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发电厂机组脱硫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 资源ID:5202       资源大小:419.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发电厂机组脱硫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华电能源 XX 第二发电厂 5、 6 号 ( 2×210MW) 机组 脱 硫 技改 工程 建设单位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法人代表 挥云梦 联 系 人 赵海明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桦林路 XX 第二发电厂 联系电话 13945306845 传真 0453-6363084 邮政编码 155136 建设地点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厂区内 立项审批部 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技改 行业类别 及 代 码 N7722 大气污染治理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4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 投 资 (万 元 ) 10503 环保投资(万 元 ) 1050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 例 100% 评价经费 (万 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第二发电厂 位于 XX省东部的 XX市 XX区,距市区约 10 公里。 其地理位置在东经 129 o7 129 o5, 北纬 44°2044°51之间,地处 XX省东南部,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属 XX流域中游地区。 从 1978 年建厂以来, 华 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第二发电厂 经过 四期工程的建设, 现总装机容量为 1620MW。(其中 1、 2、 3、 4号 4× 100MW 机组已改造抽汽供热, 5 、 6号 2×210MW 机为前苏联产机组, 7号 1×2 00MW 国产机组 , 8、 9号 2× 300MW 抽汽供热机组 ), 是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机组企业。 电厂 5、 6号 ( 2× 210MW)机组没有建设脱硫、脱硝设施。 为满足新环保标准的规定要求,进一步改善电厂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第二发电厂 拟对 5、 6号 共两台机组 的锅炉 进行新建烟气脱硫装 置。 按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23-2011) 的要求,从 2014 年 7 月 1 日起, 5、 6 号 机组 SO2 排放浓度必须控制在 200mg/Nm3 以内,所以 本次 拟 对 5、 6 号 机组进行 新建脱硫装置 。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 XX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中第一类鼓励类“四、电力 -9、在役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改造”,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根据国务院 1998 年第 253 号令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相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受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的委托,北京林大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工程 概况 2.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XX市东北郊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第二发电厂厂 3 区内。 厂址西依群山,图佳铁路由厂区西侧的山脚下通过 , 厂址东北距桦林镇约 4km。 厂区东侧有 XX由南向北流过 , 牡桦公路由厂区东侧和XX之间通过 , 生活区位于厂区南侧 , 厂区北侧是桦林橡胶厂。 本项目东侧为 引风机房 , 南侧为 5、 6号烟囱 ;西侧为燃料分厂输煤 栈桥和煤场所在地;北侧为 7号 机组脱硫场地及 围墙 。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1, 脱硫岛总 平面布置 见附图 2。 