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XX绿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 资源ID:4116       资源大小:2.49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绿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p>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nbsp;编 &nbsp;制 &nbsp;说 &nbsp;明 &nbsp;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nbsp;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nbsp;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nbsp;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nbsp;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nbsp;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一定范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 源地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nbsp;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防治措施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nbsp;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nbsp;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nbsp; 目 &nbsp; &nbsp;录 &nbsp;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nbsp;.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nbsp;. 4 三、环境质量状况 &nbsp;. 13 四、评价适用标准 &nbsp;. 26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nbsp;. 27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nbsp;. 28 七、环境影响分析 &nbsp;. 29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nbsp;. 35 九、环保投资估算 &nbsp;. 37 十、 &nbsp;结论与建议 &nbsp;. 37 &nbsp;附图、附件 &nbsp;附图 : &nbsp;附图 1 &nbsp;拟建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nbsp;附图 2 &nbsp;拟建项目总平面图 &nbsp;附图 3 &nbsp;拟建项目敏感点分布图 &nbsp;附图 4 &nbsp;噪声监测点位布置图 &nbsp;附图 5 &nbsp;项目与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关系示意图 &nbsp;附图 6 &nbsp;项目与南宁市水功能区划关系示意图 &nbsp;附图 7 &nbsp;项目与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关系示意图 &nbsp;附图 8 &nbsp;拟建项目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中心城用地规划图关系示意图 &nbsp;附件 : &nbsp;附件 1 &nbsp;项目 委托书 &nbsp;附件 2 &nbsp;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nbsp;附件 3 &nbsp;项目方案设计的批复 &nbsp;附件 4 &nbsp;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nbsp;附件 5 &nbsp;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 &nbsp; &nbsp; 1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nbsp;项目名称 &nbsp;南宁市快速环路绿化提升工程 &nbsp;建设单位 &nbsp;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nbsp;法人代表 &nbsp;黄 &nbsp;瑜 &nbsp;联系人 &nbsp;邱斐智 &nbsp;通讯地址 &nbsp;南宁市 平乐大道 9 号 &nbsp;联系电话 &nbsp; &nbsp;传真 &nbsp; &nbsp;邮政编码 &nbsp; 建设地点 &nbsp;南宁市 快速环路 &nbsp;立项审批部 门 &nbsp;南宁市发展 和改革 委员会 &nbsp;批准文号 &nbsp;南发改 城市 2012245 号 &nbsp;建设性质 &nbsp;新建 &nbsp; 改扩建 &nbsp; &nbsp;技改 &nbsp;行业类别 &nbsp;及代码 &nbsp;F539 其它城市公共交通 &nbsp;占地面积 &nbsp;( 万 m2) &nbsp;338.92 &nbsp;绿化面积 &nbsp;( 万 m2) &nbsp;140.6518 &nbsp;总投资 &nbsp;(万元) &nbsp;30032.84 一次性环保投资(万元) &nbsp;182.0 环保投资比例 &nbsp;0.6% 评价经费 &nbsp;(万元) &nbsp; &nbsp;竣工日期 &nbsp;2014 年 9 月 &nbsp;工程内容及规模 &nbsp;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nbsp; 快速环路已建成并使用了近十年,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及人为的破坏,存在着局部开挖绿地高低不平、踩踏造成黄土裸露等现象,严重影响道路景观 。