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供热管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 资源ID:5531       资源大小:1.04M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供热管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p>-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nbsp;项目名称 &nbsp;XX 市 城区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nbsp;建设单位 &nbsp;XXXX 能源集团 XX 煤电有限公司 &nbsp;法人代表 &nbsp;宋玉琪 &nbsp;联系人 &nbsp;贺总 &nbsp;通信地址 &nbsp;XXXX 能源集团 XX 煤电有限公司 &nbsp;联系电话 &nbsp;13992214048 传真 &nbsp; 邮政编码 &nbsp;719000 建设地点 &nbsp;XX 城区东沙新区、老城区、中心商务区、芹河新区 &nbsp;立项审批部门 &nbsp;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bsp;批准文号 &nbsp;榆政发改发【 2013】 759 号 &nbsp;建设性质 &nbsp;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nbsp;管道运输业 F5600 占地面积(亩) &nbsp; 绿化面积(平方米) &nbsp; 总投资 &nbsp;(万元) &nbsp;273710 其中:环保 &nbsp;投资(万元) &nbsp;5526.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nbsp;2.02% 评价费 &nbsp;(万元) &nbsp; 预计投产日期 &nbsp; 1、工程内容及规模 &nbsp;集 中供热是改善城镇大气质量,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 &nbsp;XX 市城区供热方式有四种,即小型热电厂集中供热、区域集中锅炉房、分散小型燃煤或燃气锅炉房 及 居民自用小炉具供热。 目前, XX 市现状总集中供热面积为 680 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低于 30%。 作为城镇的基础设施之一, XX 市城镇集中供热建设规模已明显落后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造成相当多用户的用热需求得不到满足,采用自建小锅炉房和小煤炉自行供热,致使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但影响了 XX 市区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为提高 XX 市的城市集中供热率和解决环境污染,进一步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使 XX 市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再上一个新台阶,经 XX 市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决定由 XXXX 能源集团 XX 煤电有限公司 投资建设 XX 市 城区 集中供热 管网 工程。 XX 市城区供热 专项 规划 ( 2013 2025) -2- 于 2013 年 10 月已通过 XX 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取得了 XX 市人民政府的批复。 2013 年 9 月 , 天津市热电设计院 编制完成了 XX 市 城区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 XX 地区的供热管网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2013 年 10 月 XX 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榆政发改发【 2013】 759 号文对该项目 可研予以批复, 批复 确定本工程建设 供热范围 及建设地址 为 XX 城区 东沙新区、老城区、中心商务区、芹河新区;热源 规模: 本工程一期工程供热面积为 1850 万平 方 米 ,二期工程 供热面积为 1350 万平方米 ; 主热源为规划 的 华能 XX 热电 厂 ,供热系统 以 华能 XX 热电公司 为主,外置调峰热源供热为辅的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供热方式为热源和热力站间接式连接。 &nbsp;根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要求 “ 小区热力站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充分利用原有锅炉房位置作为热力站,原则上每个自然小区设置一座热力站。 ” 根据 XX 市城区供热 专项 规划 ( 2013 2025) 要求 “ 每座热力站的供热面积按 5-35 万平方米考虑,并鼓励各单位在条件满足时可自行建站,并自已进行管理。” 因热力站机组的规模不确定,热力站的具体位置与各街区分布、供热负荷情况及城市发展有关,本次环评仅对热力站 建设 及运营期间产 生的 环境影响分析 进行简要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nbsp;工程内容: 新建 5× 70MW 调峰燃气锅炉房一座、 供热管网 178.2 公里 、热力站 161 座 、 供热调度指挥中心 办公楼 一座 。项目组成见表 1。 &nbsp;项目组成一览表 &nbsp; -3- 表 1 &nbsp;工程名称 &nbsp;建设内容 &nbsp;主体 &nbsp;工程 &nbsp;调峰燃气锅炉房 &nbsp;新建 5× 70MW 调峰燃气锅炉房一座, 位于芹河以南,西四路以东。 &nbsp;管网工程 &nbsp;华能 XX热电厂供热管网走向 &nbsp;北路主干线:一支 由 华能 XX 热电厂西侧出线 210 国道 环城北路 XX 大道 迎宾大道 文化北路 进入中心商务区; 一支路沿环城北路向西 与芹河新区近期规划锅炉房的一级供热管网连接。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18.4km,管网支线长度约 39km。 &nbsp;南路主干线 : 由 华能 XX热电厂西侧出线 210国道 朝阳路 老城区。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16.6km,管网支线长度约 40.5km。 &nbsp;东路主干线: 由 华能 XX 热电厂东侧出线 东沙新区 与金龙热电厂恒安路热网联接。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9.9km,管网支线长度约 28km。 &nbsp;芹河新区 调峰 锅炉房供热管网走向 &nbsp;锅炉房的西侧出线 西四路 纬四路 与华能 XX 热电厂主干 线联网。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8.8km,管网支线长度约 17km。 &nbsp;热力站工程 &nbsp;新建热力站 161 座 &nbsp;辅助 &nbsp;工程 &nbsp;供热调度指挥中心办公楼 &nbsp;一座,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 做为热力公司的行政办公及调度中心,设综合办公室、财务科、技术科、基建科、材料科、安全环保科、收费室、热网监控及调度中心。 &nbsp;供热管网检查井 &nbsp;检查井 的具体位置与各街区分布、供热负荷情况及城市发展有关 ,因此检查井的数量不确定 &nbsp;环保 &nbsp;工程 &nbsp;施工期 &nbsp;废水 &nbsp;清管试压废水属清净下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nbsp;生活污水 依托 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时不设 施工营地) &nbsp;废气 &nbsp;施工扬尘通过全封闭施工、施工用地周边彩钢板围挡、运输车辆遮盖篷布及作业面适当喷水抑尘等防治 措施 &nbsp;施工焊接尽量采用自动焊 接 ;在焊接处安装吸尘屏光罩或使用屏风板;焊工必须使用有电焊防护玻璃的防护面罩,应穿戴胶鞋和皮手套等保护用品等 &nbsp;固废 &nbsp;弃土等固废尽量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送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存点处置 &nbsp;管道施工焊接时产生的废弃焊头,直接放入容器中,施工结束后集中回收 后作外售处置 &nbsp;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场处置 &nbsp;生态 &nbsp;临时占地地貌恢复、植被恢复绿化等 &nbsp;运营期 &nbsp;废气 &nbsp;调峰燃气锅炉房燃烧废气 &nbsp;20m 高烟囱一根 &nbsp;续表 1 &nbsp;-4- 废水 &nbsp;供热调度指挥中心办公楼 生活污水 &nbsp;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nbsp;调峰燃气锅炉房软水设备产生的高盐废水 &nbsp;用于锅炉房周边 洒水抑尘 &nbsp;固废 &nbsp;供热调度指挥中心办公楼 生活垃圾 &nbsp;集中收集后 送垃圾填埋场处置 &nbsp;噪声 &nbsp;热力站循环水泵等噪声 &nbsp;选用低噪声设备;座下设置橡胶隔振器;水泵四周设减振沟,泵房房体隔声处理及隔声吊顶;管道连接设软性连接装置( SD 型挠性橡胶接头),管道与墙体通过减振管或隔振法兰连接,管道支架下作减振处理,管道进行 综合的阻尼隔声包扎 &nbsp;调峰燃气锅炉房 风机 &nbsp;进风、出风管道外壁包裹软性隔声材料,进风、出风管道与风机主体连接部位采取软连接以免造成共振现象的出现,并加装消声器。 &nbsp;调峰燃气锅炉房泵机 &nbsp;采取单独的基础进行安装,水泵主体与管道连接部位应安装减振器;水泵管道应安装弹性支撑结构,且穿着墙部位应采取隔振措施 &nbsp;工程规模: XX 市 城区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一期工程 新建 DN100 DN1400 供热 管网 178.2 公里 , 供热管网由华能 XX 热电厂供热管网与芹河新区锅炉房供热管网组成,华能 XX 热电厂供热管网 由 北路、南路、东路 三 路组成, 其中北路 主干线、支线总 长度 约 57.4km; 南路主干线、支线总 长度 约 57.1km; 东路主干线、支线总 长度 约 37.9km; 芹河新区锅炉房供热管网主干线、支线总 长度 约 25.8km。 项目可实现供热面积 1850 万平方米 。 &nbsp;新建热力站 161 座 , 每座热力站的供热面积按 5-35 万平方米考虑,并鼓励各单位在条件满足时可自行建站,并自已进行管理。 热力站的具体位置与各街区分布、供热负荷情况及城市发展有关, &nbsp;新建供热调度指挥中心办公楼一座 ,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 作 为热力公司的行政办公及调度中心,设综合办公室、财务科、技术 科、基建科、材料科、安全环保科、收费室、热网监控及调度中心。 &nbsp;2、热源 简介 &nbsp;华能 XX 热电厂 2× 350MW 级供热机组 作为 项目 热力管网的主热源 , 芹河新区 5× 70MW 调峰燃气 锅炉 作为补充热源,与主热源联网供热,可保证热源的正常工作及管网的正常供给。 &nbsp;华能 XX 热电厂 正在筹建中, 位于 XX 市榆阳区青云乡郑家川村。 一期工程 建设 2× 350MW 级供热机组,可满足供热面积 1850 万 &nbsp;m2。电厂供热范围为XX 市东沙新区、老城区、中心商务区、芹河新区。 &nbsp;依据 XX 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专项规划( 2013 年 2025 年),规划近期 -5- 在芹河 新区新建一座 5× 70MW 调峰锅炉 房 , 锅炉房厂址位于芹河以南,西四路以东。 