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小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4802       资源大小:2.35MB        全文页数:2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小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XX 小区 ( XX 广场 ) 建设 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 书 ( 报批 稿 ) 建设单位: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XX 市 XX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 四 年 一 月 前 言 XX 小区 ( XX 广场 ) 是由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开发的一个集商业、住宅于一体的商住综合小区,位于 阳江市金山路北侧 XX 位置 。 本 项目 北临放鸡岭水库,东 靠山林地 ,南隔金山路为阳江海关大楼,西靠 山林地 。 项目 总投资 约 20000 万元 , 总用地面积 67000m2, 总建筑面积 180082.06m2, 绿地率 43.01%, 容积率 1.95;拟建 1 栋 15 层旅业大厦 ( 自编号 1#) 、 1 栋 15 层办公楼 ( 自编号 2#) 、 1 栋 12层办公楼 ( 自编号 3#) 、 1 栋 10 层公寓 ( 自编号 5#) 、 3 栋 23 层住宅楼 ( 自编号6#、 7#、 10#) 、 2 栋 16 层住宅楼 ( 自编号 8#、 9#) ,配套建设地下车库、商铺、餐饮、幼儿园、卫生站等。 根据 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 并规定“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 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本项目属于其中“ 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中的“ 1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 ”, 且建筑面积在 10 万平方米以上,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委托 XX 市 XX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承担 XX 小区 ( XX 广场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编制工作。 XX 小区 ( XX 广场 ) 建设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过程为:接受委托环境现状调查收集资料 ( 含公众参与调查 )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评审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XX 小区 ( XX 广场 ) 建设 项目 属于城市商住建设项目,主要环境污染包括:施工期噪声、废气、废水、固废和 水土流失 ;营运期主要污染为生活污水 、 餐饮废水 、冲厕废水、 医疗废水,油烟废气 、 机动车 和备用发电机 尾气 、 臭气, 水泵、风机、备用发电机 、 中央空调 等设备噪声 , 机动车 噪声 ,人员活动噪声 , 生活垃圾 、餐饮垃圾 以及 医疗废物 等 。 本 项目环评应重点关注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噪声、废气对 周边 敏感点 的环境影响。 本 项目的建设 ,经济效益好,将对发展该区域经济 、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增加社会人员就业机会 、 改善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营运将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 只要建设单位在建设中严格执行 “ 三同时 ” 规定 , 合理采纳和落实本报告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同时确保环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 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是可行的。 1 第一章 总则 1.1 项目由来 XX 小区 ( XX 广场 ) 是由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开发的一个集商业、住宅于一体的商住综合小区,位于 阳江市区金山路北侧 XX 位置 ,地 理位置坐标为21°52'54.27"北, 111°5 9'58.78"东 , 地理位置见图 1.1-1。 本 项目北临放鸡岭水库,东靠山林地,南隔金山路为阳江海关大楼,西靠山林地。 本项目 总投资 约 20000 万元 , 其中环保投资 1230 万元 ;总用地面积 67000m2,总建筑面积 180082.06m2, 绿地率 43.01%, 容积率 1.95; 拟建 1 栋 15 层旅业大厦 ( 自编号 1#) 、 1 栋 15 层办公楼 ( 自编号 2#) 、 1 栋 12 层办公楼 ( 自编号 3#) 、1 栋 10 层公寓 ( 自编号 5#) 、 3 栋 23 层住宅楼 ( 自编号 6#、 7#、 10#) 、 2 栋 16层住宅 楼 ( 自编号 8#、 9#) ,配套 有 地下车库、商铺、餐饮、幼儿园、卫生站等。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入使用后, 将向环境排放生活污水、油烟废气、噪声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 ( 因子 ) ,这些污染物 ( 因子 ) 的排放对项目附近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 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并规定“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本项目属于其中“ 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 16. 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且建筑面积在 10 万平方米以上,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委托 XX 市 XX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 XX 小区 ( XX 广场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随即对 本 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研。在详细调查环境现状及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编制完成本项 目的 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13 年 11 月 8 日, 阳江市环境技术中心 主持召开了 XX 小区( XX 广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专家评审会,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评价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成本次报告书报批稿,供阳江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 2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年 12 月 26 日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年 3 月 1 日;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修正;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12 年 2 月 29 日修 正 ;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 年 6 月 1 日 ;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 年 4 月 ;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 , 2005 年 4 月 1 日 ;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6 年 10 月 ;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2007 