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研究报告.pptx
2018-2019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研究报告,04,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16,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07,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34,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目录CONTENTS,创新性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在测量上并不容易。为了建立客观的创新指数,以行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作为二级指标测量产业创新,构成相对客观和相对完整的产业创新指数。,本章将介绍2018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的产业分类标准,以及产业创新指数的计算。,4,产业创新指数介绍,Introductionto 2018 InnovationIndex,CHAPTER 1,5,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产业分类标准以上市企业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汇聚行业数据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可分成3个类别,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又依序称作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亦具备多层性质,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囊括的信息过多,在分层之前并不利于分析,因此使用行业分类会方便本文进行分析。目前,行业分类在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机构,都有各自的分类标准。但为了达成两大目标:第一,以明确的标准,将企业的行业做分类;第二,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有相同的统计口径,可以和宏观数据比较。所以,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作为企业的行业分类标准,将企业数据汇总成行业数据,以此测量产业创新指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企业的主要活动、次要活动、辅助活动,将3个产业分成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0个小类,但其中包含非盈利性的行业分类,扣除非盈利性质的行业后剩下18个门类、90个大类、456个中类、1344个小类。碍于篇幅有限,以及中类和小类分类困难,且为了建构具代表性的行业创新指数,选择超过10个企业数的行业大类计算指标,并公布排名前30名的行业。其中,上市企业数据来源包含沪深股市、香港股市及美国股市的中国企业,合计有近4000个企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门类划分,代码ABCDEFGHI,门类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代码JKLMNOPQR,门类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产业创新指数= 创新投入指标 × 创新产出指标备注:超过10个上市企业数的行业大类才会被列入候选名单计算创新指数。6,数据来源企业财报整理企查查提供,产业创新指数建构容易理解和具代表性的创新指数产业创新指数主要由两个二级指标组成,其分别代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依序是2017年上市企业的研发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营收之比例(简称R&D经费投入占比)和2017年上市企业的发明授权专利数(简称发明专利数)。目前民间存在各式的指标测量创新,复杂的指标设计除了参考R&D经费投入(含占比及总额)和发明专利数外,也会同时参考客观的R&D相关数据和主观的中高阶层主管问卷评价;简单的指标设计就仅只参考R&D经费投入或专利数量,作为指标构建。但我们认为虽然复杂的指标设计的出发点是想做全面性的评价,但事实上,该指标反而不方便解读,一个包括主观和客观测量的指标,或者使用与创新呈现弱相关性的变量组成的指标,往往只是增加研究者的解读困难和读者的阅读理解困难。然而,如果仅只以R&D经费投入或专利数产出测量创新指数,也不足以说明企业的创新力或行业的创新力,这是因为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并非成正比。最后,常见的创新指数分析中,还有一种比较不适的指标设计,是将创新性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共同纳入专利数的计算并制作创新指数,如此一来,创新性较高且具有实质审查过程的发明专利的价值会被其他两类专利抵消,同时也削弱该指标的代表性,降低参考价值。因此,为了排除上述问题,构建相对容易理解的指标和提高指标的代表性,同时达成比较不同行业在创新上的投入和产出的目的,我们将企业的R&D经费投入占比平均值标准化后,作为代表指数的二级指标创新投入,以及企业发明专利数平均值标准化后,作为代表指数得二级指标创新产出,然后,再将此2个二级指标相乘取几何平均得到创新指数。:2018年产业创新指数构成说明,二级指标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一级指标产业创新,中国的研发与试验经费投入于2012年后已成为全球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美国;专利申请授权数于2016年正式突破300万件,国内的创新热诚持续堆高。,本章将介绍中国2014-2017年产业的研发投入情况和2013-2016年产业的发明专利情况。,7,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InnovationInput and Output of Chinas Industries,CHAPTER 2,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R&D经费投入情况R&D经费投入持续加速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R&D普查,2017年全国投入经费合计为17606.1亿元,相较2014年增长4090.5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0.6%。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逐年增长,2014年为2.0%,2017年增长至2.1%。全时R&D人员之人均经费在2017年已增长至43.6万元,相比2014年增长8.2万元,平均年增长率为7.5%。虽然中国在2012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之国家,仅次于美国。但中国在2014年的R&D经费换算为美元,约为2119亿美元,仅为美国同年R&D经费的44.1%,同年投入强度为2.8%,较中国高出不少。