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市农贸市场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资源ID:3480       资源大小:698.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市农贸市场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p>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nbsp;(送审稿) &nbsp;项 &nbsp;目 &nbsp;名 &nbsp;称 : &nbsp; &nbsp; &nbsp;XX 路商贸市场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建设单位 (盖章 ): &nbsp;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nbsp;编制日期: 二一 四 &nbsp;年 &nbsp;一 &nbsp;月 &nbsp;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一) &nbsp;项目名称 &nbsp;XX路商贸市场项目 &nbsp;建设单位 &nbsp;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nbsp;法人代表 &nbsp;黄 XX 联系人 &nbsp;冯国成 &nbsp;通讯地址 &nbsp;XX市广福路 &nbsp;联系电话 &nbsp;028-85577223 传真 &nbsp;028-85577223 邮 政编码 &nbsp;620000 建设地点 &nbsp;XX市 XX区 XX 路 &nbsp;立项审 &nbsp;批部门 &nbsp;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bsp;批准文号 &nbsp;川投资备 5114001 30207010004 号 &nbsp;建设性质 &nbsp;新建 改扩建 &nbsp;技改 &nbsp;行业类别 &nbsp;及代码 &nbsp;房地产开发经营 &nbsp;( K7210) &nbsp;占地面积 &nbsp;(平方米 ) 7911.997 建筑面积 &nbsp;(平方米 ) 24534.30 总投资 &nbsp;(万元 ) 35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66 环保投资占 &nbsp;总投资比例 &nbsp;1.89% 评价经费 &nbsp;(万元 ) / 预期投产 &nbsp;日期 &nbsp;2015年 3 月 &nbsp;工程内容及规模: &nbsp;一、项目 由来 &nbsp;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贸市场 “ 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 ” 的新定位, 将逐步 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详规, 为满足周围居民 对生活便捷环境的要求及市场需求, 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华拟在 XX 市 XX区 XX路建设 &nbsp;“ XX 路商贸市场项目”(下称“本项目”)。 &nbsp;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农贸市场 及配套商业 、住宅 , 总投资 3500万元,占地面积 7911.997m2,总建筑面积 24534.30m2, 包括 1#13+1F 综合楼( 1、 2F 为市场, 3F 为架空花园层, 4F 及以上为住宅)、 2#3F 市场综合楼( 1F 为单间商铺及农贸市场, 2F 为农贸市 场及市场管理办公室, 3F为市场管理办公室及上人花园)、地下停车场( 1#、 2#楼连通的 -1F 地下停车场)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 &nbsp; 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 国务院令第 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 该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为此,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华 委托 XX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 进行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 。 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和环保局的有关规定,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并在对项目相关资料进一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 XX路商贸市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nbsp;项目 现 已完成部分地下室开挖工程,本次环评为 补评。 &nbsp;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nbsp;1产业政策符合性 &nbsp;本项目为 农贸市场及配套商业 、住宅 的建设 , 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2013年 修正),属于允许类。项目已取得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川投资备 511400130207010004 号),因此,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nbsp;2规划符合性 &nbsp;项目位于 XX市 XX区 XX路,根据 XX市总体规 划图,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本项目为农贸市场及配套商业 、住宅 的建设,符合用地规划。