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商务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p>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XX 商务楼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 XX 市 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 设 项 目 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建设项目基 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商务楼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梅长青 联系人 时雪英 通讯地址 XX 市安次区常甫路 13 号 联系电话 13932663022 传 真 邮政编码 065000 建设地点 XX 市广阳区,南邻北风道,东接新华路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改委 批 准 文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 开发经营 K70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2600.8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084.71 总投资 (万元) 12093.56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116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9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11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城市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明确城市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一系列决定和指示,从推进城市化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稳妥地加快城市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推进城市进程,有利于促进先进 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住房消费已成为社会各阶层消费的首选。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需要的提高,现有的旧式住房已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要求。 本项目为 XX 商务楼项目,项目位于 XX 市广阳区, 北风道以北,新华路以西 。项目占地面积 12600.84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2859.13 平方米。项目 总投资 12093.56万元, 全部由 企业自筹解决。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以及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建设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通过资料收集及进行类比调查后编制完成了本报告表,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 2.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 XX 市广阳区,地理位置中心坐标为东经 116° 42'11.46",北纬39° 33'0.18",南邻北凤道,东接新华路,北侧与西侧为现有建筑及场地。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周边关系见附图 2。 3.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 12600.84 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 8104.81 平方米,代征用地面积 4496.03 平方米 ,其中建筑占地面积 2967.51 平方米,道路及停车场面积 3052.59平方米,绿化面积 2084.71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2859.13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6257.24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6601.89 平方米。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 表 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数量 单位 用地面积 12600.84 平方米 其中 商业用地面积 8104.81 平方米 代征用地面积 4496.03 平方米 建筑基底面积 2967.51 平方米 绿化面积 2084.71 平方米 道路及广场 面积 3052.59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2859.13 平方米 其 中 地上建筑面积 26257.24 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6601.89 平方米 容积率(不含代征用地) 3.24 建筑密度(不含代征用地) 36.61 绿地率 25.72 停车位 289 辆 其中 地上停车 43 辆 地上停车 246 辆 4.建设内容 5 主要建设内容为 1 栋商务楼,地上部分主要由 4 层商业及两座 13 层(两座 13层之间由 4 层商业连接为一体)组成,分别为公寓和办公的塔楼,地下部分主要由停车库及 设备机房组成。 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 3,建筑物参数一览表见表 2。 表 2 建筑物参数一览表 建筑物 建筑面积( m2) 层数 层高 备注 1#商务楼 26257.24 55.5m 其中 1-4F 商业 10965.46 1-4F 19.8m A 座 5-13F 公寓 7484.11 5-13F 35.7m B 座 5-13F 办公 7484.11 5-13F 35.7m A 座屋顶机房 210.04 B 座屋顶机房 113.52 5.公用工程 ( 1)给水 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是商 业用水、住宅居民用水、绿化用水、道路及广场喷洒用水。水源由 XX 市政供水管网提供,水质和水量均能满足要求。 参考河北省用水定额( DB13/T1161.3-2009)的用水标准,并结合 XX 市实际情况,核算项目用水量: 商业用水 :本项目商业建筑面积 10965.46m2,折算营业面积 8224m2 ,按着 8 L/ m3· d,则日用水量 65.79 吨,全年按 320 天计,年用水量约为 21052.8 吨。 