ”、细 “养 ”粗 “教 ”或只 “养 ”不 “教 ”的现象十分严重。过分迁就 孩子、保护孩子,而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外出务工的家长给孩子寄回来的主要是财物,缺乏对孩子的精神关爱。 3、教育方法简单。一部分留守家长有溺爱和偏爱的倾向,把孩子当 “小皇帝 ”、 “小公主 ”看待。出了问题又是简单粗暴,动辄拳脚,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或者干脆放纵与不管。他们中一些人早出晚归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来往,沾上小偷小摸恶习。痴迷于电子游戏,光顾不良网吧,整天神智恍惚。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行为习惯好的占 35%,中等占 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 烟、喝酒、拉帮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 10%。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农村学校因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弥补因家庭教育的缺位而留下的教育真空。 “留守学生 ”的家长很少与老师、学校联系,对学校的教育思路、教育环节知之甚少,根本谈不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学校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WORD 版 【本文 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育很难衔接起来。学校教育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在调查中发现, 80%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 7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 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占 10%。 三、学校采取的措施: 1、学校在关爱 “留守学生 ”方面做到 “三个一 ”:一是建立 “留守学生 ”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二是给 “留守学生 ”建立结对帮扶的校内家长,三是定期召开 “留守学生 ”座谈会;要求各班在关爱 “留守学生 ”方面做到“三保证 ”:一保证 “留守学生 ”不辍学,二保证 “留守学生 ”在学习上不滑坡,三保证 “留守学生 ”在校期间没有严重违纪现象; 2、营造关爱 “留守学生 ”氛围。学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 “留守学生 ”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 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内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 “问一问 ”、 “拉一拉 ”中营造了爱的氛围, “留守学生 ”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3、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 “留守学生 ”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亲人,各班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WORD 版 【本文 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 “留守学生 ”,班队会上 “留守学生 ”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 “留守学生 ”位于最前面,组织活动也让 “留守学生 ”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 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在元旦前组织开展了 “留守学生 ”与家长互寄爱心贺卡活动。这一切就是让 “留守学生 ”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4、形成关爱 “留守学生 ”的工作合力。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 “留守学生 ”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 “留守学生 ”。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争取与 “留守学生 ”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 “留守学生 ”学生教育合力。 四、对策与建议 留守学儿教育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这一问题正在凸显,也正在加剧。因此,我们必须从政策上、管理上总体把握这些问题,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我们应该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该校缺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WORD 版 【本文 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少学生宿舍和食堂,无法满足学生住校生活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留守学生 ”寄宿在校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 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2、从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如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积极宣传讲解有关家教知识,让家长们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 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3农村学校要对这些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温暖,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课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WORD 版 【本文 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程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这些儿童 的问题和与儿童的沟通。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及时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进行治疗,保障其人身安全。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家庭教育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社会要热心关注齐抓共管;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到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条件,为这些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 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继续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