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副本.pdf

  • 资源ID:4282       资源大小:33.41MB        全文页数:30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副本.pdf

<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1 1 前言 &nbsp;城市生活垃圾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比较普遍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和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垃圾体积减少 90,重量减少 80,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焚烧余热供暖或直接发电,从而使垃圾成为新的资源,同时实现了城 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故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高。镇江 市目前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为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镇江市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 镇江新区镇澄路 101 号 ,一期工程(设计规模 1000t/d)建设了 3×350t/d 机械炉排炉焚烧炉,配置了两台 12MW 汽轮发电机组及两台额定功率12MW 发电机,该项目已于 2011 年 8 月建成投产,并于 2012 年 7 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由于 镇江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长, 日进厂垃圾 高峰时已达 1400t/d。因此 , 为解决 镇江市 生活垃圾的处置问题,实现生活垃圾的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建设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 期 扩建 工程,用于处理 镇江市区的京口区、润州区、丹徒 区、新区以及丹阳市 、扬中市 的城市生活垃圾。 &nbsp;项目特点: 镇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扩建工程 由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 以 BOT 方式投资建设,该工程位于原有厂址内,不新增土地,扩建 1 条焚烧处理线。本期日处理规模为 400t/d,配备 1 台 400t/d 的 机械炉排焚烧炉 。设备年运行 8000小时,年处理生活垃圾量 14.6 万 t,年发电量为 4908 万 kWh。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以垃圾渗滤液为主的废水污染物,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和重金属的大气污染物。 &nbsp;工作过程:建设单位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后,经现场实地踏勘、调研,在收集和核实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进行两次环评公示、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并召开了公众参与听证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见图 1-1。 &nbsp;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关注扩建项目生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二噁英及重金属对周围环境及敏感保护目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2 标的影响。同时本项目特别关注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对项目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nbsp;图 1-1 &nbsp; 本次环评工程路线图 &nbsp;报告 书主要结论 : 本扩建工程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清洁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能保证各种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预测表明该工程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接受。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严格执行环保 “三同时 ”的前提下,项目取得周边公众理解和支持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3 2 总则 &nbsp;2.1 编制依据 &nbsp;2.1.1 国家级法律、法规及文件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29 日);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2 月 29 日 );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8 月 29 日 );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29 日 ); &nbsp; 城 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01 号, 1992 年 6 月); &nbsp;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nbsp;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27 号, 1993 年 8 月); &nbsp;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 号); &nbsp;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 2001199 号); &nbsp;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城建 2000120 号); &nbsp; 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 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计投资 