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XX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 资源ID:5181       资源大小:2.14MB        全文页数:1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p>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 目 名 称: &nbsp; 珙县余箐11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nbsp; &nbsp; &nbsp; &nbsp;建设单位(盖章): &nbsp; &nbsp; &nbsp;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 &nbsp; &nbsp; &nbsp; &nbsp; 编制日期: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 &nbsp;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珙县洛亥 110 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示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报告表中不涉及商业机密,予以全文公示。 &nbsp;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nbsp;I 目 &nbsp;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4 环境质量状况. 19 评价适用标准. 2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32 环境影响分析. 3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48 公众意见征询. 54 结论与建议 . 58 &nbsp;II附 &nbsp;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珙县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图、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3 珙县余箐110kV输电线路路径、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4 输电线路杆塔一览图 附图5 杆塔基础一览图 附图6 珙县和长宁县土壤侵蚀图 附图7 珙县和长宁县土地利用图 附 &nbsp;件 附件1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同意开展洛亥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27个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川水电投规20143号; 附件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附件3 宜宾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珙县余箐 110 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宜市环函201442号; 附件4 珙县国土局国有土地使用证珙国用(1999)字第058号 附件5 珙县建设环保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1998-88号 附件6 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长宁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同意本项目线路路径方案的图件; 附件7 四川省创晖德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珙县余箐 110 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电磁环境监测; 附件8 公众意见调查表 &nbsp;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珙县余箐11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 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地良 经办联系人 韩嘉陵 通讯地址 宜宾市珙县巡场镇新桥街民生路1号 联系电话 15283634133 传 &nbsp;真 &nbsp;邮政编码 644500 建设地点 珙县110kV变电站位于宜宾市珙县珙泉镇官沱村4组 110kV输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和长宁县境内 立项审批 部 &nbsp; &nbsp;门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川水电投规20143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永久占地:6403 临时占地:13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00 总投资(万元) 1185 环保投资(万元) 93.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7.9% 评价经费 &nbsp;预计投产日期 2015年6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原名:珙县弘利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珙县余箐11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能为川南地方电网、珙县电网的线路工程,对强化川南地方电网、珙县电网结构以及提高珙县电网供电可靠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余箐110kV变电站已不能满足珙县巡场镇周边及余箐片区的用电符合需求。为满足珙县巡场镇周边及余箐片区的符合发展需求,保证珙县余箐片区的顺利建设,保证珙县110kV变电站与余箐110kV变电站互为备用,打通珙县南北110kV电网的瓶颈,实施珙县余箐11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迫在眉睫。 二、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川水电投规20143号”文关于同意开展洛亥 110 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 27 个项目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附件1),该文件中包含了本项目在内的其他一共27个项目,因此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本工程已建变电站位于宜宾市珙县境内,已得到珙县建设环保局颁发的建设工程 2规划许可证(见附件5),输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和长宁县境内,选线已得到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长宁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见附件6),项目选线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城乡建设规划。