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docx

  • 资源ID:50936       资源大小:18.4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docx

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从哲学角度深入思考和研究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的一致性、共同性,是我们首先要把握的一个观点。所谓辩证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从矛盾和矛盾对立双方的联系中去观察和把握事物,反对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和谐思维也是如此。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只考虑经济发展,同时也要考虑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不能只顾城市、沿海地区的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市与乡村、沿海与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不能只对自然进行索取,而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等。显然,这些都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我们所提倡的辩证的和谐观与形而上学的和谐观是根本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和谐观,否认矛盾, 掩饰差异,是一种 “纯粹 ”的和谐。正像陶渊明所向往的 “桃花源 ”、历史上一些政治家所主张的 “乌托邦 ”和 “大同世界 ”一样,这种 “纯粹 ”的没有矛盾与差别的和谐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否认矛盾、掩盖矛盾,而是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即通过努力使社会矛盾减少和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最少的数量,不至于被激化或引发对抗性冲突。 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思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既包含斗争、冲突的一面,又包含统一、和谐的一面。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中物体 不论是死的物体或活的物体 的相互作用 中既包含和谐,也包含冲突,既包含斗争,也包含合作。 ”我们观察事物、考虑问题,只有把握这两个方面,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当然,由于时代不同,我们在战略和策略上强调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当敌对阶级、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对抗的时候,无疑要通过斗争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则应强调和谐、合作的一面。比方说,今天我们摒弃 “以阶级斗争为纲 ”,强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斗争。实际上,在人民内部有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同敌对势力和不法之徒的斗争。如果放弃这种斗争,也 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 当今世界,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谐思维在承认矛盾斗争性的同时,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事物合二为一的特性。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世界事务,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才符合国际国内发展的潮流。和谐思维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主张宽容。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文化,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能以排斥、敌视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与处理不同文化,而要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气度,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的发展。以往我们在阐述与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时,只看到斗争、 “分 ”的一面,而忽视了矛盾统一、 “合 ”的一面,这显然是片面的。要知道,虽然没有分就没有合,但没有合分就失去意义,合是分的目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 “合 ”的力量,通过 “和 ”推动社会前进。古语云:家和万事兴。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全国人民只有和谐相处、齐心协力,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世界也是如此,和而不同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注意事项

本文(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