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docx

  • 资源ID:58343       资源大小:20.4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docx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宣传法规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 县煤炭资源丰富,全县煤炭地质储量 32.5 亿吨,含煤面积 525 平方公里,可建设 13对矿井,生产能力年产达 2019 万吨。煤矿、刘店煤矿已建成投产,袁店二矿在建,信湖煤矿在筹备,煤炭开采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强县富县的希望。 2019年,煤矿首采区出现了地面塌陷,塌陷面积 1000余亩,其中河道河坝和耕地面积各占一半。闸北镇、三自然村是首批出现地面沉降、耕地塌陷,需要搬迁的村庄,计 971 户, 3886人。 2019 年下半年,煤矿采煤塌陷区需搬迁还有闸北镇大吴庄、杨池、李楼三个自然村(其中杨池、李楼二村计 649户, 2714人)。 搬迁是安置工作的前提,为使搬迁工作有序进行,县政府对将搬迁村庄和村民进行有关政策宣传。发放了致煤矿动迁村庄群众的公开信、安全告示,制定了县集体土地动迁补偿暂行办法和煤矿沉陷动迁安置实施方案等 。采取了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为搬迁工作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补偿安置,统一规划,促进搬迁工作落实。 县政府重视煤矿塌陷区村民搬迁安置工作,一是会同采煤企业和闸北镇政府采取新老村庄面积置换的方式,为煤矿塌陷区、三个自然村新村征地 524 亩,并将新村址的各项补偿款发放到群众手中。二是聘请阜阳评估公司对塌陷区村庄及农户资产进行逐一登记、评估,通过张榜公布、征求意见,拾遗补漏最大限度地维护搬迁村民的利益。三是组织有关部门和镇、村人员考察颖上县煤矿塌陷区搬迁新村建设模式,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对我县安 置新村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了新村建设 “六统一 ”(即统一规划、统一式样、统一高度、统一门窗、统一外墙涂料颜色、统一修建公共基础设施) “一户一宅 ”的原则。同时通过招投标先期完成安置新村内 2.7公里主干道路基础设施工程和高压线路架设,并于 2019 年元月份把村自建房宅基地分配到户,把老村房屋拆迁补偿款打卡发放,多措并举,有效地推动了搬迁工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塌陷区危房户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县财政出资为村危房户采购建设活动板房 11 套,从涡河移民拆迁安置房中调配200 套,作为过度房分配给村危房户。针对搬迁过程中存 在的实际问题,春节后县财政投资 30 万元,有民政部门负责采购帐蓬 200顶,派专人为村村民逐户安装,并发布安全告示和公开信,煤矿在增加塌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陷区定时观测点,为未搬迁村民提供有效安全保障。五是加强对搬迁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干部队伍。通过近期短时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期搬迁村庄地面附属物补偿款已经全面落实到户,新村建设已经正式启动,自建房安置户已经全面开始动工自建,村农户积极要求搬迁安置,搬迁安置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法规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煤矿是 2019 年开始筹建, 2019年 正式投产。调研中,、三村村民房屋已出现大面积沉裂,耕地大面积塌陷,三村村民对土地塌陷如何征收补偿?塌陷区面积到什么地方?搬迁安置农民享有哪些优惠政策?塌陷区治理费用由谁承担?怎样综合治理和利用多为不知,致使群众对搬迁安置工作认识不足,行动上积极性不高。 2、安置服务工作不够细微周到。耕地塌陷了,耕地补偿或征收没落实,先开采后搬迁失地农民损失较大,、村人均承包耕地 0.8 亩,按补偿标准补偿每人月均 60 元生活费,失地农民的生产、就业及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安置服务跟不上,优惠政策不落实,搬迁安置农民存在过多的忧患 思想。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3、规划安置工作不够前瞻。安置新村址按城市规划要求,将规划安置为 2 万人以上的新村。安置人口之多,文化教育、五保福利等公益性安置设施不健全,同时规划设计标准与前景发展也不协调。在具体安置工作中缺少分类指导,安置建设资金缺口大,向上争取的少。 4、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不够迅速。煤矿出现的第一至五期塌陷区均在城市规划区内,截止目前,塌陷区土地依法征收工作未启动,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未编制,何时开始治理?怎么样治理?难以预见。 5、协调工作机构不够健全。煤炭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但 县政府仅设立了一个煤矿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两名工作人员临时办公,过多的搬迁、安置等工作都有塌陷区镇政府来做,形成开展工作难度多,基层工作压力大的格局。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要加大对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和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有关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补偿及综合治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加大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搬迁村庄村民的宣传,定期组织举办法规政策培训班,逐村逐户发放法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规政策手册,增强搬迁安置农民的法制意识和发展经济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2、强化服 务意识,依法做好搬迁安置补偿工作。采煤塌陷区农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涡政 201951 号县集体土地动迁补偿暂行办法之规定,在向企业争取搬迁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要认真落实搬迁安置补偿政策,对搬迁村庄农民财物进行全面评估,尽快更好地把补偿落实到群众手中。对塌陷区农民的安置工作要服务在前,认真落实煤炭法和矿产资源法,依法坚守 “先征后采 ”和 “先搬后采 ”的原则,把搬迁农民利益及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将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保障落实到位,使失地农民真 实的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以此推动塌陷区搬迁安置工作。 3、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新村建设。对安置新村建设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特点和完善新村基础配套设施的要求,把规划做的更符合发展要求、更具科学性。塌陷区有城市规划区内和城市规划区外之分,塌陷区农民生活水平不等,要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对安置规划建设资金的投入并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金的支持,把新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安置农民生活的乐园。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4、统一塌陷区规划,尽快实施综合治理。我县采煤塌陷区域面积在不断扩大,县政府要根据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关于印发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尽快编制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规划。塌陷区治理要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其他相关工程结合起来,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后,要确保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塌陷区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采煤企业生产秩序持续稳定。 5、健全机构,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发展煤炭经济,要整合人力资源,配备专业技术队伍,成立协调煤炭生产专门工作机构,发挥该机构在煤炭产业发展中搬迁安置,征地补偿,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编制等工作中的主 导作用,要积极开展考察调研工作,多听取采煤企业、矿区镇政府、塌陷区群众的意见,认真总结我县在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借鉴学习相邻市、县(区)综合治理经验,服务好塌陷区农民搬迁安置和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推进和谐建设和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