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煤炭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4797       资源大小:36.75MB        全文页数:2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煤炭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 1 前言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以下简称“ XX 二矿”)位于 XX 自治区XX 市乌达区境内,地理坐标为东 &nbsp; 经: 106° 36 56 106° 37 59;北 &nbsp; 纬:39° 29 14 &nbsp; 39° 30 14。 XX 二矿由 5 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 1.6km2,设计生产能力 0.9Mt/a, 采用单斗 -卡车开采工艺 , 服务年限为 11.6a。 全矿 区 可采储量 11.45Mt。 建设项目总投资为 5563.80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514.82 万元,占总投资的 9.25%。 &nbsp;XX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 2007年 10月 29 日以“内国土资采划字 【 2007】 0308号”文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将原 XX市 银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三矿、 原 XX市银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四矿 、原 XX市银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及周边无矿权争议地段 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 XX市 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 ,原设计生产能力为 0.3Mt/a,井工开采,开采 12、 13、 15、 16、 17 号煤层。 2007 年 10月委托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编制完成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3Mt/a)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7 年 11 月 28 日获得 XX 市环境保护局批复(乌环办字 200741 号);于 2011 年 10 月 XX 市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进行验收,并以乌环验 201114 号文件予以批复。根据 XX 市煤炭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及产业技术升级的请示(乌煤局发 20122 号) 的政策要求, XX二矿被列入 XX 市煤炭产业技术升级改造范围,鉴于该矿的矿区范围内有部分采空区及剩余资源的具体情况,经专家分析论证,该矿具备露天开采条件。 XX 自治区煤炭工业局于 2013 年 1 月 30 日以(内煤局字 201151 号)文件同意 XX 二矿进行变更开采方式,由原 0.3Mt/a 井工开采,变 为 0.9Mt/a 露天开采。 &nbsp;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nbsp;、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2 年 6 月委托 XX 新创 环境 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 组织有关人员对进行了现场踏勘 、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在工程分析基础上,依据环境现状监测和污染源环境影响分析, 完成了 XX 市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9Mt/a)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现上报环境保护 行政 主管部门 审批 。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2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 了 XX 市环境保护 局 、 乌达区环境保 护 局 、 XX 市环境保护中心监测站 和 XX 煤 炭科学研究 院 有限责任公司 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并 得到 建设单位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3 2 总论 &nbsp;2.1 编制依据 &nbsp;2.1.1 任务依据 &nbsp; XX市 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9Mt/a)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委托书, 2013年 06月 。 &nbsp;2.1.2 法律法规 &nbsp;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 &nbsp;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 &nbsp;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 ; &nbsp;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01 日 ; &nbsp;5、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 &nbsp;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1 日 ; &nbsp;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7 月 1 日 ; &nbsp;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97 年 1 月 1 日 ; &nbsp;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年 3 月 1 日 ; &nbsp;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2002 年 1 月 1 日 ; &nbsp;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1998 年 1 月 1 日; &nbsp;1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996 年 12 月 1 日; &nbsp;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 年 1 月 1 日; &nbsp;14、土地复垦条例 国务院令 592 号, 2011 年 3 月 5 日; &nbsp;1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253 号, 1998 年 11 月 29 日 ; &nbsp;16、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 199631 号 , 1996 年 8 月 3 