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某某大酒店装修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海南 某某 大酒店装修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海南 某某 大酒店 编制日期: 2018 年 12 月 环境保护部 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批复。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海南 某某 大酒店装修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海南 某某 大酒店 法人代表 王琳 联系人 鲍献东 通讯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海甸五东路 18 号 联系电话 13876311660 传真 邮政编码 570208 建设地点 海南省海口市海甸五东路 18 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补办环评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旅游饭店 H6110 占地面积 10605.00m2 绿化面积 2000 总投资 (万元 ) 30000 环保投资 (万元 ) 353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1.18 评价经费 - 预期投产日 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海南燕泰国际大酒店于 1997 年 2 月开业,其 位于 海口市海甸五东路南侧,碧海大道西侧 , 项目总用地 面积为 10605.00m2,总建筑面积约为 49594.2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44957.04m2, 地下建筑面积为 4637.24m2。 2010 年,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成为国家战略, 其定位为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 海南燕泰国际大酒店原有的档次与规模已不能适应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自 2010年后,酒店已处于停 业待装修状态 ,建设周边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建筑技术先进的高级酒店已成为一种需求, 因此 酒店决定投 30000 万 对酒店进行全方位的装修 改造 ,于 2011 年 4 月 进入 全面 施工,并将 酒店更名为 “ 海南 某某 大酒店 ”(以下简称“本项目”)。项目改建仅对内外部进行装修改造,不改动建筑物的结构。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已经基本完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属于未批先建项目,现补做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 98 第 253 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及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的有关规定, 建设 项目应进行环2 境影响评价。 受海南 某某 大酒店 委托 , 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1980 号) 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司根据国家对环境评价工作的有关规定, 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说明和环评技术规范要求, 编写本报告表。 二、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 海口市海甸五东路南侧,碧海大道西侧 。项目北面濠江花园隔着海甸五西路;南侧为海南燕泰花园; 东侧临碧海大道、西侧一品水苑小区。 具体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目周围环境关系 示意 图见附图 2 和项目 及周边环境 现状图见附图 3。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 项目总投资 30000 万元 ,对现有的酒店进行内外装修、内部布局和配套设施改造,不涉及建筑面积及其它指标的改变,总用地 面积为 10605.00m2,总建筑面积约为49594.2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44957.04m2, 地下建筑面积为 4637.24m2。建设内容主要由 1 栋 20 层酒店和 1 栋 3 层附属楼, 停车位 80 个, 本项目规划 客房 数 353 间 。 项目主要设计指标分别见表 1 表 1 项目主要设计指标一览表 名称 数量 数量 总用地面积 m2 10605.00m2 总建筑面积 m2 49594.28m2 地上建筑面积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m2 44957.04m2 地下建筑面积 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m2 4637.24m2 绿地率 % 19% 机动车 辆 80 总客房 间 353 间 3、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主体建筑为 1 栋 20 层酒店 ,酒店 13 层为大堂、餐饮部分及会议室, 4层为设备层、 519 层为客房;发电机房在附属楼一楼、水泵房 设置于酒店主楼地下室内、冷却塔位于附属楼楼顶;酒店出入口位于碧海大道一侧,建筑后退用地红线30 米,这样既满足了规划要求,又减小了道路噪声对酒店的影响。 项目总 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4。 3 4、公用工程 ( 1)给水 :直接从市政自来水管网引入 。 ( 2)排水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污 水主要来源于 酒店客房、工作人员及酒店餐饮区 产生的生活污水。 ( 3)供电 本项目电源由市政电网接入。 备用电源为自备 800KW柴油发电机 两台,位于室内发电机房。 ( 4)消防 项目建筑周边设有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为 4.0m,上空 4m以 下无障碍物,车道下管道,地沟按承受消防车轮压设计,在消防车道与建筑物之间不种植高大乔木。 ( 5)防雷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设计,天面沿建筑物周边、屋脊及女儿墙等处应安装避雷带,屋面非金属物(如 PVC透气管等)应设接闪器保护,避雷网格不大于 10× 10或 12× 8米,引下线间距不大于 18米,建筑物外廓各对角上的柱筋应被利用作为引下线。所有引下线均利用柱内结构主筋与接地极连接。 5、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为旅游饭店业,根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8 修改版 ,本项目不属于国家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产业 , 为允许类建设项目 。 