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区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 资源ID:4401       资源大小:648.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区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 1 &nbsp;建设项目 概况 &nbsp;1.1 &nbsp;项目选址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选址于 XX 市大河西先导区 银杉路以东,坦山路以南,银观路以北区域 ,项目是由 中节能先导城市节能有限公司 投 40392.10 元建设的。 &nbsp;1. 2 &nbsp;工程概况 &nbsp;1.2.1 &nbsp;工程内容 &nbsp;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供能能源站、水源水取水、退水系统建设工程; &nbsp;其中:区域供冷(热)面积 2520201 ,区域供冷(热)能源站总供冷量 120MW,直埋预制保温管( DN3501000)总长 6844m。 可再生能源供能能源站 B 站拟建建筑物由1 栋地下 2 层水源热泵泵房 、江水进水、排水管道以及取水头部组成,泵房、进、排水管道开挖深度约 13.0m,均为地下构筑物。总建筑面积 8443.0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8163 ,地面建筑面积 280 。 &nbsp;1.2.2 &nbsp;工程规模 &nbsp;( 1)江水源取水工程规模 &nbsp;取水工程作为 XX 新城水源热泵系统 B 站的取排水工程,取水后,源水进入水源热泵系统,经过水源热泵机组利用后排至湘江。根据 XX 水源可再生能源区域供能项目取水排水设计要求,本工程取排水设计规模按照水源热泵系统 B 站夏季需水量确定,即设计取排水工程设计规模为 5.6m3/s。 &nbsp;( 2)区域供冷(热) 站规模 &nbsp;B 站的供能范围见表 1-1 及图 1,空调 负荷估算 见表 1-2。 &nbsp;表 1-1 &nbsp;B 站的供能范围表 &nbsp;地块编号 &nbsp;总建筑面积 &nbsp;商业面积 &nbsp;住宅面积 &nbsp;用地性质 &nbsp;商住比 &nbsp;m² m² m² C-3-3-1(A5) 128940 128940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C-3-3-2(A5) 79755 79755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C-3-3-3(A5) 49203 49203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C-3-3-5(A5) 49874 49874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F-4-2-1(A8) 45424 45424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F-4-2-2(A8) 17922 17922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F-4-1 37010 37010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2 C-6-1-1 48075 48075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C-6-1-2 30134 30134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D-3-1-2 202380 202380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F-4-3 1504 1504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C-4-1 600244 180073 420171 综合商住用地 &nbsp;3:7 C-5-1(A3) 322143 96643 225500 综合商住用地 &nbsp;3:7 C-2-1-4 475208 475208 0 商业金融业用地 &nbsp;/ F-6 38352 38352 0 &nbsp; 小计 &nbsp;2126168 1480497 645671 &nbsp; 表 1-2 &nbsp; B 区 空调 负荷估算 表 &nbsp;服务区 &nbsp;总建筑面积 &nbsp;(万 m²) &nbsp;商业面积 &nbsp;(万 m²) &nbsp;住宅面积 &nbsp;(万 m²) &nbsp;冷负荷 &nbsp;( MW) &nbsp;热负荷 &nbsp;( MW) &nbsp;B 区 &nbsp;2126168 1480497 645671 97.5 48.3 依据目前建设单位与 B 区各地块 业主单位的衔接情况,综合分析比较在茶山东路东端 XX的绿化地块内设置 B区区域供冷(热)能源站(地下建筑),区域供冷规模 为 97.5MW,供热规模为 48.3MW。 &nbsp;项目采用江水源热泵方案,主机 COP 按 5.0,夏季江水需要带走的热量约为 117MW,按 5 温差考虑需要 20124m³/h 的水量,冬季从江水中的吸热量为 38.64MW,按 5 温差考虑需要 6646m³/h 的水量,考虑冬季江水极端最低温度为 6.8 ,可利用温差为 2 ,则江水的需求量为 16615m³/h。 &nbsp;综合考虑 25%的预留水量作为今后发展分散站预留, B区江水 需用水量按 20124m³/h考虑,折合秒流量为 5.6m³/s。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3 图 1-1 &nbsp;B 站服务范围示意图 &nbsp;( 3)区域供冷(热)管网 &nbsp;本区域供能管网主要输送冷热介质 (介质为补充的自来水) 以解决该区域建筑的供冷供热需求,管网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合用。