年 8 月 30 日 ;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摘录 ) , 2006 年 1 月 12 日 ; ( 1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 年 11 月 ; (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 年 10 月 1 日 起实施 ; (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5 号, 2009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 ( 19)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 号, 2005 年 12 月 3 日 ; ( 20)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 200628号 ; ( 21) 环境保护部 关 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 200870 号文 ; ( 22) 关于印发 的通 3 知,环办 2013103 号,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 23)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 8 月 1 日; ( 24)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 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5 号, 1999 年10 月 1 日 ; ( 25) 城市绿化条例 , 1992 年 6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 (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1994 年 7 月 5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 27) 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 200578号; ( 28)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 建设部令 第 143 号, 2006 年 1 月 1 日 实施 ; ( 29) 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 , 建住房 1999295 号; ( 30) 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 , 环监 1995100 号文; ( 3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637 号; ( 32) 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若干意见,建住房 2006165 号; ( 33)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的公告 , 建设部公告第 60 号; ( 34)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 环发201277 号; ( 35)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环发201298 号; ( 36) 关于发布 的通知,环发 20107号; ( 37)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 国务院令第 248 号 ; ( 38)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724 号 ; ( 39) 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 199823 号; ( 4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小组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19956 号; 4 ( 41)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 建设部令第 139 号 ; ( 42)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环发 2010144 号 ; ( 43) 关于居民楼内生活服务设备产生噪声适用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 环函 201188 号 ; ( 44) 关于柴油发电机排气执行标准的复函 , 环函 2005350 号 ; 1.2.2 地方法规及政策 ( 1)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5 年 1 月 1 日实施; ( 2)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2 年 7 月 26 日第四次修正 ; ( 3) XX 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 十 二 五 ” 计划, 粤府办 201148 号 ; ( 4) XX 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 2006-2020 年 ) , 粤府 200635 号; ( 5) 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 ( 2013-2020 年 ) ; ( 6)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 的批复,粤府函 201326 号; ( 7) 关于印发 XX 省地表水环 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粤环 201114 号; ( 8) 关于同意实施 XX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 201129号; ( 9) XX 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2003 年 3 月 1 日; ( 10) XX 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12 年 7 月 26 日第 2 次修正 ; ( 11) XX 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 2002 年 1 月 1 日; ( 12) XX 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2000 年 9 月 1 日; ( 13) XX 省实施 办法, 1997 年12 月; ( 14) XX 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 知 , 粤府 199974 号 ; ( 15) 关于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粤环 2006114 号 ; ( 16) XX 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 十二五 ” 规划 ( 2011-2015) , 粤环 201232号; ( 17) XX 省危险废物转移报告联单管理暂行规定, XX 省环境保护局,1997 年 12 月 15 日; ( 18) XX 省环境保护规划, 2005 年 3 月; 5 ( 19)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 ,粤府 2012143号; ( 20)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 , 粤环 200511 号 ; ( 21)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 , 粤府办 199927 号; ( 2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 粤府 200271 号; ( 23) XX 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07 年本 ) ,粤发改产业 2008334号; ( 24) 关于印发 XX 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 200919 号; ( 25) 关于同意 XX 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复函,粤办函 2009459 号; ( 26) XX 省城市绿化条例 , 2004 年修正; ( 27) XX 省燃气管理条例 , 2010 年 9 月 1 日 ; ( 28) XX 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 ( 29) XX 省用水定额 ( 试行 ) , 2007 年 1 月 ; ( 30) XX 