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疯抢红包的4种心理.docx

  • 资源ID:26148       资源大小:20.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疯抢红包的4种心理.docx

【精选】疯抢红包的 4种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疯抢红包的 4种心理 -WORD版 导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国又多了个新年习俗 “抢红包 ”。如果说去年春节,微信红包仅仅是小试牛刀,今年漫天飞舞的红包大战可谓疯狂。随着支付宝、微信、微博等纷纷加入红包大军,一场场红包大战越来越精彩,俨然成了羊年的新风尚,更引发了一场社交圈的全民狂欢。 2月 11日 10点,支付宝下血本砸 6亿元红包。 2月 12日晚 9点半,微信 “摇一摇 ”红包准时开抢。一时间,万千网民沉浸在一片 “咔嚓 ”声中。随后几天里,在各种 QQ 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里, “红包口令 ”层出不穷。很多人不论吃饭、坐车、走路,都低头紧盯手机,生怕错过了红包。有人晒出了自己的 “红包闹钟 ”,有人列出了日程表,总结 “抢红包攻略 ”,还有人专门开发了抢红包手机软件。根据腾讯2014年提供的数据: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 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 500 万,总计抢红包 7500 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 2000 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 9412 个。 2015 年春节,这一数字无疑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中国人过年自古就有发红包的传统,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网络红包则是现代科技与传统习俗的结合,用快速、新鲜、刺激的玩法,【精选】疯抢红包的 4种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吸引了万千公众的参与。这背后究竟透视了国人怎样的心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心理成本 从心理成本角度看,抢红包付出的成本很小,却有以小搏大的可能性。只要摇一摇、戳屏幕,不付出一分钱就可能抢到几元乃至数百元。这就很容易激活人们原始的动机,引发从众行为,其中也不乏不劳而获的想法在作怪。但是,当心理成本 提高时(比如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钱),玩这种游戏的人就会少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成本计算方式,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或新的网络支付模式。 社交需要 除了时间成本低,网民还有一大特点:喜欢图热闹。而人类千万年进化形成的群居性和社交需要,也在网络时代被搬上社交软件。收发红包是一种社交行为,也是春节期间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传统活动,更是一种寻求人际联结的方式,这次同样被搬上网络。一抢一送之间,说明人们在社交群体中需要存在感,以及渴望交流的内心愿望。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 ·邓巴曾经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稳定维持的关系不会超过 150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联系人数目可能早已超出这个数字。这么多关系如何维系?在网络时代,点赞、群发短信等就成为捷径。然而,除夕夜此起彼伏的短信铃声,各种抄来抄去的祝福语,越来越缺乏真诚和温暖。在任何时候,人类都【精选】疯抢红包的 4种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渴望与他人产生更深层的联结,抢红包活动正是对这样一种深层次心理联结需要的满足。 稀缺心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 ·沙菲尔和哈佛大学的森德希尔 ·穆莱纳桑提出了 “稀缺心理 ”概念,指的是当我们感到缺少某种东西时,思维会集中在眼前的迫切需要上,进而全面调动起热情和能力 ,做事更专心,还会更敏锐地去捕捉这类字眼和信息。快过年了,很多人眼巴巴地等着拿年终奖,他们的注意力更易捕捉到 “分红 ”、 “红包 ”这样的字眼。 口红效应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转向比较廉价的商品,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比如在上世纪初美国大萧条时期以及 2001年遭受 “9·11”恐怖袭击后,口红销量都直线上升,这一现象被称为 “口红效应 ”。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一些人的收入相对降低,没有购买大件商品,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 “小闲钱 ”,正好去买一些廉价商品或做一些 “廉价却能产生心理安慰的事情 ”,比如 发红包、抢红包等。 把 “抢红包 ”当成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业余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但有的人数十次与红包擦肩而过,郁郁寡欢;有的人没日没夜地盯住各种红包来源,不休不眠,甚至得了眼病;还有人误入陷阱,泄露了个人账【精选】疯抢红包的 4种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户等信息。春节假期将至,节前工作任务重,容易造成拖延。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有抢红包那时间,不如学点东西,勤劳致富才是正道! ”春节是个团圆节,网络红包再火,也代替不了亲情的温度。父母、老人需要关怀和面对面沟通,别只顾盯着手机屏幕,好好跟他们说说话吧。

注意事项

本文(疯抢红包的4种心理.docx)为本站会员(8*8)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