2.2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华电能源 XX 第二发电厂 5、 6 号 ( 2×210MW) 机组 脱硫 技改 工程 项目性质: 技改 建设地点: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厂区内 建设单位: 华 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总投资: 10503 万元 2.3 工程 概况 本项目为 华电能源 XX 第二发电厂 5、 6 号( 2×210MW) 机组脱硫技改工程 , 主要对 5、 6 号机组进行 脱硫改造, 现阶段企业 5、 6 号机组均未装设脱硫设施 。现有 5、 6 号 机组 实际运行结果 显示 , SO2 排放浓度 为 1150mg/Nm3, 超过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中相应标准 要求 。 本项目新建 一 座脱硫塔作为 5、 6 号 机组烟气脱硫设施。本项目 烟气脱硫采用 高效 石灰石 -石膏湿 法 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可达 90%以上 。改造工程投产后 SO2 排放浓度 低于 115mg/Nm3,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标准要求。 本 项目 新建 构筑物有: 一 座吸收塔 及 循环浆液泵房、事故浆液箱、氧化 风机房 、脱硫综合楼和石灰石粉仓 等 。 5、 6 号机组共用一台吸收塔,需将 烟囱与引风机间的烟道拆除,新建一段混合烟道与引风机房平行布置, 5、 6 号机组引风机出口烟道汇入混合烟道后与吸收塔进口烟道相连,吸收塔出口烟道引出后分成两股分别从烟囱两侧进入。共用吸收塔置 4 于烟囱的东北侧,以避开西北角的燃料运行楼和空压机房,循环浆液泵房、氧化风机房、吸收塔封闭间连为一体,脱水楼及电控设备间也布置在此地。事故浆液箱及制浆系统布置在烟囱的西北侧。 表 1 拟建项目 组成情况 一览表 工程类别 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吸收塔封闭间 占地 面积 约 为 419 m2 循环浆液泵房 占地面积 约 为 129m2 事故浆液箱 占地面积 约 为 75m2 氧化风机房 占地面积 约 为 98 m2 脱硫综合楼 占地面 积 约 为 384 m2 配电室 占地面积 约 为 65 m2 石灰石浆液泵房 布置在石灰石粉仓外,占地面积 约 为 30 m2 石灰石粉仓 布置在综合楼室外,占地面积 约 为 160 m2 公用工程 供水 生活给水接自厂区生活给水管网 ;脱硫系统工艺水源来自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系统,从电厂引接至脱硫工艺水箱 供热 本 项目 所有建筑物采暖 均 接自厂区采暖热网 ,不单设热源。 供电 本项目供电由厂区内供电系统供给。 环保 工程 排水工程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拟全部出售运至 XX 中远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所进行综合利用。 废气防治措施 脱硫系统、石灰石仓除尘器 噪声防治措施 安装配套隔声罩 、 加装 减震 消声器 3、电 厂 现状 华电 能源 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现有机组总容量为 1620MW,其中一期工程为 4× 100MW 国产凝汽式机组,二期扩建工程为 2× 210MW 原苏联产凝汽式机组,三期续建工程为 1× 200MW 国产凝汽式机组。一期、二期和三期扩建工程采用一次升压直流供水系 统, 供水水源为 XX 水。 四期又续建 工程为 2× 300MW 机组。 电厂目前 7、 8、9 号有脱硫装置。 7 号为 200 MW 机组, 8、 9 号为 300MW 机组, 3 台 5 机组共用一套工艺系统,采用石灰石制粉系统。 4、脱硫工程 本项目 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 -石膏湿 法 烟气脱硫工艺 。 根据 本项目实际情况, 本项目 的吸收塔 塔型采用的是喷淋空塔塔型, 布置于烟囱的东北侧 。 烟气脱硫系统包括 吸收剂制备与供应系统 , 吸收系统 , 烟气系统 , 石膏脱水系统 , 排空系统 , 工艺水 、工业水 系统 , 压缩空气系统及废水系统等。其中:吸收剂制备与供应系统包括 石灰石 的储存 、 制浆、浆液储存及输送系统; 吸收系统 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及氧化空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包括石膏浆旋流站、废水旋流站以及石膏脱水、贮存、运输系统; 排空系统包括事故浆罐、事故浆液返回泵、地坑及相关设备;工艺水 、工业水 系统 包括工艺水箱、工艺水泵和除雾器冲洗水泵等; 压缩空气系统 包括杂用气和仪表用气; 废水系统包括脱硫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化学加药系统、 污泥脱水系统。 本改造项目新建 脱硫 综合 楼一座 :包括综合楼、循环泵房、氧化风机房、吸收塔封闭间,长度 56.6m, 最宽处 14m,高 17.2m(局部 9m), 三层,采用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上部结构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墙采用 240mm 厚多孔砖或 250mm 厚加气砼块,外墙采用 490 mm 厚多孔砖作围护材料 。 (1) 吸收剂 制备、供应系统 根据 5、 6 号 机组的总图布置 和实际情况, 可知选 用一套石灰石粉仓系统就足够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FGD 配一套公用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采用来粉制浆系统。由密封罐车运送来的石灰石粉气力输送至石灰石粉仓。主要设备包括一座可满足两台锅炉(设计煤质) BMCR 工况 3 天用量的钢制石 灰石粉仓 (最大存储量约为 0.033t), 二台 星型给料阀,一个石灰石浆液箱。吸收塔设置两台石灰石浆液输送泵(一用一备)输送到吸收塔的管道。石灰石浆液箱总有效容积按不小于两台锅炉 BMCR 工况下燃用设计煤种时 6 小 时的石灰石浆液量设计。浆液池内的石灰石浆液的浓度通过密度计控制在 6 20 30% 之间。调制好的石灰石浆液通过石灰石浆液泵 (一用一备 )送入吸收塔,并配有石灰石 浆液箱, 石灰石浆液箱内设一台搅拌器,其设计和布置应保证浆液浓度的均匀及防止浆液 沉降结块。全套包括搅拌器和需要的连接管、进料出料、溢流和排水管,液位控制、检查孔及所有其他必要设施、法兰等。 同时,再考虑石灰石浆液泵出口对 7、 8、 9 号 机组公用系统单独提供一路供浆管道至相应的石灰石浆液箱。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5、 6 号 (2×210MW) 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采用的脱硫吸收剂 为 石灰石,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第二发电厂 已与 XX 市 联发矿业有限公司 签定了供 应 石灰石的意向协议,能满足新增石灰石用量要求。 ( 2) 吸收系统 新建一座逆流式喷淋吸收塔,新建吸收塔吸收区直径 14.3m,浆池区直径 14.3m,吸收塔总高 28.6m。每塔配置 3层喷淋层,对应的 3台浆液循环泵,每台浆液循环泵流 量 6185m3/h,扬程分别为 16.5m/18.5m/20.5m,并在吸收塔内循环管入口处加装合金滤网。吸收塔液气比 L/G(标湿,吸收塔后)为 10.78。吸收塔浆池容积为 1237m3,浆液循环停留时间约 4min,塔内烟气流速控制在 3.5m/s 左右 。 ( 3) 烟气系统 从锅炉来的热烟气从引风机出口的联络烟道引出,进入吸收塔,向上流动穿过喷 淋层,在此烟气被冷却到饱和温度,烟气中的 SO2 被石灰石浆液吸收。除去 SOX及 其它污染物的烟气,再由脱硫塔出来设置一道净烟气挡板门,通过烟囱排放。不设烟气旁路 ,净烟气挡板门用于停炉检修时的隔离。 烟道包括必要的烟气通道、冲洗和排放漏斗、膨胀节、法兰、导流板、垫片、螺 栓材料以及附件。 在 BMCR 工况下,烟道内烟气流速不大于 15m/s,烟道壁厚 6mm(包括 1mm 的腐蚀余量),烟道留有适当的取样接口、试验接口和人孔。 7 本项目 考虑取消增压风机,将两台引风机进行改造,由两台引风机来克服整个烟风系统的阻力。不设置增压风机,可以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而且,采取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的方案还有一定的节能作用。 (4) 石膏脱水系统 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由石膏 ( CaSO4·2H2O) 、盐类混合物( MgSO4, CaCl2) 、石灰石 ( CaCO3) 、氟化钙 ( CaF2) 和灰粒等组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和利用,对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进行脱水处理。分离出的浆液返回吸收塔继续利用,分离出的废水由废水泵排出脱硫系统,进入脱硫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真空皮带脱水机排出的滤液水由滤液泵送回系统重复使用。 本项目 共设 2 套两级石膏脱水系统, 每套系统 可满足 2 台机组设计工况 100%的石膏产量。石膏 库 的容积可以满足 FGD 装置运行 3 天所排石膏的贮存要求。 石膏库内的石膏通过铲车进行汽车装卸工作。 (5)排 空 系统 本项目 设 置 1 座事故浆液箱,能够满足 1 座吸收塔浆液排空要求。设有 1 台事故浆液返回泵将石膏浆液送回吸收塔,实现检修后脱硫装置快速启动,投入运行。 (6) 工艺水 、工业水 系统 5、 6 号 (2× 210MW) 机组脱硫装置的工艺水源来自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系统,从电厂引接至脱硫工艺水箱。为节约用水,设备、管道及箱罐的冲洗水回收至排水坑重复使用。设备的冷却水可回收至排水坑或脱硫工艺水箱作为脱硫工艺水使用。 工艺水系统设置工艺水泵和除雾器冲洗水泵,工艺水泵供脱硫区域的冲洗、补水, 除雾器冲洗用水供吸收塔除雾器冲洗使用。为保 证 FGD 装置的安全,除雾器冲洗水泵还设有保安电源。 本项目 新设 1 座工艺水箱, 2 台工艺水泵, 1 运 1 备用和 3 台除雾器冲洗水泵, 2 运 1 备用。 本项目 2× 210MW机组工艺用水量为 128m3/h。 8 从电厂来的工业水主要供给系统密封和设备冷却用,因所需水量较少,直接从电厂工业水最近的母管上引接 。 (7) 压缩空气系统 本项目 2×2 10MW机组 压缩空气系统包括杂用气和仪表用气。脱硫岛内设仪用压缩空气储罐,气源来自 5、 6号 机组的仪用空气系统。杂用空气的气源直接从 5、 6号 机组最近的杂用空气管 道上引接。 