办公人员用水:本项目办公建筑面积 10965.46m2,预计办公人数为 450 人,按80 L/ m3·人,则日用水量为 36 吨,全年按 320 天计,年用水量约为 11520 吨。 居民生活用水:项目住宅设计居住人口 230 人,人均用水指标按 110L/人· d 计,生活日用水量为 25.3 吨,年用水量 9234.5 吨; 绿化用水:项目绿化面积 2084.71m2,按 1.5 L /m2·次计,年浇灌次数为 60 次,年用水量 187.62 吨。 道路及广场喷洒用水:道路及广场面积 3052.59m2,按 1.0L/m2·次计,扣除降雨等因素,一年 20 次计算,年用水量为 61.05 吨。 所以本项目年用水量估算为: 42055.97 吨。 ( 2)排水 6 项目 排水采取雨、污分流系统,雨水经雨水收集系统流入市政雨水管网,道路广场喷洒用水、绿化用水不外排。居民生活污水、商业废水、办公人员用水一并排入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 XX 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按用水量的 80%估算本项目污水产生及排放量,则项目污水排放量合计为207.59m3/d, 71902.65m3/a,项目水量平衡见图 1,给排水情况一览表见表 3: 表 3 项目给排水情况一览表 用水项目 日用水量 ( t/d) 年用水量 ( t) 日排水量 ( t/d) 年排水量 ( t) 商业用水 65.79 21052.8 52.63 16841.6 办公用水 36 11520 28.8 9216 居民生活用水 25.3 9234.5 20.24 7387.6 绿化用水 0.51 187.62 - - 道路喷洒用水 0.17 61.05 - - 合计 110.03 42055.97 101.67 33445.2 ( 2)供电 本项目年用电量 157.39 万 kWh。项目用电由 XX 市政供电管网提供,主要为生活用电和设备用电,项目用电有保障。 127.77 市政自来水 管网 101.67 图 1 项目给排水平衡图 ( 单位: m3/d) 绿化用水 植物、土壤吸收 0.51 污 水 处 理 厂 道路广场喷洒用水 蒸发损失 0.17 0.17 0.51 商业用水 13.16 65.79 52.63 36 28.8 7.2 办公用水 101.67 污水管网 25.3 20.24 居民生活用水 5.06 化 粪 池 7 ( 3)供热制冷 本项目冬季采用市政供暖 26257.24 平方米,耗热量按 45w/m2计算, 采暖期限为114 天,预计年耗热量 11638.05GJ。制冷采用分体空调。 ( 4)燃气 主要为居民日常生活用燃气,本项目拥有 72 户,人口 230 人,按 3m3/人 /月计算,正常年天然气用量为 8280m3。 XX 市天然气供应均由新奥天然气有限公司供应。天然气的用量是有保障的。项目区域内不设调压站。 6. 产业政策 本项目为新建房地产项目,不属于国家发改委 2011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7. 选址可行性分析 ( 1)规划分析 建设项目用 地为其他商服用地,项目已经取得 XX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土地证(廊国用( 2013)第 02392 号)项目用地符合 XX 市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 2)基础设施 项目给水、排水管网及燃气等基础设施均较健全,其给水由 XX 市供水管网直接接入,项目所在地给排水管网对本项目均有可达性,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可直接排入污水收集管网。 ( 3)环境条件 厂址附近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革命历史古迹、集中式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 综合规划分析、基础设施,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本项目选址合理可 行。 8. 项目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 24 个月, 2013 年 12 月 2015 年 11 月。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 为新建项目,用地性质为其他商服用地,现状为空地,无拆迁内容,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XX 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地理位置在北纬 39° 0828 39° 37 30,东经 116° 23 52 116° 53 41,西毗永清县, 东邻天津市武清区,南连霸州市,北与北京市大兴、通州区接壤,南北长约 53 公里,东西宽约 42 公里,幅员面积 6429 平方公里。 本项目位于 XX 市广阳区,北凤道以北,新华路以西,北侧与西侧为现有建筑及场地 。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周边关系见附图 2。 2、地形、地貌 XX 地区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华北断拗的冀中台陷及沧州台拱两个构造单元,市区周围断裂较为发育,自新生代以来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新华夏季断裂在市区附近穿过,北部有长期活动的固安昌黎断裂,东部有晚近期活动的河西务断裂,属地震多遇区。全市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区、 山麓平原区和冲击平原区,平原面积占 93。市区地处冲击平原区,地势平坦,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坡降为千分之零点四,海拔 10.3 20 米。土壤有潮土、褐土,土壤质地大部分为沙壤土,熟化程度高,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3、气候特征 XX 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冬季严寒干燥。近三十年的气象资料表明,当地常年盛行 NNW风、 S风,年平均风速 2.1m/s。年平均气温 12.2,一月平均气温 -4.1,极端最低气温为 -21.8,七月平均气温 26.3,极 端最高气温为 40.3。年平均无霜期约为 179 257 天。年平均降水量 534mm,主要集中在 7 9 月份年平均蒸发量 1909.6mm,平均相对温度 61%。年平均日照 2588.8 小时。 9 4、水文地质 XX 市地下水资源匮乏,本区属河北平原北部永定河冲洪积、冲湖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区内地层属第四系河流湖沉积相沉积物,地层岩性以粉质粘土、粘土为主。 第 I 含水层组:埋深在 40m 以内,属潜水,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污染影响,水质不良,主要超标因子为 F-、总硬度等,适用于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 第 II 含水层组:埋深 40-180 m,承压含水层,水质状况同 I 含水层组。 