20021591 号); &nbsp; 关于印发 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473 号); &nbsp;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 20061864 号); &nbsp;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 1999 年 10 月 1 日);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nbsp;(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 年9 月 2 日); &nbsp;(2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 号); &nbsp;(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第 28 号); &nbsp;(24)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 号); &nbsp;(25) 关于印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建城 201061 号); &nbsp;(26) 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 &nbsp;20119 号; &nbsp;(2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二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 &nbsp;201223 号; &nbsp;(28) 关于推进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 201033号; &nbsp;(29) 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通知环发 201211 号; &nbsp;(30)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 201135 号文); &nbsp;(31)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 环办 &nbsp;201234 号 ) ; &nbsp;(32)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环发 &nbsp;201298 号 ) ; &nbsp;(33)关 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 环发 2012140 号); &nbsp;(34)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 2012 年 10 月); &nbsp;(35)国务院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的批复(国函 2012146 号); &nbsp;(36)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国发 201337 号 ) ; &nbsp;(37)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 &nbsp;( 环发 2013103 号 ) ; &nbsp;(38)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 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第 12 号) ; &nbsp;(39)关于加强二 噁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 (环发 2010123 号) 。 &nbsp;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5 2.1.2 地方级法规、规章 &nbsp; 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 1993 年 38 号令); &nbsp; 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政府 9449 号令); &nbsp;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 1997 年); &nbsp;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 2012 年修订); &nbsp; 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 200692 号); &nbsp;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苏政办发 20139 号); &nbsp; 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 200698 号文); &nbsp;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紧急通知(苏环管 2006 21 号); &nbsp; 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 1997122 号); &nbsp; 关于加强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控 1997143 号); &nbsp; 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的实施意见(苏环控 1998122 号); &nbsp;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保厅, 1998 年); &nbsp;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 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 2003 年 3月); &nbsp;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2010 年 1 月1 日实施); &nbsp;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 201171 号); &nbsp; 关于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苏环办2011173 号); &nbsp; 江苏省 “十二五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苏政发 201251 号 ); &nbsp; 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苏环规 20111 号); &nbsp;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 &nbsp;2013 年 7 月; &nbsp; 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 20124 号); &nbsp;(21)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 2013183 号);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6 (22)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函的通知(苏环办 2011250 号); &nbsp;(23)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 &nbsp;(2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 2013283 号)。 &nbsp;2.1.3 区域规划、专 业规划 &nbsp; 镇江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2-2020); &nbsp; 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2008-2020 年); &nbsp; 镇江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nbsp; 镇江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2010-2020 年)。 &nbsp;2.1.4 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 &nbsp;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 总纲( HJ2.1-2011); &nbsp;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 大气环境( HJ2.2-2008); &nbsp;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nbsp;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nbsp;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 &nbsp; 声环境( HJ2.4-2009); &nbsp;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 生态影响( HJ19-2011); &nbsp;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nbsp;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HJ/T13 1996); &nbsp;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CJJ90-2009) 。 &nbsp;2.1.5 项目有关的文件及资料 &nbsp;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nbsp;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厂 BOT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批复 、环保竣工验收报告 ; &nbsp; 项目环评技术咨询合同; &nbsp;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7 2.2 评价因子与标准 &nbsp;2.2.1 评价因子 &nbsp;( 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nbsp;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通过初步分析识别环境因素 ( 表 2.2-1) ,并依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等,筛选本评价的各项评价因子。 &nbsp;表 2.2-1 &nbsp;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 &nbsp;影响因子 &nbsp;建设施工期 &nbsp;营运期 &nbsp;废气排放 &nbsp;废水排放 &nbsp;噪声 &nbsp;固废 &nbsp;车辆交通 &nbsp;地表水质 &nbsp; &nbsp; &nbsp; &nbsp;地下水质 &nbsp; &nbsp; &nbsp; &nbsp; 空气质量 &nbsp; &nbsp; &nbsp; &nbsp;土壤质量 &nbsp; &nbsp; &nbsp; &nbsp; 声环境 &nbsp; &nbsp; &nbsp; 水生生物 &nbsp; &nbsp; &nbsp; &nbsp;陆域 动物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植被 &nbsp; &nbsp; &nbsp; 水土流失 &nbsp; &nbsp; &nbsp; &nbsp;公众健康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社会经济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景观 &nbsp; &nbsp; &nbsp; &nbsp;为重大影响; 一般影响; 为轻微影响 &nbsp;( 2)评价因子 &nbsp;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 2.2-2。 &nbsp;表 2.2-2 &nbsp; 环境评价因子 &nbsp;项目 &nbsp;现状评价因子 &nbsp;影响评价(分析)因子 &nbsp;总量控制因子 &nbsp;控制 因子 &nbsp;考核因子 &nbsp;大气 &nbsp;SO2、 NO2、氮氧化物、 PM10、 H2S、HCl、氟化物、 NH3、 Hg、 Pb、Cd、臭气浓度、 二 噁英类 &nbsp;SO2、 HCl、 PM10、 NO2、Hg、 Pb、二 噁英类、 NH3、H2S、 Cd、 氟化物 &nbsp;SO2、 NOx 烟尘 、 HCl、CO、 HF、 Hg、Cd、 Pb、二噁英 &nbsp;地表水 &nbsp;pH、 SS、 DO、 BOD5、 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石油类、 LAS、硫化物 &nbsp;COD、 NH3-N COD、 NH3-N TP、 &nbsp;BOD5 、 SS 地下水 &nbsp;pH、高锰酸盐指数、 Cr6+、氨氮、As、 Pb、 Cd、 Hg、硝酸盐、亚硝酸盐 &nbsp;COD、氨氮 &nbsp;/ /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8 声 &nbsp;等效声级 Ld(A)和 Ln(A) / / 土壤 &nbsp;pH、 Cd、 AS、 Cu、 Hg 、 Pb、 Cr、Zn、 Ni、二噁英 &nbsp;/ / / 生态 &nbsp;植物、农田生态 &nbsp;/ / 固体废物 &nbsp;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利用量、处置量 &nbs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nbsp;/ 2.2.2 评价标准 &nbsp;2.2.2.