仪用压缩空气主要用于 CEMS 吹扫、仪表用气及工艺设备用气、仪表的吹扫等。 (8) 废水系统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脱硫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化学加药系统、 污泥脱水系统。 根据脱硫工艺的要求, 脱硫系统需要连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以维持吸收塔浆池适当的 Cl 浓度。 本项目 脱硫装置排放的废水约为 10t/h。脱硫系统排放的废水经废水处理系统后,经废水泵送至现有灰渣浆前池中。现阶段考虑,由于脱硫废水加入灰浆厂外输送部分的防腐改造不在本次改造范围内。脱硫系统设 2 台废水旋流器及 2 台废水提升泵。 (9) 脱硫石膏处理 系统 本项目 考虑 5、 6 号机 组装设 置 脱硫装置,脱硫石膏场按照 2 台机组统一考虑。脱硫产生的石膏首先考虑综合利用,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参考其它电厂的石膏综合利用途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 脱硫石膏拟全部 出售运至 XX 中远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所进行综合利用。 项目投产后生产的石膏可以综合利用。但由于工程的不确定性,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需要选择配套的石膏场。 本项目 5、 6 号机组脱硫工艺原料消耗情况 见表 2,主要设备情况见表 3。 表 2 脱硫项目原料消耗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设 计 1 石灰石耗量 t/h 4 9 2 工艺水耗量 t/h 128 表 3 主要设备 一览 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备 注 一 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1 石灰石粉仓 直径 7000m,直筒段高 5800mm,锥体 高 6100mm 碳钢 台 1 2 石灰石仓 除尘器 风量: 450m3/h,N=2.2kw 台 1 3 电动给料机 出力 :5t/h; 电机功率 :1.5 kw 台 2 4 石灰石 浆液箱 规格: 4500 ×4700,有效容积 66 m3 碳钢衬鳞片 个 1 5 石灰石浆液箱搅器 顶进式,电机功 率 5.5 kw 台 1 6 石灰石粉仓流化风机 Q=100Nm3/h, P=49kPa,N=5.5 kw 台 2 1 用 1 备 7 石灰石粉仓流化风电加热器 电加热型,Q=100Nm3/h;380V, N=5.5 kw 台 1 8 石灰石浆 液泵 形式:卧式离心式 ,Q=13m3/h,H=35m, N=5.5 kw 台 4 2 用 2 备 9 气化装置 块 6 10 手动插板门 套 2 11 压力真空 释放阀 套 1 二 烟气系统 1 净烟气挡 板门 尺寸5.0m×5.0m×0.45m 个 2 引风机 Q=920000 m3/h,P=8150Pa,N=3000 kw 台 4 三 SO2吸收系统 1 吸收塔 喷淋空塔,浆池区直径 11.5m,吸收区直径 座 1 2 浆液循环泵 卧式离心式,流量 Q=4060m3/h,扬程分别 为 16.5/18.5/20.5m,配套电机功率分台 3 10 别为 315355400 kw 3 除雾器 PP 材质,除雾器直径 11.5m,屋脊式 套 2 4 吸收塔 搅拌器 侧进式,搅拌器功率 30 kw 台 3 5 氧化风机 罗茨式,流量 Q=2600Nm3/h,压升 90kPa,配套电机功率 90 kw 台 2 6 石膏浆液 排出泵 卧式离心式,流量 Q=31m3/h,扬程 40m,配套电机功率 15 kw 台 2 7 喷淋层 FRP,母管浆液流量 3685m3/h 套 3 2 用 1 备 5、 公用工程 5.1 给排水系统 (1) 给水 生活用水: 本项目员工由厂内调配,无新增员工,因此无新增生活用水。 本项目 生活给水接自厂区生活给水管网。 生产用水 :本 项目 生产用水为 机组脱 硫 系统用水 , 脱硫系统用水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设备冷却水及密封水,可回收利用;另一部分为脱硫系统工艺用水。 主要包括 FGD 装置运行除雾器冲洗水 , 吸收塔浆池、吸收剂制备系统运行的启动用水和补水 , 所有浆液输送设备、输送管路、储存箱的冲洗水 , 真空皮带脱水机滤饼清洗用水 , 真空皮带脱水机滤布清洗用水 、 真空泵用水 , 设备密封水 等。 本项目 5、 6 号 机组工艺水耗量约 128m3/h。 脱硫系统工艺水源来自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系统,从电厂引接至脱硫工艺水箱。 (2) 排水 11 本 项目 无 新增生活污水 产生 。 生产废水: 主要 包括 FGD 装置运行过程产生的废水 , 石膏浆液脱水系统分离出的废水 ,真空皮带脱水机排出的滤液水, 所有浆液输送设备、输送管路、储存箱的冲洗 废 水 , 真空皮带脱水机滤饼 、滤布 清洗 废 水 等 ,废水产生量约为 10t/h, 脱硫系统排放的废水经 厂区内现有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 后, 用于 干灰拌湿 或煤场喷洒 。 