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docx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在新的形势下,实行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势在必行。对此项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因此,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进一步保证发展新党员质量,通过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员队伍勃勃生机与活力。根据县组织部门安排,我们组成调研组, 近日深入县镇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五年来全镇下新党员发展和党员出党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新党员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镇在发展新党员,向组织输送 ”新鲜血液 ”上,为切实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 ,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提高党的战斗力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执行。始终把党员发展摆在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遵循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搞人情入党,不搞突击发展,求真务实,严 格把关,开展新党员发展工作,现有党员人,自 2019 年以来,共发展新党员人。党员中,少数民族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 %。女党员名,占 %。从年龄上来看,在 30 岁以下的人,占 %, 31 岁至 35 岁的人,占 %, 36 岁至 40 岁人,占 %, 41 岁至 45 岁人,占 %, 45 岁以上的人,占 %。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以上人,占 %,专科学历人,占 %,高中及中专学历人,占 %,初中及以下的人,占 %。从党员的职业来看,在岗在职人员人,占 %,农民人,占 %,退休人,占 %,其他人员人,占 %。 从总的情况来看,全镇党员队伍的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党员质量较高。 2、党员出党情况 通过五年来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建设,全镇共有名党员参加,其中有名党员暂缓登记、名党员不予登记。清退不合格党员名,因违反党纪国法处理党员名。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1、总旨意识没有真正树立。部分党员对党的宗旨,一是没有理解透彻,认识上存在误区;二是在贯彻上不到位,没有起到先锋作用。有 %的党员没有牢固树立总旨意识,联系群众不够贴近与深入。 2、带头发挥没有真正发挥。部分党员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没有做到时时处处走在前面,没有真正做到率先垂范 。有 %党员认为自己先进性作用发挥一般;认为党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仅占 %。 3、组织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少数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由于遇到就业生活等困难,对自己党员身份抱着无所谓态度。据问卷调查, %的党员在有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下有时会请假,有 %的党员根本不请假。 之所以发生以上原因,和一部分基层党员放松政治学习,放松价值观、世界观改造有关。没有把自己当先锋队组织一员看待,而是混同一般老百姓。同时,和部分党员对自己要求不严有关,党的利益置之脑后,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些党员,虽 然是少数,但是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在群众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二、我镇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建设方面的情况、存在问题、产生原因以及主要特点。 (一)发展新党员方面主要做法及特点 1、坚持原则,严把关口,突出一个严字 按照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的方针,认真履行发展程序,力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入党积极分子,先进行条件审查,后进行集中培训。在审察培养对象的过程中,采取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资料、找本单位有关人员了解等形式,严格审查程序,并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严格党员入口关。 2、确定对象,重点培养,突出一个重字 通过教育、引导和启发等方式,把思想觉悟高、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的青年农民和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镇上与各村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要求每村每年至少发展名党员,培养名入党积极分子。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3、结对谈心、双向联系,突出一个帮字 对文化程度高、有特长、有发展思路、积极致富的优秀青年,重点培养,要求各个支部成员要责任到人,包村干部与培养对象 “结对谈心、双向联系 ”,不仅了解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情况,更主要是为其提供各种帮扶,特别是政策帮扶和技术帮扶,扶上马送 一程。 (二)党员退出机制方面的做法 实际证明,极少数党员在接受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再履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徒有虚名,名不符实。因此,建立党员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我镇在建立党员退出机制方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每年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重新登记的办法,能者留庸者退。 1、民主评议党员,包括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组织点评和群众测评四个环节。基层党支部根据 “四评 ”情况,结合党员日常表现和群众反映,对党员评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定档意见,报上级 党组织审核。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2、党员重新登记是由党组织对提出登记申请的党员,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登记意见。要求由党员在规定时间内向党支部写出书面登记申请,党支部召开党员登记会议,组织党员民主讨论,与会党员对申请登记党员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对合格的给予登记,不合格的暂缓登记,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未提出登记申请的暂缓登记。对暂缓登记的落实帮教措施,促其尽快转化,一年后符合条件的予以重新登记,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对自愿放弃登记和不予登记的党员,党组织不再承认其党籍。 特点:评议客观,退出有据,保持纯洁。 (三) 存在问题、产生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高。个别支部没有将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和发展党员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如何进行科学管理缺乏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抓党员队伍建设,没有做到经常化与制度化。个别村支部只有在整顿班子、进行村级组织换届时才想到发展党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 2、发展党员渠道不畅。对入党积极分子跟踪培养不及时,这些培养对象也经常不在家,也不主动汇报思想、汇报工作,甚至长期与组织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失去联系。在性别方面,申请入党的农村女青年要求入党的人数偏少。 3、基层组织认识上有偏差。个别支部对党员退出工作重要性 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发展党员退出工作得罪人,做不做无所谓,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同时在吸收新党员上,缺乏主动性,坐等群众自己交入党申请书。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意见和建议 标本兼治,完善提高。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从思想上提高,加强重视;要从基础上抓起,注重效果;要从源头上保证,拓宽渠道;要从考核上落实,严格奖惩,要从机制上创新,改进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管理责任 加强组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各 村党支部要结合实际,严格按照镇党委组织管理部署,切实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施村党支部书记 “一把手 ”工程,全力以赴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真正把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和发展党员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责成专人负责,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签订目标责任制,任务细化与量化,做到 “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 (二)畅通组织渠道,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政策宣教,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发现、推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真正发现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年纪轻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输送。并且建立健全优秀年青分子培养沟通协调机制,做到适时引导 、经常教育、定点联系,分任务、压担子,有目标、有重点的把他们及时纳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结对培养,通过组织,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 (三)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队伍管理 建立工作机制,做到培训、流动有序。一要创新党员培训机制。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随时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并落实好 “三会一课 ”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争先创优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长见识,在参与中受教育。二要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适应外出务工党员分散性、随意性较大的特点,建立 “双管、协管、托管 ”机制,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延伸到哪里。 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专题调研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四)坚持评议管理,淘汰庸差党员 根据党员表现,定期评议监督。按照党章规定,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对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加强教育,要求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如果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