第 III 含水层组:埋深 180-360m,承压含水层,水质良好,适用于生活饮用。 第 IV 含水层组:埋深大于 360 m,承压含水层,水质状况同第 III 含水层组。 本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水垂直入渗侧向补给。 地下水流向自西北向东南。城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浅水层。中层水和深层水水资源的开采量 8052 万立方米, 1978 年开始形成下降漏斗, 1998年漏斗面积扩大到 314 立方米,漏斗中心位 -57.1m,现漏斗中心平均每年下降4.26m。本项目不在 XX 市目前划 定的城区生活饮用地下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 5、地表水 河流域中下游,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河流分属潮蓟、海河两大水系,潮蓟水系主要由潮白河、蓟运河组成,流经境内南部。由于受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上述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汛期过境洪沥水量较多,冬春季干河断流。城区四周有5 条排水干渠,北有北排渠,西有大皮营引渠,可防止西北部水对城区的威胁。东有八干渠,南有官董排水渠和五干渠,此三渠为城区雨水和污水的收纳体,最后汇入龙河。据河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龙河主要功能为农业用水,水质为 V 类标准。 6、土壤植被 XX 市土壤 有潮土、褐土两大类,土壤大部分为沙壤,熟化程度高,排水性能 10 良好,适宜农作物生长。由于人类长期开发,本地区原生植物已不存在,现主要是人工植被,只在低洼河和搁荒的重碱地有野生植物自然组成的群落。人工植被有农田、果树、林地等类型;植物组成有小麦、玉米、棉花、苹果、梨等,野生植物有蒲公英、马齿草、车前草等。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XX 市社会环境概况 XX 市位于 河北省 中部偏东,地处 北京 、 天津 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 “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辖 广阳 、 安次 两个区, 大厂 、 香河 、 永清 、 固安 、 文安 、 大城 六个县和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 ,代管 三河 、 霸州 两个县级市。幅员面积 6500 平方千米,总人口 420 万,市区建成区面积 54 平方千米。 XX 区位优势独特。离 北京市 中心40 千米,离天津市中心 60 千米,京山、京沪、京九、大秦、津保五条铁路干线,京津塘 、京沈、津保三条高速公路和京开、京哈、京福、京津、津保五条国家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 了依托中心城市和空港、海港的独特优势。 XX 是全国首家全辖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国家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行列,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XX 一直致力于 “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林中 ”,实施 “蓝天、碧水、净土、绿化、宁静 ”五大环保工程,市内绿化覆盖率达到 46,人均拥有绿地面积 14 平方米,被誉为京津之间的 “天然氧吧 ”。全年空气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 330 天,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天然气入户率达到 90 。 经济建设: XX 市工业园区包括: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河燕郊开发区,香河开发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区,安次龙河开发区、广阳产业聚集区,固安工业区,河北永清燃气工业园、开发区,永清省级台湾工业新城、浙江新城。文安工业区,大城工业区。 农业方面: 2009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467.4 万亩,比上年增长 1.6%;粮食总产量 187.6 万吨,比上年增长 5.5%。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增长 2.7%、 3.5%和 5.4%。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工业和建筑业: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541.4 亿元,增长 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392.4 亿元,增长 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79.7 亿元,增长 38.1%。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全年城镇新开工项目 2207 个,同比增加 793个,增长 56.1%。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 123 个,同比增加 99 个,增长 4.1倍。 教育和科技: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2.3 万人。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 12 87.9%,比上年增长 1.7 个百分点。全市共有普通高中 33 所,在校生 8.3 万人;普通初中 159 所,在校生 15.5 万人;普通小学 856 所,招生 4.8 万人,在校生 27.4万人;全市各 类幼儿园 269 所,在园幼儿 8.4 万人;特教学校 6 所,在校生 750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36 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47.5 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120 项。 文化卫生: 2009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2 个,艺术表演场所 11 个 , 群艺馆 2 个、文化馆 8 个,公共图书馆 10 个,博物馆 4 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 100%。