因此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 企业现有废水处理站设计废水处理量为 300m3/h, 采用高效生物处理工艺, 实际最大废水处理量为 60m3/h,有很大余量接 收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所以本项目废水处理的方式是可行的。 5.2 供电系统 本项目供电 由 厂区内 供电系统供给 。 5.3 供热 本脱 硫 工程所有建筑物采暖 均 接自厂区采暖热网 , 不单设热源。 5.4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本项目 定员 12 人, 全部为车间原有职工,无新增工作人员。实行4 班 3 倒 制,年 利用 3075h。 5.5 工程 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10503 万元 。由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自筹。 1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XX 第二发电厂 从 1978 年建厂以来,经过三期工程的建设,总装机容量为 1020MW(其中 1、 2、 3、 4 号 ( 4× 100MW) 机组已改造抽汽供热, 5 、 6 号 ( 2× 210MW ) 机为前苏联产机组, 7 号( 1× 200MW) 国产机组),是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机组企业。 其中 5 号机组于 1990 年 10 月 26 日投产发电。 6 号机组于 1991 年 3 月 31 日投产发电。 XX 第二发电厂现有 5、 6 号机组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污染简述如下: ( 1) 废气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5、 6 号 机组均为 210MW凝汽式机组 。 2012 年 通过在线监测 测得 机组污染物排放情况为: SO2年排放量 5655 吨,排放浓度 1150 mg/Nm3; 5 号机组 烟尘 年 排放量 45吨, 排放浓度 19.8mg/Nm3; 氮氧化物排放量 2738 吨,排放浓度282.42mg/Nm3(数据取自 CEMS 年度平均值)。 6 号机组 烟尘年排放量 50吨,排放浓度 18.0mg/Nm3; 氮氧化物排放量 2711 吨,排放浓度207.25mg/Nm3(数据取自 CEMS 年度平均值)。 机组 氮氧化物、 SO2排放浓度 均不符合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23-2011) 的新排放标准 要求 。 ( 2)废水 2011 年取地表水 55000 万吨,取地下水 367 万吨,其中厂区生产生活用水共 374.02 万吨,其他取水都用于机组开式循环冷却用水。 2003年,厂区建成污水综合治理设施,包含工业废水回收系统(设计值 300吨 /小时)和厂区生活污水回收系统(设计值 300 吨 /小时)。 现阶段厂区 废水主要包括工业用水装置排水、 化学酸碱废水、输煤系统废水、酸洗废水 及生活用水等。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雨水经企业雨水排水口排入 XX。 表 4 废水处理方式及排放去向 序号 废水名称 主要污染因子 处理方式 去向 13 1 工业废水 pH、 SS、 COD 工业废水回收 除灰补充水 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 2 酸碱废水 pH 中和池中和 工业废水 3 输煤冲洗水 SS 沉淀过滤 贮灰场 4 冲灰水 SS 灰场沉淀 完全回收利用 5 生活污水 SS、 BOD5、 COD 厂区生活污水回 收 夏季作化学清水,冬季作 热网补充水 6 锅炉酸洗废水 pH、 SS、 Fe、 Ca、 Mg、COD等 贮水池中和 工业废水 厂区内产生的 生产废水经 工业废水回收系统 处理后 , 回用不外排 。厂区内产生的 生活废水经生活废水 回收系统 处理设施处理后, 回用不外排 。 厂区内的 含煤废水经含煤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3)噪声 现阶段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厂界昼间噪声值在49.7 56.7 dB( A)之间;夜间 厂界 噪声值在 41.9 48.9 dB( A)之间,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2008) 3 类 标准要求。 ( 4)固体废物 厂区内固体废物主要为粉煤灰。现阶段企业 年新增 粉煤灰 量 793838吨 ,部分粉煤灰通过气力输灰系统进入干灰贮灰罐后销售 310255 吨,大部分粉煤灰采用水力输送至贮灰场 约 483583 吨 ,外售做生产建筑材料, 实现了 湿 灰的外运 , 灰渣利用率约为 100%。 现有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改进措施。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第二发电厂 对 5、 6号 机组的锅炉进行新建烟气脱硫装 置后, 5、 6号 机组 SO2排放浓度可以控制在 200mg/Nm3 以内, 符合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23-2011) 的新排放标准 要求 。 但 5、 6号 机组 氮氧化物的 排放浓度 不符合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23-2011) 的新排放标准 要求。 