总供热能力为 350MW。 项目建设调峰锅炉房与热电联产锅炉房进行联合供热,以提高供热系统的利用率及系统的经济效益。调峰锅炉房的使用时间与室外的气温有关,当室外气温降到一定的程度,供热管网的主热源不能满足整个供暖管网的热负荷需求时,这时启动 调 峰锅炉房给供热管网补充热量。 &nbsp;3、热力管网布置方案 &nbsp; 建设原则 &nbsp; 靠近热负荷集中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 &nbsp; &nbsp;尽量避免穿越主要交通道路和繁华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nbsp; 尽量 使管段始末两端距离最短,以节省投资和减少热损耗。 &nbsp; 为避免管网对市区景观影响,减少热损,应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nbsp; 管线在满足设计的情况下,力求平直,尽量选择人行道下敷设。 &nbsp; 穿越主 干道和跨河流及铁路时,采取顶管、管桥和地下管廊方式。 &nbsp; 适当考虑今后供热管网分期扩容和扩建,管道应预留三通,方便连接,尽可能做到新建设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的正常运行。 &nbsp; 供热管网尽量在次要道路并与电力网、电话线路、燃气管道以及城市给排水管道相互协调。 &nbsp; 符 合 XX 市的实际情况及路网规划,做到管网布置经济合理,城市道路上的热 力管网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并尽量少占绿地。 &nbsp; 埋敷设热力管道的保温外表面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架空电线和其它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34-2010)的相关规定。 &nbsp; 管网规划路由方案 &nbsp; 热电厂规划供热管网路由方案 &nbsp;依据 XX 市城区集中供 热工程专项规划( 2013 年 2025 年),华能 XX热电厂的规划管网分北、南、东三路敷设,管网主干线路由走向为: &nbsp;a 北路主干线由电厂西侧出线,沿 210 国道向北敷设至环城北路,沿环城北路向西敷设至 XX 大道,沿 XX 大道、迎宾大道、文化北路进入中心商务区。同时还有一支路沿环城北路继续向西敷设,与芹河新区近期规划锅炉房的一级供热管网连接。 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18.4km,管网支线长度约 39km。 &nbsp; -6- b 南路主干线由电厂西侧出线,沿 210 国道向南敷设至朝阳路向西进入老城区,同时主干线继续沿 210 国道向南敷设,与现状汇通热电厂供热管网和西南新区规划热电厂供热管网连接。 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16.6km,管网支线长度约 40.5km。 近期,北路和南路主干线可以合并一路出线。 &nbsp;c 东路主干线由电厂东侧出线,向东敷设进入东沙新区 。 2014 年需要沿恒安路向东敷设一路供热管道 DN800,进入东沙新区,与东沙新区规划主干线连接,在华能 XX 热电厂未投产之前,解决该片区域的供热问题。 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9.9km,管网支线长度约 28km。 &nbsp; 芹河新区近期规划锅炉房的供热管网路由方案 &nbsp;锅炉房的一级供热管网主干线由锅炉房的西侧出线,沿西四路向南敷设至纬四路后,沿纬四路向东敷设与华能 XX 热电厂的主干线联网。 其中管网主干线路由长度约 8.8km,管网支线长度约 17km。 &nbsp;XX 市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布置情况见 附图 1; XX 市城区集中供热分区情况见附图 2。 &nbsp;4、 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 &nbsp;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中的相关条款,用户末端系统采用散热器供暖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 75 /50 ;采用地面辐射或中央空调系统采暖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 45 /35。 &nbsp;本项目因一级供热管网和二级供热管网的介质温度不同,采用换热站间接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增加了换热站的投资,但热源调节灵活,运行稳定,一级管网不受二级管网失水量大的影响,保证了一级管网水质,降低了电厂首站补水系统的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一级供热管网和电厂首站内供热设备的使用寿 命和安全可靠性。 &nbsp;5、管道材料及焊接方式 &nbsp;本项目供热管道材料统一采用 Q235-A 钢 、 Q235-B 钢或 20#钢, DN 200的管道采用螺旋缝焊接钢管, DN 200 的管道采用无缝钢管。 &nbsp;管线焊接与采用管道壁薄厚有关,施工原则上厚管采用手工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工艺;薄管采用氩弧焊。 &nbsp;6、管网敷设方式 &nbsp;本项目热水供热管道所有一级管网尽量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局部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管段采用架空或地沟敷设。管线应尽量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7- 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管线与其它管线交叉时,应尽量选择正交,其相互的垂直净距离不 小于 0.3m。