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nbsp; 质量标准 &nbsp;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中 SO2、 PM10、 NO2、 NOx、氟化物、 Pb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Hg、 NH3、 H2S、 HCl 引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已被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替代), Cd 参考南斯拉夫标准,二噁英类参照日本环境厅 中央环境审议会制定的环境标准。 见表 2.2-3。 &nbsp;表 2.2-3 &nbsp;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nbsp;污染物 &nbsp;取值时间 &nbsp;浓度限值( g/m3) &nbsp;标准来源 &nbsp;SO2 年平均 &nbsp;6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nbsp;二级标准 &nbsp;24 小时平均 &nbsp;150 1 小时平均 &nbsp;500 PM10 年平均 &nbsp;70 24 小时平均 &nbsp;150 NO2 年平均 &nbsp;40 24 小时平均 &nbsp;80 1 小时平均 &nbsp;200 NOx 年平均 &nbsp;50 24 小时平均 &nbsp;100 1 小时平均 &nbsp;250 氟化物 &nbsp;24 小时平均 &nbsp;7 1 小时平均 &nbsp;20 Pb 季平均 &nbsp;1.0 年平均 &nbsp;0.5 日平均 &nbsp;0.0007( mg/m3) &nbsp;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nbsp;Hg 日平均 &nbsp;0.0003( mg/m3) &nbsp;Cd 一次 &nbsp;0.01( mg/m3) &nbsp;南斯拉夫标准 &nbsp;日平均 &nbsp;0.003( mg/m3) &nbsp;NH3 一次 &nbsp;0.20( mg/m3) &nbsp;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nbsp;( TJ36-79) &nbsp;H2S 一次 &nbsp;0.01( mg/m3) &nbsp;HCl 一次 &nbsp;0.05( mg/m3)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9 日平均 &nbsp;0.015( mg/m3) &nbsp;二 噁英类 &nbsp;一次值 &nbsp;5 ( TEQpg/m3) &nbsp;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制定的环境标准 &nbsp;日平均 &nbsp;1.65( TEQpg/m3) &nbsp;年平均 &nbsp;0.6( TEQpg/m3) &nbsp;注: ( 1) Pb、 Hg 一次浓度标准 参 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 大气环境一次取样、日均 1: 0.33 比例换算, Pb、Hg 一次浓度标准分别取 0.0021mg/m3、 0.0009mg/m3。二噁英类小时、日均浓度标准按一次取样、日均、年均浓度值按 1: 0.33: 0.12 比例换算,小时平均浓度标准取 5.0TEQpg/m3、日均浓度取 1.65TEQpg/m3。 &nbsp;( 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已被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替代,但 “GBZ1-2010”中未列出 Hg、 NH3、 H2S、 HCl 等污染物的相关标准数值。为此,环评单位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并参考其它同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标准要求,最终确定本次评价仍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相关数值 。 &nbsp; 排放标准 &nbsp;焚烧炉外排烟气污染物烟尘、 HCl、 SO2、 NOX、 CO、 Hg、 Cd、 Pb、 HF、 二噁英类 执行欧盟对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U2000/76/EEC,见表 2.2-4。 &nbsp;焚烧炉技术指标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01),见表 2.2-5、表 2.2-6,厂界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新改扩建项目二级标准,见表 2.2-7。 &nbsp;表 2.2-4 &nbsp;烟气排放标准 &nbsp;序号 &nbsp;污染物名称 &nbsp;单 &nbsp;位 &nbsp;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01) &nbsp;EU2000/76/EEC 日均值 &nbsp;本项目执行标准 &nbsp;1 烟尘 &nbsp;mg/Nm3 80 10 10 2 HCl mg/Nm3 75 10 10 3 SO2 mg/Nm3 260 50 50 4 NOx mg/Nm3 400 200 200 5 CO mg/Nm3 150 50 50 6 HF mg/Nm3 / 1 1 7 Hg mg/Nm3 0.2 0.05 0.05 8 Cd mg/Nm3 0.1 0.05 0.05 9 Pb mg/Nm3 1.6 0.5 0.5 10 二噁英类 &nbsp;ngTEQ/Nm3 1.0 0.1 0.1 表 2.2-5 &nbsp;焚烧炉的技术性能指标表 &nbsp;项目 &nbsp;焚烧炉温度 &nbsp;烟气停留时间 s 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 含 量 % 焚烧炉渣热灼减 率 % 指标 &nbsp;850 2 6-12 5 1000 1 表 2.2-6 &nbsp;焚烧炉烟囱高度要求 &nbsp;处理量( t/d) &nbsp;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m) &nbsp; 300 60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10 表 2.2-7 &nbsp;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nbsp;( mg/m3) &nbsp;序号 &nbsp;污染物 &nbsp;厂界浓度标准值( mg/m3) &nbsp;1 NH3 1.5 2 H2S 0.06 3 臭气浓度 &nbsp;20(无量纲) &nbsp;2.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nbsp; 环境质量标准 &nbsp;镇江新区第二 污水处理厂尾水 受纳 水体 北山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标准要求 , 长江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值见表 2.2-8。 &nbsp;表 2.2-8 &nbsp; 水环境质量标准 &nbsp;污染物 &nbsp; 类( mg/L) &nbsp;类 ( mg/L) &nbsp;pH(无量纲) &nbsp;6-9 6-9 COD 15 30 BOD5 3 6 高锰酸盐指数 &nbsp;4 10 DO 6 3 氨氮 &nbsp;0.5 1.5 总磷 &nbsp;0.1 0.3 SS* 25 60 石油类 &nbsp;0.05 0.5 LAS 0.2 0.3 硫化物 &nbsp;0.1 0.5 *注 : SS 参考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 SL63-94) 。 &nbsp; 废水 厂内 回用水质标准 &nbsp;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厂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后 部分 回用于飞灰固化、灰渣 冷却 、石灰浆制备用水,回用 废水 水质 参照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 一级标准。具体见表 2.2-9。 &nbsp;表 2.2-9 &nbsp;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 一级标准 &nbsp;污染物 &nbsp;标准( mg/L) &nbsp;pH 6-9 COD 100 BOD5 20 氨氮 &nbsp;15 总磷 &nbsp;0.5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11 SS 70 石油类 &nbsp;5 氟化物 &nbsp;10 镇江新区第二污 水处理厂接管及 排放标准 &nbsp;垃圾渗滤液经处理后部分在厂内回用,剩余部分与生活污水一起接管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 接管标准 及排放标准 见表 2.2-10。 &nbsp;表 2.2-10 &nbsp;镇江新区第二 污水 处理 厂接管标准和排放标准( mg/L) &nbsp;接管标准 &nbsp;排放标准 &nbsp;SS 400 SS 70 BOD5 300 BOD5 20 COD 500 COD 80 NH3-N 35 NH3-N 15 磷酸盐(以 P 计) &nbsp;8 磷酸盐(以 P 计) &nbsp;0.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nbsp;( CJ3082-1999) &nbsp; 化学工业 主要水 污染物排放标准 &nbsp;( DB32/39-2006)一级标准 &nbsp;2.2.2.3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bsp;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nbsp;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类标准具体见表 2.2-11。 &nbsp;表 2.2-11 &nbsp;地下水质量标准 &nbsp;污染物 &nbsp;地表水标准 类( mg/L) &nbsp;pH 6.5-8.5 高锰酸盐指数 &nbsp;3.0 氨氮 &nbsp;0.2 Cr6+ 0.05 AS 0.05 Pb 0.05 Cd 0.01 Hg 0.001 硝酸盐氮 &nbsp;20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bsp;本项目所在地土壤执行土壤环 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2.2-12,二噁英类参照日本环境厅制定的环境标准( 250pg/g)。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12 表 2.2-12 &nbsp;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bsp; ( mg/kg) &nbsp;项目 &nbsp;pH 镉 &nbsp;汞 &nbsp;砷 &nbsp;铜 &nbsp;铅 &nbsp;铬 &nbsp;锌 &nbsp;镍 &nbsp;标准 &nbsp;(二级) &nbsp;7.5 0.60 1.0 20(水田) &nbsp;100( 农田) &nbsp;350 350(水田) &nbsp;300 60 2.2.2.4 声环境质量及噪声排放标准 &nbsp;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 类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2.3-13、表2.2-14 和表 2.2-15。 &nbsp;表 2.2-13 &nbsp;声环境质量标准 &nbsp; &nbsp;( dB( A) &nbsp;类 &nbsp; 别 &nbsp;昼 &nbsp; 间 &nbsp;夜 &nbsp; 间 &nbsp;3 类 &nbsp;65 55 表 2.2-14 &nbsp;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nbsp; &nbsp;( dB( A) &nbsp;类 &nbsp; 别 &nbsp;昼 &nbsp; 间 &nbsp;夜 &nbsp; 间 &nbsp;3 类 &nbsp;65 55 表 2.2-15 &nbsp;施工噪声限值 &nbsp;标准限值( dB(A)) &nbsp;标准来源 &nbsp;昼间 &nbsp;夜间 &nbsp;70 5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nbsp;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nbsp;15 dB( A) &nbsp;2.3 评价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重点 &nbsp;2.3.1 评价工作等级 &nbsp;根据环评相关技术导则的要求,及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垃圾处理过程中所排污染物量、污染物种类等特点,确定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具体见表 2.3-1。 &nbsp;表 2.3-1 &nbsp;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 &nbsp;专题 &nbsp;等级判据 &nbsp;等级确定 &nbsp;环境空气 &nbsp;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详见 2.3.1.1 章节。 &nbsp;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中,焚烧炉烟气排放的 NOx 占标率 Pmax 最大,为 7.88%,但小于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中评价工作分级方法,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为 三 级,但本项目排放的二噁英等属于有害物质,故大气评价等级提高一级,所以本次大气评价为二级。 &nbsp;二级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13 专题 &nbsp;等级判据 &nbsp;等级确定 &nbsp;地表水 &nbsp;本项目产生渗滤液等生产废水经厂区渗滤液处理站后 部分回用 于 生产 , 剩余部分与生活污水一起接管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环境影响仅进行接管可行性分析。 &nbsp;一般影响分析 &nbsp;噪声 &nbsp;本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3类区;本项目建成后周边 200 米范围内无敏感目标。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T 2.4-2009)规定,评价等级为三级。 &nbsp;三级 &nbsp;固废 &nbsp;本次环评固体废弃物进行影响分析。 &nbsp;/ 土壤 &nbsp;本次环评土壤进行现状评价。 &nbsp;/ 地下水 &nbsp;本项目岩(土)层单增厚度 1.0m,渗透系数为 渗透系数 10-75000kg/h 2 台 &nbsp;8 第二、三烟道底灰旋转螺旋输送机 &nbsp;Q=2t/h, L=5980mm 1 台 &nbsp;9 炉排漏灰输送机 &nbsp;Q=3m3/h, L=8680mm 2 台 &nbsp;10 液压站 &nbsp;运行压力 10MPa 1 套 &nbsp;11 启动燃烧器 &nbsp;2MW 2 套 &nbsp;12 辅助燃烧器 &nbsp;8MW 2 套 &nbsp;13 汽包安全阀消声器 &nbsp;MMS-39/4.68-258 1 个 &nbsp;14 过热器安全阀消声器 &nbsp;MMS-17/4.16-405 1 个 &nbsp;15 锅炉启动排气消声器 &nbsp;MMP-22/3.82-405 1 个 &nbsp;16 炉渣抓斗起重机 &nbsp;tn=5t V=1.5m3 H=13m &nbsp;1 台 &nbsp;18 SNCR &nbsp;4 套 &nbsp;烟气净化区 &nbsp;19 半干式中和塔(喷雾反应塔) &nbsp;9.5×10m 1 台 &nbsp;20 活性炭喷射装置 &nbsp;组建 &nbsp;1 台 &nbsp;21 布袋式除尘器 &nbsp;F 2600m3 1 台 &nbsp;22 引风机 &nbsp;79616Nm3/h, 4100Pa 1 台 &nbsp;23 旋转喷雾器 &nbsp;12000 18000r/min 1 套 &nbsp;24 烟气在线分析仪 &nbsp;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SO2、 NOx、HCl、 HF、 CO、 CO2、粉尘、 O2、H2O、烟气流量、烟气温度 &nbsp;1 套 &nbsp;控制系统 &nbsp;25 包括各设备的现场仪表、变送器、监视器、程控器、摄像仪、显示器、打印机、表盘等 &nbsp;烟气再现监测仪、压力变送器、工业电视等 &nbsp;1 套 &nbsp;26 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 DCS) &nbsp; 1 套 &nbsp;27 就地仪表控制设备 &nbsp; 1 套 &nbsp;28 控制室设备 &nbsp;操作台 &nbsp;1 套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67 3.2.6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及防治措施 &nbsp;( 1)废水 &nbsp; 废水来源及处理 &nbsp;扩 建工程废水主要来源为垃圾渗滤液、卸料平台 、垃圾通道及 地磅区 冲洗水、生活污水等。 &nbsp;垃圾渗滤液为高浓度有机污水,本期工程新建一套处理能力 200t/d 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同时对一期系统进行改造,均 采用 “预处理 + UASB 厌氧反应器 +MBR+NF 纳滤膜+RO 反渗透膜 ”处理工艺,今后两套系统保障全厂渗滤液处理的需要。 &nbsp; 废水量与水质情况 &nbsp; 垃圾贮存系统废水 &nbsp;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及成份受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垃圾渗滤水是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之一。据调查,因此,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及成份受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文献记载:国内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一般为垃圾处理量的5 28,已建项目目前实际处理垃圾约 1000 m3/d,渗滤液实际产生量平均约 250 m3/d,约占垃圾处理量的 25%。本次评价也按渗滤液产生量平均按约占垃圾处理量 25%测算,按本工程垃圾量 400 m3/d 计,渗滤液产生量为 100 m3/d。 &nbsp; 清洗废水 &nbsp;卸料平台、垃圾通道及地磅区冲洗水 ,扩建项目建成后,新增冲洗废水约 20 m3/d,排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nbsp; 生活污水 &nbsp;扩建项目新增人员 25 人,排水量 6 m3/d,排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nbsp; 清下水 &nbsp;发电机组冷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供水,为了控制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需要定期排放一部分循环水或对凝汽器进行定期清洗,该清洗废水约 50m3/d, 其中 24m3/d 回用于 卸料 台、 引桥 及地磅区冲洗,剩余 26 m3/d 作为清下水排放 。 &nbsp;锅炉定期排水作为冷却塔补充水回用,不外排。 &nbsp;除盐水制备产生的反渗透浓水( 20m3/d)回用于 炉渣漏灰渣输送机冷却用水 。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68 根据不同废水特点,分别列出各股废水水量及水质情况见表 3.2-13。