本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全线的景观效果,使快速环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景观 I 级路,重新焕发原有光彩, 并能 整体上提高南宁市的城市形象。另外,项目将引入“绿道”设置,不仅能起到缓解南宁市日益拥堵的交通环境,减轻道路交通压力的作用,也能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娱乐健身的场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nbsp;2、 南宁市快速环路概况 &nbsp;南宁市快速环路 为城市主干路, 双向 6车道,道路红线宽度 60m,设计行车速度 80km/h,全长 39.69km,分成东环、南环、西环和北环四段,其中东环起点 K0+000 接邕宾立交、终点 K9+236.552 葫 芦鼎大桥桥头,总长 9.237km;南环(起点 K0+000 接沙井大道、终点K8+560.492 接葫芦鼎大桥桥头,总长 9.742km;西环(起点 K0+000 接南站大道、终点K7+402.028 接大学路,总长 7.402km;北环起点 K0+500 接大学路、终点 K13+308.148 接邕宾立交,总长 13.309 km。 &nbsp;南宁市快速环路于 2003年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道路两侧规划预留有 1020m绿化用地, 2 该预留用地未进行设计与建设 。 2012 年, 由于路面变形与破坏, 南宁市 进行了“南宁市快速环路路面维修及交通完善工程”, 目 前 该项目已经竣工并完成验收。 &nbsp;3、 工程内容 及 提升范围 &nbsp;本 项目为南宁市快速环路绿化提升工程, 通过改造局部 地被 及 灌木 、 修缮现状人行道 、调整交通标志 、 在现状基础上 合理布置配套设施, 增加现有景观的兴趣点等方式, 提升快速环路的景观效果。 &nbsp;工程 内容 : 包括绿化工程、铺装和配套设施工程、交通标识工程、给排水工程四部分。 &nbsp;工程 范围: 包括 快速环路 60 米道路红线内绿地、路侧 10 米用地及交叉口节点 。 其中三座未建立交(白沙星光立交、白沙友谊立交及 白沙壮锦立交 )的绿化 随其主体工程一起施工, 不包含在本项目范围内 。 &nbsp;项目地理位置示意见 附图 1,项目总平面布置见 附图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 表 1-1。 &nbsp;表 1-1 &nbsp;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nbsp;编 &nbsp; 名称 &nbsp;单位 &nbsp;工程量 &nbsp;备注 &nbsp;1 总用地面积 &nbsp;m2 338.92 万 &nbsp; 其中 &nbsp;1.1 道路面积 &nbsp; 174.89 万 &nbsp;不进行施工 &nbsp;1.2 绿地面积 &nbsp;m2 59.33 万 &nbsp; 其中 &nbsp;1.2.1 中央分隔带 &nbsp;m2 16.5 万 &nbsp; 1.2.2 侧分带 &nbsp; &nbsp;1.2.3 人行道 &nbsp;m2 4.55 万 &nbsp; 1.2.4 路侧绿地 &nbsp;m2 42.78 万 &nbsp;含交叉口节点绿地面积 &nbsp;2 绿化面积 &nbsp;m2 41.50% &nbsp;人行道、路边缘石修缮 &nbsp; &nbsp; 其中 &nbsp;3.1 人行道修缮 &nbsp;m2 25000 &nbsp;3.2 路边缘石修缮 &nbsp;m 7500 &nbsp;4 铺装及配套设施工程 &nbsp; &nbsp; 其中 &nbsp;4.1 服务用房 &nbsp;m2 2800 用做小卖部、报刊亭等 &nbsp;4.2 隔离栏(人行道) &nbsp;m 55000 &nbsp;4.3 隔离栏(中分带) &nbsp;m 26000 &nbsp;4.4 坐凳 &nbsp;个 &nbsp;1000 &nbsp;4.5 果皮箱 &nbsp;个 &nbsp;600 &nbsp;4.6 健身设施 &nbsp;组 &nbsp;30 每组含 8个健身器材 &nbsp;5 绿化给水工程 &nbsp; &nbsp; 其中 &nbsp;5.1 PE 塑料给水管 &nbsp;m 60100 &nbsp;5.2 给水水表井 &nbsp;座 &nbsp;105 &nbsp;5.3 水表 &nbsp;个 &nbsp;105 &nbsp; &nbsp; 3 6 交通工程 &nbsp; &nbsp; 其中 &nbsp;6.1 标志悬臂 &nbsp;座 &nbsp;220 调整现有标志悬臂长度 &nbsp;6.2 标识牌 &nbsp;个 &nbsp;150 &nbsp;4、方案设计 &nbsp;快速环路定位为景观优美、形象独特、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绿环”功能定位的生态型园林景观大道;塑造和展示“中国绿城”城市新形象,突出南宁市欣欣向荣的现代都市气息,营造良好的商业投资环境和氛围;以“绿”为基底,与周边环境更为融洽,形成具有亚热带风光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道路景观。 