日;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4 17、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 200038 号 , 2000 年 11 月 26 日; &nbsp;1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 号, 2005年 12 月 3 日; &nbsp;19、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 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 200611 号 ,2006 年 3 月 12 日; &nbsp;20、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2020 年)环发 2011128 号 , 2011年 10 月 28 日; &nbsp;2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 号 , 2006 年 3 月 18 日 ; &nbsp;2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005109 号 , 2005 年 9月 7 日 ; &nbsp;23、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 发 200424 号 , 2004年 2 月 12 日 ; &nbsp;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部令第2 号, 2008 年 10 月 1 日 ; &nbsp;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部令第 5 号, 2009 年 3 月 1 日 ; &nbsp;26、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 2006129 号, 2006 年 11 月 6 日; &nbsp;27、 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200325 号, 2003 年 3 月 25 日 ; &nbsp;2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2011 年 6 月 1 日 ; &nbsp;29 &nbsp; 、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 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 20071456号, 2007 年 7 月 3 日; &nbsp;30、 关于 进一步 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 2010218 号 , 2010 年5 月 4 日 ;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5 31、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 20061039 号, 2006 年 6月 12 日; &nbsp;3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 201142 号,2011 年 12 月 15 日; &nbsp;3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 2012640 号, 2012 年 3 月 18 日。 &nbsp;2.1.3 技术导则及规范 &nbsp;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HJ2.1-2011); &nbsp;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nbsp;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nbsp;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nbsp;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nbsp;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nbsp;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煤炭采选工程( HJ619-2011); &nbsp;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HJ616-2011); &nbsp;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nbsp;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nbsp;11、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AQ2005-2005); &nbsp;12、关于颁发 的通知煤办 字 1993212 号, 1993 年 8 月 23 日; &nbsp;13、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煤矿、选煤厂), 2002 年 9 月 18 日; &nbsp;14、清洁生产标准 &nbsp;煤炭采选业( HJ446-2008)。 &nbsp;2.1.4 地方有关法规及规划 &nbsp;1、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内政字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6 200537 号; &nbsp;2、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实施办法 内政字 2005210 号 ; &nbsp;3、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内政办发 200749 号; &nbsp;4、 XX 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 个五年规划纲要,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1 年 1 月; &nbsp;5、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印发 “ 十 二 五 ” 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 年 10 月 9 日; &nbsp;6、 XX 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2 年 12 月; &nbsp;7、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业生产管理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紧急通知 ,内政发电 201110 号, 2011 年 5 月 25 日; &nbsp;8、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指导意见, 2011 年 7 月 13 日; &nbsp;9、 XX 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2002 年 3 月 21 日起实施; &nbsp;10、 XX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 , XX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 