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XX汽车公司柴油发动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pdf

  • 资源ID:5725       资源大小:2.42MB        全文页数:19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汽车公司柴油发动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pdf

1前言1.建设项目概况及其特点我国重卡产品经过20多年发展,从模仿、技术引进到自主开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大多数客户的需求,但与欧美等国际品牌相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国内中高端市场被进口品牌或合资品牌所垄断,出口市场也主要是第三世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国内重卡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将是今后重卡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公司项目的建立,通过打造高品质的中高端产品,将改变国内重卡市场竞争格局,推动技术的变革和水平提升,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包括重卡在内的汽车行业发展规模。2012年7月4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成立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不仅掌握了汽车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且给国内特别是周边地区整车厂配套提供发动机资源,带动泛长三角经济圈内重卡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重卡汽车产业集群。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2月委托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同年3月19日经安徽省环保厅环评函【2012】263号文审批。现由于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同时为了完善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质量与产量,企业拟对原建设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前主要内容为:发动机联合厂房、配件库、公用站房、研发中心及办公楼等设施,在联合厂房建设3.2L、4.8/7.2L加工线各一条,搬迁现有的一条2.8L柴油发动机生产线;新建一条3.2/4.8/7.2L发动机装配线,搬迁现有一条2.8L柴油发动机装配线;项目总规划用地约204亩,合13.60公顷;项目总投资为180000万元人民币;建成后实现年产15万台柴油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其中5万台2.8L柴油机为原有搬迁)。本次项目变更后主要内容为:新建发动机生产联合厂房、办公楼、配件库、污水站等公辅设施,新建发动机涂装线(年涂装200000台发动机能力,包括工件的漆前处理、水分烘干、面漆、烘干、检查、修补等工序,并完成涂装材料及产品涂层的检验工作),新建一条3.2L/4.8L/7.2L柴油发动机装配线(年产量为10万台柴油发动机),2另一条为2.7L、2.8L共线生产,在老厂搬迁的2.8L装配线基础上改造而成,年产量为10万台柴油发动机;新建两条缸体加工线、缸盖加工线(一条为3.2L使用,另一条为4.8L、7.2L共用);2.7L、2.8L为共用加工线,在老厂搬迁的2.8L加工线基础上改造而成,研发中心新建16台试验台架;本次项目总投资不变;变更后项目年产20万台柴油发动机(新增5万台柴油发动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委托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在接受委托后评价人员赴现场踏勘、调研,并收集了有关资料。在以上基础上,进行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工作。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013年9月4日,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受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2013年9月6日,该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在合肥市环保局网站上发布。2013年9月,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2013年9月,委托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区附近的地表水、大气、噪声等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013年10月25日,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对项目下达了环评执行标准的确认函。2013年10月-2013年11月,项目课题组根据分工进行各专题编写、汇总,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论证其可行性,得出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2013年10月,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公众参与问卷调查, 2013年10月29日,该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在合肥市环境环保局网站上发布。2013年11月4日,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入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内审程序,经校核、审核、审定后,于11月8日定稿。33.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下:前处理和喷漆工艺过程及工艺技术方案的选取。根据项目物料平衡、统计三废排放源强,分析拟建工程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拟建工程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及污染物排放达标可靠性分析。拟建工程实施后全厂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预测评价。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项目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厂区选址符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各种污染物可稳定达标排放且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经调查,公众无反对意见。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条件下,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拟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41 总论1.1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事前预防污染,为主管部门审批决策、监督管理,为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后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项目厂址周围的环境状况,本环境评价工作拟达到以下目的:(1)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总体规划要求,确定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2)在对项目厂址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和必要的现状监测,查清评价区域环境现状(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并做出现状评价;调查并明确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环境特征。(3)全面分析工程建设内容,掌握生产设备及设施主要污染物的产生特征,根据类比分析计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污染物排放特点,预测工程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调查的方式预测、分析项目投产后排放污染物的影响范围以及引起的周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建设工程的可行性。