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XX厂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 资源ID:4155       资源大小:1.86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厂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p>1北京市建设项目 &nbsp;环境影响报告表 &nbsp;(辐射项目) &nbsp;建设单位 : &nbsp;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nbsp; (公章 ) 项目名称 : &nbsp;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 &nbsp; &nbsp; 2014 年 1 月 &nbsp; 2文件类型: &nbsp; &nbsp; &nbsp; &nbsp; 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评价单位: &nbsp; &nbsp; &nbsp;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项目名称: &nbsp; &nbsp; &nbsp;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单位法人: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贺福初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法人代表人: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张学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项目负责人: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登记证号 B10010010200) &nbsp; 评价人员情况 &nbsp;姓名 &nbsp;从事专业 &nbsp;职称 &nbsp;上岗证书号 &nbsp;职责 &nbsp;签名 &nbsp;于 &nbsp;水 &nbsp;环境放射化学 &nbsp;研究员 &nbsp;环评工程师 &nbsp;B10010020400 编写 &nbsp; 张 &nbsp;亮 &nbsp;环境监测、评价 &nbsp;工程师 &nbsp;环评工程师 &nbsp;B10010041000 编写 &nbsp; 赵 &nbsp;法 &nbsp;环境监测、评价 &nbsp;高级工程师 &nbsp;环评工程师 &nbsp;B10010010200 审核 &nbsp; &nbsp;3表 1 项目概况 &nbsp;单位名称 &nbsp;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nbsp;北京友谊医院 &nbsp;地址 &nbsp;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 95 号 &nbsp;法人代表 &nbsp;姓名 &nbsp;刘 &nbsp;建 &nbsp;电话 63138217 邮编 &nbsp;100050 联系人及电话 &nbsp;郭 &nbsp;欣 &nbsp; &nbsp;63138721 项目名称 &nbsp;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 &nbsp;射线装置 &nbsp;项目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 95 号 &nbsp;项目用途 &nbsp;医学诊断、治疗 &nbsp;项目依据 无 &nbsp;总投资 (万元) &nbsp;3776 核技术项目环保 &nbsp;投资(万元) &nbsp;180 放射性同位素 &nbsp;密封源 &nbsp;射线装置 &nbsp;其它 &nbsp;应用 &nbsp;类型 &nbsp; &nbsp;1.1 单位简介 &nbsp;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 “北京友谊医院 ”)始建于 1952 年,医院占地面积 9.4 余万 &nbsp;m2,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 15 万 m2。现有职工 2200 余人,其中具有正副主任医师等相应职称的高级技术人员近 400 人。设有临床及医技科室 43 个。日门诊量超过 5000 人次,年出院 20000 多人次,开放床位 1256 张。医院设有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卫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内科学(消化系病)和影像与核医学学科为首都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内科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该院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与肾移植、中西医结合、热带病与寄生虫病诊治方面具有特色,是北京地区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是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 A 类定点医疗机构,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医院,并为外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nbsp;北京友谊医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 95 号,北临永安路,西面是西经路,南侧是北纬路,东侧院外为居民区。北 京友谊医院所在地理位置见附图 1,医院建筑平面布局情况见附图 2 所示。 &nbsp;1.2 核技术应用现状 &nbsp;北京友谊医院根据临床诊疗工作需要,现配置使用有电子直线加速器、 DSA、 CT、DR、 C 型臂 X 线机、牙科 X 线机、模拟定位 CT 机等射线装置开展放射诊疗应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99mTc、18F、89Sr、131I、133Ba(类放射源)等核素开展放射诊断和治 4疗应用。医院使用射线装置或放射性同位素的科室包括有: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心血管中心、骨科、口腔科、手术室、消化科等。