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docx
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镇位于市中南部,面积 96 平方公里,辖 8 个行政村、 1 个社区,总人口 19947人,党员干部 840人,现有镇、村光纤接收站 4 个,村卫星接收站 1 个、村光盘播放点 2 个,农村中小学卫星接收站 8 个,覆盖了全镇所有行政村和中小学。 远程教育站点建成开通后 ,我镇紧紧围绕发挥远程教育作用这一主线,坚持以 “管、学、用 ”为重点 ,念好 “保、强、增、促 ”四字经,健全机制运行规范、强化管理促进教学、积极创新增强效益,推动了全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两年多来,我镇累计投入远教经费 7万多元。到目前,远程教育工作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管、学、用 ”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 “三项补贴 ”保运行 一是村级站点工作 “经费补贴 ”。村级办公经余庆县镇党委 自 2019 年 6月以来,我镇相继开通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光纤接收站 2个, 卫星接收站 9 个,信息站 1 个,播放点 3 个,形成了覆盖全镇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站点开通后,我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长效机制,强化教学组织与管理,累计培训党员干部 14000人次,培训群众 16000人次,有效地推动了远程教育深入发展。 一、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我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远程教育办公室,抽调了 3 名同志具体办公。为有序推进远程教育工作,我镇对远程教育工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站点制度。要求班子成员每年到联系站点指导工作 8 次以上,并参与站 点学习,填写听课记录表,对教学辅导人员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二是建立了工作督促检查制度。领导小组每月到远教站点检查一次远教工作,填写远程教育检查情况登记卡,对工作滞后需要整改的 ,在登记卡上注明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间,责令按期整改。 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采取发放远程教育学习内容需求表、走访等形式收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信息,由站点管理人员根据多数人的需求作出教学计划,提前准备课件,组织群众学习。同时,要求各站点每月报送一篇以上信息,及时总结远教工作经验,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四是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镇党委以远教站点所辖人口数为基准,以每年每人 0.5 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保证了站点运转的必要开支。由于经费保证,两年多来,我镇依托远程教育,在全县率先建成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 3 个站点拉通了电信宽带网,开发了镇的民本 官 念、花灯之乡:等 5个乡土课件。 五是建立 “村校共建共用 ”机制。我们坚持管理共同负责、经费共同承担、培训共同组织、考核共同实施,开展了 “村校共建共用 ”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站点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扩大了远程教育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六是建立了远程教育考核办法。把远 程教育工作纳入村的综合考核,并设置远程教育工作单项奖,对达到县 “五好站点 ”标准的,给予 1000元奖励;对工作开展较差的,对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二、抓队伍建设,确保站点正常运转 一是抓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各站点均配备了 2 名以上熟悉计算机知识的管理员,先后组织 50 人(次)参加了市、县两级举办的远程教育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骨干培训班培训。同时,还利用中学信息站举办了三期管理人员培训班,确保管理人员会操作、懂管理。制定了镇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考核细则,镇党委与管理人员签定责任状、协议书,对站点设备运行正常、培训工作开展好的 管理员每年给予 360 元岗位津贴,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的管理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严格遵守县委组织部关于管理人员更换报批制度,保证了管理人员队伍稳定。 二是抓设备维修队伍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聘请了 4 名专业计算机人员组成镇远程教育技术支持队伍,与他们签定协议书,明确职责,负责全镇远教设备的维护,实现了小维修不出镇,确保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是抓教学辅导队伍建设。坚持从镇的技术骨干中聘请教学辅导人员,并以镇党委的文件固定下来。同时制定了镇远程教育教学辅导员管理细则,规定每个辅导人员每年 必须开展教学辅导活动 4次以上,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完不成辅导任务的辅导员扣发年终奖,并把教学辅导工作任务纳入股站所百分制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三、多形式开展学习培训,确保学有成效 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一是分类编班学。根据党员干部群众的需要,将乡镇站点的培训对象分成了政法、农口、党政三个班,村级站点的培训对象分成了种植班、养殖班、烤烟班、果蔬班、市场经济营销班等 ,并进行编班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对基础好、悟性高的教育对象,注重引导开展个性化学习;对底子差、年龄偏大的教育对象,课后由辅导员组织到远程教育示范基地上进行实地辅导。 截至目前,全镇已办培训班 45 期,培训党员干部群众 3000余人次,群众 4500 余人次。 二是分散自助学。站点建立了个性化学习服务制度,每月定期向群众发放节目预告单或便民服务卡,党员干部和群众随时可到站点自助学习,管理人员必须尽力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为他们做好播放工作和上机指导。目前,全镇采取个性化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已达 1000 余人次,下载资料 2019余篇,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发布信息 82 条。