夏季管网供冷供回水温度为 &nbsp;5/12,冬季供热温度为 &nbsp;39/46。 &nbsp;B 区供冷(热)管网结合区域供冷(热)能源站的建设设置空调冷(热)水二级管网,输送半径控制在 1000 米左右。管网组织方案采用支状管网,将空调冷(热)水循最短路径送至用户, B 区二级供冷(热)管网 主管线规模见 表 1-3。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4 表 1-3 &nbsp; B 区二级供冷(热)管网表 &nbsp;管段编号 &nbsp;管径 (mm) 管长 (m) 最大流量 (m³/h) 北线 &nbsp;1 DN1000 260 6544 2 DN1000 87 6544 3 DN900 524 6304 中线 &nbsp;1 DN1000 168 7440 2 DN1000 38 7139 3 DN900 58 6621 4 DN900 33 6125 5 DN900 65 6011 6 DN900 563 4079 7 DN400 108 1425 南线 &nbsp;1 DN700 293 3119 2 DN600 242 2684 3 DN600 160 2678 4 DN600 38 2386 5 DN350 374 509 1.3 &nbsp;主要 环境敏感区及 环境保护目标 &nbsp;表 1-4 &nbsp;项目泵站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nbsp;项目 &nbsp;保护目标 &nbsp;性质 &nbsp;方位 &nbsp;距离 厂界 ( m) &nbsp;保护级别 &nbsp;大气环境 &nbsp;民生银行大厦 &nbsp;在建银行 &nbsp;WN 1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 &nbsp;南山雍江汇 &nbsp;在建房地产 &nbsp;WS 120 玖号置业 &nbsp;在建饮食娱乐业 &nbsp;S 30 声 &nbsp;环 &nbsp;境 &nbsp;民生银行大厦 &nbsp;在建银行 &nbsp;WN 100 声环境质量标准 2类标准 &nbsp;南山雍江汇 &nbsp;在建房地产 &nbsp;WS 120 玖号置业 &nbsp;在建饮食娱乐业 &nbsp;S 30 地 &nbsp;表 &nbsp;水 &nbsp;湘江 &nbsp;傅家洲尾至龙洲头 &nbsp;工业用水区 &nbsp;E 5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 标准 &nbsp;龙洲头至冯家洲头 &nbsp;EN 5400 地表水环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5 景观娱乐用水区 &nbsp;境质量标准 类 标准 &nbsp;生态环境 &nbsp;湘江水生态环境及 水生生物 &nbsp;及河滩湿地生态 &nbsp;江河自然生态 &nbsp;E 50 &nbsp;项目区域湘江风光带 &nbsp;人工绿化带 &nbsp;沿湘江岸边 &nbsp;紧邻 &nbsp; 表 1-5 &nbsp; 项目管网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nbsp;项目 &nbsp;保护目标 &nbsp;性质 &nbsp;方位 &nbsp;管线 距离 ( m) &nbsp;保护级别 &nbsp;大气环境 &nbsp;潇湘中路 &nbsp;创世纪学校 &nbsp;学校 &nbsp;W 1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 &nbsp;观沙岭路 &nbsp;茶子山安置小区 &nbsp;房地产 &nbsp;W 30 创世纪学校 &nbsp;学校 &nbsp;E 95 茶子山路 &nbsp;郝家坪小学 &nbsp;学校 &nbsp;N 65 声环境 &nbsp;潇湘中路 &nbsp;创世纪学校 &nbsp;学校 &nbsp;W 100 声环境质量标准 2类标准 &nbsp;观沙岭路 &nbsp;茶子山安置小区 &nbsp;房地产 &nbsp;W 30 创世纪学校 &nbsp;学校 &nbsp;E 95 茶子山路 &nbsp;郝家坪小学 &nbsp;学校 &nbsp;N 65 2 &nbsp;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nbsp;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物产生量汇总如下表 2-1、 2-2。 &nbsp;表 2-1 &nbsp; &nbsp; 施工期污染物产生量汇总 &nbsp;类别 &nbsp;排放源 &nbsp;污染物名称 &nbsp;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 &nbsp;排放浓度 &nbsp;及排放量 &nbsp;废气 &nbsp;施工工地 &nbsp;TSP 200 1000mg/m3 100 500 mg/m3 废水 &nbsp;施工污水 &nbsp;SS 500 1000mg/L 70mg/L 石油类 &nbsp;5 10mg/L 5 mg/L 固体废物 &nbsp;建筑工地 &nbsp;建筑垃圾、渣土 &nbsp;16.268 万 m3 综合利用 &nbsp;噪声 &nbsp;建筑工地施 工机械 &nbsp;空压机、 混凝土输送泵、搅拌机、振动棒、 吊塔、电钻、电锤及其他装修设备等 &nbsp;78100 dB(A) 70 86 dB(A) 表 2-2 &nbsp; &nbsp; &nbsp; 营运期污染物产生量汇总 &nbsp;分类 &nbsp;污染源名称 &nbsp;污染因子及产生浓度 &nbsp;产生量 &nbsp;处理措施 &nbsp;排放量及浓度 &nbsp;去 &nbsp;向 &nbsp;水 &nbsp;污 &nbsp;染 &nbsp;源 &nbsp;生活污水 &nbsp;员工生活废水、 &nbsp;CODcr &nbsp; &nbsp;400mg/L NH3-N &nbsp; &nbsp; 40mg/L SS &nbsp; &nbsp; &nbsp; 400mg/L 0.6m3/d 经化粪池处理 &nbsp;9.9 m3/d COD: 150mg/L SS:经岳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6 地面卫生废水 &nbsp;SS &nbsp; &nbsp;50 200 mg/L 9.3m3/d 70mg/L NH3-N:40mg/L 入湘江 &nbsp;工艺废水 &nbsp;预处理泥沙水 &nbsp;SS:20000mg/L。 &nbsp;7 8.5m3/h 污泥脱水处理 &nbsp;SS:70mg/L 与退水一起排入湘江 &nbsp;气 &nbsp;污 &nbsp;染 &nbsp;源 &nbsp;无 &nbsp;/ / / / 固 &nbsp;体 &nbsp;废 &nbsp;弃 &nbsp;物 &nbsp;预处理分离的脱水泥沙 &nbsp;1535t/a 按建筑垃圾填 埋处理 &nbsp;1535t/a 填埋 &nbsp;聚合氯化铝废包装袋 &nbsp;1208 个 /a 回收 &nbsp;1208 个 /a 水处理剂生产厂家回收 &nbsp;生活垃圾 &nbsp;2.9t/a 收集后送垃圾处 理场集中处理 &nbsp;2.9t/a 收集后送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nbsp;3 &nbsp;区域环境现状 &nbsp;3.1 地理 环境 &nbsp; 项目 拟建 XX 新城水源热泵工程 B 站项目位于 XX 市岳麓区湘江西侧, XX 景观道东侧( 在茶山东路东端 XX 的绿化地块内 )。 东边邻湘江干流左岸堤坝约 50m,西侧约80m 为景观道,隔路为在建的民生银行大夏和南山雍江汇房地产。南侧临近玖号置业用地。沿江一侧为绿化景观用地。 &nbsp;根据调查,本工程区域内尚无挂牌保护的名胜古迹和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单位。邻近工程区没有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建设区域内没有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nbsp;3.2 环境质量状况 &nbsp;1、大气环境现在: 2012 年 4 季度区域环境空气中,师大 SO2、 NO2,高开区及全市的 PM2.5 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但 PM10日浓度有超标情况,最大超标倍数为 0.77 倍。全市 SO2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但 NO2、 PM10日浓度有超标情况,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13 倍, 1.01 倍。引起 NO2、 PM10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城市发展快,工程建设项目繁多,大量的基建扬尘、地面扬尘所致,项目区域大气环境一般。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7 2、声环境现状:昼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限值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nbsp;3、地表水环境现状: 2010 年 一、三、四 季度 湘江 三汊矶断面、猴子石断面 水质常规监测资料 中除猴子石断面四季度氨氮、总磷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 类标准外,其他均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 、 类类标准。猴子石断面四季度氨氮、总磷超标率分别为 33.33%、 22.22%,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68 倍, 0.4 倍。 &nbsp;2011 年 一、三、四 季度 湘江 三汊矶断面、猴子石断面 水质常规监测资料 中除猴子石断面一、二季度的 CODcr、一季度 的氨氮、总磷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 类标准外,其他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类标准要求。猴子石断面一、二季度的 CODc超标率分别为 22.22%、 11.1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0 倍, 0.13 倍,一季度的氨氮、总磷超标率分别为 100%、 11.1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93 倍, 0.3 倍。 &nbsp;2012 年 一、三、四 季度 湘江 三汊矶断面、猴子石断面 水质常规监测资料 中除 pH、BOD5、 总氮 、 石油类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 、 类类标准外,其他均有超标现象。猴子石断面的 CODcr 一、三、四 季度均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 44.4%、 33.33%、 44.44%,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38 倍, 0.36 倍,0.19 倍, NH3-N 一、三季度也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 66.67%和 33.33%, 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2.506 倍, 0.072 倍 ,总磷第三季度超标,超标率为 33.33%。