施工前应与有关部门协商,按其要求进行施工。 &nbsp;本项目管线穿越 城市主干道 8 处 ; 跨越河流 7 处 ; 穿越 包西 铁路 ( 环城北路 段) 1 处。 &nbsp; &nbsp;城市道路 穿越 &nbsp;对于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 尽量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对于 穿越 已建城市道路可 采用开挖的穿越方式。开挖穿越 城市道路 时,可采用预埋钢套管法,套管大于敷设管道的 100-300mm。无套管穿越 城市道路 时在征得管理部门同意后可采用开挖,保证管顶最小埋深 1.2m,施工完后按其要求恢复路貌。具体方式 以 当地道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为准 。 &nbsp; &nbsp;河流跨越 &nbsp;工程管线途径的河流 中 部分已 建设有桥梁 ,部分未建设桥梁 ,可采用架空跨越 或顶管穿越 的方式,施工方便,影响小。 具体方式 以 当地道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为准 。 &nbsp; &nbsp;铁路穿越 &nbsp;工程穿越 包西 铁路 (环城北路段) 1 处,采用地下 地 沟敷设,即供热管道敷设在地沟内,管道本身不承受外界荷载。地沟敷设分三种: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及半通行地沟。具体采用方式以初步设计为准。 穿跨越统计见表 2。 &nbsp;管线穿跨越统计表 &nbsp;表 2 序号 &nbsp;穿跨越类别 &nbsp;穿越位置 &nbsp;穿跨越总 穿跨方式 &nbsp;道路或桥梁 &nbsp; -8- 宽度 (m) 建设情况 &nbsp;1 城市主干道 &nbsp;210 国道与育才路十字 &nbsp;2×30 开挖 &nbsp;已建 &nbsp;2 城市主干道 &nbsp;210 国道与榆佳路十字 &nbsp;2×30 开挖 &nbsp;已建 &nbsp;3 城市主干道 &nbsp;210 国道与环城北路十字 &nbsp;2×40 开挖 &nbsp;已建 &nbsp;4 城市主干道 &nbsp;环城北路与新建北路十字 &nbsp;2×40 直埋 &nbsp;已建 &nbsp;5 城市主干道 &nbsp;环城北路与长城北路十字 &nbsp;2×20 直埋 &nbsp;已建 &nbsp;6 城市主干道 &nbsp;环城北路 西段 与 XX 大道十字 &nbsp;2×20 直埋 &nbsp;未建 &nbsp;7 城市主干道 &nbsp;环城北路与迎宾大道十字 &nbsp;2×30 开挖 &nbsp;已建 &nbsp;8 城市主干道 &nbsp;机场路与纬四路十字 &nbsp;2×30 直埋 &nbsp;未建 &nbsp;9 河流 &nbsp;210 国道跨越榆阳河 &nbsp;2×200 架空 &nbsp;已建 &nbsp;10 河流 &nbsp;环城北路 西段 跨越榆溪河 &nbsp;2×300 架空 &nbsp;未建 &nbsp;11 河流 &nbsp;机场路跨越芹河 &nbsp;2×200 架空 &nbsp;已建 &nbsp;12 河流 &nbsp;XX 大道跨越芹河 &nbsp;2×200 架空 &nbsp;已建 &nbsp;13 河流 &nbsp;210 国道跨越青云河 &nbsp;2×200 架空 &nbsp;未建 &nbsp;14 河流 &nbsp;朝阳路跨越青云河 &nbsp;2×200 架空 &nbsp;未建 &nbsp;15 河流 &nbsp;朝阳路跨越榆溪河 &nbsp;2×300 架空 &nbsp;未建 &nbsp;16 铁路 &nbsp;包西铁路 -环城北路段 &nbsp;2×30 利用已有地沟 &nbsp;已建 &nbsp;7、管道及设备保温、防腐 &nbsp;埋地热水管道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保温层为改性硬质聚氨酯泡沫(供水) 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回水),保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管。预制管道的聚氨酯与钢管、高密度聚乙烯管粘结紧密,有效的隔绝了钢管与周围空气、水及其它腐蚀性介质的接触,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保温性能。根据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CJ/T114-2000),钢管在发泡前应加以清理,去除铁锈,然后对钢管进行发泡,工作钢管不需做防腐。 &nbsp;8、管道连接及压力等级 &nbsp;对于 直埋部分的管道,除管道为预制保温管外,与之配套的附件,如跨越三通、平行三通、弯头等亦为预制件。直埋供热管道上的阀门应能承受管道的轴向荷载,宜采 用钢制阀门及焊接连接,需经常检修处的阀门与管道的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直埋供热管道的补偿器、变径管等管件应采用焊接连接。 &nbsp;压力等级标准规定的公称压力为在 200 以下时为最大许用工作压力,在200 以上时需根据温度进行选择,使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满足管网运行压力的要求。 &nbsp;供热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低于 1.6MPa,热水管网的温度为 130 ,所以热水供热系统的设备和管道附件的压力等级选择为 1.6MPa,其出厂的试验压力均为 2.4MPa,能满足热水供热系统的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的要求。 &nbsp;9、管道热补偿 &nbsp; -9- 根据供热管网走向,管道 热补偿首先考虑自然补偿,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或三通、分支等构件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应力需要时选用 本工程补偿器选用带有保护波的大补偿量直埋外压式轴向型波纹补偿器 解决。 &nbsp;10、管网敷设深度 &nbsp;管网覆土深度应根据应力计算确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 CJJ/T81-98)表 3.1.2“直埋敷设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原则上 DN800 以上的管道的覆土深度不小于 1.5m,其余管道覆土深度不小于 1.2m,具体深度在设计时确定。 &nbsp;11、 管网 敷设相对位置 要求 &nbsp;项目供热 管网沿线 主要 途径 210 国道、 环城北路、 XX 大道、 文化北路、建榆路、常乐路、 芹河新区规划道路、朝阳路、榆麻路及东沙新区规划道路 ,其中仅有 210 国道、 环城北路 东段 、 XX 大道、 文化北路、建榆路、常乐路、朝阳路 已建成通车, 且 环城北路 东段 、 XX 大道 供热管网均已同建设道路一同敷设 。 其余规划未建成道路属城市建设用地,供热管网 按规划要求 与其它市政管网一同敷设。 敷设 供热 管网 时 ( 直埋敷设热力管道的保温外表面 )与其它地下 管道 、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 架空电线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nbsp;供热管道 与建筑物(构筑物)、其它管线的最小距离 &nbsp;表 3 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名称 &nbsp;与热网管道的最小水平 与热网管道的最小垂直净距 -10- 净距( m) &nbsp;( m) &nbsp;地下敷设热网管道 &nbsp;建筑物基础:对于管沟敷设热网管道 &nbsp;0.5 / 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网管道DG250 &nbsp;2.5 / 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网管道DG300 &nbsp;3.0 / 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网管道 &nbsp;5.0 / 铁路钢轨 &nbsp;钢轨外侧 3.0 轨底 1.2 铁路、公路路基坡底脚或边沟的边缘 &nbsp;1.0 &nbsp;通讯、照明或 10KV 以下电力线路的电杆 &nbsp;1.0 &nbsp;桥墩(高架桥、栈桥)边缘 &nbsp;2.0 &nbsp;架空管道支架基础边缘 &nbsp;1.5 &nbsp;高压输电线铁塔基础边缘 3565KV 2.0 &nbsp;高压输电线铁塔基础边缘 110120KV 3.0 &nbsp;通讯电缆关管边 &nbsp;1.0 0.15 通讯电缆(直埋) &nbsp;1.0 0.15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35KV 以下 &nbsp;2.0 0.5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110KV 2.0 1.0 续表 3: &nbsp;燃气管道 &nbsp;压力 150Kpa (对于沟管敷设热网管道) &nbsp;1.0 0.15 压力 150 300Kpa(对于沟管敷设热网管道) &nbsp;1. 0.15 压力 300 800Kpa(对于沟管 敷设热网管道) &nbsp;2.0 0.15 压力 800Kpa(对于沟管敷设热网管道) &nbsp;4.0 0.15 压力 800Kpa (对于直埋敷设热网管道) &nbsp;1.0 0.15 压力 800Kpa(对于直埋敷设热网管道) &nbsp;1.5 0.15 续表 3 &nbsp;-11- 压力 800Kpa(对于直埋敷设热网管道) &nbsp;2.0 0.15 给水管道 &nbsp;1.5 0.15 排水管道 &nbsp;1.5 0.15 乔木(中心) &nbsp;1.5 / 灌木(中心) &nbsp;1.5 / 道路路面 &nbsp;/ 0.7 地上敷设热网管道 &nbsp;铁路钢轨 &nbsp;轨道外侧 3.0 轨顶一般 5.5 电气铁 路 6.55 电力钢轨 &nbsp;轨道外侧 2.0 / 公路路面边缘或边沟边缘 &nbsp;轨道外侧 0.5 / 1 1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2.0 热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直度时 2.0 35 11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4.0 热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直度时 4.0 22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5.0 热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直度时 5.0 33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6.0 热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直度时 6.0 55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6.5 热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直度时 6.5 树 冠 &nbsp;0.5(到树中心不小于 2.0) &nbsp;/ 公路路面 &nbsp;/ 4.5 12、热力站配置 &nbsp;热力站的设置尽量靠近热负荷的中心,以减少二级管网的投资,方便二级 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尽量以自然街区划分供热区域,设计热力站,使二级管网尽量不穿或少穿街区道路。当街区建筑面积太小,可适当合并建站,减少热力站的数量。热力站的建筑可以利用现状锅炉房、建筑配套的供热设备用房,也可以单独建站。