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4803       资源大小:3.78M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3239 号 XXXX 酒店有限公司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 件) 四 川 省 国 环 环 境 工 程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二 O一 四 年 二 月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1 - 目 录 1 总论 ············································································· 1 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 1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 ························································································ 1 1.3 编制依据 ································································································· 3 1.4 评价标准 ································································································· 4 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筛选 ··········································································· 5 1.6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 6 1.7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 8 1.8 评价工作内容与评价重点 ·········································································· 10 1.9 评价因子 ································································································ 11 1.10 评价工作程序 ························································································ 11 2 项 目概况 ·································································· - 13 - 2.1 项目名称、性质、地点 ·········································································· - 13 - 2.2 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 ············································································· - 13 - 2.3 建设内容与规模 ··················································································· - 14 - 2.4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 - 15 - 2.5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 ············································································· - 17 - 2.6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 - 18 - 2.7 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 22 - 2.8 商业用房从业条件限制 ········································································· - 24 - 2.9 环境影响因子 的识别与筛选 ··································································· - 25 - 3 工程分析 ·································································· - 27 - 3.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 ······································································ - 27 - 3.2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分 析 ········································································· - 29 - 3.3 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 - 46 - 4 拟建地区环境简况 ························································· 48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8 4.2 社会环境状况 ·························································································· 49 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4 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4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5 5.3 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8 5.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9 6 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 ······················································ 60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 60 6.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 67 6.3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 71 7 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 73 7.1 生态影响分析 ·························································································· 73 目 录 - 2 - 7.2 景观影响分析 ·························································································· 74 7.3 光污染分析 ····························································································· 75 7.4 人居适宜度分析 ······················································································· 76 8 节能、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 80 8.1 节能 ······································································································ 80 8.2 清洁生产 ································································································ 81 8.3 污染物总量控制 ······················································································· 82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 83 9.1 施工期环保治理措施可行性、合理性分析 ····················································· 83 9.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合理性分析 ····················································· 86 9.3 环保对策措施及投资估算 ·········································································· 89 10 社会环境影响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91 10.1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91 10.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92 10.3 综合效益分析 ························································································ 93 11 公众参与 ···································································· 94 11.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 ·························································· 94 11.2 调查方法和原则 ····················································································· 94 11.3 环境信息公开 ························································································ 94 11.3 公众参与调查 ························································································ 96 11.4 公众参与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 99 11.5 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处理 ·········································································· 100 11.6 公众参与小结 ······················································································ 100 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建议 ·············································· 101 12.1 环境管理的建议 ··················································································· 101 12.2 环 境监测建议 ······················································································ 104 13 结论与建议 ································································ 105 13.1 评价结论 ····························································································· 105 13.2 环保要求和建议 ··················································································· 109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1 - 1 总论 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XX 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 “ 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 ”。 