三汊矶断面两个断面 CODcr一四 季度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为 11.11%,最大超标倍数为 0.01倍 , NH3-N 一季度也出现超标现象,超标 率 33.33%, 最大超标倍数为 0.213 倍,总磷一季度超标,超标率为 11.11%, 最大超标倍数为 0.17 倍 。其余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 、 类标准要求。 &nbsp;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 &nbsp;2010 年四季度猴子石断面的氨氮及总磷出现超标现象,一、三季度及三汊矶断面未出现超标; 2011 年一、三季度猴子石断面的的CODcr、一季度的氨氮及总磷出现超标现象,二季度及三汊矶断面未出现超标; &nbsp;2012年一、三、四季度的 CODcr、一、四季度的氨氮、四季度的总磷出现超标 ,三汊矶断面一季度的 CODcr、氨氮、四总磷均出现超标现象。从 3 年超标因子出现频次判断,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8 湘江段水污染的程度及范围均在缓慢递增。 &nbsp;4、区域生态现状: 项目选址位于湘江沿岸的低洼地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河流、河滩地、城市开发 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化用地三种类型。受人类活动影响, 区域自然群落中木本类型少, 动物群落物种不丰富 , 水土流失以微度为主 , 有少量天然分布的珍稀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出现。目前, 随着城市化进度加快,陆域生态完整性已被城市道路、各类城市建筑分隔和破坏,区域只保留 相对完整的湘江湿地生态区。 &nbsp;4 &nbsp;环境影响分 析 &nbsp;4.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nbsp;(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nbsp;项目 施工期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基建扬尘。 &nbsp;本项目 场地为 城市次中心地区, 东边邻湘江干流左岸堤坝约 50m,西侧约 80m 为景观道,隔路为在建的民生银行大夏和南山雍江汇房地产。南侧临近玖号置业用地。沿江一侧为绿化景观用地 , 项目在进行泵站施工及管道施工时, 施工期扬尘对项目周边区域空气环境污染有一定影响,为确保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基建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必须严格执行 XX 市控制扬尘污染管理方法防止建设及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nbsp;(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nbsp;本项目施工 污 水主要来源于地面和渣土运输车冲洗、泥浆水、 施工作业废水、基坑 积 水 (自然降雨、地下渗水) 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运输车冲洗、泥浆及作业污 水经厂区沉淀池、生活污水 经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已有的市政 截污 管网,再集中至 岳麓 污水 处理厂处理,达标后 排入湘江 。 &nbsp;( 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nbsp;本项目 场地为城市 次 中心区, 环境十分敏感,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高噪声设备的施工时段,加强施工管理,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声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 &nbsp;尽管施 工噪声和振动对施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施工期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和振动也就随之结束。 &nbsp;( 4)施工 建筑渣土影响分析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9 建筑渣土外运将全部委托 由 XX 渣土办管理的专业渣土运输公司负责土方转运, XX渣土办则根据 XX 市建筑工地的供需情况规定渣土倾倒地点,其项目建筑渣土处 理将办理 XX 建筑垃圾处理许可证,并按规定时间、运输路线、倾倒地点进行处置,通过 XX渣土办、工程施工单位严格管理,项目建筑渣土对区域环境不会构成明显影响。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nbsp;( 1)水环境影响分析 &nbsp;项目建 成投入营运后,工作人员为 16 人,预计最大污水排放量约 9.9m3/d,其中生活废水量约 0.6m3/d,地面卫生废水量约 9.3m3/d。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废水可符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nbsp;项目区域属于岳麓污水处理厂纳污处理区,城市污水管网已建成投入使用,排水经 XX 景观路污水管网,汇入岳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龙洲头至冯家洲头湘江处排放。