项目可研按各地块规划的集中供热面积进行热力站的设置,热力站的规模定为 5 35 万平方米 ,待项目实施时根据各街区热负荷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项目一期工程 供热范围内共新建 161 座热力站。 &nbsp;热力站 尽量选用自控水平较高的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换热机组,热力站内的机组台数最多 2 台, 一般包括换热器间、泵房、配电室等,可布置在单层 、独立 建筑中,也可 附设 在多层建筑 、锅炉房或其他建筑 中 ,以降低造价 ;根据周围建筑及敏感目标分布,可将建筑设置在地上,也可为地下建筑 。 为了 -12- 考虑占地,考虑到安装、检修的起吊问题,选用高效、节能的板式换热器。 &nbsp;热力站确定为二级电力负荷,双回路供电,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实际供电条件及热力站规模,电压等级分别采用 10KV 及 0.38KV。 10KV 为热力站主供电源 ,满足热力站 100%电力供应; 0.38KV 为热力站备用应急电源,就近引入。换热机组及其辅助生产设施为二级电力负荷,现场 PLC 控制站、应急照明等二级电力负荷中重要负荷,其它为三级电力负荷。二级电力负荷中重要负荷第二电源由 UPS 或设备自带蓄电池组提供。 &nbsp;13、 检查井 及 固定墩 &nbsp;检查井 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水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抗渗等级为 P6;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0。井壁穿管处做柔性防水套管。井的上方预留道路面层 200mm。井盖根据井的大小不同,设置井盖数量不同。井盖设计为混凝土预制井盖,以便阀门检修,混凝 土井盖上设有铸铁井盖,用于平时正常开启阀门。井内设集水坑及爬梯; DN500-DN1400 的阀门井设有操作平台以便于阀门维修。井的防腐措施:混凝土外表面涂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两道。 &nbsp;固定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0。固定墩采用矩形和倒 T 形两种形式,固定墩尺寸根据直埋管道水平推力确定。供热管道穿过固定墩处,孔边设环筋、沿孔壁周围分布加强筋。 &nbsp;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nbsp;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4。 &nbsp;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nbsp;表 4 序号 &nbsp;项目名称 &nbsp;单 &nbsp;位 &nbsp;数 &nbsp;量 &nbsp;一 &nbsp;建设规模及内容 &nbsp; &nbsp;1.1 热力管网 &nbsp;km 178.2 1.2 供热面积 &nbsp;万平方米 &nbsp;1850 1.3 热力站 &nbsp;座 &nbsp;161 二 &nbsp;工程占地(临时占地) &nbsp;m2 41 万 &nbsp;三 &nbsp;供热参数 &nbsp; &nbsp;3.1 一级网设计压力 &nbsp;MPa 1.6 3.2 一级网供回水温度 &nbsp; &nbsp;130/70 &nbsp;四 &nbsp;采暖期天数 &nbsp;天 &nbsp;150 五 &nbsp;总投资 &nbsp;万元 &nbsp;273710 六 &nbsp;其中:环保投资 &nbsp;万元 &nbsp;5526.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nbsp;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nbsp;项目建设在 XX 市区内,主要环境问题是道路交通噪声,以及单位、居民社会活动及生活所排放的废水、燃料废气和生活垃圾等。 &nbsp; -1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nbsp;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质、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nbsp;1、地质及地形地貌 &nbsp;项目位于 XX 市东沙片区、老城区、中心商务区及芹河新区 。老 城区、中心商务区呈现城市区域地貌,东沙片区及芹河新区主要波状沙丘地貌。项目拟建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地势较为平坦开阔。 &nbsp;2、地表水系 &nbsp;项目评价范围内 的 地表水 体有榆溪河、榆阳河、 青云河及芹河 。 &nbsp;榆溪河属无定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市区北部毛乌素沙地小壕兔乡的刀兔、河口一带,由北向南流经 6 个乡镇,在鱼河镇汇入无定河,全长 155 公里,河道平均比降 3.07 ,总流域面积 5537 km2。据 XX 水文站资料,其多年平均流量为 11.77m3/s,最大平均流量为 15.6m3/s,最小平均流量为8.09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3.7 亿 m3。由于流域内大部分为风沙草滩区,入渗条件好,降水绝大部分渗入地下,经过调蓄又稳定地补给河道,因而具有流量大而稳定,河水泥沙小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市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河水流量明显减小,榆溪河(红石峡水库至胜天桥段)为 XX 市主要风景浏览区,划为娱乐游泳区。榆溪河城南公路桥以下为渔业用水区。 &nbsp;青云河发源于青云乡色草湾村大碾沟泉(又称色草湾泉),向西南穿青云乡地,在三岔湾与刘官寨之间汇入榆溪河,河道长 27.8km,比降 7.18,流域面积 115km2,年平均流量 0.38m3/s。