改进措施:对 5、 6号 机组的锅炉进行新建烟气脱硝装置。 14 建设项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1、地理位置 XX 市地处 XX 省东南部,北邻哈尔滨市的依兰县和七台河市的勃利县,西邻松花江地区的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南邻吉林省的汪清县、敦化市, 东与鸡东县、鸡西市及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 129°17至 129°55,北纬 44°20至 51°之间。西北距 XX 省会哈尔滨市约 300km。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厂址位于 XX 市东北郊,距市中心 10km,所属 XX 市 XX 区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 129°51,北纬44°47。 2、地形、地貌 评价区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属 XX 流域中游地区,地貌特征为四面环山,中部低平,呈盆地形状,市区海拔在300m800m 之间。 XX 市建成区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度为210%,海拔高度为 230m260m 之间。 本项目 厂区原始自然标高在 231.00m234.00m 之间,厂址处的百年一遇洪水位约为 233.75m,厂区的整平标高至 234.50m 以上,高于百年一遇洪水位,厂区不受百年一遇洪水影响。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贮灰场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比较简单,最高海拔 489.5m,最低侵蚀基准面 240m,地形属 “V”型山谷,两侧谷坡植被发育,北侧以次生林为主,南侧为人工林,谷坡坡度为 1112°。 3、气象 XX 季风气候明显,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受东亚大型环流影响气候寒冷,干 燥;夏季在东北低压控制下,受太平洋高压脊影响有较多的降水,因此夏季凉爽,雨水集中;春、秋季节为过渡季节,时间短暂。 年均气温 3.8C,夏季最高气温 36.3C,冬季最低气温 -38.3C;年 15 平均降水量 531.0mm,年平均蒸发量 1223.3mm;年平均风速 2.6m/s,年最大风速为 21m/s,出现风向为西南西( WSW)风,年主导风向为西南( SW)风,出现频率均为 15%,年静风频率为 23%;年平均气压为985.7hpa;年日照时长 2473.8h;年平均相对湿度约 66。 4、水文 XX 为松花江右岸较大的一级 支流,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牡丹岭,由南向北流经吉林省敦化、 XX 省宁安、 XX、海林、林口、依兰等市县,在依兰镇西侧汇入松花江。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长江屯以上属山区。XX 中、上游左岸为张广才岭,右岸为老爷岭,流域内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全流域面积 37600km2,主河道长 725km, XX 站以上流域面积 22400km2。 XX 市上游海浪大桥处设有 XX 水文站,距电厂取水口 19km,该站控制面积 21915km2。 XX 市在 XX 站与电厂取水口断面之间。 XX 在水文站至电厂取水断面之间有兴隆河、东小河、铁岭河、苇子沟及北安河 汇入。上游支流海浪河设有长汀水文站,始建于 1952 年,枯季经常断流;另一支流蛤蟆河,建有红卫兵水库,冬季不放水;除上述两大支流外,镜泊湖至 XX 站之间再无较大支流。镜牡之间干流上设有四季通、石头水文站。其中四季通站控制面积 11830km2,石头站控制面积14000km2。 XX 流域年降水量在地区和时间上分布不均。流域内多年降水量约为 595mm,其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年内雨量集中在 6 9 月,占年雨量的 70%以上,冬季 11 月至来年 3 月降水量较少,仅为全年降水量的15%左右。 5、地下水 XX 市区位于张广才岭山系的 东坡与老爷岭山系的西北坡相间部位。北部、东部及东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中部发育有 XX 河谷平原和海浪河河谷盆地。从山区到河谷平原,地下水赋存分布的总变化规律:山区地下水埋藏条件复杂,分布有极不稳定的基岩裂隙水;河谷 16 平原为埋藏浅、分布较稳定富水性较强的砂砾石孔隙水;白垩系上统海浪组和下第三系古新统黄花组为半坚硬半固结碎屑岩,含裂隙孔隙水。依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区域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砂砾石孔隙水、基岩孔隙裂隙潜水两种类型。 6、地震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XX 第二发电厂 厂址位于 XX 断裂带上,处于 XX 河谷盆地西岸的一级阶地上,但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小于 8 度,并且该断裂不是发震断裂。 