(4)在进行广泛的公众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与局部生态环境破坏,提出切实可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建议,并及时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各阶段,最大限度降低或减缓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5)根据国家对企业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多方面论述建设项目产品、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的先进性。通过对工程环保设施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达标水平的可靠性分析,进一步提出减缓污染的对策建议,为优化环境工程设计、合理施工和工程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建议,更好地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思想:贯彻“整体性”原则,将工程整体性方面考虑,优化工程环保措施;贯彻“清洁生产”和“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原则。类比调查国内同5类生产设备、设施,分析建设项目采用生产工艺的“清洁生产”水平。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废料的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和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贯彻“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原则,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排放标准;并根据当地总量控制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方案和控制措施,提出总量控制指标建议;贯彻中央“节能减排”精神,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使污染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削减;在评价工作中,全面收集评价区域已有资料,认真研究和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资料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其合理部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做到真实、客观、公正,结论明确。1.2编制依据1.2.1 任务依据1、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12年2月;2、关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建设项目的批复意见,安徽省环保厅环评函【2012】263号文,2012年3月19日;3、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建设项目变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2013年9月;4、关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合肥市环境保护局,环建管201361号,2013年10月25日。1.2.2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6;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稿),2012.7;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1.1;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11.29;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2008.10.1发布);12、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2004.1;13、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52号文);1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15、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安徽省人民政府2003.3);16、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安徽省环保局环监200246号文);17、安徽省环保局2006113号文“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规范化的规定(试行)的通知”;18、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2月16日发布,2013年5月1日实施;20、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9年3月1日起实施;21、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4.12.01);22、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8.12.20);23、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11月1日。2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7国家环境保护部。1.2.3 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国家环境保护部,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HJ2.4-2009;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HJ19-201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69-2004;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HJ2.2-2008;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HJ610-2011;8、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1.2.4 相关规划1、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1.3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3.1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变更后项目废水排放量21.48m3/d,主要为水旋式喷漆房产生的废水、前处理废水、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保洁废水等。厂区生产废水处理采用有机膜过滤、微电解加物化絮凝气浮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后和生活污水汇合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部分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排入派河;部分废水再经厂区中水回用系统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回用于厂区冲厕和绿化等。考虑本项目废水水量较小、水质成份简单,纳污水体派河为小型河流,环保规划目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体,根据导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本评价只作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废水纳管及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采用估算模式8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距离,按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判别依据。