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项中第 10 条: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本项目属330kV以下送(输)变电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电磁部分编写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四、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珙县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工程在珙县110kV变电站扩建1回110kV出线间隔,并完善站内相关设施。本次建设是在珙县110kV变电站原预留间隔位置上进行设备基础构筑、设备支架的安装施工,并安装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本期工程不新增占地,土建施工工程量很小,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 珙县110kV变电站位于珙县珙泉镇官沱村4组,目前该站已建成投运。珙县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4803m2,建筑面积为487m2,现有规模为:主变2×40MVA,110kV出线3回(分别至上罗变、华福变和龙头变);35kV出线6回;10kV出线9回;无功补偿2×2×3006kvar。珙县变电站建设时间为1998年,并于1999年3月建成投运35kV变电站,随后于2002年1月升压改造为110kV变电站,由于建站时间较早,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次环评对珙县110kV变电站按本期扩建完成后的规模进行评价。 (2)110kV线路工程: 珙县变电站余箐变电站的11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线路长约18.04km,其中珙县变电站JN16塔线路为新建段,JN16塔余箐变电站线路为利旧段。 珙县变电站JN16塔段 新建珙县变电站JN16塔段110kV线路工程,线路长约11.5km,导线采用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共设杆塔29基,塔基占地约1600m2, 3新建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境内。 JN16塔余箐变电站段 JN16 塔余箐变电站段 110kV 线路工程,利旧段线路长约 6.54km,本段线路导线为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JN3余箐变电站段为双回塔,本期单边挂线,导线垂直排列,线路长约0.54km,JN16JN3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线路长约6.0km,利旧杆塔16基,利旧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和长宁县境内。 本工程JN16余箐变电站为利旧段,由于当时余箐变电站是35kV电压等级,考虑后期升压需要,送出线路按照110kV线路设计和建设,目前本段线路按照35kV线路运行,线路工程的现有规模已包含在珙县余箐新建 35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并已取得了珙县环保局批复(珙环函201118号)。由于本段线路按照35kV电压等级进行了环评,本期工程将升压至110kV电压等级,因此本次评价对利旧线路补做电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评价。 (3)光缆通信工程: 沿新建珙县变电站JN16塔110kV线路工程配套架设一根24芯OPGW光缆,光缆长11.5km,JN16塔余箐变电站已架设有一根24芯OPGW光缆。鉴于光纤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与本项目有关的珙县余箐 110kV 变电站位于珙县巡场镇,该变电站属于珙县余箐35kV变电站升压改造工程的建设内容,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已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行环评,目前该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本次不进行评价。 项目建设基本构成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见表1-1。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表1-1 &nbsp;项目建设基本构成表 名 &nbsp;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珙县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主体工程 珙县110kV变电站为室外布置变电站,主变采用室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外AIS布置,110kV输电线路采用架空出线。 水土流失、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项目 现有 本期 扩建后 主变(MVA) 2×40 / 2×40 110kV进出线(回) 4 1 5 35kV进出线(回) 6 / 6 10kV进出 9 / 9 &nbsp;4线(回) 无功补偿(kvar) 2×2×3006 / 2×2×3006 辅助 工程 已建给、排水系统、化粪池(2m3),事故油池(15m3),站内道路 已建,本期利旧 生活污水、 事故油 公用 工程 已建进站及站外道路 噪声、扬尘 办公及生活设施 已建主控楼、配电室、保安值班室、厕所(建筑面积:487m2)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仓储或其它 已建绿化地带(绿化面积100m2) / 线路工程 主体工程 珙县变电站JN16塔段 新建珙县变电站JN16 塔段 110kV 线路工程,线路长约 11.5km,导线采用LGJ-240/30 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共设杆塔29基,塔基占地约 1600m2,新建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境内。 噪声、 植被破坏、 生活污水、 扬尘、 水土流失、固体废物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JN16塔余箐变电站段 JN16 塔余箐变电站段 110kV 线路工程,利旧段线路长约 6.54km,本段线路导线为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JN3余箐变电站段为双回塔,本期单边挂线,导线垂直排列,线路长约 0.54km,JN16JN3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线路长约6.0km,利旧段共有杆塔16基,利旧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和长宁县境内。 