本项目 厂址位于 本项目位于 XX 省 XX 市东北郊,距市中心 10km,地理位置比较理想。项目区自然资源丰富,水文状况良好,水资源 充足。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城区功能划分 17 城区分为主城区和外围组团:主城区包括老城区和江南新城,其中,老城区以铁路桥分为桥南和桥北两部分。 主城区承担城市的主要职能,即行政 办公、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可研生产、金融贸易、信息通讯、卫生及旅游服务等。 老城区桥南以金融商贸、信息通讯、交通运输为主,形成商业中心、信息中心、客运中心、货运中心等;老城区桥北以文化教育、科研生产为主,以西北大学城为科教基地,以裕民工业园、大庆路工业园及新建的对俄贸易工业园区为生产基地;江南新城以行政办公、文教体育、旅游服务为主,建设党政办公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 XX 市主城区外围组团有铁岭河镇、桦林镇和温春镇,主要承担工业生产加工职能。铁岭河镇以纺织产品加工及包装业为主导;桦林镇以橡胶工业为主导;温 春镇是以建材工业为主导。各组团与主城区之间相对独立,由生态绿地、农田和山川相隔离,由城市快速路相联系。 2、城市性质及规模 XX 市城市性质为: XX 市是 XX 省东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北风景旅游城市。 XX 市城区人口现状和规划 2010 年总人口为 94.7 万人; 2015 年总人口为 108 万人; 2020 年总人口为 120 万人。 3、经济发展状况 XX 市总人口 275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94.7 万人。现有少数民族38 个,少数民族人口 24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8.7%,其中,朝鲜族12 万人,满族 9.9 万人,回族 7500 人 ,蒙古族 3890 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50%、 41%、 3.2%和 1.6%。少数民族居住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 据初步核算, 2011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781 亿元,同比增长 18 18.5%,增幅高出全年目标 2.5 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24.8 亿元,同比增长 1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308.8亿元,同比增长 24.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347.3 亿元,同比增长15.5%。三次产业比重为 16: 39.5: 44.5。与 2009 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提高 0.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 2 个百 分点。 与此同时, 2010 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 (含绥芬河市 )实现 68.2 亿元,同比增长 46%,增幅高出全年目标 16.2 个百分点。其中 ,市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23.4 亿元,同比增长 64.1%,高出目标增幅 22.3 个百分点,开发区财政收入完成 7517 万元,同比增长 52.2%,高出目标增幅 25.4个百分点。从县 (市 )区完成情况看, 10 个县 (市 )区地方财政收入均完成全年目标。 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80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363 元。追赶跨越的 XX 正向更高目标迈进,努力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力争全 市 GDP 和财政收入实现 “超千破百 ” 工业是 XX 国民经济主体和财政税收主要来源。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 40%左右,工业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市直财政收入的 70%左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38 户,资产总计 340 亿元,从业人员 8.1万人。 201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33.4 亿元,同比增长36.1%,是 2005 年的 2.2 倍。 2011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50.9 亿斤,较上年增加 10.5 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 276 亿元,是 2005 年的两倍。