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赵勇强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2017——中国光伏发电现状与趋势.pdf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 2017中国光伏发电现状与趋势赵勇强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2005年2009年 可再生能源法 2015年目标引导 制度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竞价机制地方资金 投入2009年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 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2016-2030) 2013年 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6年 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全额 保障性 收购 制度分类电价 /补贴制度可再生能源 发展基金优先发电 制度有效竞争市场体系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历程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2017年 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水电 、风电、光 伏装机世界 第一2016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 35%发电量 占 比 26%2010年后 增量发电装机占 比 47%增量发电量占比 45%推动 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 13.3%比 2010年提高近 5个百分点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水电装机容量 17260 19629 21606 23298 24947 28044 30486 31937 33211风电装机容量 1217 1767 3131 4784 6266 7758 9732 12934 14864光伏装机容量 86 293 650 1745 2805 4318 7742水电发电量 5655 5717 6867 6681 8556 8921 10601 11000 11807风电发电量 237 3 4 4 .5 490 715 1028 1393 1534 1863 2410光伏发电量 5 18 41 85 250 392 662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装机:万千瓦 发电量:亿千瓦时 风电装机平稳增加2016年底累计装机 1.49亿千瓦,年发电量 2410亿 千瓦时占 全部发电量的 4%。2017年前 9月 新增 970万 千瓦累计 装机达到 1.57亿千瓦28 57 11424949071510281401 15001863 1980267603121717673131 478462667716963712900149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并网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光伏装机快速增长2016年底累计光伏装机 7700万千瓦,年发电量 660亿 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 1%。今年前 9月新增光 伏 430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 1.2亿千瓦1.8 4.1 8.4 25.039.2 66.22.93 6.517.4528.0543.1877.42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并网光伏发电量(亿千瓦时)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分布式光 伏提速今年前 9个月全国 新增光伏发电装机 4302万千瓦 ,光伏 电站 2771万 千瓦 ,同比 增长 3%分布式 1530万 千瓦 ,同比 增长 4.2倍山东 、安徽和 浙江新增超 200万 千瓦同比 增长均在 3倍 以上三省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的 47% 弃光同比双下降今年 1-9月集中电站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弃光电量 51.3亿千瓦时同比略有下降,弃光率 6%,同比下降 3.8个百分点 新 疆西 藏青 海甘 肃四 川云 南广 西广 东湖南江西湖 北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 东安徽福建浙江江苏黑 龙 江吉 林辽 宁海南台湾北京天津重庆上海宁夏贵 州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集中开发、西电东送资源富集地区的三北风电、太阳能发电和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在全国范围消纳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重分散开发、就地利用东中部的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海上风电,在本地消纳 未来情景 经济社会发展需受生态约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17年 1月 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 2017年开幕式并发表题为 共担时代责任 供需全球发展 的主旨演讲Source: The doughnut economy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30年非 化石 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20%占总发电量 比重 50%,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 满足2050年非 化石能源比重超过 50%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比重2014 2015 2020 203011.1%15%20%12% 2050年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系统支柱-5001 0001 5002 0002 5002016 2018 2020 2022 2024 2026 2028 2030 2032 2034 2036 2038 2040 2042 2044 2046 2048 2050Mtce/yearRE - Stated policiesHydro Wind Solar Bio (solid, liquid, gaseous) Geothermal-5001 0001 5002 0002 5002016 2018 2020 2022 2024 2026 2028 2030 2032 2034 2036 2038 2040 2042 2044 2046 2048 2050Mtce/yearRE - Below 2Hydro Wind Solar Bio (solid, liquid, gaseous) Geothermal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 2023 2030 2037 2044RE shareStated policies Below 2 供给侧措施 灵活火电 灵活水电 储能充电增强灵活性,保障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 增强灵活性,保障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需求侧措施 峰荷转移 工业负荷转移 电动 枪 IC智能充电 电池负荷 电制热 政策分析建议 扶持政策 :从 激励 政策转向市场 主导 2020 年前新能源仍需要延续固定电价( FIT),其中海上风电、太阳能 光热发电 需要延续到 2020 年后实现规模化发展。应更好利用竞争性招标推动价格下降 ,逐步 扩大新能源电站竞争招标的范围和规模。 随着 2020 年后逐步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在电力市场价格基础上,率先 对新增 风电、光伏建立基于定额补贴的市场溢价机制( FIP),初期可按照目前 固定电价 的差价补贴标准确定溢价补贴标准,未来适时合理调整、逐步降低定额 补贴标准 。或者,建立与招标电价结合的差价合约( CfD)机制。 在 2017 年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自愿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在 2020 年前 建成 强制性(售电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和绿色证书交易市场,逐年提升配额 比例 要求,形成市场化绿色证书价格形成机制和逐年上升的未履约惩罚价格水平 。 切实发挥 2018 年即将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对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 公平 竞争的作用。逐步建立新建建筑和工业用热的可再生能源用热强制安装或者 供热 比例要求制度。 电力市场设计建立 提升灵活性 的竞争性 电力 市场并 与激励政策相互协同 以 现货市场为标志的现代竞争性电力 市场。 有效 市场都 遵循边际定价、机会成本定价、无套利 定价等基本原则。而 目前中国 的 计划 电量 分配和联络线基 荷运行 方式: 1 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累积系统成本。 需要 以基于“现货”的电力市场逐步取代目前“计划电量 + 电力直接交易 ” 。首批现货试点 2018 年启动, 应纳入新能源 预测,率先开展日前 、日内 现货市场 ,后 建立实时市场;同步建立 AS市场 (而 非辅助 服务补偿机制)。同时, 探索 RE逐步参与电力 中长期交易 市场和现货市场。 仍 需要低碳 政策体现 RE社会价值 ,比如: 1)售电侧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和可交易绿色证书; 或, 2)基于 竞争性招标电价的“全电量现货 + 中长期差价合约”市场模式。 建立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机制的时间表,推动电力交易调度机构在市场的 不同时序 阶段及时发布包括负荷、供应、网络、阻塞、预警、交易量、价格等全面 的市场信息 ,以消除信息壁垒、维护公平有序竞争。 分布式能源 系统强化 城镇 责任开放共享 机制 城镇应承 担规划 建设主体责任 ,精细 化评价和集成 规划 将 分布式光伏、地热能和热泵、燃气 / 氢气加注系统、储能和EV、微电网等融入城镇“多规合一”和“城市设计”工作。 打破城镇部门分割,推动多能源融合及协调 调度 促进 电热协同调度、 DR负荷集成、 EV充电和 V2G、微网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技术应用,将电、热、冷、气等构成可靠的本地供应,提升比重和经济收益。 建立包容、开放、共享的分布式能源 管理体制 简化 DER投资和并网程序,创新供热和燃气特许经营制度,建立自由入网规则;完善配网 /微网投资体制,建立城镇管网综合规划和统一监管机构。 建立促进分布式能源竞争力的政策和市场机制。 RE供热 和 燃气入网价格、配额制; 城镇管网定价 机制 ,配网 /微网交易 平台 ,反映低 过网成本和高用户价值; 鼓励 DG、 EV、 VPP参与 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