项目废水水量较少,对区域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nbsp;项目工艺废水主要来源于预处理除排出的含泥砂水,夏季约 8.5m3/h,冬季约 7m3/h。水质 中污染因子为悬浮物,浓度约 20000mg/L。以及胶球清洗装置废水(水量不大于 1m3,主要污染物为 SS)。对工艺废水在采取污泥脱水处理达标后,对区域水环境在悬浮物方面有一定改善作用。 &nbsp;(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nbsp;项目能源站只消耗电能,无食堂生活设施。系统运行物流主要只涉及江水和城市自来水,其余制冷剂( R134a 或 R123)位于密封制冷(热)设备内。故判断项目运行过程中无明显大气污染源,对区域大气环境无影响。 &nbsp;( 3)声环境影响分析 &nbsp;项目将主要噪声设备(水泵和 水源热泵机组 )安装在负二层,负一层主要为控制设备和空调等 噪声等级相对较低的设备。地表只有楼梯间、卫生间、吊装孔等小型建筑设施,无噪声源。 &nbsp;项目热泵机组、水泵布置在地下二层,机房采取隔声减振措施。预计经地下建筑隔声后, 负二层产生的噪声影响值到地表时预计在 40dB(A)以下, 对地表声环境影响的贡献值轻微。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0 项目负一层通风与空调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风管进出接口设置消声装置,通向室外的送排风口均考虑消声减噪措施。采取措施后,预计 噪声影响值到地表时预计在55dB(A)以下。 &nbsp;项目在地表设施中无噪声源设备,预计负一层、负二层噪声转播至地表楼梯口处时不大于 55dB(A),再经 距离衰减和项目内地表绿化植被吸声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对区域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nbsp;( 4)固废影响分析 &nbsp;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 水处理剂 聚铝的废包装袋,数量约 1208 个 /a,及员工 生活垃圾 2.9t/a, 项目预处理脱水泥沙产生量约为 1535t/a。 聚铝废包装袋可由供应商回收,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由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对 区域 环境 无 影响。 脱水干泥沙可按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处理。 &nbsp;( 5)水源热泵系统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分析 &nbsp; 对区域 水资源状况影响 分析 &nbsp;项目 夏季日取水量 48.4 万 m3,冬季日取水量 39.7 万 m3,年取水总量 8555 万m3,仅占取水断面湘江多年平均径流量( 731.32 亿 m3)的 0.12%,占 97%枯水年年径流量( 384.74 亿 m3)的 0.22%。水源热泵系统在获取湘江水中冷量或热量后,湘江水又全部重新回归原河道,耗水量为 0,并且退水口紧邻取水口,位于取水口下游 约 50m。因此,项目取水对湘江年径流量没有影响。 &nbsp;XXXX 新城 B 区区域供冷(热)能源站项目最大设计取水流量 5.6m3/s,占 97%年最枯日平均流量 136m3/s 的 5.15%, 占历年实测最小瞬时流量 100m3/s(湘潭站)的 7%。但因为能源站耗水量为 0,则本项目取水对湘江枯水径流没有影响。 &nbsp; 对区域水 环境温度 影响 分析 &nbsp;项目在夏季运行排放温排水时( 5.6m3/s,温升 5),江面层排水 1温升线包络面积约 30000m2,其带状区域长度约为 1200 米,宽度约为 25 米;退水口水层 1温升线包络面积约 20800m2;退水热水流对取水口处温度场无影响。 &nbsp;冬季 97%日均枯水流量条件下,退水温度低于基准温度( 281K) 2 度的带状区域长度约为 60 米,宽度约为 8 米。项目退水口水层 2温升线 包络面积约 600m2;江面和取水口水层预测未出现 2温升线。退水冷水流对取水口处温度场无影响。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1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 2002) 规定的“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小于 1、周平均最大温降小于等于 2”评价标准,项目温差 1的包络面积最大为 30000m2,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超标现象。水源热泵造成的水域温度变化 对 鱼类 的影响 分析 &nbsp;水源热泵系统排水口出水多为点式冲击射流,对排水口附近水域的鱼类形成热冲击,尤其对于喜欢栖于岸边或浅水处的鲫鱼以及喜欢生活在静水中上层的鲢鱼和 鳙鱼,鱼类遇到高温就会采取主动回避,但排水温度要保证鱼类能够穿越 “热障 ”不致发生死亡,所以排水温度应该小于鱼类 “短期暴露最高安全温度 ”,鲫鱼的 “短期暴露最高安全温度 ”最低,为 36.1,由此需控制水源热泵系统排水口处水域 (距离排水管出水口 5m 范围以内区域 )最高水温为 36以下。 &nbsp;冬季,生活在湖泊中的家鱼大多选择半休眠停食状态,选择深水处越冬,一般只要水温超过 0就可满足鱼类生存要求,而且根据热泵机组电脑控制器的设定,当蒸发器出口温度降低到 4时,机组会报警并自动停机,湖水侧进水温度一般要求7,所以对于夏 热冬冷地区,热泵冷排水不会对鱼类造成伤害。 &nbsp;项目 能源站排水 区域无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和 鱼类产卵场。