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69 表 3.2-13 &nbsp;扩建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状况 &nbsp;废水名称 &nbsp;污染物产生状况 &nbsp;处理方式 &nbsp;污染物排放状况 &nbsp;排 放 &nbsp;去向 &nbsp;废水产 &nbsp;生量 &nbsp;主要污染 物 &nbsp;浓度 &nbsp;产生量 &nbsp;废水排 &nbsp;放量 &nbsp;主要污 &nbsp;染物 &nbsp;浓度 &nbsp;排放量 &nbsp;(t/a) (mg/L) ( t/a) &nbsp;(t/a) (mg/L) (t/a) 垃圾渗滤液 &nbsp;36500 COD 60000 2190 厂内污水处理系统: “预处理 + UASB 厌氧反应器 +MBR+NF 纳滤膜 +RO 反渗透膜 ”处理工艺 &nbsp;5110 (浓缩液15330 进入焚烧炉,上清液 23360回用于 飞灰固化、灰渣冷却和石灰浆制备 用水 ) &nbsp;COD 100 0.51 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 &nbsp;BOD5 30000 1095 SS 12000 438 BOD5 20 0.10 NH3-N 2500 91.25 总磷 &nbsp;100 3.65 SS 70 0.36 卸料平台、垃圾通道及地磅区冲洗水 &nbsp;7300 COD 500 3.66 BOD5 400 2.92 NH3-N 15 0.077 SS 300 2.20 NH3-N 30 0.22 总磷 &nbsp;0.5 0.0026 总磷 &nbsp;10 0.074 生 活污水 &nbsp;2190 COD 350 0.77 化粪池 &nbsp;2190 COD 350 0.77 BOD5 250 0.55 BOD5 250 0.55 SS 200 0.44 SS 200 0.44 NH3-N 35 0.077 NH3-N 35 0.077 总磷 &nbsp;4 0.0088 总磷 &nbsp;4 0.0088 合计 &nbsp;45990 COD 47715 &nbsp;2194.43 7300 COD 175 &nbsp;1.28 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 &nbsp;BOD5 23885 &nbsp;1098.47 BOD5 89 &nbsp;0.65 SS 9581 &nbsp;440.64 SS 110 &nbsp;0.80 NH3-N 1991 &nbsp;91.547 NH3-N 21 &nbsp;0.154 总磷 &nbsp;81 &nbsp;3.7328 总磷 &nbsp;2 &nbsp;0.0114 循环冷却系统 &nbsp;清下水 &nbsp;9490 COD 40 0.38 &nbsp; 9490 COD 40 0.38 &nbsp;清下水管网 &nbsp;SS 40 0.38 SS 40 0.38 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70 ( 2)废气 &nbsp;本工程主要废气产生源为垃圾贮存系统和焚烧系统。焚烧炉的烟气经过余热 锅炉并入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与原有工程采取平行布置,本期项目 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法旋转喷雾脱酸反应塔 +干法脱酸 +活性炭吸附 +袋式除尘 ”的烟气净化工艺,焚烧炉内采用 SNCR 脱硝工艺。 每套烟气处理装置由吸收剂的储存及输送装置、吸附剂活性炭的加料装置、脱酸反应器、布袋除尘器、灰的增湿循环及流化设备、流化风机、增湿水装置和飞灰的气力输送等组成。处理后的焚烧烟气烟气通过 80m 高烟囱排入大气。在现有烟囱基础上增加一根烟管 。 &nbsp;垃圾焚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中除了无害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汽外,还含有许多污染物质,主要的污染物质 包括粉尘、酸性气体、重金属污染物和二噁英类。 &nbsp; 焚烧烟气组分来源分析如下: &nbsp; 酸性组分 &nbsp;HCl:城市垃圾中含有塑料和多种有机氯化物材料,主要含氯有机物焚烧热分解产生,如 PVC 塑料、含氯消毒或漂白的废弃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 HCl。而以无机氯盐方式 (如 NaCl)存在于厨余等垃圾中的氯元素则不会产生 HCl。 &nbsp;HF:氟化物产生于垃圾中氟碳化物的燃烧,如氟塑料废弃物、含氟涂料等,形成机理与 HCl 相似,但产生量较少。 类比同类项目, HF 产生浓度取 20mg/m3,去除率取95%。 &nbsp;SO2:焚烧废气中产生的 SO2 一部分来自生 活垃圾焚烧,另一部分来自焚烧炉的停炉点火过程。类比一期工程, 镇江 地区垃圾含硫率取 0.15%,垃圾中硫的转化率按 80%计,焚烧中 SO2 的产生量 350.4t/a。考虑点火燃烧轻柴油(年用量约 70t/a)中含硫量( 0.3),轻柴油燃烧 SO2 产生量 0.42t/a 。因此 SO2 总计年产生量为 350.82t/a。 &nbsp;NOx:主要来自含氮化合物的热分解和氧化燃烧,少量来自空气成分中氮的热力燃烧产生( 1100 以下)。 &nbsp;CO:一部分来自垃圾碳化物的热分解,另一部分来自不完全燃烧,垃圾燃烧效率越高,排气 CO 含量就越少。 &nbsp; 烟 尘 &nbsp;镇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一期扩建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71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灰分的较大部分以底灰形式排出,而烟气中烟尘一般占垃圾量的3% 4%左右,按焚烧 14.6 万 t/a 垃圾计算,本项目烟尘产生量为 5110t/a(638.75kg/h)。经半干式中和塔、干法及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大颗粒的烟尘被除去,外排烟尘主要为PM10。 &nbsp; 重金属 &nbsp;根据类比调查,垃圾焚烧炉 Hg、 Cd、 Pb 的排放浓度分别取为 0.5mg/m3、 0.5mg/m3、10mg/m3。经烟气净化处理后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可达 90以上,由此可分别计算出本项目废气中重金属的产生量及排放量,见表 3.2-16。 &nbsp; 二噁 英类物质 &nbsp;二噁英类化合物是指那些能与芳香烃受体 Ah-R 结合并能导致一系列生物化学效应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 75 种多氯代二苯并 -对 -二噁英( PCDDs)和 135 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其中, PCDDs 和 PCDFs 统称为二噁英。此外还包括多氯联苯( PCBs)和氯代二苯醚等。目前已知所有二噁英类化合物中,毒性最为明显的是 7种 PCDDs, 10 种 PCDFs 和 12 种 PCBs,其中以 2, 3, 7, 8-TCDD 的毒性最大。二噁英类由于难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于脂肪而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难以排出,生物降解能力差;具 有很低的蒸汽压,使该物质在一般环境温度下不容易从表面挥发;在 700 下具有热稳定性,高于此温度即开始分解。这三种特性决定了二噁英在环境中的去向。二噁英进入生物体,并经过食物链积累,而造成传递性、累积性中毒。 &nbsp;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相当复杂,</p>

注意事项

本文(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副本.pdf)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