表1-1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一览表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 Pmax80%,且D10%5km二级 其他三级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表1-2 本次变更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污染源 污染物 排放速率kg/h 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mg/m3 最大浓度占标率% 地形、地貌有组织(联合厂房三) 调漆、流平室、补漆、喷漆室 漆雾 0.185 1.27E-03 0.28 简单地形、位于城市二甲苯 2.122 1.46E-02 4.86非甲烷总烃 4.529 3.11E-02 1.56烘干室(包括天然气燃烧废气) 二甲苯 0.068 3.75E-03 1.25非甲烷总烃 0.144 7.93E-03 0.4SO2 0.01 5.51E-04 0.11NOx 0.063 3.47E-03 1.39烟尘 0.024 1.32E-03 0.29柴油机热试(2.7L7.2L柴油机) 颗粒物 0.048 1.35E-03 0.3非甲烷总烃 0.040 1.13E-03 0.06NOx 0.203 5.71E-03 2.28SO2 0.35 9.84E-03 1.97柴油机研发试验 颗粒物 0.0012 3.38E-05 0.01非甲烷总烃 0.0008 下标越界 下标越界NOx 0.0047 1.32E-04 0.05SO2 0.008 2.25E-04 0.05污染源 污染物 排放量t/a 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 最大浓度占标率%9mg/m3无组织 喷涂线 漆雾 0.151 3.79E-03 0.84非甲烷总烃 0.9866 2.48E-02 1.24二甲苯 0.4622 1.16E-02 3.87装配及试验车间柴油机热试 颗粒物 0.014 3.43E-04 0.08非甲烷总烃 0.012 2.94E-04 0.01NOx 0.061 1.49E-03 0.6SO2 0.074 1.81E-03 0.36研发中心柴油机研发试验 颗粒物 0.0003 下标越界 下标越界非甲烷总烃 0.0002 下标越界 下标越界NOx 0.0014 3.52E-05 0.01SO2 0.0014 3.52E-05 0.01储油罐 非甲烷总烃 0.01837 1.15E-02 0.58由表1-2可知,本次变更项目有组织排放中喷漆室排放的二甲苯占标率最大,最大地面浓度为1.46E-02mg/m3,占标率最大值为4.86%,小于10%。无组织排放的(涂装线)二甲苯占标率最大,最大地面浓度为1.16E-02mg/m3,占标率最大值为3.87%,小于10%。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等级判断标准(表1-1),确定本次变更项目的评价等级为三级。(3)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项目位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3类标准区域,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低于3dB(A),受影响人口数量前后变化不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4)环境风险评价10根据项目所确定的危险物质和重大危险源情况,再结合本项目所处地区的环境敏感程度,确定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具体见风险评价章节),见表1-3。表1-3 评价工作级别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一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二环境敏感地区 一 一 一 一(5)地下水评价等级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生产废水的渗漏可能对评价区的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由开发区市政管网提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判定,项目属类建设项目。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详见表1-4。表1-4 本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 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变更后项目污水排放量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评价级别中 易 不敏感 小(21.48m3/d) 中等 三级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3.2评价范围(1)水环境评价范围鉴于拟建项目工艺废水经由厂区预处理后,汇同其他污水排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故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仅作达标排放及纳管可行性分析,现状评价范围是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派河排口上游500米至派河入巢湖前1000m,全长约10km。(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项目废气排放特点、当地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状况,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喷漆工段排气筒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3)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11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4)风险评价范围根据风险评价导则要求,风险评价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km。1.4 评价执行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本评价执行以下评价标准。表1-5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标 准 名 称 标 准 号 执行等级 备注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 常规因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二甲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GB16297-1996 / 非甲烷总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派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 冲厕、绿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618-1995 二级标准 项目区内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III类标准 项目区内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类 项目区污染物排放标准 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 项目区总排口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三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A标准 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口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二级 非甲烷总烃、二甲苯、漆雾等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二级 燃气废气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类 厂界外1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施工期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 危废临时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 一般工艺固废贮存、处置表1-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单位:mg/m3污染物 非甲烷总烃 SO2 NO2 NOx PM10 TSP 二甲苯日平均 / 0.15 0.08 0.1 0.15 0.3 12小时平均或一次浓度 2.0 0.5 0.20 0.25 0.3标准来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TJ36-79表1-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mg/L(除pH外)监测项目 pH COD NH3-N BOD5 石油类GB3838-2002中类标准 6-9 30 1.5 6 0.5表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值 单位:mg/L(除pH外)监测项目 pH COD NH3-N BOD5 石油类冲厕 6-9 / 10 10 /城市绿化 6-9 / 20 20 /表1-9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执行标准类别 标准值dB(A)昼间 夜间GB3096-2008中3类标准 65 55表1-10 土壤评价标准值 单位:mg/kg项目 pH Pb As Cr Cu Ni Zn Cd HgGB15618-95二级标准 7.0pHsu7.0式中:pH实测值;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当Si1时,表明该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的水质功能区标准;当Si>1时,表明该水体水质不符合相应的水质功能区标准。