施工期环境影响已消除,不考虑影响因子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办公及生活设施 仓储或其它 光纤通信工程 沿新建珙县变电站JN16 塔 110kV 线路工程配套架设一根24芯OPGW光缆,光缆长 11.5km,JN16 塔余箐变电站已架设有一根24芯OPGW光缆。 噪声、 植被破坏、 生活污水、 扬尘、 水土流失、固体废物 2、主要设备选型 表1-2 &nbsp;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 型号 珙县110kV变 110kV电压设备 断路器:126kV,2000A,31.5kA &nbsp;5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隔离开关:GW4(A)-126,1250A,31.5kA(水平开启式) 电流互感器:LB6-2×600/5A,31.5kA 0.2S/0.5/10P30/10P30/10P30;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线路型):TYD110-0.01H; 电压比:110/3/0.1/3/0.1KV &nbsp;准确级:0.5/3P 避雷器:Y10WZ-102/266w 线路电压互感器 110/3/0.1/3/0.1kV,0.5/3P 110kV线路 工程 导线 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 1根OPGW光缆和1根JLB20A-80铝包钢绞线 绝缘子 型号为U70BP/146玻璃绝缘子;U70BP/280 玻璃绝缘子 铁塔 塔型 呼高(m) 排列方式 基数 铁塔基础 新建段 直线塔 1A3-ZM3 21 三角形排列 5 斜柱式现浇基础、掏挖式现浇基础 24 2 27 1 30 1 36 3 2A3-ZMC2 24 1 27 1 2A3-ZMC3 36 1 转角塔 1A3-J1 15 1 18 4 21 2 1A3-J2 18 1 2A3-JC1 18 3 24 1 2A3-JC2 18 1 24 1 小计 / / / 29 利旧段 直线塔 1B-ZM3 15 三角形排列 1 板式直柱基础 27 2 30 2 转角塔 1B-J2 15 2 18 2 21 2 7858 19 2 1G-SJ2 18 垂直排列 1 21 1 24 1 小计 / / / 16 / 合计 / / / 45 / 本项目输电线路使用的典型杆塔见附图4,输电线路基础型式见附图5。 &nbsp;6五、项目总布置及线路选线的合理性分析 1、珙县110kV变电站 (1)珙县110kV变电站现状 珙县110kV变电站位于珙县珙泉镇官沱村4组,距离县城约20km。该变电站用地已取得珙县国土局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见附件4)和珙县建设环保局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见附件5),变电站于1999年3月建成投运35kV变电站,随后于2002年1月升压改造为110kV变电站。珙县110kV变电站周围以农田为主,目前以种植水稻为主,外环境较为简单,在变电站西南侧有8户居民,最近一户距离变电站约7m。 珙县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为4803m2,建筑面积为487m2,现有规模:主变2×40MVA,110kV出线3回(分别至上罗变、华福变和龙头变),预留2回(长宁变和余箐变),架空出线;35kV 出线 6 回,其中珙门线、珙坝线、珙观线、珙底线为架空出线,珙三线、珙天线为电缆出线,无预留;10kV出线9回,其中珙两线、珙周线、珙凤线。珙水线、珙官线、珙大线、珙翼线为架空出线,珙北线、珙南线、珙漂线为电缆出线,无预留;无功补偿 2×2×3006kvar。珙县 110kV 变电站由于建成于 2002 年 1月,建站时间较早,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珙县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珙县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110kV配电装置户外布置于站区东侧,向东架空出线;主变压器户外布置于站区中部,10kV 电容器组户外布置于站区北侧,35kV 配电装置、二次设备室构成一个单层配电室,东西向展开布置于站区西北侧,主控室、值班室、卫生间等布置于站区西侧。变电站的进站道路从站区的西面接入。站内布置约4.0m宽的环形道路。事故油池设置在两台主变之间,化粪池设置在主控室西侧空地上。 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具有以下特点:平面布置整齐紧凑,进出线方便,功能分区明显,满足工艺流程要求;靠近现有道路,减少进站道路的长度,站内外道路方便运输。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合理。本期扩建不改变变电站的平面、竖向布置方式。 本次建设是在珙县110kV变电站原预留间隔位置上进行设备基础构筑、设备支架的安装施工,并安装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本期工程不新增占地,土建施工工程量很小,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目前珙县110kV变电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本次珙县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不增加运行人员和生活污水产生量,根据现场调查,珙县110kV变电站区内值班人员生活污水经已建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7由珙泉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站内雨水、电缆沟内的积水排至站外南侧围墙边的排水沟,再由钢筋混凝土涵管引至站址外的洛浦河。 主变压器设置有事故排油系统,事故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事故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15m3),油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 2、输电线路 (1)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1)避让宜宾市珙县城市规划及沿线乡镇规划区域,尽最大可能满足县和乡的规划要求。 2)避让军事设施、重要通信设施、飞机场,以及矿区、矿藏探明区域、采空区、炸药库、油库等,确保路径的可行性和今后线路安全运行。 3)尽量缩短线路路径,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4)尽可能避让不良地质地段。 5)尽量避开树木密集区,减少树木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6)与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时,尽量选择钻越方式;减少交叉跨越已建送电线路,尤其是避免交叉跨越110kV电压等级及以上送电线路,以方便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 7)避让成片房屋,减少房屋拆迁,降低工程造价。 