2012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nbsp;11、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发 20128 号, XX 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2 年 1 月 20 日; &nbsp;12、 XX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 XX 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 XX 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电子竞价交易规则(试行)和 XX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储备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内环发 2011139 号,2011 年 8 月 12 日; &nbsp; 13、关于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工作的通知,内环办 2011236号, XX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1 年 8 月 22 日; &nbsp;14、关于调整排污权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等事项的通知,内环办 201236 号,XX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2 年 3 月 1 日; &nbsp;15、 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 个五年规划纲要 , XXXX 市人民政府, 2011 年 6 月; &nbsp;16、 XX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 XX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2年 7月; &nbsp;17、 XX市矿 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 XX市人民政府, 2011年 5月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7 。 &nbsp;2.1.5 技术及参考资料 &nbsp;1、关于 XX市 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方案(变更开采方式) 的批复,内煤局 字 2012400号, 2012年 10月; &nbsp;2、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初步设计 ,XX 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2012 年 11 月 ; &nbsp;3、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初步设计的批复,内煤局字 201351 号, 2013 年 1 月 30 日; &nbsp;4、关于 XX市 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9Mt/a)露天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 乌环函 201369号, 2013年 5月; &nbsp;5、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项目监测报告, XXXX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2 年 ;8 月; &nbsp;6、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水土保持方案, 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3 年 10 月; &nbsp;7、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水土保持方案 的批复,内水保 2013329 号, 2013 年 12 月 11 日; &nbsp;8、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3Mt/a)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 2007 年 11 月; &nbsp;9 、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3Mt/a)技改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书的批复, XX 市环境保护局(乌环办字 200741 号), 2007 年 11 月 28 日; &nbsp;10、 XX市 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0.3Mt/a)技改 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意见 , 乌环验 201114号 , 2011年 10月; &nbsp;11、 关于( XX 自治区贺兰山北段煤田乌达矿区五虎山一井田 XX 二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 &nbsp;XX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内国土资储备字 2007250 号, 2007 年 11 月 12 日 ; &nbsp;12 贺兰山北段煤田乌达矿煤田勘探最终 (精查 )报告书 , 神华(北京)遥感勘察有限 责任公司 , 2007年 9月; &nbsp;13、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30 万 t/a 采矿许可证(证号:C1500002010121120092604)。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8 2.2 评价目的及 原则 &nbsp;2.2.1 评价目的 &nbsp;本项目为属于技改项目 ,在对项目 所在地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评价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论证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和 技改 工程拟采取的新增与 “ 以新带老 ” 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技术上可靠、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经济和布局上合理的最佳污染防治措施与总量控制方案,提出有效的生态环境减 缓、恢复与补偿措施,从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领导部门决策、环保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nbsp;2.2.2 评价 原则 &nbsp;1、依据国家和 XX 自治区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密切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总原则下,以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评价工作。 &nbsp;2、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评价工作以工程分析为 切入点 ,以控制 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清洁生产水平、总量控制为关注点,对工程在营运期 和退役期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落脚点。现状评价以数据为依据,环境影响预测以类比为主,模式预测为辅,结合现状调查结果进行非污染生态影响预测,治理措施可操作性强。 &nbsp;3、评价中始终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以新代老”的原则,重点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整治方案。 &nbsp;4、 公众参与的原则:积极主动的配合建设单位在环评报告前组织公众参与调查活动,征求本项目影响地区的单位、居民和非影 响区的单位、居民对该项目的意见,并将意见汇总于报告书,以供环境管理部门决策。 &nbsp;2.3 评价 时段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9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时段确定为施工期、运营期。 &nbsp;2.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nbsp;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工作分级规定,通过分析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特点,识别出污染源类型、排放情况,并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居民点分布状况等自然社会环境的现状,确定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 &nbsp;2.4.1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nbsp;1、评价工作等级 &nbsp;本项目大气环 境污染物主要是 工业场地锅炉房产生的烟尘( PM10)、 SO2和 NO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的评价级别计算公式如下: &nbsp;iii CCP 0×100% &nbsp;式中: &nbsp;iP 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nbsp;iC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mg/m3; &nbsp;iC0 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 &nbsp;采用以上公式计算 锅炉烟气污染物 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了相应的浓度占标率,本项目各污染物落地浓度预测计算结果见表 2.4-1。 &nbsp;表 2.4-1 &nbsp;各污染物落地浓度预测计算结果 表 &nbsp;名称 &nbsp;PM10 SO2 NO2 污染源类型 &nbsp;点源 &nbsp;扩散系数 &nbsp;乡村 &nbsp;参数 &nbsp;排放速率( g/s) &nbsp;0.33 1.15 0.19 烟囱高度( m) &nbsp;30 烟囱出口内径( m) &nbsp;0.6 烟气温度( K) &nbsp;393 环境温度( K) &nbsp;273 估算结果 &nbsp;最大浓度( mg/m3) &nbsp;0.009754 0.03399 0.005616 最大地面浓度距离( m) &nbsp;330 330 330 评价等级划分依据 &nbsp;一级 &nbsp;Pmax 80%,且 D10% 5km 二级 &nbsp;其他 &nbsp;三级 &nbsp;Pmax5dB( A) &nbsp;35dB( A) &nbsp;1,说明该水质评价因子已经超过评价标准。 &nbsp;对于 pH 的水质指数表达为: &nbsp;sdpHpHP -7.0 -7.0pH pH 7.0 7.0-7.0-pH supHpHP pH 7.0 式中: &nbsp;pHP pH 的标准指数,无 量纲; &nbsp;pH pH 的监测值; &nbsp;sdpH 标准值中 pH 的下限值; &nbsp;supH 标准值中 pH 的上限值。 &nbsp;2、评价标准 &nbsp;地下水现状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nbsp;3、评价结果 &nbsp;依据评价标准,本次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参见表 7.5-5。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16 表 7.5-5 &nbsp;地下水水 位 现状监测结果 &nbsp;分析项目 &nbsp;乌达自来水 2#水井 &nbsp;乌达自来水 1# 乌达水电处 19# 宏达洗煤厂深井 &nbsp;永久水泥厂水源井 &nbsp;达标情况 &nbsp;pH 0.53 0.60 0.47 0.53 0.47 达标 &nbsp;细菌总数 &nbsp;0.00 0.00 0.00 0.00 0.00 达标 &nbsp;总大肠菌群数 &nbsp;20% “ 三同时 ” 工程 &nbsp;排土场 &nbsp;种 植羊草 等 &nbsp;复垦率 &gt;95% 进场道路 &nbsp;碎石覆盖,两侧种 植羊草 &nbsp;绿化率 &gt;20%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1 14 项目选址可行性及与相关规划关系论证 &nbsp;14.1 采 区划分 和拉沟位置确定 &nbsp;14.1.1 采区划分 和拉沟位置确定原则 &nbsp;1、首采区应位于煤层赋存条件好,剥采比小,勘探程度高,资源储量可靠的开采地段,以便降低开采风险,提高初期开采经济效益。 &nbsp; 2、有利于采区的合理划分及过渡,减少重复剥离,使开采程序简单化。 &nbsp;3、便于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合理布局。 &nbsp;4、外排距离近,以减少外排运输费用。 &nbsp;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有利于当前矿区的发展及合理布局。 &nbsp;6、考虑地面公路、建筑物现状因素。 &nbsp;7、拉沟位置应位于煤层埋藏浅、基建工程量小的地段,以便缩短建设工期,降低矿山建设投资和生 产成本。 &nbsp;14.1.2 采区划分和拉沟位置确定 &nbsp;本矿的露天开采范围为矿权内部分区域露天开采,根据煤层的走向及倾向情况,结合本矿的矿田的宽度长度,考虑本矿 生产规模 为 90 万吨 /年,结合煤层的厚度,将本矿划分为一个采区进行露天开采。 &nbsp;本矿的初始拉沟位置确定在矿田的 西 部境界处,南 东 拉沟,向 北 推进。由于本矿煤层赋存简单,矿区的形状也比较简单,在矿区内没有其它煤层赋存比较浅的地方,不再进行拉沟方案的比较。 露天开采区域作为一个采区进行开采,不存在采区接续等问题。 本项目采采区划分和拉钩位置见图 14.1-1。 &nbsp;14.1.3 露天 煤矿采掘区选址的环境可行性 &nbsp;1、环境空气 &nbsp;从环境空气影响看,采掘区地表剥离、煤炭开采等许多生产环节都产生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这些粉尘的位置多变,排放形式不一。粉尘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掘区内部,并通过必要的抑尘措施,粉尘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抑制的。 &nbsp;2、水环境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2 排水对象主要是矿坑降雨积水和矿坑涌水。在矿坑最低处设集水坑, 坑下采用移动泵站的排水方式 ,在南侧端帮设排水管线,通过坑下排水管网排至地面澄清池,汇集后用于采掘场洒水抑尘;暴雨排水管路最终沿东南侧端帮就近排入低洼处。 &nbsp;3、声环境 &nbsp;主要噪声源为卡车、推土机、 钻机等开采机械设备,声压级在 85 95dB( A)之间。并且场界周围 200m 范围内没有噪声敏感点, 故项目采掘噪声影响较小。 &nbsp;4、生态环境 &nbsp;露天煤矿的开采需剥离表土,开采后植被全部丧失,地表形态、土壤环境等将极大的改变。本次评价提出了详细的生态恢复措施,根据露天煤矿的开采进度逐步落实。 &nbsp;14.2 工业场地选址的环境可行性 &nbsp;14.2.1 工业场地概述 &nbsp;露天矿工业场地分为行政 生活区 、储煤场及 生产区。工业场地 中 除储煤场新建外,其余 建筑物均 利用既有工程 。 新建 储煤场 位于 工业场地东南 侧 690m处, 占地面积 0.35hm2, 工业场 地总占地 3.44hm2。 &nbsp;14.2.2 工业场地的环境影响 &nbsp;从环境角度分析,目前工业场地选址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nbsp;1、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减少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nbsp;2、尽量少压煤,工业场地位于矿界外,不压煤; &nbsp;3、工业场地各功能区可充分利用已有外运公路,能缩短运输车辆行驶距离,进而减少了扬尘量。 &nbsp;4、通过空气和噪声影响预防影响分析,由于距离工业场地周边无居民,工业场地锅炉烟气和噪声对各环境敏感点影响程度轻微。 &nbsp;所以,从工业场地对周围环境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来看,本项目工业场地选址合理。 &nbsp;14.3 排土场选址的环境可行 性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3 14.3.1 排土场选址概述 &nbsp;1、选择原则 &nbsp; 选在拉沟位置最近处,满足近距离排土要求。 &nbsp; 利用已有的排弃空间,如本矿灭火工程形成的采空部分。 &nbsp; 在满足排弃总量和边坡稳定前提下,尽量加高排土场,减少占地面积。 &nbsp; 选择基底稳定的外排位置。 &nbsp; 考虑环保水保要求,利于进行工程和生物治理,尽快恢复植被。 &nbsp;2、位置选择 &nbsp;本矿田的周边情况对设置外排土场不利 ,矿田境界以东为五虎山一井田,不可以设外排土场;矿田境界以南为 XX二矿井田范围,不可以设排土场,只有矿田境界以西没有矿田,设外排土场 ,外排土场占用土地全部为阿拉善左旗 土地 。 &nbsp;14.3.2 排土场的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nbsp;1、外排土场占地类型及周围环境概况 &nbsp;外排土场占地 77.10%为草地, 位于 采掘场西侧,最终排弃高度 60m,排土边坡角 16° ,可保持边坡稳定,并减少了占地面积。排土场排满后即可复垦,排土场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nbsp;2、地质条件 &nbsp;外排土场范围内地质条件如下: &nbsp;( 1) 本矿基地多为裸露的第四系砂砾层,透水而不含水,较少表土覆盖,质地坚硬,无地表水系 &nbsp;。 &nbsp;( 2) 土岩混合物料,岩多土少,松散系数长期为 1.05 1.1,中期为 1.11.20,暂按 1.15考虑,容重为 2.00t/m3。 &nbsp;( 3) 区内气候干燥,降水量稀少; &nbsp;( 4) 区内断层和破碎带均不发育、无不良地质条件。 &nbsp;综上所述,评价认为排土场周围地质条件适宜建设外排土场。 &nbsp;3、环境条件 &nbsp;外排土场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4.3-1。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4 表 14.3-1 &nbsp;项目 外排土场选址明细 &nbsp;GB18599-2001 外排土场 &nbsp;1、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 500m以外。 &nbsp;外排土场周围 0.5km范围内无居民 &nbsp;2、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 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nbsp;场址范围内无断层、断裂带等不良不良地质工程区。 &nbsp;3、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nbsp;不在所列出区域内,无占用行洪道现象。 &nbsp;4、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nbsp;矿界周围无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 &nbsp;5、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nbsp;项目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nbsp;( 1) 从排土场周围环境看, 排土场 周围 500m 范围内无 居民,在排土场西侧100m 处 有一条高压输电线路,在西侧 150m 处有一条工业园区道路,在西侧 700m处有一条吉兰泰线铁路 ,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距离要求。同时通过对排土场环境空气的预测,在大部分时间内,排土场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扬尘污染;但在具备起尘风速条件时,排土场扬尘会对其周围局部地区产生影响,影响范围在排土场下风向 500m 范围内。 &nbsp;( 2) 排土场扬尘影响范围会随着剥离土的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本露天矿区的边界应严格限制在规划范围内,严格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向排土场洒水,提高剥离土的含水率,并及时 推平、压实、土砂障覆盖,自然恢复植被,可以有效的控制排土场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nbsp;( 3) 加强排土场的维护和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是露天矿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加强工程和生物措施的实施。 &nbsp;内、外排土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把表土单独堆放,排土场四周排弃部分岩石,用以固砂,其后将预先预留好的土覆盖在表面,逐年种草,以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露天矿实现全部内排后,随着矿坑的向前推进,外排土场的表土可以对达到设计标高的内排土场进行复垦,为了减少排土场对矿区环境的不利影响,内排土场的复垦要随开发的发展 及时进行,一般应以年度(种植周期)为阶段按期土砂障覆盖,自然恢复植被,采剥工程也应予以配合,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5 采用分层堆弃,单独堆放的方法。 &nbsp;综上所速,本项目外排土场的选址是合理的。 &nbsp;14.4 五虎山运煤道路改线合理性分析 &nbsp;项目矿区范围内有五虎山运煤道路通过,在矿区范围内的长度为 2.12km,、根据改造工程开采计划,本次工程在开采二采区后需将五虎山运煤公路改线。