一个监测断面只要有一项污染指标的Si>1,则该断面的水质就不能满足其相应的水质功能标准要求。6.1.6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项目区地表水系经上述评价方法评价后,评价结果见表6-4:87表6-4 污染指数表断面 监测项目pH COD NH3-N BOD 石油类3日 1 0.29 1.11 2.72 1.27 0.162 0.13 1.21 3.45 1.42 0.143 0.41 0.86 2.69 1.08 0.184日 1 0.27 1.09 2.87 1.37 0.122 0.11 1.25 3.38 1.35 0.183 0.29 0.82 2.83 1.02 0.12表6-4中评价结果表明:派河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水体功能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NH3-N和BOD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5倍、2.45倍和0.42倍。6.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6.2.1监测布点根据环评监测要求及本区域特点,本项目大气监测共布设2个监测点。具体见表6-5和附图2-1。 表6-5 项目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置编号 名称 距厂界距离 备注1# 临湖社区 1800m 项目区东侧2# 天都青年公寓 240m 项目区西侧6.2.2 监测项目根据项目建设特点,选择SO2、NO2、PM10、二甲苯、非甲烷总烃、TSP为现状监测项目,并同步监测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常规气象参数。6.2.3 监测时间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3年9月28日10月4日,对评价区域1#、2#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监测连续监测7天。6.2.4采样分析方法采样方法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各监测项目按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采样。监测期间的气象条件见表6-6:88表6-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期间气象条件日期 时间 气温() 气压(KPa) 风速(m/s) 风向 总云量 低云量2013-09-28 02:00 15.6 100.9 0.2 N 08:00 19.4 100.9 0.9 SE 5 314:00 22.5 100.7 0.4 E 5 320:00 16.5 100.8 0.7 NE 2013-09-29 02:00 16.7 101.3 0.4 E 08:00 19.2 101.3 0.1 NE 4 214:00 26.4 101.1 0.7 E 4 120:00 15.3 101.2 0.9 E 2013-09-30 02:00 17.2 101.4 0.7 E 08:00 20.4 101.4 0.9 E 5 314:00 26.5 101.3 0.4 E 5 220:00 16.3 101.2 0.5 NE 2013-10-01 02:00 16.4 100.9 1.1 NE 08:00 19.5 100.8 0.9 NE 4 314:00 25.7 100.6 1.4 N 5 220:00 16.3 100.7 1.1 N 2013-10-02 02:00 12.7 101.5 1.3 N 08:00 16 101.4 1.1 N 4 314:00 20.5 101.2 2.5 NE 4 220:00 13.2 101.1 1.7 NE 2013-10-03 02:00 16.5 101.5 0.7 NE 08:00 19.6 101.5 0.9 NE 5 314:00 22.9 101.3 0.3 N 5 320:00 17.3 101.4 0 N 2013-10-04 02:00 16.3 101.3 0 E 08:00 20.2 101.2 1.5 SE 5 314:00 21.7 101.1 1.2 SW 4 220:00 16.8 101.1 0.3 NE 6.2.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现状监测结果见表6-7、6-8、6-9、6-10、6-11、6-12。表6-7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SO2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 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 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1# 0.028-0.083 0 5.6-16.6 0.050-0.061 0 33.3-40.72# 0.034-0.093 0 6.8-18.6 0.057-0.067 0 38-44.7表6-8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NO2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 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 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1# 0.019-0.061 0 9.5-30.5 0.035-0.041 0 43.8-51.32# 0.021-0.063 0 10.5-31.5 0.038-0.045 0 47.5-56.389表6-9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PM10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 日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1# 0.094-0.127 0 62.7-84.72# 0.119-0.149 0 79.3-0.99表6-10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二甲苯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 小时浓度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1# 未检出 0 02# 未检出 0 0表6-11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 小时浓度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1# 0.3-0.8 0 15-402# 0.4-0.9 0 20-45表6-12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TSP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 日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 超标率(%) 占标准份额(%)1# 0.182-0.249 0 60.7-832# 0.231-0.287 0 77-95.76.2.6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根据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功能区分类,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SO2、NOX、TSP、PM10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二甲苯参照TJ36-79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执行。相应标准值见表6-13。表6-13 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mg/m3污染物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标准来源PM10 0.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O2 0.15 0.50NO2 0.08 0.20TSP 0.3 非甲烷总烃 2 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二甲苯 一次值0.3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906.2.7 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1、评价方法CiIi=Si其中,Ii第i种污染因子单项指数;Ci第i种污染因子的实测浓度(mg/m3);Si第i种污染因子评价标准(mg/m3);当Ii1时,表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符合相应的大气功能区标准。2、评价结果污染物单因子评价指数见表6-14。