该院目前开展的核技术应用内容已经取得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辐射安全行政许可,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京环辐证D0019,见附件) ,获许可使用 2 枚类 Ba-133 放射源,使用 1 处乙级和 2 处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 机等 52 台射线装置。该院现状使用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和射线装置的具体内容见附表1-3。 1.3 本项目内容 1.3.1 核技术应用内容 &nbsp;北京友谊医院根据临床诊疗工作需要, 计划新增 1 台 ELEKTA Axesse 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并配套更新 1 台放疗模拟定位 CT 机。本项目利用位于妇泌楼地下二层放疗科闲置的加速器机房作为 ELEKTA 加速器使用场所,拟更新模拟定位 CT 机利用妇泌楼地下一层放疗科的现有机房。 本项目试运行前, 现有瓦里安 CLiNAC 600c 型加速器、GE Hispeed Nxi 模拟定位 CT 机均计划报废。本项目拟更新射线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规划使用情况列于表 1-1 内。 &nbsp; 表 1-1 放疗科拟调整使用射线装置计划表 &nbsp;设备名称、型号 &nbsp;主要技术指标 &nbsp;规划使用情况 &nbsp;ELEKTA 公司Axesse 型 &nbsp;电子直线加速器 &nbsp;X 线治疗模式 X 线能量: 6MV 和 10MV 两档;等中心点 X 线最大剂量率:600cGy/min。 &nbsp;治疗模式:普通放疗、适形调强放疗( IMAT) 。 &nbsp;电子线治疗模式 电子线能量: 6 MeV 18MeV 6 档;最大剂量当量率 600cGy/min;配置电子线限束筒, X 线污染: 4%。放射治疗工作量: &nbsp;全年使用 250d, &nbsp;每日治疗 30 人; &nbsp;X 射线治疗模式下, 累计出束时间 1726h/a。飞利浦公司 &nbsp;Brilliance CT Big Bore ONCOLOGY 型 &nbsp;模拟定位 CT 机 &nbsp; 额定管电压: 140kV; &nbsp;额定管电流: 500mA。 &nbsp;放疗模拟定位工作量: 2500 人次 /a; &nbsp;累计出束时间120h/a。 &nbsp;按照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第 26 号)规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 II 类射线装置;模拟定位 CT 机为 X 射线诊断装置,属 III类射线装置。 &nbsp; 51.3.2 射线装置机房位置说明 &nbsp;本项目新增及更新射线装置计划安置于妇泌楼放疗科的现有工作场所内。妇泌楼为砖混结构建筑,位于医院医疗工作区西北部(见附图 2 所示) ,其北侧和西侧邻近院界,南侧是科研 3 号楼、医技楼等医疗建筑。院界外是永安路和西经路。拟利用加速器机房位于妇泌楼主体建筑西段以北的地下(地下二层,其位置见附图 4) ,其西侧是患者候诊区、控制室、在用加速器机房和(夹层内)设备间;北侧、东侧和南侧是回填土壤层;上方堆土( 1.5m 厚)并封闭绿化(见附图 5 所示) ;下部为土壤层。 CT 模拟定位机房位于妇泌楼西段地下一层(位置见附图 3) ,其北、西和南面为放疗科工作区走廊;东侧是控制室和更衣室;上方为核医学科工作区;下方为土壤层。 &nbsp;1.3.3 项目建设背景 &nbsp; &nbsp; &nbsp; &nbsp;本项目是该院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水平所需 &nbsp;如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北京市死亡率第一的原因。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友谊医院作为北京市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nbsp;恶性肿瘤患者在医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目前,该院肿瘤患者主要由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科、妇科、耳鼻喉科、血液科、口腔科、肿瘤科等收治,全院有 38个科室收治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涉及肿瘤患者。医院住院病床中的 20%(约合 200 张床位)收治肿瘤患者。 2008 年新发确诊恶性肿瘤 1753 例,收治住院肿瘤患者 4177 例。该院已有 1 台瓦里安 CLiNAC 600c 型加速器,是 2003 年投入使用的三维适形放疗设备( 3DCRT) ,已使用 8 年,技术相对落后且设备老化,仅能实施普通放疗,治疗的精度有限。例如,针对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无法随呼吸运动调整治疗的纵膈内病变(不规则野)的放疗;针对颅内病变的大分割放疗,放疗精度不够,通常要求 3mm 以下,现有设备只能做到 9mm 以上;对盆腔的恶性肿瘤比如前列腺癌的放疗,无法进一步降低膀胱和直肠的副反应。泌尿外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等学科都是该院传统的优势学科。现有放疗设备不能满足这些科室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需求,制约了该院肿瘤临床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新增具有适形调强治疗功能的放疗设备迫在眉睫。 &nbsp; &nbsp;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优势 &nbsp;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IMAT)是一种在机架连续旋转过程中,通过动态多叶准直器连续运动不断改变照射野大小和形状的锥形束方式,可以在减少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剂量。 IMAT 不但可以在三维方向上照射范围适形 6靶区的形状,同时还能保证照射剂量上适形靶区的形状,确保患者达到最佳及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满足所有外照射放疗患者的临床要求。 