XX 片区新近规划建设的 XX 公园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休憩娱乐提供了新的绝佳的场所。随着未来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业的不断建设,将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到 XX 县,其相应的配套设施需求也会日益增加 。 为扩展公司的房地产市场,同时为改善 XX 县的居住环境,XXXX 酒店有限公司 投资 40000 万元在 XX 县 XX 片区开展“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的建设工程 。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县 XX 片区。 XXXX 酒店有限公司 取得了 XX 片区 地块 的使用权, 取得 项目用地的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见附件) 、 国有土地使用证(丹国用 2012 第 0823 号 、 丹国用 2012 第 0590 号) ,项目规划已经 XX 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审核,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地字第513825201300031 号 )。 由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地字第 513825201300031 号 )可知,项目用地属 二类居住用地 。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的建设既满足 XX 县 总体规划 的要求,又可为住户提供一个理想的居住、休 息场所,其配套设施也为该区域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对 XX 县 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大有益处,并带动了 XX 县 的城市建设,其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令第 253 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项目建设前 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据此 XXXX 酒店有限公司 委托 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环评 技术导则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 1.2.1 评价目的 1 总 论 - 2 -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制度,根本目的是贯彻 “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的环境管理方针。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一切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的评价目的是通过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和工 艺流程分析,确定项目建设和营运对外环境存在的影响因子及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工程产污特性,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对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是否可行和工程拟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进行经济技术论证;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可靠实施及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2 评价原则 考察 项目 的建设 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求; 通过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查,弄清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重点弄清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声学环境现状,并对上述环境要素进行评价; 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查清污染源,考核项目拟采用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是否能使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预测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考核项目实施后地否满足当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核算项目实施后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项目实施后是否满足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 考核项目 使用的 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是否能够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对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有针对性 的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对项目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论述项目实施后的环境经济效益; 通过评价,对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可行做出明确结论,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3 - 1.3 编制依据 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7.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 (1998.11.29);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3.18) ;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458 号令( 2006.1.29) ;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14 号); 关于有效控制城市 扬尘污染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环发200156 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 号) ; 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 200717 号) 。 1.3.2 技术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T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 2004);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T192-2006); 1 总 论 - 4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5152 号“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1.3.3 项目有关资料 XX 县 发展和改革 局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 川投资备5114241310141010016 号 ) 备案 ;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项目国土文件 ; 公众意见调查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 ; XXXX 酒店有限公司 提供的其他环境及工程有关基础资料 。 1.4 评价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二级 ; 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 ; 声环境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类 ;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 :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96)中二级; 污(废) 水 :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三级 ; 噪声: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2类、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 。 固体废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处理、处置。 具体标准值见表 1-1。 表 1-1 评价所采用 的标准及标准限值 名 称 采用标准 标准限值 备注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5 -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空气 GB3095 1996 二级 SO2:日均值 0.15mg/Nm3 1小时平均 0.50mg/Nm3 NO2: 日均值 0.12mg/Nm3 1小时平均 0.24mg/Nm3 PM10: 日均值 0.30mg/Nm3 地表水 GB3838 2002 类 pH: 6 9; 氨氮: 1.0 mg/l BOD5: 4 mg/l; COD: 20 mg/l 石油: 30mg/l; 动植物油: 100 mg/l 环境噪声 GB3096 2008 2类 昼间 60分贝 夜间 50分贝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 GB16297 96 二级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SO2550 mg/m3, PM10120 mg/m3; 水污染物排放 GB8978 1996 三级 BOD5300mg/l COD500mg/l SS400mg/l pH: 6 9 厂界噪声 GB12523 2011 昼间 70分贝 夜间 55分贝 GB22337 2008 2类 昼间 60分贝 夜间 50分贝 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筛选 1.5.1 施工期 施工期间基础工程、主体工程、 结构工程、 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建设程序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污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如下: 生态环境影响 占用土地、破坏植被、 弃土堆放 等 使局部水土流失强度增加。 自然环境影响 施工工地中的生活及施工废水外排对水环境的影响;施工建筑扬尘、 施工机械、车辆 废气 等 排放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对 区域 声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各类建筑废弃物堆放 造成的环境影响等。