8)尽量靠近现有公路,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及运行维护。 9)满足上述条件下,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除上述之外,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跨越110kV线路方案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2)线路路径 根据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的珙县余箐110千伏输电线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沿线已建电力线路设计及运行情况的调查,根据变电站和接入线路的地理位置,结合珙县的相关规划、交通条件、电力及通信线路走向、民房分布、矿区分布、林木茂密程度以及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优化,按照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意见,经过反复比较,拟定出两个可行的新建段线路路径方案,即方案一(推荐方案)和方案二(比较方案)。 &nbsp;8方案一(推荐方案):线路由珙县110kV变电站出线后,右转向东北避开其进出线路及房屋后,到小坎坡附近逐渐向左转,总体上沿珙泉镇到巡场镇的公路方向,线路在避开公路沿线的住房、水泥厂等密集住宅区,途经岩梯、草地弯、过路田、木把田。在木把田附近接入已建的110kV线路耐张塔(JN16),线路长度约11.5km。 方案二(比较方案):线路由珙县110kV变电站出线后,左转向西北跨越其它35kV进出线路避开临近房屋后,总体上铁路宣珙线方向途经店子榜并在店子榜附近右转,在苦塘坳遂道上方走线,到达木把田附近接入已建的 110kV 线路耐张塔(JN16),线路长度约11.7km。 新建段线路路径方案的技术经济见表1-3。 表1-3 &nbsp;本工程新建段线路路径方案技术经济表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比较结果 线路长度 单回路:11.5km 单回路:11.7km 方案一优 曲折系数 1.08 1.09 方案一优 气候条件 310m-700m 高温40,低温-5,年平18.2,大风22.2m/s,覆冰厚度5mm 310m-700m 高温40,低温-5,年平18.2,大风22.2m/s,覆冰厚度5mm 相当 沿线地形地质 多为丘陵,少数平地; 岩石40、松砂石40、普通土20%,无不良地质条件 多为高山和丘陵; 岩石50、松砂石30、普通土20%,无不良地质条件 方案一优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 钻、跨110kV线路3次,跨35kV及以下线路23次,跨普通公路(含便道路)10次,不通航小河1次。 钻、跨110kV线路3次,跨35kV及以下线路29次,跨普通公路(含便道路)5次,不通航小河1次。 相当 交通条件 汽车运距约 8.0km,人力平均运距约0.8km 汽车运距约 10.0km,人力平均运距约0.9km 方案一优 房屋拆迁 无 拆迁民房3处 方案一优 林区分布及砍伐 砍伐果树25棵,竹80棵 砍伐果树65棵,竹90棵 方案一优 投资额 1038万元 1235万元 方案一优 推荐方案 方案一 通过对珙县余箐110kV新建段线路工程路径方案进行环保分析可以看出: 社会因素:方案二需要拆除 3 处民房,方案一可减少项目建设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并减少了建设成本。 &nbsp;9林木因素:方案二路径长于方案一,且方案二砍伐的树木量大于方案一,从而增加了沿线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量; 交通因素:方案一交通条件较优于方案二,节约成本,且可减少施工过程临时便道的修筑,从而减少对地表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珙县变电站余箐变电站的11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线路长约18.04km,其中珙县变电站JN16塔线路为新建段,JN16塔余箐变电站线路为利旧段。 珙县变电站JN16塔段 新建珙县变电站JN16塔段110kV线路工程,线路长约11.5km,导线采用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共设杆塔29基,塔基占地约1600m2,新建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境内。 JN16塔余箐变电站段 JN16 塔余箐变电站段 110kV 线路工程,利旧段线路长约 6.54km,本段线路导线为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JN3余箐变电站段为双回塔,本期单边挂线,导线垂直排列,线路长约0.54km,JN16JN3线路单回架设,导线三角形排列,线路长约6.0km,根据现场踏勘利旧段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为10m,共有杆塔16基,利旧段线路位于宜宾市珙县和长宁县境内。 本工程JN16余箐变电站为利旧段,由于当时余箐变电站是35kV电压等级,考虑后期升压需要,送出线路按照110kV线路设计和建设,目前本段线路按照35kV线路运行,线路工程的现有规模已包含在珙县余箐新建 35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并已取得了珙县环保局批复(珙环函201118号)。 本工程110kV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线路沿线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尽可能减少与已建送电线路的交叉跨越,以降低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线路尽量靠近和利用现有公路,以方便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有利于安全巡视;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地质段,以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其长期可靠安全运行;线路沿线采用高塔跨越林木,尽量减少林木的砍伐。本项目输电线路已经获得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长宁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见附件6),按照该文件指示,本项目线路选线已取得珙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和长宁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同意,目前本项目选线方案已报送巡场镇和珙泉镇 10 人民政府审核,因此,线路建设符合沿线乡镇规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线路路径选择是合理的。 (3)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可研文件,本项目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其它线路时,工程设计中已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对跨越河流、公路、送电线路等保留了足够的净空。导线对地面及其他交叉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1-4。 表1-4 &nbsp;110kV线路对地面及其它被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 (m) 备注 1 居民区 7.0 线路处于评价范围内有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2 非居民区 6.0 线路处于评价范围内无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3 110kV电力线路 3.0 / 4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7.0 / 5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顶部 4.0 / 6 至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顶部 3.0 / 7 不通航河流 3.0 至百年一遇洪水位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了解及收集的资料统计,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的交叉跨越情况见表1-5。 表1-5 &nbsp;110kV输电线路全线主要交叉跨越 序号 名称 跨(钻)越次数 备注 1 110kV电力线路 3 跨越110kV巡昌线1次,钻越110kV龙巡东线和110kV龙巡西线各1次 2 电力线路(35kV及以下) 23 / 3 通信线路 8 / 4 公路及机耕道 10 / 5 不通航河流 1 洛浦河 本工程跨越洛浦河一次,跨越处河面宽约20m,跨越河流段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且无珍稀鱼类,本工程不在河流中架设杆塔,杆塔架设选址在河流两岸,且高于洛浦河50年一遇洪水位,同时施工产生的渣土禁止排入河道,项目施工对河水水质影响很小。 本项目新建线路与工程区内其他已建110kV输电线路有3处交叉跨越,其中单回排列段跨越110kV巡昌线1次,钻越110kV龙巡东线和110kV龙巡西线各1次。其交叉跨(钻)越点具体情况见表1-6及表1-7。 &nbsp;11表1-6 &nbsp;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钻越情况 被钻越线路名称 钻跨方式 被钻越线路钻越点处导线高度(m) 规范要求间距(m) 本工程线路允许架设高度(m) 满足现行规范下的实际距离 被钻越线路情况 最低点 最高点 110kV巡龙东线 钻越 24 4.0 7 20 4 正常运行 110kV巡龙西线 钻越 22 4.0 7 18 4 表1-7 &nbsp;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跨越情况 被跨越线路名称 跨越方式 被跨越线路跨越点处导线高度(m) 规范要求间距(m) 本工程线路最低允许架设高度(m) 被跨越线路情况 110kV巡昌线 跨越 14 3.0 17 正常运行 (4)林木砍伐情况 根据设计规程和目前的环保政策,本项目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竹林集中地段,尽量升高铁塔采用高跨方式以减少树木砍伐; 导线与树木(考虑三年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4m,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3.5m的树木不砍;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0m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及灌木林时不应砍伐通道,三年内能保证距净空3.0m即可。 据调查,本工程线路未穿越国有林区及森林保护区。本工程线路经过区域地形为丘陵,据统计,本项目共砍伐果树25棵,竹80棵。 在满足相关设计规程和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少砍伐树木,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项目拆迁及安置 本工程拟建线路在线路路径拟定时,已避让民房,无跨越民房的情况,由“环境影响分析”及“专项报告”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不涉及环保拆迁。 七、工程占地情况 1、珙县110kV变电站 珙县110kV变电站已建成运行,占地面积为4803m2,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施工均在站内施工,不涉及新增占地。 2、输电线路 本工程输电线路共用杆塔,45基,塔基永久占地约0.16hm2,其中新建杆塔29基, 12 利旧杆塔16基,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约0.05hm2,牵张场临时占地约0.08hm2,塔基施工挖方量为1800 m3,填方量为1800 m3,挖填方量可实现平衡,塔基占地主要为丘陵。 八、运营期工作人员 珙县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每班仅1名保安人员,扩建后不增加工作人员。 九、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珙县110kV变电站本次间隔扩建可利用珙县变电站已建成的进站道路进行运输,交通运输条件情况较好。 输电线路工程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运输条件较好,期间有机耕道可以利用。其中公路运输距离约8.0km,人力运输距离约0.8km。 (2)施工工序 珙县110kV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工序主要为设备基础构筑、设备运输、设备安装,施工周期约需15天,每天需布署技工2人左右,民工8人左右。 架空线路施工工序为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等。输电线路施工周期约需6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10人左右,民工25人左右,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 十、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为1185万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8。 