IMAT 可以实现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和 x 线刀技术,满足对较小肿瘤、头颈部恶性肿瘤、肿瘤大分割放疗等治疗要求。具备弧形调强放射治疗功能的加速器设备,需配设备具备大孔径 4D 图像扫描的CT 模拟定位机和治疗计划系统。 &nbsp;医院配备具备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功能的加速器,为恶性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它将使北京友谊医院的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妇科以及肿瘤科等相关的肿瘤治疗科室的肿瘤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开展肿瘤同步放化疗研究提供硬件保障,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降低复发和转移。因此,具有较明显的社会效益。 &nbsp; &nbsp;放疗科技术优势 &nbsp;该院放疗科组建于 1952 年, 目前配置使用 1 台电子直线加速器和 1 台 CT 模拟定位机,开展放射治疗近 60 年,曾经开展钴 -60 治疗机、 Ir-192 后装机放射治疗。现有医技人员 12 名,其中,副主任医师 3 人,主管物理师 &nbsp;1人,主管技师 &nbsp;3人,主管护士 1 人,所有临床医生均获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全部人员均获大型仪器上岗证书。 &nbsp;项目投资与经费来源 &nbsp;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3776 万元人民币。项目资金来源为全额政府拨款。 &nbsp;1.4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nbsp;北京友谊医院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 年)划定的 “核技术应用项目 ”类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要求,本建设项目实施前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nbsp;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证书号: 国环评证乙字第 1001 号)接受北京友谊医院委托,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项目评价内容包括: &nbsp; &nbsp;使用 1 台 6MV/10MV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II 类射线装置 ) &nbsp; &nbsp;使用 1 台模拟定位 CT 机( III类射线装置 ) &nbsp; 1.5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依据 &nbsp;1.5.1 法规依据 &nbsp;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年 &nbsp; &nbsp;7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2003 年 &nbsp;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年 &nbsp;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449 号, 2005 年 &nbsp; 5) 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 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保部 3 号令,2008 年 (修订 ) &nbsp;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 &nbsp;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保部令第 2 号, 2008 年 &nbsp; 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保部令第 18 号, 2011 年 &nbsp;9)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 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第 26 号, 2006 年 &nbsp;1.5.2 技术依据 &nbsp;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nbsp;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nbsp;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的内容和格式( HJ/T10.1-1995) ; &nbsp;3)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 GB11215-89); &nbsp;4)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 GB/T14583-93) ; &nbsp;5)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T61-2001) ; &nbsp;6)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nbsp;第 1 部分:一般原则 ( GBZ/T201.1-2007) &nbsp;7)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nbsp;第 2 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 GBZ/T 201.2-2011) &nbsp;8)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 GBZ126-2011) &nbsp;9)医用 X 射线 CT 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GBZ/T 