农村三次产业比重为 54 28 18;农民人均纯收 入 9363元,同比增长 20.7%,是 2005 年的 2.3 倍,连续八年居全省首位,东宁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35.7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 亿元。 据介绍,上述经济指标高位运行 ,主要得益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2010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17.6 亿元 ,同比增长 44.2%, 19 增幅高出全年目标 4.2个百分点。市直及 10个县 (市 )区均完成全年目标。其中 ,市直完成 174.2 亿元 ,同比增长 45.3%。同时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133.4 亿元 ,同比增长 36.1%,增幅高出全年 目标 1.1 个百分点。市直、开发区及 10 个县 (市 )区均完成全年目标。其中 ,市直完成 37.2 亿元 ,同比增长 14.6%;开发区完成 1.4 亿元 ,同比增长 40.1%。 截至 2011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连续 13 年居全省第一位,对俄贸易额连续 22 年居全省第一位,是全省和全国对俄经贸大市。 2008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 100.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95%,占全省的 43.68%,其中,对俄贸易实现 56.7 亿美元,占全省的 51.24%,占全国的 10%;受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政策调整影响, 2011 年,外贸进出口额完 成 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71.8%,是 2005 年的 1.9 倍,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其中对俄贸易额实现 45.5 亿美元,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60.82%。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1.225 亿美元,居全省第三位。 XX 市已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农副产品主要供应地之一。区内建成了 XX 中俄木材集散中心、中俄果菜出口集散中心、绥芬河青云市场、乌苏里斯克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海参崴中国家电精品城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专业性边贸市场,形成了境外、口岸、市区互为依托、相互辐射的市场网络,发展了吉信、华宇、民运等一批实力较强的边贸公司。 4、科 技 深入实施 “科教兴市 ”战略,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 41193 名,地方科研院所 17 个,博士后工作站 2 个。 5、教育 XX 市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整合,教育结构日趋合理,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德育教育在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实现 “两基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70 所,在校学生 38.8 万人,教职工 31912 人。拥有 XX 师范学院、 20 XX 医学院、 XX 大学、 XX 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XX 幼儿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 XX 农业经济学院、 XX 商业职业学院、 XX 技师学院、 XX 卫生学校等 9 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5.7 万人,教职工 4851 人。 6、文化 XX 历史文化悠久,形成了商周时期莺歌岭文化、唐代渤海文化、清代宁古塔流人文化、近现代的少数民族文化、闯关东文化、红色文化和知青文化,成为 XX"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开拓开放 "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依托。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5 个,公共图书馆 8 个,艺术馆和文化馆 15 个,文物管理机构 7 个,博物馆和纪念馆 12 个。城市规划展示馆、青少年宫建成使用,国际会展中心、革命烈士馆和中俄文化交流中心、新华影剧院正在建设中。 21

注意事项

本文(XX发电厂机组脱硫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