表1-8 &nbsp;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珙县变电站 架空线路 合计 1 占地面积 永久 m2 4803 1600 6503 临时 紧线场 m2 / 800 800 塔基施工 m2 / 500 500 合计 m2 4803 2900 7703 2 进站道路长度 m / / / 3 挖方 m3 50 1800 1850 4 填方 m3 35 1800 1835 5 总弃/填土量 m3 15/0 0/0 15/0 6 总建筑面积 m2 / / / 7 静态投资 万元 147 1038 118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nbsp;13 1、珙县110kV变电站 珙县110kV变电站目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目前,该变电站还未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现值班人员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由珙泉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收集处理;事故油经管道排入事故油池(15m3),收集后的事故废油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没有外排。变电站在运行期间没有收到环保投诉,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同时,根据现场监测,珙县110kV变电站四周设置站界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419×10-2kV/m至2.218×10-1k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6.5×10-5mT至4.56×10-4 mT之间;无线电干扰在 36.08dB(V/m)至 41.83dB(V/m)之间,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2、输电线路 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本工程利旧段线路属于余箐观音岩35kV线路的一部分,该线路属于四川能投珙县电力有限公司所有,由于本次工程对原有线路的利用,原有线路将被断开,观音岩JN16输电线路将改接其他变电站,对于观音岩JN16 输电线路的改造不属于本次评价内容,需由其所属业主另行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nbsp;1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珙县位于宜宾市南部,位于东经104°38105°02,北纬27°5328°31之间。北距宜宾市城区46千米,南与大雪山相连,距云南威信县城69千米,西靠筠连县,东南、东北与兴文县、长宁县连界。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东南部。位于东经 104.44°105.03°,北纬28.15°28.47°之间。东邻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界,北与南溪区、宜宾市相连,距宜宾市政府驻地57千米。 本项目珙县110kV变电站位于珙县珙泉镇官沱村4组,其间有省道和乡道相通,交通较为方便;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位于珙县和长宁县境内,途径珙县珙泉镇、长宁县硐底镇、珙县巡场镇辖区。 二、地形、地貌、地质 工程所在区域站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南临云贵高原,属川南山地。山脉走向大致呈东西向,总的地势南高北低,海拔300700m。拟建工程区属低山区,阶地地形较平坦。工程区处扬子准地台区,属滇黔褶断区之娄山坳陷褶断束。地跨东西向南北向构造、旋钮构造、北西向构造等体系。构造线展布方向多异,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还有弧形展布者。工区无区域性大断层通过,褶皱为其主要构造形迹。区内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工区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因此场地整体稳定性条件较好,适宜修建站址。工作区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apl), 第四系崩坡积层(Qcol)及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地层,其中第四系地层岩土类型有卵石、碎石土、含角砾粘土,嘉陵江组地层岩性有灰岩、白云岩、白云质角砾岩、断层角砾岩等。 输电线路沿线位于丘陵地区,地势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山体总体陡直,坡度大,山谷切割深,基岩出露明显。区域内分布地层相对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本段线路两路径方案沿线主要以松砂石为主,表层的粘土较厚。主要为紫红色泥岩、钙质泥岩和第四系残积、残坡积粘性土。岩石一般较完整,松散堆积层状态也较好,地基土条件较好,全线路地质稳定,附近无 15 明显滑坡、泥石流、塌方等不良地质现象,地震裂度小于度。 根据调查,输电线路沿线无滑坡、泥石流、压矿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没有需要避让的地质不稳定区。通过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线路经过区域内无地下矿藏分布和开发,杆塔定位对其无影响。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第一、二号修改单,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三、气象、水文 1、气候条件 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极端最高温度为41°C,最低温度-3.7°C,年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为82%左右, 无霜期329天,最大风速为22.2m/s。本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特征值下见表2-1。 表2-1 &nbsp;气候条件组合表 项目 内容 项目 内容 线路通道海拔高度(m) 300700 年最小相对湿度() / 年平均气温(0C) 18.2 平均相对湿度() 82 极端最高气温(0C) 41 平均霜日数(天) 35 极端最低气温(0C) -3.7 平均雾日数(天) 8.3 最大风速(m/s) 22.2 年日照时数(h) 1857.7 平均风速(m/s) 1.7 平均雷暴日(天) 40 年平均降雨量(mm) 950 日最大降水量(mm) 156.3 2、水文条件 珙县变电站控区所属河段河床标高414.86415.03m,变电站站区地形标高418.3420.29m,高出河床水面35m。变电站处历史洪水位标高小于417.5m。 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有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堆积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对基础及其开挖无影响;松散堆积孔隙水埋深较浅,水量较为丰富,线路基础施工开挖时应加</p>

注意事项

本文(XX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