表6-14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值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表污染物名称 单因子指数小时(一次) 日均SO2 0.056-0.186 0.333-0.447NO2 0.095-0.315 0.438-0.563PM10 0.627-0.99二甲苯 未检测 未检测非甲烷总烃 0.15-0.45 TSP 0.607-0.957表6-14单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监测点SO2、TSP、NO2、PM10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要求;二甲苯均未检出,满足TJ3679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6.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3.1现状监测1、现状监测点布设本次环评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布设4个厂界现状监测点,噪声现状监测布点详见表6-15、附图2-2。91表6-15 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编号 名称 监测点位1# 厂界 东厂界2# 南厂界3# 西厂界4# 北厂界2、测量方法测量分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进行,每个测点在规定时间内昼间和夜间各测一次。测量仪器精度为II级以上的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其性能符合GB3875-83声级计电性能测试方法之规定,并在测量前后进行校准,仪器的时间计权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测量在无雨、风力小于四级(2000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1) A 4 530 350 260 530 350 260 290 190 140B 2 0.021 0.036 0.036C 2 1.85 1.77 1.7D 2 0.84 0.84 0.76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I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者。II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织组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III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Qc取同类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处于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在正常运行时的无组织排放量,当计算的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偏宽的一级。116各污染物源强数据、相关参数及计算结果见表7-19。表7-19 各污染物源强数据、相关参数及计算结果表污染物 QC(kg/h) L(m) 提级后距离 所在工段漆雾 0.0378 3.7 50 喷涂线非甲烷总烃 0.2467 5.8 50二甲苯 0.1156 34.6 50颗粒物 0.0035 0.2 50 装配及试验车间柴油机热试非甲烷总烃 0.0030 0.03 50NOx 0.0153 3.6 50SO2 0.0185 1.2 50颗粒物 0.0001 0.004 50 研发中心柴油机研发试验非甲烷总烃 0.0001 0.001 50NOx 0.0004 0.07 50SO2 0.0004 0.02 50非甲烷总烃 0.0021 0.06 50 储油罐区由上表可以看出,喷涂线、装配及试验车间柴油机热试、研发中心柴油机研发试验、储油罐区各污染物卫生防护距离均为50m;但喷涂线、装配及试验车间柴油机热试、研发中心柴油机研发试验卫生防护距离需要提级,提级后均为100m。由表1-15可知,项目西侧天都青年公寓距排放源工序均大于100米,处于卫生防护距离之外,故本项目废气对外界影响不大,不会降低现有大气环境质量功能。7.2.1.6 空气质量影响结论结合各项污染物排放速率的预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分析可知:拟建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所在区域及环境敏感点的大气环境影响很小,不会降低现有大气环境质量功能。7.2 水环境影响及对策分析7.2.1 项目废水产生、排放影响分析117变更后项目采取雨、污分流制。洁净下水直接排入厂区污水总排口。变更后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水旋式喷漆房产生的废水、前处理废水、清洗机废水、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保洁废水等。厂区生产废水处理采用有机膜过滤、微电解加物化絮凝气浮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后和生活污水汇合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处理后部分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排入派河;部分废水再经厂区中水回用系统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回用于厂区冲厕和绿化等。变更后项目废水排放量为75.9m3/d,其中回用于冲厕和绿化水量为40.77m3/d,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5.13m3/d,年排放废水总量为8782.5m3。项目变更完成后新增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情况分析见表7-20:表7-20 项目废水排放情况一览表(单位mg/L)位置 废水量(m3/d) pH COD BOD5 SS NH3-N 石油类厂区回用水处理情况回用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浓度 40.77 6-9 50 10 10 5 4回用至厂区冲厕和绿化 40.77 6-9 50 10 10 5 4回用水执行标准 / 6-9 / 10 / 10 /排至市政污水管网的废水处理情况排至市政污水管网的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浓度 21.48 6-9 134 95 87 15 20循环冷却清洁下水浓度 13.65 6-9 50 / 60 / /厂区排口浓度 35.13 6-9 101 58 76 9 1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6-9 330 160 200 20 /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6-9 500 300 400 / 20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口: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6-9 50 10 10 5(8) 1经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浓度 6-9 50 10 10 5 1废水经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量(t/a) 0.439 0.088 0.088 0.044(0.07) 0.009118由表7-20可知,变更后项目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部分废水再经厂区中水回用系统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回用于厂区冲厕和绿化等;部分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排入派河,处理后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为COD:0.439t、BOD5:0.088t、SS:0.088t、NH3-N:0.044(0.07)t、石油类:0.009t,对派河水环境影响较小。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云谷路与青鸾路交叉口西南侧,一期工程服务范围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汤口路以北、始信路以西的区域,此外还包括政务新区、桃花工业园、长安工业园、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南端的部分区域,服务面积38.7km2;二期工程服务范围包括合九铁路以东,沪蓉高速以西,派河以北,方兴大道以南的区域,服务面积22.63km2,一期、二期工程总服务面积为61.33km2,污水处理厂规划总规模为20万m3/d。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

注意事项

本文(XX汽车公司柴油发动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pdf)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