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1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 告 表 (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 项 目 名 称 XX 市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 项目 建 设 单 位 ( 盖 章 ) XX 市市政建设开发公司 法 人 代 表 ( 盖 章 或 签 字 ) 联 系 人 林 苏 联 系 电 话 15060009812 邮 政 编 码 350001 环保部门填写 收到报告表日期 编 号 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 2 填 表 说 明 1、本表适用于可能对环境造成 轻度影响的生态型建设项目,包括水资源开发、矿山开发、森林资源开发与营造,草原、沼泽、湿地开发,围垦及岸线开发,农、牧、渔业资源开发,风景旅游开发,交通运输,输送通讯管道工程以及区域综合开发项目。 2、本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 1 项目建议书批复 附件 2 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 附件 3 其它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资料 附件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尺 1: 50000,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 2 项目平面布置图 3、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 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选择下列 1-2 项进行专项评价。 (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 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4)噪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专项评价工作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4、本表一式五份,报送件不得复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分送有关单位。 3 项目名称: XX 市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 项目 评价单位: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盖章) 法人代表:刘用凯(盖章) 编写人员 陈颖慜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 第 A22060230500 号 审核 曹建利 高级工程师 审批 刘用凯 教授级 高工 4 目 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 2 1.1 项目建设背景 ··················································································· 2 1.2 项目建设基本概况 ············································································· 3 二、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 3 2.1 自然环境概况 ··················································································· 3 2.2 社会环境概况 ··················································································· 5 2.3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 6 2.4 环境敏感目标 ··················································································· 8 2.5 环境质量现状 ·················································································· 10 2.6 区域主要道路 ·················································································· 12 三、工程概况 ··························································································· 13 3.1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 13 3.2 道路工程 ························································································ 17 3.3 桥梁工程 ························································································ 25 3.4 市政管网工程 ·················································································· 27 3.5 电气工程 ························································································ 28 3.6 绿化工程 ························································································ 30 3.7 施工方案 ························································································ 30 3.8 项目建设必要性 ··············································································· 31 四、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32 4.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与评价 ··································································· 32 4.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与评价 ··································································· 34 五、污染防治措施 ····················································································· 35 5.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35 5.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 37 六、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37 七、评价结论与建议 ·················································································· 37 7.1 工程概况 ························································································ 37 7.2 环境质量现状 ·················································································· 38 7.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38 7.4 对策和建议 ····················································································· 40 2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建设背景 XX市 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起于浦上大道,途径杨周路、建新南路、凤山路、福湾路,终点至盖山西路,是奥体片区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交通主干道。