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docx

  • 资源ID:67486       资源大小:20.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docx

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近年来,县民政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力支持下,以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为基本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全县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有力促进了自治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我县救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采取的措施 位于中部,境内海拔最高处 4874 米,终年冰雪覆盖,海拔最低 2019米。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 -0.2 ,年最低气温零下 30 多度,年降水量在 231.3-555.2毫米之间,无霜期 90-145 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全县自然灾害呈现频发、多发、易发等特点。干旱、暴风雪、低温冷冻、强降雨洪水、泥石流等极端天气过程和自然灾害每年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上亿元经济损失。因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交汇区域,属国家及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抗震减灾形势十分严峻。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及草地资源,林地面积 270 多万亩,活木总蓄量达 370 多万立方米,草原面积 580 多万亩,属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重点保护地区,森林和草原防火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使全县受灾地区群众生活困难,救灾减灾形势严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峻,工作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牧民抗灾自救能力差,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由于我县属于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受自然、地利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地区物资运输费运高、成本大,造成在价格传导因素下的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和部分公共服务品等价格水平始终高于周边县区运行,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牧民住房设防标准低,抗灾能力差,灾害发生 后,群众根本无力实施自救,主要依靠政府救助,同时,群众缺乏建筑技术,无法自行承担重建任务,雇用外地施工队,致使重建成本增加。 二是我县连续 12 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县 19 个乡镇 176 个村都不同程度受灾,群众返贫面大,生活困难。 2019年,全县 19 个乡镇以低温冷冻、大风降温、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 43.58 万人(次)受灾, 2.096 万公顷(其中绝收 2622.99 公顷)农作物成灾,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 95%,紧急转移安置 604人,房屋倒塌 23 间,损坏 266间。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8496.05 万元,其 中农林牧业损失20196.78万元,基础设施损失 848.68万元,家庭财产损失 315.83 万元。虽然在我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救灾救济工作有序进行。但由于连续受霜冻、暴洪等多种自然灾害侵袭,特别是持续干旱灾害,灾害救助任务十分艰巨。 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三是救灾减灾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救灾减灾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各类救灾减灾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及专业素质,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培训,救灾减灾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还有不少乡镇没有配备专门的民政助理员,有的民政助理员身兼多职,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 救灾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 面对严峻的救灾减灾形势,我县高度重视,始终将救灾减灾工作做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及省、市的总体要求,从近期抗灾及长远防灾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防灾减灾项目及应急机制建设为重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有效地开展了救灾减灾工作。 (一)减灾机制逐步健全。近几年,县上按照救灾减灾应急工作的要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制定了灾害应急预案,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应急预案,县、乡、村设立和开通了灾害信息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和灾情信息报告网络,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加大救灾资金物资的投入力度。 2019 至 2019 年发放救灾救济资金 3435.55 万元,并强化农村低保、农村五保运行机制,及时调查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摸底,掌握需救助群众的基础数据,重点对因灾造成生活困难且无力自救的缺粮户、常年特困户、困难优抚对象、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及时进行救助,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全县上下通力协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层层制定抗灾救灾方案,各级干部组织广大群众迅速开展生产自救, 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直部门特别是农业、水利、畜牧、民政、气象、电力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工商、物价等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县乡两级农牧业技术干部继续深入乡镇、村组和抗灾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掌握县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把握抗灾救灾减灾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这是我县民政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破解的难题。针对我县的防灾减灾工作实际,我们在以后的救灾减灾工作中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灾害应 急管理体系。从近期抗灾及长远防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提前介入,制定和完善一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系列应急管理预案,并在预案制定的基础上做好对各级各类预案的演练、实践、运用工作,使灾害发生后能做到上下一盘棋、部门一盘棋、真正发挥预案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功能,建立和规范起以民政部门为中心的灾情信息平台。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进一步加强灾情信息报送制度。要按 照各级救灾减灾应急预案的要求,严格灾情信息报送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杜绝灾情的慌报、漏报、多报及数据报送不完整等现象。进一步加大对灾情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灾情快速统计上报及灾害紧急应对能力。 (三)加强救灾减灾资金物资的争取及管理。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汇报灾情及救灾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并广泛宣传;动员对口帮扶和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争取上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救灾减灾、防灾、抗灾和减灾工作和项目的支持,募集更多资金用于救灾减灾事业。在多渠道争取救灾减灾 资金物资的同时,加强对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措施,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救灾资金成为保障受灾群众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基本生活的 “救命钱 ”。 (四)加强救灾减灾队伍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全县救灾减灾干部尤其是基层救灾减灾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办法与形式,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与驻军联系,根据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减灾条例 ”,进一步加强与驻天部队在抗灾救灾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五)加强救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救灾减灾装 备的科学性。尽快完成县救灾减灾物资储备库和紧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以形成对县及周边地区的救灾减灾物资支持格局,提高县救灾减灾能力。把农村特困居民危房改造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救灾减灾的难得机遇,提高住宅设防标准,改善救灾减灾装备水平,提高救灾减灾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及时应对灾害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六)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 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注意事项

本文(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提升经验交流.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