全市现有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1041 个,其中医院 90 个,通过 ISO9000 认证的医院 9 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0个。卫生机构(包括妇幼、社 区等)共有床位 13702 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375 人。已有 290.3 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通过现场调查,在评价范围内无珍贵动植物及文物保护单位。 1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次环评本着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加快评价进度,减少评价费用的原则,本项目位于河北省 XX 市广阳区,采用 XX 市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数据,可较好的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 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现状常规 监测数据可知: XX 市大气中 PM10年均浓度为 0.075mg/m , SO2年均浓度为 0.037mg/m , NO2年均浓度为 0.026mg/m ,空气污染指数为 1.69mg/m3。本区域各监测点的 SO2、 NO2、 PM10日均值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要求,由上可知,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地表水 XX 市辖区七条河流十三个断面。泃河、白沟河、龙河、北运河、潮白河、中亭河和赵王新渠七条河流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城区四周 有 5 条排水干渠,北有北排渠,西有大皮营引渠,可防止西北部水对城区的威胁。东有八干渠,南有官董排水渠和五干渠,此三渠为城区雨水和污水的收纳体,最后汇入龙河。据河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龙河主要功能为农业用水,为 V 类标准。 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好于入境断面水质。 3、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 III 类标准。深层和浅层地下水质各监测因子均不超标,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深层和浅层地下水水质均较好。 4、噪声 本项目周围无大型高噪声工业企业,声环境质量较 好。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交通干道道路交通噪声符合 4a 标准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选址于 XX 市广阳区,南邻北凤道,东接新华路。 项目 附近 无国家、省、 14 市规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革命历史古迹等环境敏感点 , 具体保护目标 及保护级别 见表 4。 表 4 环境保护对象和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相对方位 距离 保护 级别 大气环境 乐园小区 西北 25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天使双语幼儿园 西北 55m 南尖塔村 西北 30m 尚北金街 南 205m 声环境 乐园小区 西北 25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天使双语幼儿园 西北 55m 南尖塔村 西北 30m 15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要素 选用标准 污染物 标准值 单位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µg/m3 NO2 40 80 200 PM10 70 150 - SO2 60 150 500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COD 40 mg/L BOD5 10 氨氮 2.0 地下水 地 下 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类标准 pH 6 9 无量纲 高锰酸盐 指数 3.0 mg/L 氨氮 0.2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及 4a 类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dB(A) 1 类 55 45 4a 类 70 55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二级 扬尘 无组织排放颗粒物周界外最大浓度 1.0 mg/m3 非甲烷总烃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20 mg/m3 15 m 排气筒排放速率 10kg/h 周界外浓度限值 4.0mg/m3 氮氧化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40 mg/m3 15 m 排气筒排放速率 0.77kg/h 周界外浓度限值 0.12mg/m3 一氧化碳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00 mg/m3 15 m 排气筒排放速率 15kg/h 周界外浓度限值 10.0mg/m3 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表 4 三级 COD 500 mg/L 氨氮 25 SS 400 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昼间 夜间 dB(A) 70 55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表 1 中 1类、 4 类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dB(A) 1 类 55 45 4 类 70 55 总量控制指标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 COD 、 SO2、氨氮和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根据工程分析,拟建项目建议控制指标 COD: 8.96t/a,氨氮: 0.84t/a。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按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两方面进行。建设项目其基本工艺(或工作)及污染工序流程,见图 2。