该项目将达到“ 绿化有层次,花色为装饰;与城相呼应,四环各风格 ”的目标 。 &nbsp;4.1 绿化工程 &nbsp;4.1.1 快速环路 60 米道路红线内绿地及路侧 10 米用地绿化工程 &nbsp;快速环路 60 米道路红线内绿地及路侧 10 米用地绿化工程详见表 1-2,平面图见 附图 2。 &nbsp; 4 表 1-2 &nbsp;快速环路 60 米道路红线内绿地及路侧 10 米用地绿化工程 一览表 &nbsp;路段 &nbsp;路名 &nbsp;位置 &nbsp;现 &nbsp;状 &nbsp;现状苗木分析 &nbsp;提升方案 &nbsp;备注 &nbsp;乔 &nbsp;木 &nbsp;灌木及地被 &nbsp;乔 &nbsp;木 &nbsp;灌木及地被 &nbsp;东段 &nbsp;竹溪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木棉 &nbsp;造型三角梅、朱槿、黄素梅、黄金榕、马尼拉草 &nbsp;绿化色彩单一, 层次感、虚列感不强 &nbsp;不改造 &nbsp;补植彩化地被七彩朱槿、星光榕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株和截杆苗 &nbsp;侧分带 &nbsp;小叶榕、大王椰 &nbsp;七彩朱槿、黄素梅、黄 金榕、马尼拉草 &nbsp;乔木变化频繁,考虑更换 种植模式或品种 &nbsp;保留大王椰 &nbsp;补植朱槿球、伞形花叶 榕 &nbsp;小叶榕移植至后排绿 地 &nbsp;人行道 &nbsp;扁桃 &nbsp;朱槿或黄金榕球 &nbsp;部分路段缺失,需要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不改造 &nbsp; &nbsp;路测绿带 &nbsp;盆架子、柳叶榕、羊蹄甲、大花紫薇、黄槐、蒲葵、仪花 &nbsp;软叶针葵、非洲茉莉、七彩朱槿、台湾海桐、蜘蛛兰、棕竹等 &nbsp;绿化过郁闭,略显杂乱,应考虑与周边用地的联系 &nbsp;对原有乔 木进行梳理 &nbsp;补充色叶植物的组团种植 &nbsp;补充出入口及小场地等开放空间。 &nbsp;厢竹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木棉、富贵榕 &nbsp;垂叶榕、蜘蛛兰、黄花马缨丹、黄素梅、龙船花、马尼拉草 &nbsp;中分带乔木品种多,风格统不一,色彩单一 &nbsp;不改造 &nbsp;片值七彩朱槿、三兴花叶榕等色叶地被、小乔木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株和截杆苗 &nbsp;侧分带 &nbsp;大王椰、小叶榕 &nbsp;朱槿、黄金榕、马尼拉 草 &nbsp;缺乏中层小乔木、灌木种 植,层次感不强 &nbsp;保留小叶榕 &nbsp;补植朱槿球、星光榕、 补充色叶片植地被 &nbsp;大王椰移植至西段路 侧绿地 &nbsp;人行道 &nbsp;扁桃、苹婆 &nbsp;黄金榕、光叶海桐、台 湾海桐 &nbsp;部分路段 缺失,需要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不改造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 株和截杆苗 &nbsp;路测绿带 &nbsp;小叶榕、黄槐、大花薇、木棉、苹婆、大王椰、盆架子、老人葵、南洋杉、羊蹄甲 &nbsp;短穗鱼尾葵、三角梅、朱槿、蟛蜞菊、马尼拉草、杂草 &nbsp;绿化过于浓密,缺乏与周边用地的联系 &nbsp;对原有乔木进行梳理 &nbsp;补充色叶植物的组团种植 &nbsp;补充出入口及小场地等开放空间,保留开阔视线 &nbsp; &nbsp; 5 南段 &nbsp;南站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柳叶榕 &nbsp;柱状垂叶榕、黄金榕、 七彩朱槿、福建茶 &nbsp;植物长势良好,但柳叶榕 长势不好。 &nbsp;柳叶榕替换 为木棉 &nbsp;不改造 &nbsp;柳叶榕移植至后排绿 地 &nbsp;侧分带 &nbsp;垂叶榕、加拿利 海枣 &nbsp;黄素梅、福建茶 &nbsp;长势良好 &nbsp; &nbsp;增加粉花夹竹桃、白花 夹竹桃组团种植 &nbsp; &nbsp;人行道 &nbsp;小叶榕 &nbsp;朱槿球 &nbsp;部分路段缺失,需要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不改造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 株和截杆苗 &nbsp;路测绿带 &nbsp; &nbsp;黄素梅、鬼针菊等 &nbsp;路侧绿地应强化特色,考 虑开花植物的组团种植 &nbsp;补植木棉、大花紫薇、黄槐等开花植物组团种植 &nbsp;补植小花紫薇、海桐球、紫花马缨丹、黄婵等 &nbsp;适当路段做开阔处理或进行绿化的遮挡 &nbsp;白沙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木棉 &nbsp;软枝黄婵、黄素梅、朱 槿、马尼拉草 &nbsp;分车带植物,长势良好。 &nbsp;不改造 &nbsp;不改造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 株和截杆苗 &nbsp;侧分带 &nbsp;美人树、大王椰 &nbsp;黄素梅、福建茶 &nbsp;下木层色彩单一,需补充 色叶植物种植 &nbsp;不改造 &nbsp;补充红叶石楠种植 &nbsp;补齐原有地被 &nbsp;人行道 &nbsp;小叶榕 &nbsp; &nbsp;部分路段缺失,需要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 株和截杆苗 &nbsp;路测绿带 &nbsp;小叶榕、大花紫薇、黄槐、大王椰、木菠萝、美人树 &nbsp;矮化蒲葵、剑麻、朱槿、七彩朱槿、非洲茉莉、黄金榕、文殊兰 &nbsp;用地有限,应合理设计。 &nbsp;补植白兰、黄槐、仪花等开花乔木的组团种植 &nbsp;补植红花继木、粉化夹竹桃、黄婵等 &nbsp;再梳理,适当路段做开阔处理或进行绿化的遮挡 &nbsp;西段 &nbsp;清川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柳叶榕、加拿利海枣 &nbsp;蜘蛛兰 &nbsp;地被品种单一,长势凌乱, 考虑品种更换。 &nbsp;取消柳叶榕种植,分段补植银海枣 &nbsp;更换部分地被为红花檵木、沿阶草 &nbsp;查缺补植,替换长势不良植株 &nbsp;侧分带 &nbsp;小叶榕、加拿利海 枣、大王椰(路口段) &nbsp;黄素梅、马尼拉草 &nbsp;植物势良好,考虑对缺失 地被进行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补植台湾海桐球、朱槿 球种植 &nbsp;补齐原有地被 &nbsp;人行道 &nbsp;小叶榕 &nbsp;朱槿 &nbsp;部分路段缺失,需要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不改造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 株和截杆苗 &nbsp;路测绿带 &nbsp; &nbsp;蟛蜞菊、马尼拉草、红 绒球、红花夹竹桃 &nbsp;缺乏特色,影响行人 通行,应重新进行梳理设计。 &nbsp;补充棕榈科 植物组团 &nbsp;补植苏铁、丝兰、花叶 良姜等灌木地被 &nbsp;适当路段做开阔处理 或进行绿化的遮挡 &nbsp; 6 沙井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美人树、柱状垂叶榕 &nbsp;黄金榕、七彩朱槿、红 绒球、希美丽、沿阶草 &nbsp;植物长势良好,效果佳。 &nbsp;不改造 &nbsp;不改造 &nbsp;考虑立面修剪方案 &nbsp;侧分带 &nbsp;银海枣、柳叶榕 &nbsp;尖叶木樨榄、福建茶、 黄金榕、马尼拉草 &nbsp;层次单一,色彩单调,局 部路段地被缺失,需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补植红桑、红绒球等灌 木球 &nbsp;补齐原有地被 &nbsp;人行道 &nbsp;小叶榕 &nbsp;朱槿、红背桂、沿阶草、 蟛蜞菊、马尼拉草 &nbsp;部分路段缺失,需补种。 &nbsp;不改造 &nbsp;马尼拉草更换为大叶 棕竹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 株和截杆苗 &nbsp;路测绿带 &nbsp;小叶榕、麻楝、木棉、凤凰木、木菠萝、盆架子、蒲葵、黄槐、扁桃 &nbsp;红绒球、红花夹竹桃、朱槿、蜘蛛兰、马尼拉草、蟛蜞菊 &nbsp;路侧绿地缺乏灌木及地被的种植,黄土露天。 &nbsp;补充大王椰、蒲葵等棕榈科植物组团 &nbsp;补植苏铁、丝兰、棕竹等灌木地被 &nbsp;再梳理,适当路段做开阔处理进行绿化的遮挡。 &nbsp;北段 &nbsp;秀厢大道 &nbsp;中分带 &nbsp;美人树、柳叶榕 &nbsp;台湾海桐、软枝黄婵、福建茶、黄金榕、红绒球、沿阶草 &nbsp;中层植物不足,层次感弱。 &nbsp;保留美人树、柳叶榕、小叶榕(部分美人树替换为小叶榕 ) 台湾海桐更换为柱状垂叶榕、红绒球 &nbsp;替换长势不良植株、死株和截杆苗 &nbsp;侧分带 &nbsp;柳叶榕、小叶榕、大王椰、垂叶榕、盆架子 &nbsp;福建茶、黄金榕、马尼拉草 &nbsp;乔木显凌乱,中层植物不足,层次感弱。 &nbsp;不改造 &nbsp;补植花叶良姜、台湾海桐球、肾蕨 &nbsp;补齐原有地被 &nbsp;人行道 &nbsp;小叶榕、秋枫、苹婆、 火焰花、高山榕 &nbsp;光叶海桐、台湾海桐 &nbsp;部分路段缺失,需补种。 &nbsp;保留小叶榕、 秋枫、高山榕 &nbsp;不改造 &nbsp;火焰花移植至路侧绿 地 &nbsp;路测绿带 &nbsp;小叶榕、盆架子、大王椰、小叶榄仁、黄槐、羊蹄甲、木棉、马尖相思、人面果、老人葵、木菠萝、白兰 &nbsp;蜘蛛兰 、红背桂、红绒球、黄素梅、马尼拉草 &nbsp;路侧绿带或过于浓密,或缺乏设计,与周边用地脱离了联系。缺乏边坡设计 &nbsp;对原有乔木进行梳理 &nbsp;补充荫生地被、中层常绿组团种植 &nbsp;再梳理,适当路段做开阔处理或进行绿化的遮挡。 &nbsp; &nbsp; 7 4.1.2 交叉口节点绿化 提升 工程 &nbsp;4.1.2.1 立交路口 绿化 提升 工程 &nbsp;根据立交桥空间 大小及其架空高度进行分类,具体分为生态防护型和公共设施型: &nbsp; 生态防护型 包括秀厢科园立交、秀厢邕武立交、秀厢秀灵立交、邕宾立交、东葛路延长线立交,项目考虑在该类型立交桥下种植攀爬悬垂植物,遮挡生硬的桥墩、桥台面,丰 富立面效果,增加绿量。 &nbsp;公共设施型 包括长湖立交、竹溪立交、葫芦鼎桥、亭江立交、友爱立交、北湖立交,项目考虑将立交桥下空间尽可能的利用起来,设置 公交车站、小卖部、报刊亭等配套设施。 &nbsp;路口节点 包括大学清川路口、五一沙井大道路口、沙井南站大道路口等。 &nbsp;本项目不含待建白沙星光立交、白沙友谊立交、白沙壮锦立交三座立交。 &nbsp;4.1.2.2 景观节点绿化 提升 工程 &nbsp;项目将类似科园大道两侧地块、长湖路地块、菠萝岭地块等原有设计的场地定义为开敞型的道路附属绿地, 项目将对其植物绿化进行美化改造,同时结合沿线道路景观特色完善该 地块的提升设计。 &nbsp;绿地 场地外缘布置以高大乔木橡胶榕作为常绿背景林带,再适地配置开花乔木、灌木丛,点缀大型树桩,形成大绿量的生态绿岛,绿地内进行微地形塑造,整个块绿地更加生动,接近自然。另外,在保证大绿量的同时,通过微地形塑造形成色彩绚烂的效果。场地靠近人行道边拟布置成疏林草地形式,点缀假苹婆桩、秋枫、木棉等桩景,搭配开花乔木白兰、黄槐形成敞开式休憩绿地。 &nbsp;4.1.3 其他 绿化 提升 工程 &nbsp;路侧上边坡绿化: 快速环路沿线路侧边坡高差相对较小,一般在 3-6 米间, 采用方格网状龙骨形式,通过观叶、观花灌木种植,突出护坡的绿 化层次,弱化边坡的龙骨。主要采用适应干旱贫瘠土壤的夹竹桃、美国槐、黄蝉、三角梅等品种进行绿化,减少后期维护,体现节约式园林特色 。 &nbsp; 路侧下边坡: 路侧下边坡采用自然组团种植形式,植物选择上采用羊蹄甲等开花品种作为背景,夹竹桃组团式的布置,并点缀观花观型的品种大花紫薇、黄槐、盆架子等,从而使景观段落互相渗透,花中有绿、绿中有花,主题既明显又不孤立,自然连贯 。 &nbsp;围墙: 破旧厂房、居住区建筑群不美观围墙以及现在正处在开发建设的用地,通过 8 高中低植物的配置进行遮挡,既能满足绿化的纵深,又能近期内实现生态效果 。 &nbsp;挡墙: 针对 挡墙用地情况,种植攀爬或悬垂植物美化,装饰现状干砌挡墙,同时丰富立面效果 。 &nbsp;花池: 更换花池绿化中生长不好的植物,进行统一设计,对存在积水现象的花池,填高种植土,同时增加泄水孔。 &nbsp;4.2 铺装及配套设施工程 &nbsp;4.2.1 人行道修缮 &nbsp;人行道修缮主要包括:人行道路面铺装维修、隔离墩补充设计、人行盲道修缮、绿地缘石恢复等。 &nbsp;4.2.2 配套设施设置 &nbsp;隔离栏: 保留现状良好的隔离栏,对快速环路沿线受破坏、未设置隔离栏的中分带增设隔离栏,中分带补充更换隔离栏全长 26km。另外,增加两侧人行道绿带景观防护栏,增加的景观防护栏全长 55 km。 &nbsp;城市家具 及雕塑 : 配合公交车停靠站和路侧休憩场地,设置相应 的 公交车候车亭、自行车停靠点、 座椅、果皮箱等 城市家具 和雕塑 。 &nbsp;服务用房: 结合主要城市广场、街头绿地、景点设计、游人集散场地设计,主要用做报刊亭、小卖部 、活动式公厕 等。 &nbsp;其他设施 : 设置 照明用灯、应急电话等保障游憩休闲活动正常进行的一般设施 。 &nbsp;4.3 交通标识工程 &nbsp;指路标识: 项目对快速环路部分进出口范围的 220 座三级指路标志做加长悬臂式调整。在道路交叉口及绿道分岔口布设标明游览方向和线路信息的标识。 &nbsp;信息标识: 沿线城市广场及绿道进出口进行布设。 用于标明游客在绿道中的位置及到达相关设施线路描述等方面的全面纵览。 &nbsp;地面标识: 绿道进出口及绿道分岔口进行布设。用于标明绿道的步行及骑行区域以及简明的方向指示。 &nbsp;4.4 给排水工程 &nbsp;给水工程: 道路两侧人行道边的绿化带以及立交桥底大面积绿地设置人工取水口浇灌,人工取水口间距约 50 米 , 人工取水口的水表井后引出接口安装绿化带中。绿化用水从市政给水干管引出 , 支管所需要设置的水表计量由自来水公司负责安装 ;中分带及侧 &nbsp; 9 分带采用洒水车喷淋,洒水车高杆取水口原道路两侧已设置,可以满足取水要求。 &nbsp;排水工程: 绿地的排水采用自然排水方 式,雨水 通过 道路雨水系统排出。 &nbsp;4.5 绿道设计 &nbsp;绿道设计包含在本项目绿化提升工程、铺装和配套设施工程、交通标识工程和给排水工程范围之内 。 &nbsp;它是在现状基础上合理布置配套设施, 使 周边单位小区、公园、城市绿地及广场形成串珠式关系,并利用在原景观节点基础上设置兴趣点、拥有较系统的骑行游道及集散空间的一种设计。 &nbsp;根据周边的用地性质及所处地理位置,本项目绿道的设置属于都市型区域绿道综合游步道。绿道的设置分为以下 4 种类型:路侧绿地 5m 时,利用路侧绿地新建通道设置绿道;路侧绿地在 3m 与 5m 之间时,将人行道往路测绿地一 侧拓宽 1.52m 作为绿道进行使用;路侧绿地小于 3m 或为边坡等,利用人行道作为绿道;现状路侧有场地或通道,利用现状场地作为绿道。 &nbsp;绿道效果图 及 绿道横断面图见 附图 2。 &nbsp;5、 项目建设期 &nbsp;本项目计划于 2014 年 2 月开工建设, 2014 年 9 月完工,用时 7 个月。 &nbsp;6、项目总投资 &nbsp;本项目总投资 30032.84 万元。 &nbsp;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nbsp; &nbsp;污染情况 &nbsp;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污染源为 快速环路 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 &nbsp;主要环境问题 &nbsp;大气噪声环境 &nbsp;主要环境问题为: 快速环路 的汽车尾气及交通噪声 。 &nbsp; 10 二、 建设项目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nbsp;1、 区位 环境 &nbsp; &nbsp;项目地理位置 &nbsp;本项目 在 南宁市 快速环路 上进行施工,位于南宁市 。 &nbsp; &nbsp;地形、地貌 &nbsp;南宁 市 属湖泊盆地,市区位于南宁盆地中部,海拔 74 79m,四周为群山所环抱,地势北高南低,郊区周围有大小山岭 200 多座,海拔在 100 500m 之间。 &nbsp; &nbsp;地质 &nbsp;南宁市区位于南宁向斜构造盆地中部,四周为低山丘陵围绕,邕江自西南往北东呈“之”字形蜿蜒穿过市区。整个市区展布于邕江多级阶地上,组成邕江各阶地的冲积地层自下而上为圆砾、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层,具典型的 二元结构;阶地的基底为第三系内陆湖相沉积的半成岩软质岩类地层,由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泥灰岩互层夹褐煤、钙质泥岩等组成。 &nbsp; &nbsp;地震 &nbsp;南宁市处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系西部地区,由第三系组成的向斜盆地,是本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岩层倾角较平缓,一般 5 20 度。大的断裂构造多沿盆地两侧分布,其中西乡塘断裂和右江深大断裂 (延伸进南宁盆地西南 )是直接影响南宁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两大断裂。总体上,南宁区域地质构造较为稳定,地震危险性较低。