180-2006); &nbsp;10)职业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nbsp;外照射监测 ( GB5294-2001) ; &nbsp;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nbsp;12)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nbsp;1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nbsp;1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nbsp;15) 北京市辐射工作单位安全规范化管理技术手册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2012 年) ;1.5.3 其他 &nbsp; &nbsp;北京友谊医院新增放射诊疗装置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协议书 &nbsp; &nbsp;放疗科加速器机房、 CT 模拟定位机房建筑及辐射屏蔽工程(改造)设计资料 &nbsp; 8 &nbsp;ELEKTA Axesse 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资料 &nbsp; &nbsp;北京友谊医院放射诊疗操作规程、工作制度等 &nbsp;1.6 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值 &nbsp;1.6.1 剂量限值 &nbsp;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的规定: &nbsp; 职业照射 &nbsp;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 &nbsp;a) 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20mSv; b)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 50mSv; &nbsp; 公众照射 &nbsp;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nbsp;a) 年有效剂量, 1mSv; b) 特殊情况下,如果 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5mSv。 &nbsp; 1.6.2 剂量约束值 综合考虑医院使用射线装置和放射性同位素现 状和将来的发展,并为其它核技术应用实践活动留有余地,本评价取年有效剂量限值的 1/4 作为职业人员受照剂量约束值,即 5mSv/a;取年剂量限值的 1/10 作为周围公众的受照剂量约束值,即 0.10mSv/a。1.7 放射工作场所周围剂量率控制值 &nbsp;参照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nbsp;第 1 部分:一般原则( GBZ/T201.1-2007)建议的剂量率控制水平:对人员全居留场所( T&gt;1/2),治疗室墙体及门外 30cm 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 2.5Sv/h;对人员部分或偶然居留场所( T1/2),不大于 10.0Sv/h。参照 IAEA 建议, 针对射线装置场所剂量率控制水平 &nbsp;“最好 2.5Sv/h, 不超过 7.5Sv/h”的主张,本项目对 CT 机房屏蔽效果评价采用 2.5Sv/h 的剂量率控制水平。 1.8 厂界噪声控制要求 &nbsp;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II 类声环境功能区厂界噪声限值: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nbsp;1.9 &nbsp;工作场所空气中 O3和 NO2浓度限值 &nbsp;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 O3和 NO2浓度限值分别为 0.3mg/m3、 5mg/m3。 1.10 评价目的和原则 &nbsp; 91.10.1 评价目的 &nbsp; &nbsp;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辐射现状进行 调查,评价该地区辐射环境状况; &nbsp; &nbsp;评价项目在营运过程中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造成的辐射影响, 分析项目运行对环境可能的影响; &nbsp; &nbsp;评价辐射防护措施及防护效果,提出减少辐射危害的措施,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提供依据; &nbsp; &nbsp;为项目单位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给予技术支持;对不利 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对环境影响减少到 “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 &nbsp;1.10.2 评价原则 &nbsp; &nbsp;以建设项目为基础,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的原则; &nbsp;突出该项目的特点,抓住关键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nbsp; &nbsp;使评价体现出来源于项目、服务于项目、指导于项目的原则。 &nbsp;1.11 评价因子 &nbsp; 本评价报告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因子包括:射线装置运行产生的 X 射线、电子线等放射性污染,以及臭氧等化学性污染物。 &nbsp;1.12 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 &nbsp;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nbsp;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的内容和格式 (HJ/T10.1-1995)规定,以及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61-2001)的要求,以及本项目的放射性污染特性,确定该项目的评价范围:加速器机房和 CT 机房周围距墙体外表面 50 米以内区域。