项目取得了 XX市城乡规划局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2013-17),明确项目用地性质为“ B12(农贸市场用地),兼容:R21(二类住宅用地)、 B11(商业用地)”, 因此,项目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nbsp;3选址合理性 &nbsp;项目选址于 XX 市 XX 区 XX 路,根据现场踏勘,北面 10m 处为广丽园小区、 150m 处为XX 市广播电视台;东北面 70m处为鑫苑丽景;东面 50m处为鑫丽园小区;东南面 200m处为XX 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南面 10m 处 为 XX 市委党校; 220m 处为四达家园、旭光社区;西面 230m处为普田花园;西北面 30m处为 XX市国土局, 120m处为东兴金锐花园, 180m处为XX 市地税局。 &nbsp;由外环境看, 周围大多为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本项目为农贸市场及配套商业 、住宅的建设,农贸市场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噪声和臭味,可 能会对周围近距离敏感点造成一定影响,存在一定的环境制约因素。综上所述 , 项目 选址 整体 合理 。 &nbsp;三、项目基本情况 &nbsp;1、项目名称 &nbsp; 3 XX路商贸市场项目 &nbsp;2、项目建设地点 &nbsp;XX市 XX区 XX路 &nbsp;地理位置见附图 1,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3。 &nbsp;3、项目 建设性质 &nbsp;新建 &nbsp;4、项目组成、定位及主要环境问题 &nbsp;项目为农贸市场及配套商业 、住宅 的建设, 总投资 3500万元,占地面积 7911.997m2,总建筑面积 24534.30m2, 包括 1#13+1F 综合楼( 1、 2F 为市场, 3F 为架空花园层, 4F 及以上为住宅)、 2#3F 市场综合楼( 1F 为单间商铺及农贸市场, 2F 为农贸市场及市场管理办公室, 3F为市场管理办公室及上人花园)、地下停车场( 1#、 2#楼连通的 -1F 地下停车场)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 &nbsp;农贸市场定位: 项目农贸市场 包括豆制品区、禽蛋区、百货区、副食品区、畜禽肉区、蔬菜 区、水产区、活禽宰杀区、活禽存放区、果品区、干货调味品区、粮油区及熟食区。营业时间为 6:30至晚上 7:00。 &nbsp;住宅用房: 项目 1#楼 4F 及以上为住宅用房,约 80户,具体户型面积未定。 &nbsp;商业用房定位: 包括 1#、 2#楼外侧 1F,为小型商铺,目前暂未定位,企业拟引入服装、首饰等精品商铺及茶楼、餐厅等。 &nbsp;根据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458号 )中“第七条 &nbsp;娱乐场所不得设在下列地点:(一)居民楼、博物馆、图书馆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二)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周围”。 &nbsp;根据互联网上 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 在中小学校周围 200 米可通行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连锁网吧 ” &nbsp;。 &nbsp;根据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中“ 4 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nbsp;4.1.2 新建住宅楼内不宜设置饮食业单位;现有住宅楼内不宜新设置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业单位 ; 4.2.3 新建产生油烟的饮食业单位边界与环境敏感目标边界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9m。 ” &nbsp;根据 XX 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中“城市居民住宅或者以居民居住为主的商住楼内不准新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 &nbsp;项目包括住宅区,且周边均为住宅区及事业单位,根上述 规定,项目不得引进 KTV、 4 卡拉 OK厅、夜总会、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得经营涉及喷绘、喷漆、屠宰、制革、饲料加工、食品发酵等产生恶臭、有毒有害气体的项目,可引进服装、首饰等精品商铺及茶楼、餐厅 ( 1#楼 1 3F 不得引入餐厅) 等商业。拟引进的商业项目应根据相关规定另行申报环评。 &nbsp;项 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项目 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1-2。 &nbsp;表 1-1 &nbsp;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nbsp;序号 &nbsp;项目内容 &nbsp;指标 &nbsp;一、 &nbsp;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 &nbsp;7911.997m2 二、 &nbsp;规划总建筑面积: &nbsp;24534.30m2 其中 &nbsp;地上建筑 面积: &nbsp;19134.32m2 其中 &nbsp;住宅建筑面积 &nbsp;8130.69m2 市场建筑面积 &nbsp;7524.06m2 商铺建筑面积 &nbsp;2330.44m2 物管会所建筑面积 &nbsp;359.81m2 架空花园建筑面积 &nbsp;789.32m2 地 下 建筑面积: &nbsp;5399.98m2 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 &nbsp;5353.93m2 三、 &nbsp;容积率 % 2.40 四、 &nbsp;机动车 停车 位: &nbsp;114 辆 &nbsp;五 、 &nbsp;建筑层数 &nbsp;1#综合楼 &nbsp;13+1F 2#市场综合楼 &nbsp;3F 七 、 &nbsp;建筑高度 &nbsp;46.9m 表 1-2 &nbsp;项目组成及主要 环境问题表 &nbsp;项目组成 &nbsp;主要环境问题 &nbsp;施工期 &nbsp;营运期 &nbsp;主体 &nbsp;工程 &nbsp;1#综合楼 &nbsp;为 13+1F、 -1F,最高 46.9m,建筑面积12349.62m2,其中: &nbsp;-1F:为地下停车场及柴油发电机房、 配电间、弱电机房等。 &nbsp;1F:北面外侧为单间商铺,南侧自西向东依次为商铺、物管用房、禽蛋区及豆制品区。 &nbsp;2F:为一系列摊位,主要经营副食品及百货。 &nbsp;3F:为架空花园层,建筑面积 789.32m2。 &nbsp;4F 及以上:建筑面积 8130.69m2,为住宅区,总户数 80户。 &nbsp;施工废水、 &nbsp;生活污水 ; &nbsp;扬尘 , &nbsp;汽车尾气、 &nbsp;装修废气 、 &nbsp;施 工噪声; &nbsp;建筑垃圾、 &nbsp;弃土、 &nbsp;生活垃圾; &nbsp;生活污水 &nbsp;市场 废水 &nbsp;商业废水; &nbsp;臭气、 &nbsp;汽车尾气、 &nbsp;发电机废气、 &nbsp;居民饮食油烟、 &nbsp;商业噪声 、 &nbsp;车辆噪声、 &nbsp;设备噪声、 &nbsp;生活垃圾 &nbsp;市场垃圾 &nbsp;商业垃圾 &nbsp;污泥 &nbsp;2#市场综合楼 &nbsp;为 3F、 -1F,最高 14.1m,建筑面积6784.70m2, 其中: &nbsp;-1F:为地下停车场及设备用房等。 &nbsp;1F:北面及东面外侧为单间商铺,南侧自西向东依次为畜禽肉区、蔬菜区、水产区等摊位。 &nbsp; 5 2F:为一系列摊位,主要分为粮油区、熟食区、果品区、干货调味品区;东北侧为储藏室,东侧为市场管理办公室。 &nbsp;3F:部分为 市场管理办公室,其余为上人花园。 &nbsp;辅助 &nbsp;及 &nbsp;公用 &nbsp;工程 &nbsp;地下停车场 &nbsp;为 1#、 2#楼连通的 -1F 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 5406.82 m2,设置机动车停车位 114个。 &nbsp;废气、噪声 &nbsp;柴油发电机房 &nbsp;位于 2#楼 地下室 西北侧 ,设有 1 台柴油发电机和储油间。 &nbsp;废气、噪声 &nbsp;消防池 &nbsp;位于 1#楼地下室东侧 , 1 个, 有效容积 486m3。 &nbsp;/ 供水 &nbsp;市政供水 &nbsp;供电 &nbsp;市政供电 &nbsp;变配电房 &nbsp;1间,位于 1#楼地下室东侧 。 &nbsp;办公及生活辅助设施 &nbsp;市场管理用房 &nbsp;位于 2#市场综合楼东面 2、 3F,主要用于受理投诉、索赔,调节纠纷,维护市场治安秩序。 &nbsp;生活垃圾 &nbsp;生活污水 &nbsp;环保工程 &nbsp;垃圾房 &nbsp;1间,位于地下室东面地下车口入口旁,用于集中收集项目产生的市场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做防渗密闭处理。 &nbsp;渗滤液 &nbsp;恶臭 &nbsp;污水预处理池 &nbsp;1 个,位于项目地下室东南侧,处理能力为100m3/d。 &nbsp;污泥、 &nbsp;废水 &nbsp;废气处理设施 &nbsp;项目在 1#楼楼顶 和 2#楼 3F 楼顶各设有一套除臭设施及废气排口, 1#楼排向西北面, 2#楼排向东面。 &nbsp;废气 &nbsp;仓储工程 &nbsp;储藏室 &nbsp;位于 2#市场综合楼 2F 东北侧。 &nbsp;噪声、固废 &nbsp;注:项目拟引入的 商业未定, 待商业内容和规模确定后根据相关要求另行环保申报。 &nbsp;5、公用工程 &nbsp;( 1)供水 &nbsp;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管网。 &nbsp;( 2)排水 &nbsp;污水: 项目 位于 XX 市 XX 路, 所在区域有完善市政 污水管网 。市场废水及垃圾房冲洗水经隔渣、隔油处理后与商业废水、生活污水一同经污水预处理池,处理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三级标准后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XX 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经 处理达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 A 标 后排入岷江。 &nbsp;雨水: 室外采用有组织排水系统,雨水经室外雨水管道 汇总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nbsp;( 3)供电 &nbsp;项目由市政电网供电 ,设有 1台柴油发电机 ,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在 1#楼和 2#楼各设置1 台备用发电机 。 &nbsp; 6 6、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nbsp;项目 主要 经营的农副产品等和能源消耗 见表 1-3。 &nbsp;表 1-3 主要 经营的农副产品等和能源消耗 一 览表 &nbsp;序号 &nbsp;名 &nbsp; &nbsp;称 &nbsp;年用量 &nbsp;来源 &nbsp;主要经营的农副产品 &nbsp;蔬菜 &nbsp;3000吨 &nbsp;外购 &nbsp;水果 &nbsp;2000吨 &nbsp;外购 &nbsp;肉类 &nbsp;1000吨 &nbsp;外购 &nbsp;活禽类 &nbsp;500吨 &nbsp;外购 &nbsp;面食类 &nbsp;400吨 &nbsp;外购 &nbsp;干杂 &nbsp;1500吨 &nbsp;外购 &nbsp;豆制品 &nbsp;800吨 &nbsp;外购 &nbsp;粮油 &nbsp;1400吨 &nbsp;外购 &nbsp;水产品 &nbsp;1200吨 &nbsp;外购 &nbsp;日用品 &nbsp;3.5万套 &nbsp;外购 &nbsp;能源 &nbsp;电 &nbsp;30万 kW· h 外购 &nbsp;水 &nbsp;3.5万 m3/a 外购 &nbsp;7、主要设备 &nbsp;项目主要设备及数量见表 1-5。 &nbsp;表 1-5 项目主要设备及数量一览表 &nbsp;序号 &nbsp;设备名称 &nbsp;规格型号 &nbsp;单位 &nbsp;数量 &nbsp;1 柴油发电机 &nbsp;/ 台 &nbsp;1 2 配电机 &nbsp;/ 台 &nbsp;1 3 泵 &nbsp;/ 个 &nbsp;10 4 排风机 &nbsp;/ 台 &nbsp;3 8、工程投资 &nbsp;本项目总投资约 3500 万元。环保投资 66万元,占总投资的 1.89%,主要用于施工期噪声、扬尘治理,营运期废水、废气、噪声治 理、固废收运等。 &nbsp;9、 建设及投产进度 &nbsp;本项目 2013年 10月开始施工建设,预计工期为 18个月,拟于 2015年 3月投入运营。 &nbsp;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nbsp;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 XX 路,建设用地原为空地,本项目为新建, 项目现已完成部分地下室开挖, 本次环评为补评。 &nbsp;根据现场踏勘,已挖土方已运至 XX 市指定弃土堆场,未在场地堆放,且场地出口设有车辆清洗设施,项目开挖至今不存在环境遗留问题。 项目东侧紧邻 文定街,为城市次干道,车流量较少,本项目东侧设计为农贸市场,东侧道路噪声对本项目影响较小。 &nbsp; 7 建 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二) &nbsp;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资源、植被等): &nbsp;1 地理位置 &nbsp;XX 位于 XX 盆地 XX 平原西南边缘,东经 (102.49-104.30)北纬( 29.30-30.16)位于XX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 XX-乐山黄金走廊中段。北靠 XX,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 XX 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 &nbsp;XX 区是 XX 市直辖区,是 XX 市市政府所在地,位于 XX 市中部,位于岷江中游,北面与蒲江 、邛崃和彭山县交界,东与仁寿为邻,南与青神相襟,西同丹棱接壤,西南与夹江毗邻。成乐高速、成乐大件路、成昆铁路和岷江从北至南贯穿区域中部。公路交通北可达新津和 XX,南可通宜乐山,西抵雅安,交通非常方便。 &nbsp;本项目位于 XXXX市 XX 区 XX路,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nbsp;2 地形、地貌、土壤 &nbsp;XX位于 XX盆地 XX 平原西南边缘,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东部龙泉山两翼,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内大部分地区皆为低山丘陵,海拔 500-800m 部分达 800-1500m,中生代红色岩层分布广泛,丹霞地貌发 育,生态环境优良。 XX 市境内山峦纵横,丘陵起伏,地势呈西高东低,最高海拔 3522 米,最低海拔335 米,自然条件复杂。 &nbsp;3 气候、气象 &nbsp;平坝丘陵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雨势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少霜雪;日照少;光、热、水的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同步,气候适宜性好,作物生长季长,宜种度大,出产富庶。气温 &nbsp;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趋势。仁寿县平均气温 17.4,为全市最高,丹棱年平均气温 16.6,为全市了低,最热月为 7、 8 月份,平均气温 25.4 26.3,极端最高气温 38.6,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6.2 6.8,极端最低气温 -4.2。全年无霜期 302 314 天。降水 &nbsp;雨量丰沛,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降雨量随地域的不同而呈东北向西南递增,年均降雨量 983 1490MM,彭山年均降雨最少 983MM,洪雅最多 1490MM。 5 9 月为降雨集中时段,其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 85%左右(日最大降雨量于 1996 年 7 月 28 日出现在洪雅,为 410.8MM),是全市夏季洪涝的重要原因。日照 &nbsp;年日照时数 1060 1202 小时, 8 为可照时数的 24 28%,比同纬度的地方偏少,属全国低日照区 域之一。 &nbsp;西南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分布有从亚势带 暖温带 寒温带 亚寒带的完整气候带谱。气候的垂直差异(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下降,海拔每增加 100 米,气温下降 0.66;降雨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具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雨偏多的气候概念。 &nbsp;4 水文 &nbsp;XX 市境内岷江、青衣江干流纵贯市境,多年平均过境量达 274.45 亿立方米(青衣江流域 138.45 亿立方米,岷江流域 135.48 亿立方米,沱江流域 0.52 亿立方米),过境水集中在青衣江、岷江干流和汛期。过境水资源丰沛,但分布集中,常给沿江两岸带 来洪涝灾害。过境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 4.3%,开发利用潜力大,但制约因素多。 XX 市多年区域内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50.67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 1526 立方米,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的 1/2,居全省第 12 位。人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nbsp;XX市所辖区域属长江流域岷沱江水系。东部仁寿县大部分流域处于沱江一级支流球溪河的上、中游,也是支流龙水河、青水河、通江河、吴家坝河及绛溪河发源地。岷江干流位于辖区中部,从北部向南纵贯彭山县、 XX 区、青神县,丹棱思蒙河、金牛河流域和仁寿鲫江河、芦溪河、筒车河、芒溪 河、越溪河流域属岷江水系,位于岷江中游。在市境两岸岷江干流接纳了数条支流汇入。西部洪雅县和丹棱县安溪河属青衣江中游,青衣江境内两岸接纳了数条支流汇入。 &nbsp;项目排水去向 &nbsp;项目位于 XX 市 XX 路,所在区域有完善市政污水管网, 本项目产生的 废水由污水预处理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三级标准后 ,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002) 一级 A标 后排入岷江。 &nbsp;5 生物及自然资源 &nbsp;矿产资源: XX 市境内共有矿种 20 余类,主要 有煤、钙芒硝、硫铁矿、铜矿、铅锌矿、矿泉水、膨润土、花岗石、砖瓦用页岩、粘土、水泥用石灰岩、石膏、建筑用砂、天然气、锰矿、金矿、地热、石油等。砖瓦用页岩、粘土遍布全市 6 区县;钙芒硝矿分布在彭山、 XX、丹棱、洪雅四区县;膨润土仅分布在仁寿县境内;建筑用砂仅分布在岷江、青衣江流域的彭山、 XX、洪雅、青神四区县;石膏矿点分布在 XX 区、仁寿县;矿 9 泉水分布在彭山、 XX、洪雅、丹棱四区县;金矿点、地热分布在彭山县;煤分布在仁寿、洪雅两县;铁矿、铜矿、铅锌矿、花岗石、锰矿仅分布在洪雅县。金属矿总量为 443.5万吨,其中铁 矿 335 万吨,铅锌矿物 105.5 万吨,铜矿区万吨,锰矿尚未探明储量。以上矿种均分布在洪雅县境内。全市非金属矿储藏量非常丰富。其中已探明钙芒硝储量近100 亿吨,远景储量达 650 亿吨。主要分布在彭山、 XX区、洪雅、丹棱四区县。主要非金属矿还有煤、页岩、粘土、花岗石、石灰石等。 &nbsp;生物资源: &nbsp;一 &nbsp;、植物资源 &nbsp;XX 市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近 3500 种,乔木 200 余种,其中被子植物约占世界总科数的 60%,是世界主要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之一。药用植物有 213科 952 属 2300 多种,属国家濒危、渐危、珍稀重点保 护的有红豆杉、珙桐、桫椤等 84种,占全国重点植物保护种类的 20%。 &nbsp;全市林业用地面积 20071.1 公顷;有林地面积 150152.8 公顷;灌木林地面积 25394.6公顷;四旁树占地 33473.9 公顷;森林蓄积 13695048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29.98%。 &nbsp;多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洪雅县林场所属的森林之中。 &nbsp;二、动物资源 &nbsp;XX市有动物 1000 多种,其中脊椎动物约 480 种,两栖动物 56 种,鸟类 282 种,有经济价值的近 400 种,已查证的国家一、二级及 XX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72 种,其中有大熊猫、云豹、羚羊、大鲵、绿属虹雉 等占全省保护动物种类的 64.8%。 &nbsp;全市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洪雅县境内,特别是珍稀动物绝大部分分布在洪雅县瓦屋山的原始森林中。 &nbsp;三 &nbsp;、药物资源 &nbsp;XX市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 213 科 952 属 2200 多种,其中 XX、彭山两区县为全国泽泻生产基地县,洪雅县为全国黄连生产基地县。全市天麻、中夕、山药、麦冬、续断、桂皮、杜仲、半夏、黄柏、木通、通花、党参、茯苓、五倍子、厚朴等药材生产量也较大。 &nbsp;评价区域无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动植物。 &nbsp;社会经济环境简况: &nbsp;一、 XX市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nbsp; 10 1 人口及行政区域 &nbsp;XX 位于 XX 盆地 XX 平原西南边缘, 2000 年 7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 XX 市,辖XX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 XX市面积 7186 平方公里。 &nbsp;全市户籍人口为 3489537 人。全市常住人口为 2950548 人,汉族人口为 2938003 人,占 99.57%;少数民族人口为 12545 人,占 0.43%。 &nbsp;2 社会经济概况 &nbsp;XX 市是一座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 2012 年, XX 经省统计局审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 775.2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5%,拉动经济增长 0.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1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3.1%,拉动经济增长 1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1.4%,拉动经济增长 3.1个百分点。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 483.58 亿元,增长 1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6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0.2%,拉动经济增长 10.2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5 亿元,增长 4.9%;第二产业增加值 325.32 亿元,增长 20.4%;第三产业增加值 107.11亿元 ,增长 13.1%。 实现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嬗变; XX市有实际投资的境外世界 500强累计达到 7 家,是除 XX外全省引进最多的市州。 &nbsp;3 文教、卫生、科技、民生 &nbsp;文教 &nbsp;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 902 所,其中幼儿园 441 所,小学 197 所,初中 206 所(含九年一贯制 77 所),普高 32 所,中职 21 所,特校 2 所,广播电视大学 1 所,职业技术学院 1 所,普通本科院校 1 所。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比例达 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好、发展快,年在校生规模已达 2.8 万人以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80%以上。 &nbsp;XX是“国家星火计 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 XX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 万人,其中高级职称 1155 人,中级职称 1.3 万人;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 6 个,年申请专利量达 100 多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省级 22 家,省级技术中心 4 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43%。 &nbsp;卫生 &nbsp;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大为改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11 疫病防控更加有力。五县一区全部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传染病发病率位居全省后五位。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教育覆盖率达 100%。加强结核、大骨节病等传染病、地 方病防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nbsp;科技 &nbsp;XX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 XX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 万人,其中高级职称 1155 人,中级职称 1.3 万人;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 6 个,年申请专利量达 100 多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省级 22 家,省级技术中心 4 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43%。全市有小学 273 所,中学 238所,普通高校 2 所。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比例达 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好、发展快,年在校生规模 已达 2.8 万人以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80%以上。 &nbsp;天府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也是 XX 省的一号工程。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给 XX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彻底改变 XX 的发展格局,彻底改变 XX在全国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地位。在产业定位上,天府新区 XX 区域主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电子天府新区信息、节能环保、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切合 XX 实际,也是具有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XX 区域的产业必须定位在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这有利于XX的可持续发展。 &nbsp;民生 &nbsp;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 98.6%,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丧葬费257.3 万元。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 3.6 万人;新增城镇就业 2.6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 122.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4%以内。继仁寿县新农保试点后,积极争取将 XX区、洪雅县、丹棱县纳入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 138.7万人,占全市农村适龄居民的 90%。保障性住房开工 6806 套,开工率 103.69%,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竣工率均为 100%,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 20.76 万人,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133.96 万人,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 75%,居全省前列。 &nbsp;二、 XX市基础设施建设 &nbsp; 12 1 交通 &nbsp;XX 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1 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示范城市和中国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 XX地处 XX西南,五年来投入近 40 亿元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水平进入 XX省先进市行列。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3641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73 公里、一级公路 98 公里、二级公路 450 公里;市境内成昆铁路,成 (都 )乐 (山 )高速公路、成 (都 )雅 (安 )高 速公路,国道 213 线,省道 103 线、 106 线和岷江水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五县城到中心城区都在半小时车程以内,到省会 XX 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成为 XX 省第三个半小时交通市。