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和谐哲学.docx

  • 资源ID:43963       资源大小:18.8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和谐哲学.docx

如何构建和谐 社会 :弘扬和谐哲学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和谐哲学 党的 *决定提出,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马克思曾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我们对之作出哲学思考。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乌托邦。决定指出: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可以说,弘扬和谐哲学就是尊重辩证法,讲求正确认识矛盾、积极化解矛盾。 马克思认为, “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过程。而正确认识和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统一关系普遍地客观地存在于事物自身,而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相互过渡使得事物经过 “否定之否定 ”不断呈现上升和前进。也就是说,斗争性(否定面)与同一性(肯定面)共同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斗争性不断打破平衡而打造新的平衡,同一性不仅承认 “对立 矛盾 ”,而且有能力化解 “对立 矛盾 ”。这 种平衡的不断打破和不断建立,昭示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和谐。 辩证法是大智慧。敬重 “对方 ”,在 “相反相成 ”中实现 “和解 和谐 ”,这正是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契机。视他者为敌,斩尽杀绝,最终是两败如何构建和谐 社会 :弘扬和谐哲学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俱伤。弘扬和谐哲学,就是要敬重 “对方 ”,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倡导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当然,弘扬和谐哲学,不是模糊或取消矛盾,也不是不讲矛盾的斗争性,而是区别矛盾斗争的不同性质和具体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掌握不同的 “火候 ”和 “分寸 ”,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只见矛盾斗争的普遍 性和绝对性,不见具体矛盾斗争的相对性、条件性;只见矛盾统一的相对性,甚至只讲斗争性不讲统一性,搞 “斗争崇拜 ”,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 辩证法是方法也是道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弘扬和谐哲学,就是善于从对立的事物中看到统一性,看到它们怎样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进而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认识差别和利益冲突,存在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要用和谐的思维去认识,用和谐的态度去对待,用和谐的方式去处理 从始至终贯之以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 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这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对人的处理要重在教育,即使是对犯罪分子,在给予应得惩办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给予自新之机。 这需要协商和解。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矛盾,基本上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如何构建和谐 社会 :弘扬和谐哲学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是可以和解的非对抗性矛盾。人与人之间应以和为贵,互谅互让、友好相处。出现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协商和互谅,使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这需要实事求是。如实 认识和反映矛盾,是什么矛盾就解决什么矛盾,矛盾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解决,不能夸大和炒作矛盾,导致矛盾升级。一时不能解决的矛盾,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这需要内心修养。如果说人的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支撑,那么社会和谐则是心理和谐的坚实保障。基本权利被尊重、现实利益被满足和国民教育普及,对于人们的心理和谐至关重要。心理和谐还要靠修养。我国先圣重内心修养,养浩然之气,有很多心得和教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乐观、豁达、宽容、与人为善的教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品格,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是和谐理念、和谐哲学灌溉出来的精神之花。 这需要重在建设。各种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靠建设来解决。处理和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充满活力、和而不同的局面,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和谐哲学.docx)为本站会员(真真)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