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 ( 1)废气:主要是在地基挖掘及回填、弃土堆存、建筑材料运输及装卸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 2)废水:主要是建设施工过程中 产生的设备冲洗废水、水泥养护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 ( 3)噪声:主要来源于建设施工过程中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 4)固废: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弃土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2.营运期 ( 1)废气:主要是地下车库汽车废气、居民生活燃料废气。 ( 2)废水:主要是商业废水、办公废水、居民生活污水。 ( 3)噪声: 主要来源于设备房内设备运行噪声、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行驶噪声、商业区内部社会噪声、。 ( 4)固废:主要是住宅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和办公人员产生垃 圾。 运行使用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 生活废水、建筑垃圾 生活、生产废水 固体废物 施工期 营运期 图 2 施工期、运营期工程工艺流程 及产污工序框图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 噪声、扬尘、生态破坏 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废气 地下车库废气 CO 5.133mg/m3, 0.462kg/h 5.133mg/m3, 0.462kg/h NOx 0.638mg/m3, 0.0574kg/h 0.638mg/m3, 0.0574kg/h THC 1.02 mg/m3, 0.0918kg/h 1.02 mg/m3, 0.0918kg/h 燃料废气 SO2 - - NOX - -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商业污水 小学污水 幼儿园污水 废水量 33445.2.t/a 30918.5t/a COD 400mg/L 13.38t/a 268mg/L 8.96t/a BOD5 280mg/L 9.36t/a 168mg/L 5.62t/a SS 250mg/L 8.36t/a 150mg/L 5.02t/a 氨氮 35mg/L 1.17t/a 25mg/L 0.84t/a 固 体 废 物 居民生活 商业生活 办公生活 生活垃圾 商业垃圾 办公垃圾 367.25t/a 0 噪 声 主要噪声源为机组设备噪声、进出车辆行驶噪声、商场内部社会噪声,机组设备噪声源强在 75-80dB( A),进出车辆行驶噪声源强一般为 50 65 dB( A)。对机组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间设吸音板及隔声门进行隔声降噪,同时对车辆采取减速禁鸣标志措施,对商业活动加强管理,禁止使用高噪声的扬声器等进行广播,噪声排放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表 1 中 1 类标准,临北凤道、新华路一侧满足 4a 类标准。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 该项目建设期间在地基挖掘及回填过程中会对原有地貌造成一定的破坏,可能在挖土方处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应修建围墙和排水沟,并合理安排工期,避开雨季施工,挖方及时回填和清运,对松散土及时夯实,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随着运 营期 项目区 内及周围的不断绿化及植被恢复,水土流失现象会逐渐减小,不会造成较严重水土流失。 18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 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施工固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 1)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机动车辆及施工机械的燃油、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场地扬尘等。其中各种废气排放属于零散、少量、无组织排放,不会构成 SO2、 NOx、 CO 的主要污染源,施工现场及道路扬尘将是比较主要的污染物。 ( 2) TSP 对周围空气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挖掘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干旱多风的天气,堆放的裸露泥土将造成满天尘土,使周围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据北京环科院对 7 个建筑工地进行的场地测定结果,在施工中,当风速为 2.4m/s时,下风向 150m 处, TSP 浓度达 0.3-0.34mg/m3,上风向 50m 处 TSP 达 0.31-0.33mg/m3。 因此,本项工程施工期将会使该区 TSP 污染增加,特别大风天气将更为严重。根据本项目的工程分析,施工期产生扬尘污染的工序主要有施工作业和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其中产生扬尘较多的 阶段有土石方、土地平整和物料装卸与运输阶段。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土方挖掘及现场堆放扬尘 搅拌混凝土扬尘 建筑材料(白灰、水泥、啥子、砖)等搬运及堆放扬尘 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 (3)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工程施工时采取如下措施: 在现场周围设围障,将施工场地与现有各建筑物隔开。 施工中土方挖掘机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等扬尘较多的工序应尽量选择在无大 19 风的天气进行,原材料堆放最好固定位置,以便采取防尘措施。 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扬尘污染源。 遇到连续的 晴好天气,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弃土表面及产生扬尘较大的工序可采取洒水方式减少尘量。 工程承包者应安装弃土处理计划,即使运走弃土,并在装运的过程中采取有效遮盖,并避免超载所造成的洒泄现象。 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泥土去除干净,防治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撒落应及时清扫。 2.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 1) 噪声源及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运行,其特点是间歇性或阵发性,并具备流动性、噪声值较高等特征。 在规定测量时间 T 内 A 声 级的能量平均值,即为等效声级,用 Leq 表示,单位dB( A)。