因此,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6、用地规划相符性 本项目位于 海口市海甸五东路南侧,碧海大道西侧, 根据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 ( 2011-2020) 和 海口市海甸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项目用地性质属 旅馆业 用地 及 根据 海口市 人民政府土地使用( 海口市 国用 2018 第 007439 号,详见附件),本项目地块用地使用性质为: 住宿餐饮,因此 本项目选址符合用地规划。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 ( 2011-2020)见附图 5, 海口市海甸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见附图 6。 7、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为 353 万元, 占总投资( 30000 万元)的 1.18,主要用于废水、固废处理和噪声治理等,详见表 2。 4 表 2 环保投资估算 序号 名称 环保设施名称 环保投资 (万元) 施工期 扬尘防护 设置防护网,洒水降尘及时清扫路面 尘土 5 噪 声 低噪设备 10 营运期 生活 污 水 管网铺设、 三级化粪池、隔油池 100 废气 排烟通道、排风机 30 固废 垃圾收集 房 8 噪声 减振、隔声设施 100 绿化 绿化面 积 2000m2 100 合计 35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原酒店并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装修改造项目为未批先建项目, 根据现场踏勘, 项目基本完工 。 排查环境问题情况如下 ,见表 4: 表 4 本项目 排查环境问题 及整改措施 序号 项目 排查环境问题 整改措施 1 废气 排油烟净化设备,排风设备 已换新的 锅炉 已拆除 2 废水 化粪池 已建 隔油池 已建 3 噪声 冷却塔防噪措施 已换厂家及设备型号,已加装降噪,减振设备 各个设备房 已加装隔音玻璃等降噪设施及减振设施 4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没有及时清理 应及时清理 垃圾收集房 应加装空调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项目 用地 位于 海口市海甸五东路南 侧 ,碧海大道西侧 。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 20°05,东经 110°10 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 18 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东与文昌市相邻,南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邻澄迈县。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拔南村,两端相距 60.6 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 62.5 公里。全市土地面积 2304.84 平方公里。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2、地质地貌 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海南岛最长的河流 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 222.2 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 199.9 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 171 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 168.3 米)等 38 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 100 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 3、气候、气象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 ,夏季高温多雨 ,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 ,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 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 2000 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 11 12 万卡;年平均气温23.8 ,最高平均气温 28 左右,最低平均气温 18 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 1664 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 0.1 毫米以 上雨日 150 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 1834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 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 3.4 米 /秒。 4、水文特征 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 75 公里,流域面积 1300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60.99 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 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6 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 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 15000 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 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 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约 800、 400 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 14.6 升 /秒、 30 升 /秒。地下承压水 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 200 米350 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 27 万立方米 /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 积约 200 平方公里。 5、植被现状及生物多样性 海口市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天然植被主要为南方热带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草丛植物种群。