由于色草湾泉水在上游被拦蓄,沿途河水又不断多次被拦截,下游河道流量变化较大,在枯水期和灌溉期常常断流, 11 月底至翌年 3 月底又是河水冰期,其流量变化较大。 &nbsp;XX 市以西的芹河流域,总面积 534.29 平方千米。供水目的层为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受古河槽控制,自古河槽中心部位向两侧至分水岭地带,含水层厚度由厚变薄,富水性逐渐变差。地下水多年平均补偿量 25.524 万立方米/日,地下水矿化度小于 0.5 克 /升。为 XX 市主要风景浏览区,划为娱乐游泳区。 &nbsp;项 目所在的地下水含水层为第四纪松散砂层,属孔隙潜水,地下水埋藏浅,富水性好,便于开发利用。水质较好属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 0.5g/L。 &nbsp;3、 气候与气象 &nbsp;XX 属内陆半干旱草原自然地理带,系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 -15- 均日照时段 2925.7 小时,日照百分率 66%, 年太阳辐射量 145.2 千卡 /厘米 2,系 XX 省辐射量高值区。年平均气温 9 ,盛夏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 23.4 ,冬季一月平均气温零下 27 。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时间分布为:大于 0 的天数约 250 天,大于 10 的天数约 170 天,大于 20 的天数约 60 天。年平均降水量 414.1 毫米,年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6%。这个时期正是高温季节,也是植物生长强盛期,年平均蒸发量高达 1905.5 毫米,为年降水量的 4.6 倍,年植被蒸发量 925 毫米,为年降水量的 2 倍,气候特别干燥。区内最大 冻土深度 148 厘米。 &nbsp;主要气象灾害干旱占 90%,霜冻占 3%,大风占 6%,冰雹和暴雨占 1%。多年平均风速 2.3m/s,历史最大风速 28 m/s,主导风向西北风。 &nbsp;4、生物多样性 &nbsp;项目周围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 &nbsp; -16- 社会环境简况 : &nbsp;1、榆阳区社会环境概况 &nbsp;榆阳区是全国著名的能源矿产富集区,煤炭、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被誉为 “中国的科威特 ”。区北部是世界特大优质动力和化工煤田 XX 府煤田的主要组成部分;南、中、西部是全国大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 陕甘宁大气田的 重要组成部分;南部有一巨型盐矿,是优质食用盐和化工用盐。榆阳区还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水资源相对充裕,物产丰富,素有 “塞上明珠 ”之称。 &nbsp;“ 十二五 ” 时期, XX 处于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攻坚阶段、传统农业社会跨入新型工业社会的历史转折阶段,是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综合实力持续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转型、跨越的总体特征。 &nbsp;XX 市区内有大学 2 所(含电大),中等专业学校 8 所,中学十多所(其中 XX 中学是 XX 省重点中 学),小学及其他学校 35 所。初中小学普及率达98%以上,高中升学率在 40%以上,市区内有综合性广播电视台站各一处,专业性电视台一处,广播电视已形成网络,覆盖面达 98%以上的地区。移动通讯、宽带网络已构筑起城市信息快车道,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nbsp;委 托中国规划院开展了百万人口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市规划覆盖率达到 50, XX 城区达到 80%。全市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3.1 亿元。完成了古城步行街修复改造和榆溪河生态景观一、二期工程,建成了永济路、新三路、文化北路等七条城市道路和城区污水管网铺设、垃圾处理场一期工 程,实施了东外环等 11 条道路、 32 条巷道和步行街六座古楼亮化美化工程,新增绿地近 6 万平方米。城市公用事业不断发展,供水、供热、供气能力不断提高。启动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 35%。 &nbsp;2、芹河新区 社会环境概况 &nbsp;榆阳新区坐落在 XX 市城区 5 公里的芹河乡东部,新区东起 XX 卫校南北道路,南至明长城沿线,北至芹河沿岸及北环以南的控制区域,西至榆补路北京压气站东围墙处,占地 38 平方公里。 &nbsp;新区是 XX 城区的西大门,也是 XX 中心城区的第四功能区,建成后可承载 20 万人口的居住、休闲、工作、生活, 是 XX 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地;文化教育、新兴科技、旅游服务休闲基地;驻榆大型企业的后勤保障基地;高端 -17- 房地产、商贸、电子、轻工业等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市。目前,新区已经入驻 XX 卫校、 XX 市第九中学、老年公寓、采气二厂等多个项目单位,并在今年 4 月份的西洽会上成功签约红星美凯龙家具项目城市综合体、鄂尔多斯市万兴隆工贸有限公司五星级酒店和高端地产、深圳市铂金科技有限公司文化产业创意园等大型企业,投资额达 60.8 亿元,初步形成了北连空港生态区、西接煤化工园区、南连榆横工业园区及西南新区、东接大墩梁生态公园并与老 城区斜街,形成了新型板块联动格局。 &nbsp; -18- 环境质量状况 &nbsp;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nbsp;1、环境空气质量 &nbsp;环境 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引用 XX 城区空气自动站数据 及 XX华辰洁净能源有限公司天然气综合利用 项目 环评监测数据, 项目区近年没有大的项目建设,环境质量相近,且引用数据符合 3 年时效性要求。 &nbsp; &nbsp;监测点位 &nbsp;实验中学、 世纪广场 、环保 监测 大楼 、 芹河 华辰西侧居民点 ( 见附图 3)。监测点位与拟建项目位置关系见表 5。 &nbsp;监测布点位与拟建项目位置关系表 &nbsp;表 5 监测位置 &nbsp;与 华能 XX 热电厂位置关系 &nbsp;与 芹河新区调峰锅炉房 位置关系 &nbsp;位置关系 &nbsp;距离( km) &nbsp;位置关系 &nbsp;距离( km) &nbsp;实验中学 &nbsp;SW 7.2 - - 世纪广场 &nbsp;SW 5.5 - - 环保监测大楼 &nbsp;SW 8.5 - - 芹河 华辰西侧居民点 &nbsp;- - NE 1.5 监测项目: SO2、 NO2、 PM10。 &nbsp;监测时间: XX 市环境监测总站 XX 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于 2013 年 10月 25 日 -31 日 , 对 实验中学、 世纪广场、环保 监测 大楼 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 ; XX 市环境监测总站于 2012 年 3 月 4 日 10 日对华辰西侧居民点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 &nbsp; &nbsp;监测方法 &nbsp;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照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见表 6)。 &nbsp;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nbsp;表 6 污染物 &nbsp;分析方法 &nbsp;方法来源 &nbsp;检出限 &nbsp;二氧化硫 &nbsp;紫外荧光法 &nbsp;HJ/T193-2005 0.007mg/m3 二氧化氮 &nbsp;化学发光法 &nbsp;HJ/T193-2005 0.004mg/m3 可吸入颗粒物 &nbsp;射线光度法 &nbsp;HJ/T193-2005 0.001mg/m3 &nbsp;评价方法 &nbsp;采 用 单 因 子 指 数 法 进 行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现 状 评 价 , 评 价 标 准 值 为GB3095-1996环境 空气 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见表 7)。 &nbsp; -19-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nbsp;表 7 污染物 &nbsp;取值时间 &nbsp;标准值 &nbsp;SO2 日平均 &nbsp;0.15 小时平均 &nbsp;0.50 PM10 日平均 &nbsp;0.15 NO2 日平均 &nbsp;0.12 小时平均 &nbsp;0.24 &nbsp;监测结果及评价 &nbsp;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见表 8、表 9、表 10。 &nbsp;SO2 监测结果统计表 &nbsp;表 8 监测点位 &nbsp;小时平均值 &nbsp;日平均值 &nbsp;浓度范围 &nbsp;(mg/ Nm3) 超标率 &nbsp;(%) 最大超 &nbsp;标倍数 &nbsp;浓度范围 &nbsp;(mg/Nm3) 超标率 &nbsp;(%) 最大超 &nbsp;标倍数 &nbsp;实验中学 &nbsp;0.009-0.212 0 0 0.037-0.071 0 0 世纪广场 &nbsp;0.01-0.333 0 0 0.021-0.065 0 0 环保监测大楼 &nbsp;0.006-0.097 0 0 0.023-0.046 0 0 芹河 华辰西侧居民点 &nbsp;0.004-0.027 0 0 0.009-0.017 0 0 标准 &nbsp;0.50 0.15 NO2 监测结果统计表 &nbsp;表 9 监测点位 &nbsp;小时平均值 &nbsp;日平均值 &nbsp;浓度范围 &nbsp;(mg/ Nm3) 超标率 &nbsp;(%) 最大超 &nbsp;标倍数 &nbsp;浓度范围 &nbsp;(mg/Nm3) 超标率 &nbsp;(%) 最大超 &nbsp;标倍数 &nbsp;实验中学 &nbsp;0.02-0.055 &nbsp;0 0.025-0.058 0 0 世纪广场 &nbsp;0.015-0.087 0 0 0.028-0.047 0 0 环保监测大楼 &nbsp;0.017-0.044 0 0 0.025-0.032 0 0 芹河 华辰西侧居民点 &nbsp;0.013-0.046 0 0 0.018-0.043 0 0 标准 &nbsp;0.24 0.12 pM10监测结果统计表 &nbsp; 表 10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监测点位 &nbsp;日平均值 &nbsp;浓度范围 (mg/Nm3)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nbsp;世纪广场 &nbsp;0.015-0.057 0 0 实验中学 &nbsp;0.018-0.029 0 0 环保监测大楼 &nbsp;0.021-0.029 0 0 芹河 华辰西侧居民点 &nbsp;0.203-0.278 100 0.85 标准 &nbsp;0.15 由表 8、 9、 10 可知,评价区 除华辰西侧居民点 pM10 超标外,其余监测点 SO2、 NO2、 pM10 监测值</p>

注意事项

本文(XX供热管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