项目 1 等温升线纵 横 向影响距离 不超过 25m,未超过 湘江 河宽的 1/3(湘江流域该河段河宽为 1000m) ,满足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工作方案规定:大江、大河混合区的下边界不得超过河宽 1/3 的要求。因此,能源站运行期间给鱼类留有足够的洄游通道, 能够 保证其正常产卵、索饵、越冬。 &nbsp;水源热泵造成的水域温度变化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分析 &nbsp;项目供冷期间, 5、 6 月份属于湘江丰水期、 7、 8、 9 月基本属于平水期。在该段时间 , 1 等温线包络面积在 30000m3以内,面积很小,同时,建库后平水期库区流速变化后,湘江平水期平均流速仍有 0.39m/s,远大于 0.2m/s 的流速,而易发生“水华”现象的蓝藻、绿藻 沉降系数小,对流速较为敏感,适应流速 0.20m/s 的水域,故在湘江流速较大的时期,项目温排水不会使湘江水域 发生“水华”现象。但遇到大旱期间,夏季湘江水量大幅减少,同时伴随高温天气时,项目温排水有可能造成局部范围蓝藻大量繁殖现象,在此极端不利条件下,项目需采取措施,控制蓝藻水华。参考国内目前使用的方法,临时应急措施可考虑采用灭 藻制剂法(前提不能产生二次污染)。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2 水源热泵造成的水域温升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分析 &nbsp;在夏季的强增温区 ( T 4 ),亦即水温超过 35,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则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原生动物和桡足类的高峰出现在春季,轮虫和枝角类的高峰出现在夏季,水体增温后,各类浮游动物数量高峰的季节变化规律与自然水体相同,这说明温排水对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虽有明显影响,但并没有引起高峰季节的改变。 &nbsp;( 6) &nbsp;环境风险评价 &nbsp;项目建设属于利用江水中自然能用于供热制冷,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同时温排水向江河海洋排放(如电厂、核 电厂,其长期排放冷却水温升高于本项目温升约 1 倍)一直属于可接受水平,从未归类于环境风险事故。故环评认为本项目建设无环境风险因素。 &nbsp;5 &nbsp;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nbsp; 5.1 &nbsp;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nbsp;5.1.1 &nbsp;施工期基建扬尘的控制措施 &nbsp;为确保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项目须严格控制基建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必须严格执行 XX 市控制扬尘污染管理方法防止建设及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为减少扬尘对工程所在地空气环境的影响,根据 XX 市控制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及国家环保总局最新颁布的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标 准( HJ/T393-2007)规定,在市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施工,主要采取下列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nbsp;( 1)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与环保部门签订 XX 市建筑施工防治扬尘污染责任书。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文明施工,严格执行 XX 市控制扬尘污染管理办法、 XX市建设施工扬尘控制环评技术规范(试行),防止建设过程中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nbsp;( 2)在建设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环境保护监督栏(牌),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期、防治扬尘污染现场监督员姓名等。 &nbsp;( 3) 整个施工期必须设专职保洁员 4 人 以上。专职保洁员 主要职责:车辆进出场冲洗、项目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场内裸露堆场覆盖、场内裸露地面覆盖、道路冲洗清扫及日常扬尘控制管理。 &nbsp;( 4) 施工场地设置连续、封闭硬质 围墙(档) ,围 墙(档) 不低于 2.5m, 围墙(档)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3 底端应设置防溢座, 围墙(档) 之间以及 围墙(档) 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 围墙(档)必须在 项目开工 以前完成。 &nbsp;( 5)只 在 项目西侧设置一个施工场地出入口,施工场地出入口须采用钢板、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进行路面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加强保洁清扫,场内硬化路面不少于 30m,场外须与公共道路连接。 &nbsp;( 6) 在施工工地出 入 口内侧设置 专业厂家生产的专用 车辆清洗设 备 以及配套的泥浆沉淀设施 、清水回用设施,做到车辆清洗水的循环使用不外排。 