共青林场场主祝常亮依托远程教育站点从网上下载水果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科技资料,了解水果市场价格,同时根据网上信息调整种植 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送教上门学。为了满足偏远山区群众的收看需要,我们在农村能人党员家中设置远教示范户播放点,每月按照学习计划定期向他们发放文字资料和光碟,委托他们组织当地群众收看。同时,采取 “1+1+3”模式开展远程教育服务工作,即 1 名辅导员联系帮扶 1 名农户,负责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从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服务,把其培植成远程教育示范户;远程教育示范户联系 3 名农户进行结对帮扶。目前,全镇共建立示范户播放点 23 个,培植远程教育示范户 18 户,向群众发放光碟 2019余张,发放文字资料 6000 余份,利用示范户播放点 培训群众 6000余人次。官仓村新塘村民组农民冉启余,在远程教育辅导员的服务支持下,葡萄种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2019 年,他种植的 2 亩葡萄收入达 5000余元,比往年增收 1000 多元。费少,站点运行难,易导致培训工作脱节现象。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镇每年补贴每个村级站点1000 元运转经费,并对新建的金坪山和山村站点分别补贴 10000 元工作经费。二是村级站点管理人员 “岗位补贴 ”。针对村级站点管理员为村干部兼职,报酬少、工作量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镇每月给予每名村级管理人员 10 元岗位补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三是远程教育示范户 “项目补贴 ”。为发挥远程教育的惠民作用,我镇把生猪、乌骨鸡养殖等项目与远程教育 “示范点 ”建设结合起来,实行 “项目补贴 ”,对 30 头规模的生猪养殖户贷款贴息、对 200羽规模的乌骨鸡养殖户种苗对半补贴、对 2 亩以上的稻田养鱼户种苗全额补贴,调动了农民参加远教培训的积极性,促进全镇产业化发展。 二、 “四项制度 ”严管理 一是实行月检修。要求站点管理人员每月对设备器材使用以及网络状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况进行 1 次全面检查,对设备清尘、测试,做好检修登记。二是实行周反馈。要求村级和学校站点每周向镇远教办反馈 1 次工作信息,包括网络 设备运行和组织培训的情况以及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站点管理等方面,由镇远教办综合分析,及时整改完善,提升站点服务功能。三是实行季督查。镇远教办坚持每季度对站点设备维护、学习培训、站点值日、示范基地建设等情况进行 1 次全面督查,形成教学组织管理评估报告。四是实行年考核。镇党委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对各村年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综合评估,给予奖励或通报批评。 三、 “五分培训 ”强教学 为扩大远程教育站点辐射功能,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增强实效性,我镇在实行集中学习和分散培训基础上,深化教学组织管理,创新 实施 “五分制 ”教学法,把不同需求的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分成五个平台开展专题培训。一是以党员为主体 ,分层面培训。突出机关、学校和农村 3 个层面党员的行业特点,分别由镇光纤站、中小学和村级站点组织专题培训。二是以干部为主体 ,分小组培训。以单位进行组合 ,全镇分为 5个远教学习小组 (即党政组、农业组、财贸组、工建组、司法组 ),每小组每月组织干部学习 1 次以上。同时 ,镇远教办还根据中心工作的开展 ,分期举办各类村级干部培训班 ,使全镇村干部年内轮训 1 遍。三是以骨干为主体 ,分阶段培训。从提高站点管理人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员和教辅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教学服 务水平入手,积极与学校协调配合,利用学校管理老师培训村级站点管理人员,每年分 6期对村级站点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 ,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四是以大户为主体 ,分类别培训。针对种养大户的实际需要,镇党委不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大户集中培训,使全镇所有大户每年至少轮训 1 次;同时各村站点不定期组织大户培训农业适用技术。五是以农民为主体 ,分季节培训。结合农时季节的需要,及时组织农民群众培训。如今春造竹中进行栽竹技术培训。 2019 年至今,全镇累计开展先进性教育、农业技术等专题培训 83 场,参训人员达 2180多人 次。 四、 “两种模式 ”增实效 我镇在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中,始终把 “用 ”作为远程教育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实施 “远教 +大户 ”、 “远教 +协会 ”等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 “远教 +大户 ”模式。 “远教 +大户 ”即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平台,以产业大户为对象,通过远教信息联络员与各类专业大户结成 “对子 ”,有针对地收集、传递各种信息,指导大户运用资源,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促进全镇产业化建设。我镇在涉农站所中明确 7 名农技辅导员作为信息联络员,分别负责联系一类专业大户,定期或不定期收党委强化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集大户的生产需求,利用远教网络资源 ,向他们传递适用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同时,按照 “适用实效,分类指导 ”的原则,信息联络员带着大户学、指导大户用、帮助大户干。通过两年多的发展,全镇规模化生产呈现良好的趋势,兴红村和星光村建立起生猪、乌骨鸡养殖和稻田养鱼示范基地, 30 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户达 131 户。星光村建立蔬菜种植基地,铁匠炉村建立花卉种植基地,三块村和凤凰村建立竹编生产加工基地,每年可销售竹席 80多万根。 二是 “远教 +协会 ”模式。为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逐步解决 “空壳村 ”问题,我镇积极探索实施 “远教 +协会 ”模式。该模式以产业为依托,远教为载 体,协会为抓手,发挥村党支部组织引领作用。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建立村级经济组织协会,创办经济实体,支部利用远教平台组织会员学技术、获信息,协会连接市场、促销售,以发展村级经济增加积累。 2019 年,星光村党支部采取这一模式建立养殖协会,兴办一间乌骨鸡养殖场,到去年底已出栏 10000 羽,增加集体收入20190 元。通过探索实践,我镇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我镇远程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