省高危废物名录 , 粤环 2008114 号; ( 31) XX 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32) 关于加强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 粤环200723 号; ( 33) 关于印发 XX 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 200799 号 ; ( 34) XX 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的通知 , 粤环函 2012883 号 ; ( 35) XX 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补充管理意见 ,环评处 20115 号 ; ( 36) XX 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环 200842 号; ( 37) XX 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10 年 7 月 23 日修正 ; ( 38) 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7-2020) , 2007 年 7 月; ( 39) 阳江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 ( 2006-2020 年 ) ; ( 40) 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 2006-2020 年 ) , 2007 年 12 月; ( 41) 阳江市环境保护 和生态建设“十二五” 规划, 2011 年 8 月 ; 6 ( 42) 印发阳江市市区停车场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 , 阳府办201138 号 ; ( 43) 印发 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通知 ,阳府 201114 号 ; ( 44)关于印发 的通知,阳府办 2004184号 ; ( 45) 阳江市市区园林绿化管理规定, 2004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1.2.3 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HJ2.3-1993) ;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HJ610-2011) ;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 ; ( 7) 建设项目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HJ169-2004) ; ( 8)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 2005199 号; ( 9)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 2004 年版 ) ,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 ( 10)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 与技术导则 ( 试行 ) ,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 2001 年 ; ( 11)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 试行 ) , 国家环保总局、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经贸委、外经贸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 2006 年 11 月 ; ( 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SL204-98) ; ( 13)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 JGJ100-98) ; ( 1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 GB50325-2010) ; ( 15)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 GJJ47-2006) ; ( 1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 GB50118-2010) ; ( 17)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 HJ/T393-2007) ; ( 1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 CJJ14-2006) ; ( 19) XX 省标准居住小区技术规范 ( DBJ15-11-94) ; 7 ( 20) 普通柴油标准 ( GB252-2011) ; ( 21)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 范 ( HJ554-2010) 。 1.2.4 其它依据 ( 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 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阳规地 I2005-067、阳规地 I2005-069; ( 3) 关于 XX 小区 ( 现为 XX 广场 ) 规划成果 ( 调整 ) 的批复 , 阳住规建规划批 2012042 号; ( 4) 土地使用权证 ,阳府 2005第 12262 号 、阳府 2005第 12263 号 ; ( 5)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字第 441700201200643 号 、建字第441700201200644 号、建字第 441700201200645 号、建字第 441700201200646 号、建字第 441700201200647 号 ; ( 6) 建设单位提供的 其它 相关资料。 1.3 评价目 的和原则 1.3.1 评价目的 ( 1) 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现状。 ( 2) 通过工程分析,摸清工程建设 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在达标排放前提下,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 3) 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 要时提出替代方案。 ( 4) 明确拟建项目所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并且对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 ( 5) 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工作,论证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使本 报告 达到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优化设计、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8 1.3.2 评价原则 ( 1) 建立和健全环保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 清洁生产 ” 、 “ 污染源达标排放 ”及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等环境保护政策。 ( 2) 在对各污染源实施治理方面, 首先考虑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为原则,使周边环境空气和纳污水域保持环境容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外排污染物在严格执行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下,应尽可能地得到削减。 ( 3) 通过类比调查和实测资料相结合确定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染源强,在保证评价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资料及该地区近几年的有关环境现状监测资料。 ( 4) 环评的全过程中坚持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的针对性、公正性和实效性。 