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包括:拟用加速器机房和模拟定位 CT 机机房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 &nbsp; &nbsp;10表 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 &nbsp;核素 名称 放射性核素年用量(Bq/a) 物理、化学性状 日等效操作量(Bq) 操作 方式 贮存方式与 地点 无 11表 3 废弃物 (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nbsp;废弃物名称 &nbsp;状态 &nbsp;排放口浓度 &nbsp;年排放总量 &nbsp;暂存情况 最终去向 &nbsp;加速器废弃靶材 &nbsp;固体 &nbsp; &nbsp;不暂存 &nbsp;根据放射性水平检测结果,确定采取送北京市放射性废物库或申请清洁解控 &nbsp;加速器机房空气中臭氧( O3) &nbsp;气体 &nbsp;12MeV 约为 4%。 &nbsp;加速器使用 X 射线治疗模式时,治疗等中心处最大辐射剂量率为 600cGy/min,距有用线束轴 1m 处泄漏辐射不超过有用线束 X 射线剂量的 0.1%;有用束和泄漏射线照至墙壁、设备和患者身体将产生 X 射线散射辐射。 NCRP No.151 报告给出的钨靶发生光核反应 (, n)的阈值为 8.0MeV。因此,当加速器产生 X 射线的能量大于 8.0MeV 时,能够衍生一定量的中子。加速器打靶过程产生的高能 X 射线与设备部件也可能发生光核反应 (, n),次生中子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感生放射性。感生放射性主要产生在加速器的结构材料。感生放射性核素放出 射线和 射线。 &nbsp;3)事故工况下的污染途径 &nbsp; &nbsp;加速器发生控制系统故障或人员疏忽,使得工作人员受到误照射。 &nbsp; &nbsp;加速器发生控制系统故障或辐照参数设置错误,使得受检者受到超剂量照射。 &nbsp;机房门机联锁装置故障,人员误入机房受到辐射照射。 &nbsp; &nbsp;4)加速器运行其它污染分析 &nbsp; &nbsp;有害气体 &nbsp; 15机房内空气在射线的强辐射下, 吸收能量并通过电离作用产生少量 O3 和 NOx等有害气体。 &nbsp; &nbsp;噪声和电磁辐射 &nbsp;加速器运行噪声主要来自机房附设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设备,以及附属高压调制器的风冷设备。电子直线加速器使用了磁控管、射频分离器、射频腔和波导传输系统等微波组件,设备运行时产生微波电磁辐射。 &nbsp;5.1.3 加速器运行辐射安全措施 &nbsp; &nbsp;加速器机房采用实体屏蔽措施, 保证机房外围人员全居留场所 X 线辐射剂量率不大于 2.5Sv/h,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受照剂量满足环评文件提出的剂量约束要求。 &nbsp; &nbsp;在加速器室机房出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 &nbsp; &nbsp;加速器控制台电源钥匙由专人保管。 &nbsp; &nbsp;在加速器室内安装开机前声光警告装置。 &nbsp; &nbsp;在加速器室迷道防护门内侧墙面设置强制开门按钮。若按钮被按下,联锁系统发出报警指令,并同时打开安全门。 &nbsp; &nbsp;设置门机联锁。为防止有人在加速器工作状态下误入,加速器室出入口防护门必须和加速器束流控制系统以及高压触发系统联锁,只有当防护门关闭,加速器才能启动;反之,如果照射过程中防护门打开,系统将自动停止出束。防护门为电动门,具有人体感应保护装置,防止关门时误挤(夹)人员。当加速器出束时防护门启停机构自动断电,防护门无法从外面开启。 &nbsp; &nbsp;紧急停止按钮:在机房墙壁上设置不少于 2 个的紧急停止按钮,在治疗床上和控制台上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供误留机房人员紧急情况时使用。按动任何一个紧急停止按钮即可停止加速器出束。紧急停束按钮按下后,需人工复位方可解除。 &nbsp; &nbsp;分区管理:加速器机房防护门内区域为控制区,加速器机房控制室为监督区。在监督区和控制区门口设置明显的放射性警告标识。 &nbsp; &nbsp;机房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加速器工作状态指示灯。出束时红灯亮,停止出束时绿灯亮。或者设置灯箱,附加中文警示说明,如 “红灯亮禁止入内 ”等。出束前有声音提示。在控制台上安装有加速器出束状态指示灯。 &nbsp; &nbsp;在加速器机房内设置应急照明灯和安全出口指示灯,箭头指向出口处。加速器运行时关闭照明灯,安全门被打开后开启照明灯。 &nbsp; 16 &nbsp;使用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系统,在控制室可以全方位观察机房内有无人员停留或者其他异常的情况。 &nbsp; &nbsp;机房内安装 X- 辐射剂量监测系统,供工作人员掌握机房内剂量率水平。机房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放疗操作人员在 进入治疗室时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nbsp; &nbsp;机房安装通风换气系统,将辐解产生的有害气体(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排出治疗场所。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大于 5 次。 &nbsp; &nbsp;加速器机房设置火灾报警系统,配有灭火器材和用品。 &nbsp;表 5-2 列出了新建加速器机房辐射安全与防护设施设计情况。 &nbsp;表 5-2 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安全系统设计情况一览表 &nbsp;序号 &nbsp;项目 &nbsp;设计内容 &nbsp;执行情况1 钥匙开关 &nbsp; 2 控制台是否有紧急停机按钮 &nbsp; 3 电视监控与对讲系统 &nbsp; 4 A 控制台及 &nbsp;安全联锁 &nbsp;人员通道门联锁装置 &nbsp; 5 出入口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nbsp; 6 B 警示装置 &nbsp;出入口有工作状态显示 &nbsp; 7 紧急开门按钮及指示、说明 &nbsp; 8 紧急照明或独立通道照明系统 &nbsp; 9 治疗室内有紧急停机按钮 &nbsp; 10 C 照射室 &nbsp;紧急设施 &nbsp;治疗床有紧急停机按钮 &nbsp; 11 治疗室内有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报警仪器 &nbsp; 12 个人剂量报警仪 &nbsp; 13 D 监测设备 &nbsp;个人剂量计 &nbsp; 14 通风系统 &nbsp; 15 E 其它 &nbsp;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nbsp; 5.2 模拟定位 CT 机 &nbsp;5.2.1 工作原理及环境污染分析 &nbsp;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医用 X 射线诊断设备是利用人体不同的组织密度的差别,对 X 射线吸收能力不同的特点,来间接观察内脏形态的变化、器官活动情况等,辅助临床诊断。 &nbsp;X 射线管电压决定了 X 射线束的光子最大能量,管电流决定了 X 射线束光子的数量。射线装置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才会发出 X 射线。 X 射线与空气作用产生极少 17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如果机房空气流通不畅将在室内累积。 &nbsp;5.2.2 CT 模拟定位操作流程 &nbsp;引导适应症病人到检查床,摆位 &nbsp;离开检查室,关闭防护门 &nbsp;在控制室操控设备,实施 X 线 CT 扫描成像 &nbsp;根据需要重新摆位,进行 CT 扫描成像 &nbsp;打开防护门,协助病人下床离开 &nbsp;处理 CT 扫描数据。 &nbsp; 5.2.3 放射性污染分析 &nbsp; &nbsp;正常工况的污染途径 &nbsp;X 射线是其主要的放射污染。 射线装置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才会发出 X 射线。在开机出束时,有用束和漏射、散射的 X 射线对周围环境造成辐射污染。 X 射线贯穿机房的屏蔽设施进入外环境中,将对操作人员及机房周围人员造成辐射影响。 &nbsp; &nbsp;事故工况的污染途径 &nbsp;a. X 射线装置发生控制系统或电器系统故障或人员疏忽,造成管电流、管电压设置错误,使得受检者或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 &nbsp;b. 人员误入机房受到辐射照射。 &nbsp; 5.2.4 污染防治措施 &nbsp;1)机房采取防 X 射线的工程屏蔽措施,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环境的防护与安全。2)机房作为辐射安全管理控制区进行管理,门外贴电离辐射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安装出束警示灯,严格限制非接受检查者进入机房。控制室作为监督区,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nbsp;3)控制台电源钥匙由专人保管。设有控制室与检查床旁对讲系统。 &nbsp;4)放射工作场所配备铅围裙、铅围脖等个人防 护用品,供医护人员和受检者使用。5)机房安装通风装置,保证机房空气流通和及时更新定期换气,防止空气中臭氧等有害气体累积。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 4 次 /h。 &nbsp; 5.3 监测计划 &nbsp;5.3.1 个人剂量监测 &nbsp;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使用 TLD 个人剂量计,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按每季度 1 次的频度委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评价。按照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第 18 号令)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 GBZ128-2002)要求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nbsp;5.3.2 工作场所监测 &nbsp; &nbsp;18配备便携式 X- 剂量率仪对放射性工作场所进行监测,每年至少进行 1 次。监测点包括控制室、机房墙外、楼道和相 邻楼层房间。本项工作由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小组委托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实施 ,监测记录存档备查。加速 器治疗场所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放疗操作人员进入治 疗室须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防止误入也可以监测操作位置的辐射剂量率水平。 &nbsp;5.3.3 环境监测 &nbsp;采用便携式 X- 剂量率仪对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该项工作委托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实施,每年至少进行 1 次,监测数据记录存档。 &nbsp; 5.4 项目建设地环境辐射水平现状 &nbsp;评价期间,评价单位采用 JW3104 型 X- 剂量率仪,在距地面 1m 高度测量 辐射剂量率。该仪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在测量过程中用检验源进行校正。评价区 辐射水平调查结果见表 5-3。对应点的位置见附图 2 所示。 &nbsp;表 5-3 评价区环境 辐射剂量率 &nbsp;编号 监测点位 &nbsp;辐射剂量率( nGy/h) 1 妇泌楼(北)入口前空地 &nbsp;83.5±6.8 2 妇泌楼西北侧空地 &nbsp;87.3±8.0 3 妇泌楼东侧道路 &nbsp;88.6±5.7 4 住院二部(东)入口 &nbsp;81.7±7.2 5 小西门 &nbsp;86.6±7.3 6 制氧站东侧空地 &nbsp;83.4±7.8 7 门诊楼西侧空地 &nbsp; 88.0±8.6 妇泌楼地下二层放疗候诊大厅 &nbsp;97.5±8.0 北京市环境本底水平 * 60-123 *北京市环保所 &nbsp;北京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 &nbsp;1989 年; &nbsp;由表 5-3 可见,地面各测点环境 辐射剂量率介于 81.388.6nGy/h,位于妇泌楼地下二层的放疗候诊大厅环境 辐射剂量率介于 97.5±8.0nGy/h,与北京市环境 辐射剂量率结果比较,属于正常本底水平。