主要植被包括分布于东北部沿海一带 的滨海红树林群落,主要有红树、海蓬、木榄、红海榄等;分布于东南部的稀树灌木群落,主要有沙萝树、榕树、海棠、荔枝等;分布于东部和西南部的稀树草原群落,主要有草根草、竹根草、桔子草、竹节草,伴生蜈蚣草、鸭角草等;分布于西部羊山地区的杂木林群落,主要有重阳木、苦楝、山苦楝、五叶牡荆等,以及分布于北部沿海的热带滨海沙生群落、热带滨海草滩群落。主城区以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由热带区系植物的各种栽培种组成,如桉树、木麻黄、樟树、相思、棕榈、橡胶、油棕、竹子和花卉等经济林和园林树种,以及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 亚热带果树树种。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等。海生植物主要有江篱、拟石花藻等海藻类。海口市植物四季常绿,种类繁多。主要的植物种类中,粮油类有水稻、玉米、薯芋、豆类等;瓜菜类有各种瓜类、青菜类、茄类、椒类和葱蒜等;水果类有荔枝、龙眼、菠萝、柑桔等;经济作物类有橡胶、椰子、咖啡、甘蔗等;棉麻类有海岛棉、木棉、红麻、剑麻等;竹类有麻竹、黄竹、石竹、金竹等;草灌木类有席草、白茅、竹节草、野牡丹等;花草类有茉莉、菊花、杜鹃、大丽等;中草药类有土花椒、黄牛茶、穿破石、了哥王等。主城区椰子树繁 茂,素有“椰城”的美称。 评价区域内无列入国家及地方保护名录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古大珍稀树木分布。该地区植被人工干预化程度较高,属于城市生态系统 7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人口 海口市美兰区位于海口市东北部,面积 581 平方公里,下辖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 4 个镇和白龙、蓝天、和平南、海府路、博爱、白沙、海甸、人民路、新埠 9个街道,共 53 个村委会、 53 个居委会,常住人口 62 万人。辖区环境优美,江海交汇、港汊纵横,海岸线绵延 100 多公里,南渡江、美舍河、海甸溪 穿越城 区流入大海。 2社会经济概况 2012 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完成 820.5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57.74 亿元,增长 6.2%,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4.9%;第二产业增加值 201.67 亿 元,增长 10.3%,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27.2%;第三产业增加值 561.17 亿元,增长 9.4%,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7.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7.0 24.6 6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6.26 亿元,增长 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3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134 元,分别增长 13.2%和 13.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3%;城镇登记失业率 1.32%;人口自然增长率 8.18 ; 3 教育、文化 2012 年,海口市注册幼儿园幼儿园 482 所,在园幼儿 7.3 万人,在园女童占 44%,全市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 85.1%和 77.2%。小学 346 所(含教学点),在校生 169866 人,初中 67 所,在校生 74118 人,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 18 所,在校生 33001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初中入学率城镇为 100%,农村 100%,义 务教育巩固率为 99%。 高考一本上线率为 28.55%,比去年提高了 1.20%;一、二本上线率为 54.18%,比去年提高了 1.38%。全市中考总合格率为 63.0%,总优秀率为 26.2%,满分率为 8.8%;满分以上人数有 2221 人,比去年增加了 1276 人,占全省满分人数的 42.18%。全市小学毕业测试总合格率 57.4%,总优秀率 32.0%,总平均分 188.3 分,均比去年有所提高。英才小学、海口四中、寰岛小学、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海口分校、海口旅职校被评为“全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海口市环保局公布的 二一三年第三季度海口市环境质量状况 可知,项目所在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100%, 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标准 85 天,二级标准 7 天。 全市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 PM2.5) 月平均浓度分别为 5g/m3、 13g/m3、 28g/m3、 12g/m3,一氧化碳( CO) 24 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达标 率 100%, 臭氧( 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达标率 95.7%。 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 项目所在地区域 没有明显的噪声污染源 , 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临海甸五东路一侧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 4a 类标准 。 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及类比资料,横沟河地表水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根据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现状 的踏勘,项目附近无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 表 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空气 濠江壹号小区 北 150 415户 1245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一级标准 一品水苑小区 西 20 713户 2139人 海南燕泰国际花园 小区 南 10 286 户 858 人 环境噪声 濠江壹号小区 北 150 415户 1245人 声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2008) 中 2类 标准 一品水苑小区 西 20 713户 2139人 海南燕泰国际花园 小区 南 10 286 户 858 人 地表水环境 横沟河 东 50 GB3838-2002 类水域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