1.4 环境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 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评价区生 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护 本 项目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确保项目周围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显著改变,特别是该区域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不受到明显影响。 1.4.1 环境 空气 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 根据 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 2006-2020 年 ) , 本 项目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阳江市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划 分 见图 1.4-1。 保护目标为:控制本项目 大气污染物 的排放, 以保护 本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使其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的 二级标准 要求。 1.4.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 根据 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 2006-2020 年 ) ,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 本 项目所在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 划 见图 1.4-2。 本项目处于城北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目前城北污水处理厂尚未动工建设,市政管网也尚未开通,但本项目以南(即金山路以南)属于 阳江第一净水厂 纳污范围,污水管网已接驳完成, 且已 取得 阳江第一净水厂 的同意 (详见附件 9 纳污证明) ,本项目产生的污水在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成及污水管网接驳完善前,本项目产生的污水可排入 阳江第一净水厂 处理,待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后再 排 9 入城北污水处理厂,故本次评价 中 阳江第一净水厂 作为纳污水体。 本项目 各种 污水 经 相应 预处理后 排入 阳江第一净水厂 处理 , 达标后排入 漠阳江江城段 。 根据 XX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 粤环办 201114 号 ) , 漠阳江江城段 为 类 地表 水 功能 区,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标准。 阳江市 地表 水环境功能区 划 分 见图 1.4-3。 根据 印发 的通知 ( 阳府 200992号 ) 的“ 第二十条 对水库水质的保护严格标准、分级管理:已列入 XX 省水功能区划的全市 18 宗大中型 水库,到 2010 年底,水质管理目标,除连环水库达到国家 类标准外,其余 17 宗必须达 类标准;全市小型水库中,作为供水水源的必须达 类标准,其余的 类标准。 ”放鸡岭水库不属于 XX 省水功能区划的大中型水库 , 属于 小型水库,而且其功能为农业灌溉和美化城市 。根据关于阳江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放鸡岭水库 也不属于供水水源, 因此放鸡岭水库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标准 。 保护目标为:控制本项目水污染物排放,使项目 污水 对 阳江第一净水厂 正常运营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 以保护 漠阳江江城段 和放鸡岭水库 ,使 其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标准 的要求 。 1.4.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 根据 XX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本 项目所在 区域属于 “ 粤西桂南沿海诸河阳江阳东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 ,地下水质 量 执行地下水 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III类标准。 本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功能区划 分 见 图 1.4-4。 保护目标为:确保本项目所在 地 地下水水质不 受到 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影响 ,使其达到地下水 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 III 类标准的要求 。 1.4.4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保护目标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本项目南面临近金山路,金山路为阳江市城区主干道,因此根据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本项目距离金山路车行道边线 30 米内的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为 4a 类 声环境功能区,背向道路一侧的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 本项目 4a 类声环境标准区的范围见 图 1.4-5。 10 本项目声敏感建筑物与 金山路 的位置关系见表 1.4-1和图 1.4-5。 表 1.4-1 本项目建筑物与金山路的位置关系 建筑物 与金山路行车道边线的距离 ( m) 层数 ( 层 ) 1#旅业大厦 129 15 2#办公楼 86 15 3#办公楼 64 12 5#公寓 64 10 6#住宅楼 115 23 7#住宅楼 167 23 8#住宅楼 224 16 9#住宅楼 204 16 10#住宅楼 156 23 幼儿园 246 1 从表 1.4-1可知,本项目建筑物与金山路行车道边线的最近距离为 64米。因此本项目的建筑物均不在 4a类声环境标准区 内,均属于 2类声 环境标准区 。 因此本项目南边界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4a类标准 ( 昼间 70dB( A) 、夜间 55dB( A) ,其余边界执行 2类标准 ( 昼间 60dB( A) 、夜间50dB( A) , 同时本 项目 的 建筑物 均执行 2类标准 (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 保护目标为:控制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 排放 , 以保护 本 项目 所在地声环境质量, 使 本 项目各边界 和 区域声环境达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 、 4a 类标准 的要求 。 1.4.5 生态 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 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 2006-2020 年 ) , 本 项目所在地 属于集约利用区, 本项目所在江城区生态分级控制见图 1.4-6。 保护目标为: 控制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恢复植被景观的完整性,确保建设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1.4.6 固体废物 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为: 控制 本 项目 施工期 和营运期的固体废物的排放,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保护 本 项目周围的土壤、植被不被破坏。 1.4.7 环境功能区区划汇总 本项目所在地 的各类环境功能区划和属性见表 1.4-2。 11 表 1.4-2 本 项目所在地 环境功能属性 序号 类别 环境功能 区属性 1 地表 水环境质量功能 区 漠阳江江城段 属于 III 类 地表 水环境功能区 ,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III 类标准 ; 放鸡岭水库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标准。 2 地下水质量功能区 属于 “ 粤西桂南沿海诸河阳江阳东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 , 执行地下水 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 III 类标准 。 