现状盘屿路(金洲南路)通车时间已 达十年之久,道路出现车辙、坑槽、裂缝、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 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车辆行驶舒适度较差, 本次结合奥体中心周边环境的综合提升整治,在现状 盘屿路(金洲南路) 规划红线内,进行 道路提 升改造 。本次改造围绕海峡奥体中心 西侧景观轴的 建设,通过对路面、景观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建设,有利于提高 奥体片区的交通 通行能力,提升奥体中心 西侧景观 环境,为 2015年全国城运会的顺利举办夯实基础。 图 1-1 XX 市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地理位置图 本次 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起于浦上大道,向东南方向延伸,途径杨周路、建新南路、奥体横二路、凤山路、福湾路,终点至盖山西路,本次改造工程总长度为4760米 ; 其中浦上大道至建新南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1200m, 改造宽度为 48m;建新南路 3 至奥体横二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740m,改造宽度为 66.5m,其中在奥体场馆西侧景观轴处新建下穿地道一处,长度为 405m,地道宽度 36m;奥体横二路至福湾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1300m,改造宽度为 55m 57m;福湾路至盖山西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1520m,改造宽度为 42m。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路面改造,提升区域交通通行能力;二是 在奥体场馆西侧景观轴处新建下穿地道一处, 完善了奥体景观轴建设;三是提升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促进奥体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 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道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管道工程、综合管线、路灯照明、交通及绿化 等 ,项目投资估算 56035.53万元,全部由 XX市财政统筹解决。 1.2 项目建设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XX 市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 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市政建设开发公司 建设地点(海域) XX 市 仓山区 建设依据 榕发改审批【 2013】 277 号 主管部门 XX 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性质 改 建 行业代码 工程规模 改造工程总长度为 4760 米,其中浦上大道至建新南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1200m,改造宽度为 48m;建新南路至奥体横二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740m,改造宽度为 66.5m,其中在奥体场馆西侧景观 轴处新建下穿地道一处,长度为 405m,地道宽度 36m;奥体横二路至福 湾 路 路 段 改 造 长 度 为1300m,改造宽度为 55m57m;福湾路至盖山西路路段改造长度为 1520m,改造宽度为 42m。 总规模 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起于浦上大道,向东南方向延伸,途径杨周路、建新南路、奥体横二路、凤山路、福湾路,终点至盖山西路,本次改造工程总长度为 4760 米,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道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管道工程、综合管线、路灯照明、交通及绿化等。 总投资 56035.53 万元 环保投资 220 万元 二、 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XX市 盘屿路(金洲南路)改造工程起于浦上大道,途径杨周路、建新南路、凤山路、 4 福湾路,终点至盖山西路,是奥体片区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交通主干道。 项目 是奥体片区与外部进行交通转换的重要通道之一 , 项目 的改造 建设 对 提升 区域交通 通行 能力,改善 奥体中心周边环境 ,都具有较大的作用 ,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如图 1-1所示 。 2.1.2 气象气候 气温 根据 XX市气象台对 1951年至 1989年 39年资料统计, XX市年平均气温 16 20 ,极端最高气温达 41 。 7月份平均气温为 28.8 , 7月份气温日温差最大值 17.3 ( 1982年7月 21日), 7月份平均日温差为 14.6 。 1月份平均气温为 10 ,极端最低气温 2.5 。 风 根据 XX气象台统计资料表明,市内年最大风速平均值为 17.5m/s,各风位的平均风速在 2 4m/s,最大为 3.9m/s,为东北偏东风,最小值 1.9m/s,为西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静风,其频率为 20,7月份中旬至月份下旬为台风盛行期,占全年出现次数的 80%,年均 5.4次。受台风影响,平均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均达 12级,风向东北风,其中 最严重的一次台风 (6112号 )1961年 9月 12日 14时在晋江登陆,极大风速 45m/s,最大风速40m/s。除台风外,雷雨、冰雹等灾害引起的风速亦达 24 30m/s。本项目附近的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力一般为 5 6级。 降水 XX 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地区全年日照时数 1868.6 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 1342.5 毫米 .降水在时、空分配上不均匀,降水在年内分配可分为四个时期,3 4 月为春雨期, 5 6 月为梅雨期, 7 9 月为台风暴雨期, 10 月翌年 2 月为少雨期,其中梅雨期降水占全年的 32.2%,而 4 6 月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 73.7%。 2.1.3 地质地貌 据现场钻探揭露 , 场地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 杂填土:浅灰、褐黄色,松散为主,局部稍密,主要由碎石、块石、砖块和粘性土等组成,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在 DL2 DL5 等部分钻孔表层揭示有 0.20m的水泥路面。该层的硬杂质含量在 3035%左右,均匀性较差。该层在每个钻孔均有揭示,厚度为 1.70 4.30m,据调查堆填时间超过 5年,为干燥 -中湿土基。 该层共进行动探测试 15 点次,未经杆长修正时击数为 3 7 击 /10cm,平均值 5 m =4.5,标准值 k =3.9,标准差 f = 1.302,变异系数 = 0.287 ,统计样本数 n=15;经杆长修正后的击数在 3.0 7.0击 /10cm,平均值 m =4.5,标准值 k =3.9,标准差 f = 1.285,变异系数 = 0.286 ,统计样本数 n=15。 粘土:局部表现为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表现为硬塑。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铁锰结核和高岭土,局部夹粗粒石英和碎石;无摇振反应,捻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为中等。属 CI(中液限粘质土),属潮湿土基。该层在 L1、DL2、 DL4、 L6、 L7等 5 个钻孔中有揭露,揭示厚度为 1.30 1.50m。 淤泥: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含白云母片及腐殖质,有腥臭味,夹薄层粉细砂;摇振反应慢,有光泽,捻面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属 CH(高液限粘质土 ),属过湿土基。该层在每个钻孔均有揭示 ,揭示厚度为 4.5014.90m。 粘土: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为硬塑。成分以粘粉粒为主,含铁锰结核和高岭土,局部夹粗粒石英和碎石;无摇振反应,捻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为中等。属 CI(中液限粘质土),属潮湿土基。该层在每个钻孔均有揭示,揭示厚度为 5.30 12.80m。 (含泥)中砂:灰色,中密为主,饱和,主要由中粒石英砂组成,含云母片长石,局部夹有薄层粘土,颗粒级配一般。该层在 DL3、 DL4、 DL5 钻孔中有揭示,揭示厚度为 16.30 24.20m。 卵石:灰黄、灰绿色,潮湿,稍密为主, 局部中密。卵石含量约占 75%左右,主要成分为正长斑岩或花岗岩,粒径一般为 2 3cm,最大 4 5cm,颗粒呈椭球状,磨圆度较好,充填物以砾石、中粗砂为主,局部含粘性土。该层在钻孔 DL3 DL5等 3个钻孔中有揭示,控制厚度为 10.20 12.30m。 2.2 社会环境概况 项目所在地属 XX 市仓山区 , 位于 XX 市市区西南部。南台岛上,四面以闽江南、北港分别与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闽侯县为界,区域面积 142 平方公里。辖 8 个街道、 5个镇、 87个社区居委会、 102 个行政村,户籍人口 47 万人。全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3.5 亿元,比增 12.3,三次产业结构为 0.94 58.11 6 40.95;财政总收入 21.15 亿元,比增 2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3.34 亿元,比增36.1;工业总产值 630.77 亿元,比增 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90.91 亿元, 比增 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18.5 亿元,比增 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亿元,比增 21;出口总额 18.49 亿美元,比增 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6万元,比增 15,农民人均纯收入 1.27 万元,比增 12.2。 2.3 环境功能区划 及 评价 标准 2.3.1 环境质量标准 ( 1) 该项目所在地主要水体 飞凤河、 台屿河和阳歧河 ,为仓山区内河,主要功能为景观与排洪。功能区划,根据 “XX 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方案 ”( 2004 年 12月),该段河流为 类水环境功能区,规划主导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详见表 2-1。 表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摘录) 单位: mg/L 序号 项目 类 类 类 类 1 pH 值 (无量纲 ) 6 9 2 高锰酸盐指数 (CODMn) 4 6 10 15 3 氨氮 (NH3-N) 0.5 1.0 1.5 2.0 4 石油类 0.05 0.05 0.05 1.0 ( 2)根据 XX 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本评价区域适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 2 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中的2 类标准。 其中 盘屿路 为城市 主 干道,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对于 干道 两侧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则其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 4a类标准;对于 干道 两侧建筑物低于三层以下(含开阔地)的道路两侧红线外 30m 以内的区域执行 4a 类标准,以外区域执行 2 类标准。详 见表 2-2。 表 2-2 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 GB3096 2008) 单位: dB(A) 道路 适用区域 声环境功能 类别 标准值 昼间 夜间 盘屿路 道路两侧学校、医院等 2 类区 60 50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2 类区 60 50 7 第二排建筑物之后的区域、红线外 30m 以外区域 2 类区 60 50 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区域、红线外30m 以内区域 4a 类区 70 55 ( 2)按照 XX市环境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本评价采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见表 2-3。 表 2-3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 GB3095-2012) 单位: mg/m3 污染物名称 PM10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浓度 限值 日平均 0.15 0.08 4.00 1小时平均 / 0.20 10.00 2.3.2 污染排放标准 ( 1)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本项目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范围在 XX 市 仓山 区,交通便捷且周边生活配套完整, 项目 不设施工营地,仅在工程红线内区域设置临时施工场地,用以钢筋加工等简单作业;施工期无生产废水仅产生少量生活污水;项目周边生活设施齐全, 施工期 人员生活 污 水 就近利用周边公用设施解决,区域污水管网已纳入 XX 市连坂 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污水排放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的三级标准 ,见表 2-4。 表 2-4 污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8978-1996) 单位: mg/L, pH 除外 指标 pH值 COD BOD5 氨氮 SS 石油类 GB8978-1996三级标准 6 9 500 300 400 20 ( 2)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由于项目主要为施工面源和动力车辆尾气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值,具体见表 2-5。 表 2-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单位: mg/m3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 无组织排放监控值 标准来源 1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GB16297-1996 表 2 2 SO2 0.4 3 NOX 0.12 8 4 非甲烷总烃 4.0 ( 3)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中规定的限值,见表 2-6。 表 2-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单位: LAeq ( dB) 昼 间 夜间 70 55 2.4 环境敏感目标 ( 1) 保护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 ( 2) 保护生态环境,使其所受永久性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临时性破坏尽早得到恢复并有所改善。 ( 3) 控制工程噪声排放,保护区域内周围声环境质量。 根据现场调查,现状道路两侧主要为居住区以及福湾片工业区, 由于道路两侧居住小区较多,且与本项目道路距离方位相似,本评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敏感目标 进行监测与评价,主要代表性敏感目标 如表 2-7 和图 2-1 所示。 9 1# 2# 3# 4# 8# 7# 5# 6#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 敏感目标噪声监测点 1# 图 2-1 敏感目标位置与噪声现状监测点位图 汇创名居二期 和园 嘉园 金霞小区 建华小区 浦上小区 浦上廉租房 阳光城新界 百花新苑 奥体阳光公寓 东岭村 春风苑 福湾新城 永翌上上城 台屿 村 福湾工业区 敏感目标 10 表 2-7 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序号 1 2 3 4 敏感目标名称 汇创名居 二期 和园 嘉园 金霞小区 距主要道路最近距离 西 侧 12 米 东 侧 25 米 东 侧 22 米 西 侧 10 米 序号 5 6 7 8 敏感目标名称 建华小区 百花新苑 浦上小区 浦上廉租房 距主要道路最近距离 西侧 10 米 东侧 17 米 西侧 15 米 西侧 16 米 序号 9 10 11 12 敏感目标名称 阳光城新界 奥体阳光公寓 东岭村 台屿村 距主要道路最近距离 东侧 65 米 西侧 20 米 西侧 20 米 东侧 20 米 序号 13 14 15 16 敏感目标名称 春风苑 福湾新城 永翌上上城 距主要道路最近距离 西侧 19 米 西侧 15 米 东侧 23 米 2.5 环境质量现状 2.5.1 环境空气 质量现状 项目位于 XX 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