说明医院现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未造成环境辐射水平异常。 &nbsp; 5.5 辐射安全管理措施 5.5.1 建立辐射防护管理组织体系 &nbsp;医院设有辐射安全防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执行院长和 19副院长担任。委员由医务部、疾控处、人事处、感染管理科、骨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泌尿科、放疗科等有关科室的领导组成,各科室均承担相应的职责。该院辐射安全防护委员会组成人员见附表 5。辐射安全防护委员会设专职管理人员。 &nbsp;辐射安全防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医院辐射安全第一责任人。疾控处具体负责全院的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指定专职放射管理人员。医院其他部门及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辐射安全管理责任。 &nbsp;5.5.2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nbsp;医院制定有辐射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源管理制度、放射防护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放射治疗安全防护制度和放射事故管理等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有放射诊疗操作规程、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设备使用与维护、质量控制制度等。 &nbsp;5.5.3 对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实施限制性管理措施 医院采取合理布局医疗工作区环境,优化诊疗 工作流程,加强引导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辐射安全管理。放疗科为 相对独立工作区,将放射诊 断及治疗设备机房划为辐射安全管理控制区,严格 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机房控制室设为监督区,只有经工作人员许可,外来人员方可进入。 控制区出入口外侧 设置明显的放射性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避免公众误入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在放射工作场所公共候诊区设置宣传图板和显示屏向就诊人员及陪护者宣传辐射安全知识。 &nbsp;5.5.4 监测制度 &nbsp; 医院配置有便携式 X-射线辐射剂量率仪、 X-射线辐射报警仪等监测设备,定期进行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执行个人剂量监测和环境监测制度,建立监测结果和个人剂量档案。当辐射监测发现异常时,及时分析查找原因,防止因设备故障、操作不规范和屏蔽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导致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放疗科配备辐射监测设备情况列于表 5-4 内。 &nbsp;表 5-4 放疗科辐射监测设备配置(计划)表 仪器名称 &nbsp;配置情况 &nbsp;备 &nbsp;注 &nbsp;Alert 手持式、和X 多功能辐射污染测量仪 &nbsp;1 台 &nbsp;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自检 &nbsp;固定式 X- 剂量监测装置 &nbsp;计划配 1 套 &nbsp;加速器机房在线监测 &nbsp;TLD 个人剂量计 &nbsp;有 &nbsp;每名放射工作人员配 2 只, 轮替使用PTW 多通道剂量计 &nbsp;计划配 1 套 &nbsp;用于质控模体测量 &nbsp; 20个人剂量报警仪 &nbsp;计划配 2 台 &nbsp;加速器放疗工作人员佩戴 &nbsp;该院委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 2012 年全院共有 279 人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264 人的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值低于 1.00mSv/a;有 7 人的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在 1.00mSv/a2.07mSv/a 之间;有8 人的检测结果在 0.500mSv/a0.999mSv/a 之间。 &nbsp;5.5.5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 &nbsp;放射工作人员要求具备必要的放射诊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辐射防护与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医院利用集会、内网、宣传展板等形式对全员进行辐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人员的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目前,北京友谊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分批于 2011年和 2012 年参加了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nbsp;5.5.6 辐射事故应急管理 &nbsp;医院制定有辐射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辐射应急报告程序 ,设有辐射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及各部门职责和报告程序,规定了辐射事故分级、应急响应措施、控制与缓解事件的措施、紧急辐射防护行动等内容。