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属 于 环境 空气 二类功能区 ,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 4 声环境质量功能区 属 于 2、 4a 类 声环境功能区 ,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2、 4a 类标准。 5 生态环境 质量功能区 集约利用区 6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7 是否风景保护区 否 8 是否水库库区 否 9 是否污水厂集水范围 是 10 是否管道天然气区 是 11 是否预拌混凝土区 是 12 是否环境敏感区 否 1.5 评价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 项目所 在地 环境空气质量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的二级标准 ,具体标准 限 值 见表 1.5-1。 表 1.5-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 g/m3、标准状态 ) 标准来源 1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二氧化硫 ( SO2) 500 150 6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 ( NO2) 200 80 40 可吸入颗粒物 ( PM10) - 150 70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 项目纳污水体 漠阳江江城段 水环境质量 执行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附近水体 放鸡岭水库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 具体标准 限 值 见表 1.5-2。 12 表 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 pH 除外 ,水温: 序号 项目 类标准 限值 标准来源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 平均最大温升 1;周平均最大温降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2 pH 69 3 悬浮物 * 150 4 DO 5 5 BOD5 4 6 CODcr 20 7 氨氮 1.0 8 总磷 (以 P 计) 0.2 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10 石油类 0.05 注: *悬浮物选用国家环保总局推荐标准。 3、 地下水 质量标准 本项目 所在地 地下水 质量 执行地下水 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 III 类标准,具体标准 限 值 见表 1.5-3。 表 1.5-3 地下水 质量标准 单位: mg/L, pH、总大肠菌群除外 序号 项目 单位 类标准 标准来源 1 pH 值 - 6.5 8.5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2 总硬度(以 CaCO3 计) mg/L 450 3 硫酸盐 mg/L 250 4 氯化物 mg/L 250 5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4、 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南边界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4a 类标准 ( 昼间 70dB( A) 、夜间 55dB( A) ,其余边界执行 2 类标准 (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 同时本 项目 的 建筑物 均执行 2 类标准 (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1) 厨房油烟 和火烟 厨房油烟 废气 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l8483-2001), 具体标准限值 详见表 1.5-5。 13 表 l.5-5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l8483-2001) 规 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l, 3 3, 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 108J/h) 1.67, 5.00 5.00, 1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 m3) 1.1, 3.3 3.3, 6.6 6.6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 60 75 85 厨房火烟排放执行 XX 省 地方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1.5-6。 表 1.5-6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 序 号 污染 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高度( m) 二级 监控点 浓度( mg/m3) 1 二氧 化硫 500 17.8 0.9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0.4 38.9 2.6 48.5 3.5 51.5 6.5 63.5 15.6 67 27.1 70 96.2 2 氮氧 化物 120 17.8 0.3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0.12 38.9 0.8 48.5 1.0 51.5 1.9 63.5 4.6 67 8.2 70 29.3 3 颗粒 物 18 17.8 1.15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肉眼不可见 38.9 3.5 48.5 4.6 51.5 9.8 63.5 24.2 67 41.4 70 139.5 注:本项目厨房烟道排出口均高出建筑物 0.5 米,即各排气筒高度(厨房烟道)为楼层高度加上 0.5 米。 14 ( 2) 地下车库 废气 国内暂无地下车库废气排放标准, 参照 执行 XX 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具体标准限值 见表 1.5-4。 表 1.5-4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DB44/27-2001) 摘录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 ( mg/m3) ( DB44/27-2001) 二级标准 限值 排气筒高度 ( m)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 kg/h) 1 氮氧化物 120 15 0.64 20 1.0 30 3.6 2 颗粒物 120 15 2.9 20 4.8 30 19 3 一氧化碳 1000 15 42 20 71 30 240 注:表中排放速率根据 XX 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规定,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再严于 50%执行。 ( 3) 备用 发电机尾气 本项目拟采用的柴油 备用 发电机功率为 500kW,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中国 阶段 ) ( GB20891-2007) 所规定的适用发电机功率 ( 小于 560kW) ,因此本项目备用 发电机尾气 污染物排放浓度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中国 阶段 ) ( GB20891-2007) 第阶段标准 ,详见表 1.5-7。 表 1.5-7 备用发电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CO HC NOX HC+ NOX PM 排放限值 ( g/kwh) 3.5 1.0 6.0 - 0.2 此外,根据 XX 省地方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DB44/27-2001) 规定,本项目 备用发电机 排气筒 排气口 必须 高出周围 200m半径范围内建筑的 5m以上。 ( 4) 垃圾 点 和公共厕所 臭气 垃圾 点 和 公共厕所 产生的 臭气 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标准值 ,详见表 1.5-8。 15 表 1.5-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4554-93) ( 摘录 ) 污

注意事项

本文(XX小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