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docx

  • 资源ID:59229       资源大小:18.4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人民币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docx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 中国人自古注重荣辱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荣辱观的论述还是很丰富的。 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以做怎样的事为荣,以做怎样的事为耻,有其鲜明的道德指向,实质上是价值观问题。历史上,最早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的是周公。商纣王以为自己的权力是天佑神授,所以为所欲为,暴虐无道。结果牧野之战,顷刻覆亡。克商之后,鉴于殷商覆亡的教训,作为政治家的周公,对商朝的政治做了历史性的总结,认为商人覆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德,因而提出了把道德建设作为政权建设核心的主张。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说,周公纲纪天下的宗旨,是 “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 本意,实在于此 ”;王先生还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 ”周公之后,德治问题成为孔子、孟子、荀子等知识精英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作为毕生崇尚道德、追求完美的君子,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趋荣避辱,怎样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的论述,我们今天读来,依然富有启示。公务员之家 : 管子 ?牧民说,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 “维 ”的意思,大致与 “纲 ”相同,所以古人经常 “纲维 ”连用。社会的安定与进步,要靠道德的引领。礼、义、廉、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人一生不做坏事,不是慑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于法律,而是出于人的良知,当这样的教育成为大众 的普遍意识之时,国家才会有长治久安。礼,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方式,所以左传上说: “礼者,理也。 ”社会要走向和谐,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这就需要礼来引导。“义 ”,在先秦语汇中,是适宜、合理的意思。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解释说: “义者,宜也。 ”人见到合理的事情,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很危险,也应该挺身而出,以维护公道,声张正气,即后人常说的 “见义勇为 ”。 “廉 ”,是廉洁。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清廉与否,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官员负有领导社会的责 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危害一方。 “耻 ”,是耻辱、羞耻,孟子说人有四种善端, “羞恶之心 ”是其中之一,即对于害人、害己的坏事,有厌恶之心,羞于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在孔子的学说中,仁是最高境界。孔子提倡 “仁 ”,仁者对大众有强烈的爱心,对社会有至诚的关怀。人一生的荣辱,都与是否行仁密切相关。孟子中说: “仁则荣,不仁则辱 ”。可见,在孟子看来,荣辱是与道德相互依存的。道德高尚者,如孔子所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有坚定的理念,为万人所敬仰,自然 会有荣光。即使在世时不得志,为权势所压抑,但也会有身后之荣。相反,悖逆仁道,多行不义,即使得逞于一时,但终究要受辱于世。荣辱与个人修养也有密切的关系,论语 ?学而说: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诚信,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 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有礼,自然就远离耻辱了。反过来说,没有信誉,无礼,当然要徒自取辱。

注意事项

本文(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学习心得.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