结合天府新区规划和国家、省上“十二五”相关规划, XX将规划建设“三横四纵”铁路交通网和“三横五纵”高速公路网,以及岷江航电工程和彭山、 XX、青神 3 个水运港口。 &nbsp;2 通信 &nbsp;通信宽带网络遍布城乡,程控电话装机 44.33 万门,全部实现程控化;移动用户 61.63万部;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 15 部。 &nbsp;三、 文化资源概况 &nbsp;XX市,古称眉州,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是 XX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美誉。被称为“ XX故里,中国词乡,诗书古城,道教圣地,长寿之邦。” &nbsp; &nbsp;XX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寿星之祖”商代大夫彭祖、道教宗师张道陵、西晋文学家李密,宋代大文豪苏 XX 三父子,著名宰相何栗,抗金名将虞允文,良史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著名地质学家梁津和一代地质大师、新中国地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汲清,有长安画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梵高”、“画坛怪杰”的石鲁,川剧剧作家黄吉安和中国著名书画家、诗人、美术教育家冯 建吴。由唐而宋, XX与杭州、建阳鼎足而为中国三大刻版印书中心。 &nbsp; 有 XX 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XXXX文化节、彭祖寿星节、青神竹编艺术节,橘花节、洪雅台会、瓦屋山杜鹃节、冰雪节、瓦屋山国际道教文化节、仁寿的枇杷节、丹棱的唢呐艺术节、老峨山“六月六”(农历)朝山会享誉巴蜀,名扬海外。 &nbsp;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nbsp;XX 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于 2011 年 4 月开工建设, 2013 年 2 月竣工, 2013 13 年 4 月投入试运行, 工程投资 6120 万元, 设计规模为 6 万吨 /日,主要处 理 XX 市城市生活污水, 采用改良型氧化沟生物处理 工艺,尾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002) 一级 A标 ,最终受纳水体为岷江。 &nbsp;本项目废水排放量约为 69.86m3/d, XX 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投运时间较短,处理能力为 6万吨 /日,具备处理本项目废水的容量。 &nbsp; 14 环境质量状况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三) &nbsp;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 环境等): &nbsp;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nbsp;项目 最终 受纳水体是 岷江 , 为了解岷江水环境质量现状, XX 市环境监测中心于 2013年 11月 11日至 12日在 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排放口 上 游 500m、 1000m处进行现状监测分析, 监测断面情况见表 3-1, 监测结果见表 3-2。 &nbsp;表 3-1 &nbsp;水质监测断面设置表 &nbsp;断面编号 &nbsp;河流 &nbsp;断面位置 &nbsp;H04-1 岷江 &nbsp;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排放口 上 游 500m H04-2 岷江 &nbsp;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排放口下游 1000m 表 3-2 &nbsp;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单位: mg/L、 pH无量 纲) &nbsp;监测点位 &nbsp;日期 &nbsp;pH BOD5 CODMn SS 氨氮 &nbsp;H04-1 11月11日 &nbsp;7.91 3.10 10.3 8.8 1.24 H04-2 7.92 3.03 10.2 8.2 1.28 H04-1 11月12日 &nbsp;7.88 3.20 11.4 7.8 1.22 H04-2 7.80 3.28 11.6 7.0 1.27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838-2002)中 类水域标准 &nbsp;/ 6 &nbsp;4 20 / 1. &nbsp;由上表可见,项目区域地表 水 除氨氮出现超标外,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水域标准限值要求。而氨氮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监测断面位置为岷江下游的生活源、农业源,从而引起岷江水域氨氮超标,随着污水管网等相关设施的完善,岷江水质正在逐步改善。 &nbsp;总体来说,评价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一般 。 &nbsp;二、环境空气质量 &nbsp;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 XX 路, 本 次环评引用 XX 市 环境监测站 2013 年 10 月 28 日至 30 日在 XX 市 XX 区 XX 路旭光小区的监测数据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 SO2、 NO2、 PM10的监测 进行现状评价。其布点位置及监测结果见表 3-3和表 3-4。 &nbsp;表 3-3 &nbsp;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及特征 &nbsp;监测点号 &nbsp;监测点位置 &nbsp;距本项目距离 &nbsp;点位特征 &nbsp;1 &nbsp;旭光小区 &nbsp;项目南面约 220米 &nbsp;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nbsp; 15 表 3-4 &nbsp;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nbsp; &nbsp; &nbsp; &nbsp;单位: mg/m3 监测项目 &nbsp;监测日期 &nbsp;小时浓度监测值范围 &nbsp;日均值 &nbsp;环境空气质量 &nbsp;二级标准 &nbsp;SO2 2013年 10月 28 日 &nbsp;/ 0.039 &nbsp;日均值: &nbsp;SO2: 0.15mg/m3 NO2: 0.08mg/m3 PM10: 0.15mg/m3 2013年 10月 29 日 &nbsp;/ 0.020 2013年 10月 30 日 &nbsp;/ 0.026 NO2 2013年 10月 28 日 &nbsp;/ 0.052 2013年 10月 29 日 &nbsp;/ 0.046 2013年 10月 30 日 &nbsp;/ 0.055 PM10 2013年 10月 28 日 &nbsp;/ 0.101 2013年 10月 29 日 &nbsp;/ 0.082 2013年 10月 30 日 &nbsp;/ 0.059 从表中可见: 项目区域环境空气中 SO2、 NO2、 PM10 日均浓度值均 低于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要求 ,表明项目区域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nbsp;三、声学环境质量 &nbsp;为了解 本项目所在 地的声学环境质量现状 , XX 市 环境监测站 于 2013 年 11月 20日昼间及夜间对 项目所在地声学环境质量现状 进行 了 监测 。 &nbsp;项目 噪声监测布点情况见 附图 3, 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见表 3-5。 &nbsp;表 3-5 &nbsp;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单位: Leq dB(A) 检测时段 &nbsp;监测点位 &nbsp;2013 年 11 月 20 日昼间 &nbsp;2013 年 11 月 20 日夜间 &nbsp;监测 值 &nbsp;标准限值 &nbsp;监测值 &nbsp;标准限值 &nbsp;1 &nbsp;项目场界东南侧 &nbsp;50.7 60 44.2 50 2 &nbsp;项目场界西南侧 &nbsp;52.6 60 43.8 50 3 &nbsp;项目 场界西北侧 &nbsp;51.0 60 43.7 50 4 &nbsp;项目 场界东北侧 &nbsp;51.7 60 42.1 50 从上表 可以看出, 项目点位 噪声监测 值均 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要求,表面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nbsp; &nbsp;1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nbsp;1、项目外环境关系 &nbsp;根据现场踏勘,北面 10m处为广丽园小区、 150m处为 XX市广播电视台;东北面 70m处为鑫苑丽景;东面 50m 处为鑫丽园小区;东南面 200m处为 XX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南面 10m处为 XX市委党校; 220m处为四达家园、旭光社区;西面 230m 处为普田花园;西北面 30m 处为 XX 市国土局, 120m 处为东兴金锐花园, 180m 处为 XX 市地税局。项目详细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3。 &nbsp;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nbsp;一、大气环境质量 &nbsp;项目所在地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 级区域, 项目周边居 民 、事业单位为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改变。 &nbsp;二、水环境环境质量 &nbsp;项目 周边 受纳水体 岷江 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域。因此水环境保护目标为 岷 江 ,其水质不因本项目建设而改变其水体功能。 &nbsp;三、声学环境质量 &nbsp;以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周边 200m范围内居住人员、事业单位为保护目标,使其声学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改变。 &nbsp;项目 主要外环境关系 及保护目标见表 3-6。 &nbsp;表 3-6 &nbsp;主要外环境关系一览表 &nbsp;环境要素 &nbsp;外环境关系 &nbsp;位 &nbsp;置 &nbsp;距 &nbsp;离 &nbsp;人口数量 &nbsp;环境空气和声环境 &nbsp;广丽园小区 &nbsp;项目北面 &nbsp;10m 约 500人 &nbsp;XX市广播电视台 &nbsp;150m 约 150人 &nbsp;鑫苑丽景 &nbsp;项目东北面 &nbsp; 0m 约 &nbsp;1000人 &nbsp;鑫丽园小区 &nbsp;项目东面 &nbsp;50m 约 800人 &nbsp;XX 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 &nbsp;项目东南面 &nbsp;200m 约 200人 &nbsp;XX 市委党校 &nbsp;项目南面 &nbsp;10m 约 100人 &nbsp;四达家园 &nbsp;220m 约 1200人 &nbsp;旭光社区 &nbsp;约 50人 &nbsp;普田花园 &nbsp;项目西面 &nbsp;55m 约 2000人 &nbsp;XX 市国土局 &nbsp; 项目西北面 &nbsp;30m 约 80人 &nbsp;东兴金锐花园 &nbsp;120m 约 900人 &nbsp;XX 市地税局 &nbsp;180m 约 650人 &nbsp;水环境 &nbsp;岷江 &nbsp;项目南面 &nbsp;900m &nbsp; 17 评价适用标准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表四) &nbsp;环 &nbsp;境 &nbsp;质 &nbsp;量 &nbsp;标 &nbsp;准 &nbsp;根据 XX市环保局关于 XX路</p>

注意事项

本文(XX市农贸市场环境影响报告表.doc)为本站会员(不明觉厉)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