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为阶段性影响,施工期结束后各类影响可消除。 1.5.2 营运期 本项目主要为商品住宅及配套设施建设 , 项目 建成 运营 后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如下: 1 总 论 - 6 -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所在地改为以住宅楼为主的 房地产开发 项目 ,土地使用功能发生了变化。由于区内景观生态的改善,有利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产生生态环境正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 生活污水 对地表水环境可能的影响;生活燃气废气及汽车尾气环境空气的影响;交通车辆、商业 楼 等对声学环境造成影响;污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商业垃圾等固体废 物处置不当可能对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 改善 居民居住环境 、提高区域生活质量、加快城市改造、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 表现为正影响。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见表 1-2。 表 1-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表 名称 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 植 被 水土流失 动植物保护 噪 声 水 体 大 气 固体废物 工 业 农 业 移 民 征地拆迁 人均收入 城市景观 影 响 性 质 短 期 Y Y Y Y Y 长 期 Y Y Y Y Y Y Y Y 可 逆 Y Y Y 不可逆 Y Y Y Y Y Y Y Y 影 响 性 质 直 接 Y Y Y Y Y Y Y Y Y Y Y 间 接 Y Y 有 利 Y Y Y Y 不 利 Y Y Y Y Y Y Y Y Y Y 注: “Y”表示有关联影响。 1.6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1.6.1 控制污染目标 废水、废气、噪声、生活垃圾等 各类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7 - 对国家实行 总量控制污染物中的 COD、氨氮应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 控制和减轻由项目施工建设可能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1.6.2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 1、项目外环境关系 本 项目 位于 XX县 XX片区 。 项目东面为规划道路,路对面是南岸首席 A区( 在建, 16m); 南面为规划道路,路对面是山体,东南面 30m处是 XX县住户;项目西南面紧邻 XX大酒店, 西南面 55m处是 XX公园; 项目西面紧邻商业步行街(在建),西面 45m处是在建的大雅城小区;项目北面紧邻在建的滨河路,路对面是XX河, XX河对面 是 XX县住户( 52m)。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项目周围环境 200m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 ,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子。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场照片和 项目外环境关系 见附图 。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 项目的建设,不应改变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项目建成后的污染物排放,不导致受纳水体、环境空气、声学环境的环境质量类别发生变化,确保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据此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大气 环境 :项目拟建区域的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地表水: XX河 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 2002) 类水域标准 ; 声学环境:拟建项目外 200m范围内的居民区 、办公区 ; 评价区域声学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2类标准 。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本项目建设不造成区域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质量不受到破坏,生态景观不发生根本性改变; 景观环境:本建设项目不破坏城市整体景观和谐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目标 见 表 1-3。 表 1-3 本 项目外环境 及 保护目标 1 总 论 - 8 - 名 称 方位 距离 ( m) 性质 人数 施工期 运营期 大 气 环 境 声 环 境 水 环 境 生 态 环 境 大 气 环 境 声 环 境 水 环 境 生 态 环 境 南岸首席 A区 (在建 东 面 16 住宅 / XX县住户 东 南面 30-200 住宅 / XX大酒店(在建) 西南 面 紧邻 酒店 / 大雅城(在建) 西面 45 住宅 / XX县住户 北面 52 住宅 / XX河 北面 32 纳污 水体 / 1.7 评价工作等级 与评价范围 1.7.1 地表水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是建筑施工用水及施工民工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 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目 前由于项目地市政污水管网管网不够成熟,若本项目与市政管网接管并且污水管网成熟 ,则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民工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XX县处理厂 集中处理,并最终排入 XX河 ; 如未接管则污水经旱厕处理后外运做农肥,不外排 ; 营运期排放的废水主要为 生活污水 , 主要污染物为 CODCr、 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排放污水量小,污水成分属 “ 简单 ” , 项目所在地目前未接通市政污水管网, 环评要求 项目建成之后,在能够保证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前提下,本项目才投入营运。市政污水管网接通之后, 地下车库冲洗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预处理池, 住宅楼 和 商业 区生活污水等直接进入 小区内污水预处理池 ,经处理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 XX县污水处理厂 处理 ,经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 A标 后排入 XX河 。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相关规定,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 南岸首席 B 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9 - 对污水最终受纳水体 XX河 水质现状作简略评价。 1.7.2 地 下 水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场地 无泉水出露, 潜水含水层埋深较深,经现状调查地下水无污染问题,其易污染特征为不易;根据调查和收集资料表明,项目场地区地下水无集中生活供水水源准保护区和与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无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及其它环境敏感区,地下水 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因此,本项目对地下水 做出定性的分析评价 即可。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 分级为 小, 环评要求 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三 级标准 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项目污水水质简单。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评价范围 本 次环评对地下水影响做简要分析评价,范围为项目场界周边的地下水 。 1.7.3 环境空气 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为 房地产开发 项目 ,其施工期废气主要为基础开挖过程及建筑主体修建过程引起的扬尘及施工机械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各类扬尘中属基础开挖过程产生的 扬尘最为严重;营运期的废气源主要为燃烧天然气排放废气、油烟废气、发电机废气、汽车尾气 和垃圾恶臭 。 综上所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2.2-2008)中相关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 (2) 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为 SO2、 NO2、 PM10。 1.7.4 声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处在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2类区域,项目建设前后附近外环境噪声增加较小,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噪声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的搅拌、震动。 1 总 论 - 10 - 按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T2.4-2009)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评价声环境为 二 级评价。 评价范围 项目四周边界及边界外 20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 1.7.5 生态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态敏感区域,项目占地 约 68.57亩 , 占用土地性质属城市规划区的 二类 居住用地, 其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变化小,且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物种 和其他生态敏感目标 。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影响( HJ19-2011) 规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在三级评价的基础上 从简,主要针对项目占地区土地利用性质及城市景观、功能变化情况做出 定性的 分析评价。 评价范围 对占地区土地利用性质及城市景观、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1.8 评价工作内容与评价重点 1.8.1 评价工作内容 评价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投资方向及相关产业政策,对项目选址合理性进行分析。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总平布置合理性。 对施工期和营运期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污染源、污染因子、核算污染源强和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分析环境质量现状是 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对项目周边居民进行调查,让居民参与到项目中来,参与到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

注意事项

本文(XX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