医院要求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应急演习,配备应急救援设备、药品和应急防护装备等。 &nbsp;5.6 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 许可管理办法要求的满足情况 &nbsp;项目单位持有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医院现有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资质、放射性场所的辐射防护措施、安全保卫措施、监测设备配置、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方案等基本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 第 3 号, 2008 年发文)的有关要求。 &nbsp;医院将加强对射线装置机房改建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强化工程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管理,拟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主要有: &nbsp; &nbsp;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辐射屏蔽工程设计管理,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根据新增加速器设备性能,完善操作规程及辐射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调整补充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具有相应资质 的医、技岗位工作人员。 &nbsp;组织新上岗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环保管理部门认可的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组织在岗人员参加辐射安全知识继续教育。 &nbsp; 21表 6 环境影响分析 &nbsp;6.1 ELEKTA Axesse 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环境影响分析 &nbsp; &nbsp; 6.1.1 机房周围环境及辐射防护设计情况 &nbsp;新增加速器拟用机房位于妇泌楼地下二层,为放疗科闲置放射治疗室。机房为地下建筑,机房北、东和南三面是土壤层,上部堆土覆盖;机房西侧隔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为控制室和物理室,西侧斜上方(建筑夹层)是附属设备间。机房位置及与相邻建筑环境关系情况见附图 2、附图 3 和附图 4 所示。 &nbsp;机房主体结构采用密度为 2.35t/m3混凝土(以下简称 “普砼 ”)浇筑建造,出入通道设计有迷道,安装 16mm 铅当量的铅 +钢复合材质防护门。机房西墙主束屏蔽区厚度为220cm,非主束屏蔽墙北段厚 120cm,南段厚 110cm;迷道内墙厚度 60cm88cm;顶棚混凝土结构层主屏蔽区厚度为 150cm,非主束屏蔽层厚度 75cm;机房内部净高度 3.6m。根据拟配置加速器放射技术指标和治疗方式的特点, 项目单位计划对拟用机房实施辐射屏蔽技术改造工程,主要措施有:在西墙内侧加筑厚 30cm,密度不低于 3.5t/m3重晶石混凝土(以下简称 “重砼 ”)结构层;西墙北段下部开钻直径两个 100mm 孔洞供铺设线缆,线缆出口用 35cm 厚铅围挡做三面封挡;防护门上方新设新风、空调和水管通道,门内做 10cm 厚铅迷路墙。加速器机房辐射屏蔽改造设计方案列于表 6-1 内,机房设计布局情况见图 6-1。 &nbsp;表 6-1 加速器机房辐射屏蔽改造设计方案 &nbsp;屏蔽建筑 原屏蔽设计 改造 设计方案 改造后屏蔽厚度西侧主屏蔽墙 220cm厚普砼, 宽360cm墙内侧增加30cm重砼 宽度390cm,厚度相当于普砼265cm。 西侧副屏蔽墙 (北段) &nbsp;120cm厚普砼 &nbsp;同上 相当于165cm厚普砼 西侧副屏蔽墙 (南段) &nbsp;110cm厚普砼 &nbsp;同上 相当于155cm厚普砼 南墙、东墙 100cm厚普砼 70cm厚普砼 迷道内墙 60cm88cm普砼 &nbsp;60cm88cm普砼 迷道外口墙 100cm普砼 50cm普砼 顶板主束区 宽360cm ,150cm厚普砼+150cm土层 &nbsp; 相当于246cm厚普砼 顶板非主束区 75cm厚普砼 +150cm土层 相当于171cm厚普砼 说明 :普砼密度取 2.35 t/m3;重晶石砼密度 3.5 t/m3;土壤密度 1.5 t/m3。 &nbsp; 22a. 平面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 剖面(上部及外围覆盖 1.5m 厚土层) &nbsp;图 6-1 加速器机房建筑设计简图 6.1.2 贯穿辐射分析 &nbsp;本项目拟配置加速器可以产生 X 射线和电子线两种束流开展放射治疗应用。 设备运行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a) X 射线治疗束能量为 6MV/10MV 两档, 有用束最大张角为 28°; 23治疗最大照射野: 40cm × 40 cm;等中心处的最大剂量率为 6Gy·min-1; X 射线的泄漏率 0.1%。 b)电子线治疗束能量 18MeV,照射野最大剂量率 6Gy·min-1。 &nbsp;6.1.2.1 电子线和中子辐射分析 &nbsp;考虑到电子束治疗次数有限(工作负荷不足 X 射线治疗的 1%) ,且电子束治疗过程中,电子线与机头、治疗床、人体组织等作用产生轫致辐射的能量和强度均低于电子束撞击钨靶产生的治疗 X 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所以,如果机房及其防护门能够满足 X 治疗束的屏蔽防护要求,一定能够满足电子束治疗中产生的轫致辐射的防护要求,故本评价对电子束的环境影响不做具体评价。 &nbsp;NCRP No.151 报告 MV 级 X 和 射线放疗设备的屏蔽设计和评价 ( 2005 年版)给出的钨靶发生光核反应 (, n)的阈值为 8.0MeV,因此,当加速器产生 X 射线的能量大于 8.0MeV 时,能够衍生一定量的中子。 NCRP151 报告提出,由于混凝土有较高的氢含量,对中子的吸收截面较大,如果机房屏蔽层足以屏蔽初级 X 射线和泄漏 X 射线,则无需考虑光中子和中子俘获 射线的附加屏蔽问题。 因此, 不再考虑中子透射的</p>

注意事项

本文(XX厂新增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