根据四邻关系图可知,本矿东南北三侧都为煤矿,如果从矿界外改线将占用其它三个煤矿的资源,另外其它三个煤矿都为露天矿,在后续的开采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五虎山运煤道路 的改线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将改线位置定于矿区范围内露天煤矿形成的内排土场上。改线后五虎山运煤道路按照山岭重丘工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 8.5m,路面宽 7m,总长约 1.95km。 &nbsp;1、现状五虎山运煤道路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nbsp;现状五虎山运煤道路位于灭火工程形成的北排土场北侧及西侧,总长度为2.12km,路面类型为混凝土路面,占地面积 1.48hm2,占地类型为 工况用地 。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道路扬尘,环评要求企业下一步要加强对现状 五虎山运煤 道路的洒水抑尘效果,同时在改线后对现状改线道路进行生态恢复,恢复其 土地使用功能。 &nbsp;2、 五虎山运煤道路 改线的环境影响 &nbsp;生态环境影响 &nbsp;五虎山运煤道路 改线也在矿区内部实施,占地面积约为 1.37hm2,占地均为现有工矿用地,不破坏自然草地、林地及农田,但将破坏已形成排土场上人工恢复植被,主要植物有 羊草 等。 &nbsp;在道路通车后及时进行道路两侧绿化, 五虎山运煤道路 改线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nbsp;交通噪声及粉尘影响 &nbsp;五虎山运煤道路 改线后由于全部在矿区范围内改线,道路两侧 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 环境敏感点,故改线后的道路交通噪声及粉尘对外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nbsp;社会环境影响 &nbsp;五虎山运煤道路 改 线发生在二采区开采 后,这时候二采区已经 实现在自己采坑内的内排,改线后的 五虎山运煤道路 不会与开采剥离、排土、原煤运输等内部道路形成交叉,煤矿开采内部运输不会影响 五虎山运煤道路 的正常交通。但同时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6 XX煤矿 在道路改线时应与 五虎山矿区 周边煤矿达成一致,保证 五虎山运煤道路 的正常通行。 &nbsp;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7 15 环境风险分析 &nbsp;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 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nbsp;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nbsp;15.1 风险识别 &nbsp;煤炭露天开采可能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事故是矿坑透水事故和排土场滑坡事故。矿坑透水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是大量的高悬浮物煤泥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造成较重影响,但 考虑到煤泥水不含有有害物质,一般不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对于该露天煤矿来说主要的环境风险事故就是排土场滑坡对周围村庄等敏感目标的影响, 排土场 周围 500m 范围内无 居民,在排土场西侧 100m 处有一条高压输电线路,在西侧 150m 处有一条工业园区道路,在西侧 700m处有一条吉兰泰线铁路 。 &nbsp;15.2 采掘场 环境风险分析 &nbsp;依据 XX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初步设计 ,地质报告中未将采场边坡进行工程地质分区,通过对整个矿田的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了解,其地质条件基本相同,只是开采 深度不同而已。故设计根据露天矿采场的布置情况,选择的首采区 北 部端帮进行典型性分析,并按各采区的最大开采深度分别计算边坡稳定角。 &nbsp;表 15.2 &nbsp; 边坡稳定计算参数 &nbsp;岩石名称 &nbsp;密度() g/cm3 摩擦角()° &nbsp;凝聚力( C) KPa 松散层 &nbsp;1.95 32.0 4.91 泥岩 &nbsp;2.10 27.0 257.71 细砂岩(顶板) &nbsp;2.55 34.8 284.85 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nbsp;188 岩质泥岩 &nbsp;2.30 31.0 224.21 砂岩 &nbsp;2.36 30.0 331.58 粘土岩 &nbsp;2.38 21.6 45.0 煤 &nbsp;1.40 30.5 151.37 根据 初步设计 计算 分析 ,最大计算高度 H=100m时,总边坡角不宜大于 40°,此时稳定系数 K=1.275,最大计算高度 H=220m时,总边坡角不宜大于 38°,此时稳定系数 K=1.261,所以本方案设计工作帮、非工作帮最终帮坡角为 38°。 XX二矿最终边坡角选定在 38°是合理的,不管从经济还是安全角度考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本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存在不足 ,加之 矿田内采空区的存在 也是 边坡稳定的重大影响因素 。 故 方案建议 在露天矿的建设过程中,应多注意收集、整理邻近矿山或相似地质条件矿山开采的 边坡管理经验,在生产中 还 应加强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状态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通过专门的分析和治理方案设计来调整边坡角度,以利生产安全进行。 &nbsp;15.2 露天矿排土场环境风险分析 &nbsp;15.2.1 滑坡事故源项分析 &nbsp;1、滑坡风险概率分析 &nbsp;国内可供类比分析的此种事故统计资料较少,本次评价使用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太堡露天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 中国 最大的露天煤矿,位于 朔州 市区与平鲁区交界处,总面积达 376km2,地质储量约为 126 亿吨。)进行类比分析。安太堡露天矿与本项目已有排土场均是建立在黄土基底上的排土场边坡,具有一定的可类比性。 &nbsp;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曾于 1991 年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滑坡事故,滑坡体积 1600 万 m3,冲断公路主干线 2km,矿区运输公路 1km,直接经济损失 4000 万元。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滑坡经历的时间较短,从发现裂缝变形到发生剧 滑仅 10 分钟。导致这次滑坡的内部条件是岩性地层条件。排土场坐落在顺坡向 50° 70°的基底上,而黄土基底内粉质粘土与粘土互层层组下部为饱水的粘性土软弱带,粘性土软弱带易发生滑动。其外部诱发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排弃高度过大,达到了 140m,虽然没有超过设计高度 150m,但当时的XX 市 XX 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术改造(变更开采方式 ) 项目</p>

注意事项

本文(XX煤炭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