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docx

  • 资源ID:53574       资源大小:17.9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docx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 和谐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使用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创新。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建成和谐社会。从哲学上讲,和谐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和谐既体现在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社会的精神道德思想观念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和道德的支撑。 建设和谐文化,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和谐精神,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交情通体心和谐 ”。只有把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逐渐内化为全体社 会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点点滴滴化入人心,方方面面广为渗透,成为人们的内在素质和自觉习惯,才能塑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全社会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 和谐精神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旗帜鲜明地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深入研究、大力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鼓励一切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培育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这就要树立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 面。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对正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上海尤为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 “四个中心 ”,实现 “四个率先 ”,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都呼唤我们要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我们把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真正变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全社会认同的社会规范的过程时,上海就一定能成为一座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和谐城市。

注意事项

本文(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