洗车平台配置清洗员2 名(一边一人) , 洗车作业 平台 和连接进出口的道路用混凝土硬化,道路硬化宽度 设计 大于 5m,并铺设加湿的麻袋或草袋等,以防止将撒漏的泥土带入城市道路 。 &nbsp;( 7)施工场内车行道路须采用钢板、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进行路面硬化,宽度为 3-5 米,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加强保洁清扫。 &nbsp;( 8) 项目建筑渣土处理 应及时 办理 XX 建筑垃圾处理许可证,并按规定时间、运输路线、倾倒地 点进行处置 。 运输渣土、泥浆、建筑垃圾及砂石等散体建筑材料时,车辆出场前均须清洗,不得将泥土带出施工场地,严禁超载运输,渣土装卸低于厢板10 厘米以上 。 粉料使用罐车运输或采取帆布密封等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原材料运输过程中车辆撒漏、碾压产生的扬尘,严禁发生抛、洒、滴、漏现象。 &nbsp;( 9)施工现场设置排水系统,围挡内四周设置排水沟,洗车平台四周设置防溢座和污水倒流渠,将所有施工污水引至沉淀设施,防止施工污水溢出工地。 &nbsp;( 10) 施工期基坑 废水、生活废水等通过隔油池、 化粪池 进行隔油、沉淀初级处理,污水沉淀时间应大于 2 小时 ,经过场地设置的排水系统排入市政管网,施工场地只设置1 个污水排口,禁止将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 &nbsp;( 11)建筑物四周 1.5m 外全部设置防尘布网,防尘网顶端高于施工作业面 2 米以上;裸露的施工地闲置时间在 3 个月以内的,应采取防尘布网覆盖,并加强管理确保覆盖到位。 &nbsp;( 12)限定物料堆放场地,施工工地内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当密闭存放,易产生扬尘的砂石等散体材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 0.5m 的堆放池,并采取覆盖措施。 &nbsp;( 13)施工场地应当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场地,并在 48 小时内完成清运,不能按时完成 清运的土方,应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生活垃圾按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4 照环卫部门要求统一清运至指定的收集地点。 &nbsp;( 14)施工工地闲置 3 个月以上的,应采取植草等方式,对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对因施工而破坏的场地外植被,应先行办理临时占绿审批手续,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 &nbsp;附属绿化设计方案应与主体建筑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nbsp;( 15)当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 201-300)和气象预报风速达 5 级以上时,停止土方施工,并做好覆盖工作;当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151-200)和风速达 4 级以上时,停止土方施工,并每隔 2 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 1 次;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 101-150)时,应每隔 4 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 次。 &nbsp;( 16)项目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和干混砂浆,场地内不得设置现场混凝土搅拌设施。 &nbsp;( 17)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定期对车辆的尾气进行检测,对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减少车辆有害废气的排放; &nbsp;( 18)本项目在装修中必须使用正规企业生产的环保型低毒、无毒涂装材料,应尽量使用水溶性、无苯的涂料、胶水,减少有机废气污染影响。 &nbsp;( 19)项目地下挖掘施工时必须同时建设基坑的护壁工程,以稳定基 坑边坡,防止坡面崩塌。 &nbsp;( 20)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对广场区进行地面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进行建设和完善,以人工绿化方式恢复植被,种植植物以街道和空隙地的观赏树木和花草为主,使场地裸露地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美化环境。 &nbsp;( 21)管道施工时,主要是管沟开挖产生的扬尘,为了将扬尘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环评建议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在敷管路段洒水,可使降尘减少 70% 80%。因此,在管网敷设的施工区进行定期洒水,以减少扬尘产生量,洒水重点时段为夏季和大风天气。施工结束时及时对敷管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减少地 面裸露时间。 &nbsp;项目产生的扬尘在采取 以上控制措施后, 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到位,预计 项目 施工期废气中的施工扬尘、机械废气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的 二级标准 要求,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随着施工结束,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 &nbsp;5.1.2 &nbsp;施工期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nbsp;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5 为确保施工期排放的综合污水不对地表水产生污染影响,本环评建议: &nbsp;( 1) 施工必须节约用水,工地产生的 基坑废水 必须经收集后进行沉淀处理,含油废水必须进行隔油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方能外排。 &nbsp;( 2)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在雨季。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对建设区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等建设,使场地土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避免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nbsp;( 3)运输、施工机械机修油污应集中处理,擦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乱扔,要妥善处理,以减少石油类对水环境的污染。 &nbsp;( 4)施工中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在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沉渣池,用草席、砂袋、挡土墙等对开挖坡面进行护坡,以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施工期间污泥水悬浮物的浓度。 &nbsp;( 5)管道施 工时,因管沟大部分位于城区内,开挖时遇含水层引起地下排水的可能性不高 ,故敷管施工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运输洗涤水、施工机械运转中油的滴漏污水,产生量较小。雨季时通过在施工区设置挡水设施,避免附近道路地面径流对施工期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的冲刷,可以减少雨季施工的污水产生量。 &nbsp;施工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初级生物处理后,就近排入本工程周边的市政污水管网,再集中至 XX 岳麓污水处理厂处理,净化处理达标后排入湘江,该施工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措施可行,预计不会对湘江水质产生明显污染。 &nbsp;施工作业废水、施工生活污水经上述措施净 化处理后,预计不会对湘江水质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 &nbsp;5.1.3 &nbsp;施工期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 &nbsp;( 1)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并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nbsp;模板、支架装卸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碰撞产生的噪声。 施工噪声必须 按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进行严格控制, 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将噪声大的施工设备和施工点尽量布置远离西面和北面声环境敏感区。 &nbsp;( 2) 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时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需事先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XX 新城区域能源站 B 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电话 &nbsp; &nbsp; &nbsp;82835170 16 报、审批 ,并进行公示,严禁在高考期间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禁止高噪声设备在午休时间和夜间 22: 00 至次日 6: 00 作业 。 &nbsp;( 3) 项目应强化保通设计,充分利用其他道路的临时转移功能,利用区域 周边道路 和其它交通网路对施工造成的交通拥堵进行分流,确保项目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 &nbsp;( 4)在勘探、基础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古墓等历史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有关单位汇报,采取有效的 现场 保护措施。 &nbsp;只要本项目建筑施工单位加</p>

注意事项

本文(XX区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