除特别指明外,本标准中噪声值皆为等效声级。根据等效声级的公式预测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源,预测结果见表 5。 式中: LA t 时刻的瞬时 A 声级; T 规定的测量时间段。 表 5 不同时间段的等级声级状况 测量时间段 6:00 至 8:00 8:00 至 10:00 10:00 至 12:00 12:00 至 14:00 14:00 至 16:00 16:00 至 18:00 18:00 至 20:00 20:00 至 22:00 等效声级 95 95 86 禁止施 工 95 94 86 80 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声源至受声点 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结果见表 6。 20 表 6 各时间段内噪声源状况 测量时间段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 dB( A) 10m 20m 30m 40m 50m 100m 200m 300m 6:00 至 8:00 81 75 69 65 63 55 51 49 8:00 至 10:00 81 75 69 65 63 55 51 49 10:00 至 12:00 72 66 60 56 54 52 46 40 12:00 至 14:00 禁止施工 14:00 至 16:00 80 74 68 64 62 55 51 48 16:00 至 18:00 81 75 69 65 63 55 53 50 18:00 至 20:00 72 66 60 56 54 52 46 40 20:00 至 22:00 66 60 54 50 48 46 40 34 根据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昼间 70 dB( A) 、夜间55 dB( A)相对照可以看出: 昼间 6: 00 到 10:00、 14: 00 到 18:00 时间段,距施工现场 30m 处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在 10:00 到 12:00、 18: 00 到 20:00 时间段,距施工现场 20m 处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在 20: 00 到 22:00 时间段,距施工现场 10m 处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夜间禁止施工,不会对周边造成噪声影响。 ( 2)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议工程施工时采取如下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按国家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尽量分散噪声源,减少对周围环境区域声环境 影响。 施工时间尽量不安排在晚上 10 点至次日上午 6 点,或在该时间内不使用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 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 因工艺需求,确需夜间施工的又可能影响周围声环境时,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也可在工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装置。 3.施工废水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来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车辆、设备冲洗水。车辆设备冲洗水成分相对比较简单,污染物浓度低,水量较少,且一般是瞬时排放,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4.施工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1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将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他不可回收 的建筑垃圾运至 指定场地 。 对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设置 垃圾 箱 收集 暂存 , 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 采取以上处置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施工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建材的堆放、排水管道的敷设,垃圾清运等因素,将会破坏现有道路和周围的植被;施工场地平整过程、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堆放,当受到雨水冲刷时,均会产生水土流失,破坏当地自然生态。 工程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如下: 开挖用土以及临时堆放的土方要及时压实,并选取最佳的堆放坡度,以免遇雨流失,临时渣土堆设挡土墙; 尽量 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现场场地及道路应硬化。 雨季施工要随时关注气象变化,在大雨到来前做好相应水保应急工作,如压实新产生的裸露地表松土。此外,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工作计划,雨季应尽量缩小土方工程的工作面,避免同时产生较多裸露地表; 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后,要及时种植草皮、树木,恢复地表植被覆盖率。 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轻微。同时,随着本项目绿化工程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景观将产生有益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 地下车库废 气、 燃料燃烧废气 。 ( 1)地下车库废气 项目设机动车停车位共 289 个,其中地上车位 43 个,地下车位 246 个。地上车辆启动时间短,排放总量较小,呈无组织排放,其污染影响范围极小,自然通风即可。主要废气污染是地下车库 机动车怠速运转时尾气排放引起的,主要污染因子为 CO、NOX、非甲烷总烃等。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 和大气污染物分析等资料 ,有代表性汽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 7。 22 表 7 汽车燃油污染物排放系数 序号 污染物 以汽油为燃料 ( g/L) 1 CO 169.0 2 NOx 21.1 3 非甲烷总烃 33.3 机动车尾气产生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