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docx

  • 资源ID:30650       资源大小:19.8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docx

【精选】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 -WORD版 导读: 灾区儿童心理健康堪忧 日前,台湾心理专家金韵蓉赶赴绵竹灾区,与灾区儿童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心理交流。金韵蓉认为与刚刚经历过灾难的孩子进行沟通要特别讲究技巧,不能直接提醒他们的痛苦。当金韵蓉问到孩子们长大后的梦想,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长大后要当解放军,但是被问及是否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时,大多数孩子都说不出正确答案。好几个孩子都认为地震是因为人类不保护地球,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所致。一位 13 岁的男孩甚至觉得是小孩不乖引发地震。在之后进行的心理测试中,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13 岁的王友君画了两幢房子,一座是完好的,一座 是倒塌了的。金韵蓉对此作出心理学解释: “用黑色画房子,天上的太阳是空心的,地上的小草笔触潦草,这些都反映出这个孩子对刚刚过去的地震的恐惧,内心缺乏安全感。 ”年纪稍大些的付孟也画的是重建后的家,还懂事地在画上写着 “我希望我们能东山再起 ”。然而金韵蓉在画中也看出了这个孩子坚强背后的恐慌: “他在天空、云朵和树上都做了很多修饰,只有 家 是草草带过的。 ” 金韵蓉还通过孩子们画画时选择的颜色做出心理学诊断: “黑色是最【精选】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沉重的色彩,白色则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选择黑白色的孩子不是最令人担心的,因为选择黑白色是灾后的正常反应 ,通过心理治疗很容易得到缓解。最让人担心的是选择蓝色的孩子,蓝色代表很深的忧郁,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粉色和红色则是积极的颜色,象征安全感。 ” 金韵蓉在绵竹与灾区孩子进行心理互动后说: “现阶段让孩子们尽快恢复心理创伤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早点摆脱非正常的生活环境,早点回到学校回到同学中间。 ”同时,金韵蓉指出: “灾区孩子若达到心理完全康复,可能需要 7年或更长的时间,我们必须制定长期的心理救助计划帮助他们康复。 ” 如何开展震后儿童心理干预 据专家分析,目前灾区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教室没塌、没有受伤的孩子, 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另一类是失去父母或家人的孩子极度悲伤,开始回避人际关系,不与别人进行交流。台湾 9·21 大地震后,台湾学者对灾后精神影响和心理治疗进行了不少研究。台湾资深心理学家郑石岩先生在教师如何辅导震灾后的儿童一书中指出了震后儿童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工作重点,或许值得我们参考。 其一,作好大人心理辅导工作。儿童经过强烈地震或灾难之后,心灵上会留下恐惧,大人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大人会在不经意中表现出不安、沮丧等不良情绪,增加孩子的创伤和阴影。因此,对大人的心理辅导不容忽视,要避免把大人的恐惧和不安传输给 孩子,而加深其【精选】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惧怕心理。 其二,向孩子澄清灾难真相。让孩子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是地壳运动引发的自然灾害,而不是人类的错,要正确面对灾难。帮孩子理清恐惧的来源,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创;二是周边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脆弱,破坏了安全感。可带领孩子宣泄恐惧情绪,作自我嘲笑,说明惧怕的非合理性和自我嘲笑的价值。 其三,关爱受灾儿童,特别是孤儿。对经历过灾难特别是失去了亲人、老师、同学的儿童进行心理援助极为 重要。将父母或亲人罹难的儿童列入个案辅导,了解其心情和遭遇,给予必要的安慰和同情,并适当设计一些团体活动,如表演、讨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引导孩子转移其哀思和伤痛,协助其适应学习环境。 其四,妥善安排防震教育。地震余震随时可能来袭,向孩子宣传防震自救知识,并联合大人进行防震演习非常重要。大人在地震时惊慌失措,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大人在地震时要控制情绪,给孩子作好的榜样。大地震中受创的孩子,压力未得到缓解,在演练时容易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如慌张失措,嚎啕大哭,应对之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注意事项

本文(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的心理.docx)为本站会员(8*8)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