由广西地震区划图查知,南宁、邕宁均为六级地震烈度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本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nbsp; &nbsp;气候 &nbsp;南宁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21.8,极端最高气温 40.4,极端最低气温 2.18;年平均相对湿度 65%,最大风速 30m/s,最大风力 11 级;年平均降雨量达 1300mm,全年无霜期高达 365 天。 &nbsp; &nbsp;水系: &nbsp;本项目设计的水系有心圩江、朝阳溪、竹排 冲和邕江。其中: &nbsp;心圩江: 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上起源头南宁市、武鸣县交界处的六怀山,下至西乡塘区芦屋坡入郁江河口,长约 29.2 km。上游老虎岭水库为南宁市北郊邕武路片的生 &nbsp; 11 活饮用水主要供水水源,下游河流为南宁市建设水城规划的河流之一,主要功能为城市景观,与老虎岭、高峰水库一起划为心圩江西乡塘开发利用区。水质现状为劣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 &nbsp;朝阳溪: 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上起源头南宁市东北郊罗伞岭,下至南宁市大坑口入郁江河口,长约 13.5 km。为南宁市建设水城规划的河流之一,主要功能为城市景观,与河道上罗伞岭水库一起划为朝阳溪西乡塘开发利用区。水质现状为劣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 &nbsp;竹排冲 位于南宁市东部,邕江左岸,源于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六怀山和高峰岭,出河口位于津头一队附近,河长 33.50km,流域面积 117.0 km2,最大洪峰流量为 410m3/s,平均坡度 0.24%,控制淹没高程为 71.67m。主干流的流向由北向南,在茅桥附近进入市区,经市区江北片东侧,于滨江医院附近汇入邕江。 水质现状为劣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 &nbsp;邕江 全长 134km,邕江南宁市区段河宽约 480m,平均水面宽 约 300m,流域集水面积 6120 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1360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 411.2 亿 m3。每年 6 9月为丰水期,流量 2667m3/s, 10 月至次年 4 月为枯水期,流量 317.8m3/s。邕江多年平均水位为 63.30m,年内汛期径流水量占年水量 80%,最大月径流占年径流 30%左右。历年最高洪水位 79.98m,最大流量为 18400 m3/s。 · &nbsp; &nbsp;水文地质 &nbsp;项目所在区域 为邕江阶地地貌,属地下水迳流排泄区,地下水自北往南向邕江排泄。上覆第四系土层:上部主要为杂填土、素填土、粘质土,含水性弱, 透水性差,勘探施工中未见地下水。下部为含中液限细粒土的细砂土、含中液限细粒土的中砂土中的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及运动于该层中,其含水性,透水性较强,含水量中等。地下水来源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及侧向径流补给。 &nbsp; &nbsp;植被及动植物资源:南宁市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天然森林植被中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乔灌木树种在 600 种以上,有不少是属于珍稀的种类,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就有 27 种,在人工栽培植物中,不管是森林植物、园林植物、农作物,都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 &nbsp;2、社会环境 &nbsp; &nbsp;行政区划 &nbsp; 12 项目位于南宁市境内,项 目直接影响区为南宁市。 &nbsp; &nbsp;社会经济 &nbsp;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位于东经 107° 19 109°38,北纬 22° 12 24° 02(地理坐标东经 108° 22,北纬 22° 48),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是桂西南水、陆、空交通枢纽。南宁市行政区划调整为六个城区和六个县,分别是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邕宁区和良庆区六个城区,武鸣、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六个县,土地面积 22112km2,其中市区面积 6479km2。南宁居住着壮、苗、回、瑶等 35 个少数民族。据 公安部门统计, 2012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713.50 万人,比上年增加 2.01 万人,增长 0.28%,其中市区人口 274.55 万人,增加 1.73 万人,增长 0.63%。据计生委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06,比上年增加 1.08 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 4.99,比上年增加 1.34 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 8.07,比上年下降 0.26 个千分点。 &nbsp;2012 年,全市生产总值( GDP) 2503.5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 GDP35138 元(按国家公布的 2012 年平均汇率折合为 5566美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24.09 亿元,增长 5.2%;第二产业增加值 958.96亿元,增长 18.1%;第三产业增加值 1220.5 亿元,增长 9.6%。三大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3.82 37.51 48.67 调整为 12.95 38.30 48.75。与 2011 年比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 0.79、 0.08 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2.9,比上年上涨 2.9%,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七升一降”。 &nbsp;3、 区域 规划 &nbsp;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nbsp; &nbsp;城市发 展方向的选择 &nbsp;城市的主导发展方向: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 &nbsp; &nbsp;总体布局形态 &nbsp;中心城应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 &nbsp;“一轴”:以邕江及两岸为发展轴线。 &nbsp;“两带”:邕江两侧形成南北城市发展带;北发展带以综合服务、教育研发、旅游休闲等城市功能为主;南发展带以产业服务、工业及物流等产业功能为主。 &nbsp; &nbsp; 13 “多中心”:以城市中心为极核、组团中心为主体、片区中心为骨干、社区中心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型的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nbsp;拟建项目 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的关系见 附图 8。 &nbsp;三、 环境质量状况 &nbsp;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 &nbsp; 14 根据评价区的环境特征及本项目的特点, 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 环境引用南宁市环保局 2013 年 12 月南宁市环境质量信息 和南宁市 2012 年环境状况公报 ,声环境现状进行实地监测并做出评价,具体见以下分析。 &nbsp; &nbsp;环境空气 &nbsp;根据南宁市环境保护局于 2014 年 1 月 7 日发布的 2013 年 12 月南宁市环境质量信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二级标准, 12 月南宁 市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四项污染物月均浓度分别为: 40、 67、 170、 114 微克 /立方米,SO2未出现超标, NO2 超标率为 29.03%, PM10超标率为 74.19%, PM2.5超标率为 80.65%。 CO市区月平均浓度为 1.5 毫克 /立方米,全月市区一氧化碳日均值浓度无超标现象。市区臭氧最大8 小时滑动平均范围在 30140 微克 /立方米, 未出现超标情况 。 除 CO 月平均浓度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日均值),其余的 SO2、 NO2、 &nbsp;PM10、 PM2.5月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值)。 &nbsp;表 3-1 &nbsp; 2013年 12 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月均值按新标准统计表 &nbsp; &nbsp; g/m3 均值测 &nbsp;点位置 &nbsp;二氧化硫 &nbsp;二氧化氮 &nbsp;可吸入颗 粒物 &nbsp;一氧化碳 &nbsp;mg/m3 臭氧最大 小时值 &nbsp;臭氧最大 8小时滑动值 &nbsp;细颗粒物 &nbsp;市区 &nbsp;40 67 170 1.5 &nbsp;87 114 根据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区划示意图( 附图 5),项目所处的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根据类比市区监测结果可知,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的 大气环境 除 CO 月平均浓度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日均 值),其余的 SO2、NO2、 &nbsp;PM10、 PM2.5月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值) 。 &nbsp; &nbsp;地表水环境 &nbsp;心圩江、朝阳溪、 竹排冲: 根据南宁市环保局南宁市 2012 年环境状况公报, 2012 年心圩江、朝阳溪、竹排冲 水质评价均为劣类,属重度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nbsp;邕江(二坑口 青秀山码头): 根据南宁市环保局 2013 年 12 月南宁市环境质量信息 :12 月份南宁市境内监测的 6 个断面中类水质达标率为 100.0%, 邕江老口和水塘江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 见表 3-2。 &nbsp;表 3-2 &nbsp; 2013 年 12 月南宁市 主要河流水质与上月及上年同期比较 &nbsp;河流 &nbsp;名称 &nbsp;断面名称 &nbsp;水功能 &nbsp;区目标 &nbsp;本月水质类别 &nbsp;水质评价 &nbsp;主要污染项目 &nbsp;(均值超类标准倍数 ) 上月水质类别 &nbsp;去年同期水质类别 &nbsp; &nbsp; 15 邕江 &nbsp;老口 &nbsp; &nbsp; &nbsp;优 &nbsp; &nbsp; &nbsp; &nbsp;水塘江 &nbsp; &nbsp; &nbsp;良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地下水 环境 &nbsp;根据南宁市环保局南宁市 2012 年环境状况公报上显示, 2012 年南宁市地下水质良好级占 31.25%,分布面积约 12.2 平方公里;较差级占 68.75%,分布面积约 137.8 平方公里。地下水的总污染指数为 5.45,较上年度上升了 1.94,总体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水质主要影响指标为铁和锰,主要由于南宁市盆地第四系土壤中的铁、锰含量偏高,在酸雨侵蚀下溶解入地下水,或部分生活污水渗漏入地下水中造成。 &nbsp; &nbsp;声环境 &nbsp; &nbsp;污染源调查 &nbsp;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噪声污染源 为 快速环路 交通噪声及居民生活噪声。 &nbsp; &nbsp;监测布点 &nbsp;本项目为绿化提升工程,项目建成后不产生噪声污染,对周边敏感点影响极小, 为掌握 评价范围内 声环境 现状 , 本评价 在评价范围 东西南北环各段的 声环境功能区内 分别 选泽 一个 典型敏感点进行监测。 监测点位置见 附图 4。 &nbsp; &nbsp;监测时段及频率 &nbsp;本次 监测时间两天, 监 测时间 2013 年 11 月 6 日 7 日,每天分昼间( 8:00 12:00)、和夜间( 22:00 24:00)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 20min,采用的监测方法按照 GB3096 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 &nbsp; &nbsp;评价标准 &nbsp;根据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见 附图 7),本项目所在区域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4a 类、 3 类、 2 类标准。 &nbsp; &nbsp;评价方法 : &nbsp;环境标准值对比法 ; &nbsp; &nbsp;监测结果见表 3-3。 &nbsp;表 3-3 &nbsp;各监测点的噪声监测结果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单位: dB( A) &nbsp;测点名 &nbsp; 监测值 &nbsp;执行 标准 值 &nbsp;超标情况 &nbsp; 16 11.6 11.7 昼间 &nbsp;夜间 &nbsp;昼间 &nbsp;夜间 &nbsp;标准 &nbsp;昼间 &nbsp;夜间 &nbsp;昼间 &nbsp;夜间 &nbsp;北 &nbsp;环 &nbsp;N1 嘉华绿洲小区 &nbsp;63.5 59.4 62.6 59.1 3 类 &nbsp;65 55 &nbsp;+4.4 N2 恒大新城小区 &nbsp;N2-1 临路 一排一层 &nbsp;64.3 60.1 63.5 60.7 4a类 &nbsp;70 55 &nbsp;+5.7 N2-2 临路 一排三层 &nbsp;65.4 60.6 64.6 61.6 70 55 &nbsp;+6.6 N2-3 临路 一排五层 &nbsp;67.2 61.5 66.1 62.4 70 55 &nbsp;+7.4 N2-4 临路 一排七层 &nbsp;66.0 60.5 63.6 61.6 70 55 &nbsp;+6.6 N2-5 临路二排 &nbsp;56.9 49.3 55.6 49.1 2 类 &nbsp;60 50 &nbsp; &nbsp;东 &nbsp;环 &nbsp;N3 天赐良缘小区 &nbsp;N3-1 临路 一排一层 &nbsp;59.5 55.2 60.2 56.8 4a类 &nbsp;70 55 &nbsp;+1.8 N3-2 临路 一排三层 &nbsp;61.4 56.9 62.3 57.8 70 55 &nbsp;+2.8 N3-3 临路 一排五层 &nbsp;62.3 57.5 62.1 58.5 70 55 &nbsp;+3.5 N3-4 临路 一排七层 &nbsp;61.7 56.3 61.2 57.3 70 55 &nbsp;+2.3 N3-5 临路二排 &nbsp;53.8 47.2 53.2 47.6 2 类 &nbsp;60 50 &nbsp; &nbsp;南 &nbsp;环 &nbsp;N4 白沙村 &nbsp;N4-1 临路 一排一层 &nbsp;5删除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章节中“ 联系电话 ”和 “ 传真 ” 。 &nbsp;56.2 60.5 56.4 4a类 &nbsp;70 55 &nbsp;+1.4 &nbsp; &nbsp; 17 删除依据:涉及公众个人隐私基本信息,属于机密内容。 &nbsp;9.6 N4-2 临路 一排三层 &nbsp;60.7 57</p>

注意事项

本文(XX绿化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