:2014-2017年中国(R&D)经费投入情况(亿元)分类 项目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全国合计,13015.6,14169.9,15676.7,17606.1,投入强度(与GDP之比),2.0%,2.0%,2.1%,2.1%,活动类型活动主体,全时R&D人员之人均经费(万元)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应用研究经费试验发展经费高等学校经费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各类企业经费,35.1613.51398.511003.6898.11926.210060.6,37.7716.11528.611925.1998.62136.510881.3,40.4822.91610.513243.41072.22260.212144,43.6975.51849.214781.41266.02435.713660.2,来源:国家统计局8,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78.7%78.5%77.6%78.1%,14.0%14.6%15.2%14.9%,7.3%6.9%7.1%7.0%,0%,20%,40%,60%,80%,100%,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来源:国家统计局9,84.2%84.5%,84.5%,84.0%,10.8% 5.1%10.7% 4.7%,10.3% 5.2%,10.5% 5.5%,0%,20%,40%,60%,80%,100%,2015年2014年,2016年,2017年,按活动类型分,2014-2017年间的试验发展经费占比最高,约为84%,应用与基础研究经费合计约为15%。2017年试验与发展经费为14781.4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3777.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10.3%。按活动主体分,各类企业的R&D经费是国内技术创新主要推力,占比近80%。2017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为13660.2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3599.6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0.7%。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的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逐年上升,上升的力道主要由企业拉动,按照每年10%的增长率,至2025年,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将为2017年的2倍,达35000亿元规模。:2014-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按活动类型分),试验发展经费,应用研究经费,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按活动主体分),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8大类行业R&D经费聚集效应强,但增长速率不足国家统计局将年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定为规模以上企业,并选出研究与试验(R&D)经费达500亿元以上的行业大类有8个,称作R&D经费投入8大行业(简称8大行业),后面的专利申请授权小节也以此8大行业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研发投入最大之行业,至2017年已达2002.8亿元,其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1242.4亿元,汽车制造业紧追在后,R&D经费投入为1164.6亿元,第四名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912.5亿元。之后的第5-8名的行业依序为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2017年R&D投入经费依序,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为696.8亿元、638.7亿元、636.9亿元、534.2亿元。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10,9.2%,12.9%,10.4%,13.9%,6.9%,3.9%,-0.2%,5.6%,11.0%,2,0001,0000,6,0005,0004,0003,000,规模以上企业之行业有3个门类,分别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而R&D经费500亿以上之8大行业全都在制造业中,显见行业聚集效应强,制造业确实为创新研发投入的领头产业。其中,医药制造业于2017年首度成为R&D经费投入达500亿元之行业。整体来看,8大行业于2014-2017年间占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之比约为65%,R&D经费从2014年的6024.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828.9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9.0%。最后,在8大工业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部分,于2014-2017年超过10.0%平均年增长率的行业有4个,而唯一出现的负增长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平均年增长率则为-0.2%,其余3个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不如其他行业合计的9.2%,而且8大行业合计后的年增长率也低于其他行业合计的平均年增长率。:2014年与2017年R&D经费投入增长对比,2014年,2017年,平均年增长率,3211.4,3488.4,3872.9,4184.1,1392.5,636.9638.7696.8912.51164.61242.42002.8,390.3540.9642.0620.6746.5787.2922.9,441.5567.1561.2632.6794.5904.21012.71611.7,488.5577.1537.7665.7840.71048.71102.41811.0,534.2,0,1,500,3,000,10,5009,0007,5006,0004,500,12,0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4-2017年规模企业以上8大类行业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情况(亿元),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合计来源:国家统计局11,65.3%,65.2%,64.6%,65.2%,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12,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中国新增专利品质加速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之数据,中国专利申请受理数(简称专利申请数)在2016年已达346.5万件,专利申请授权数(以下简称专利授权数)则有175.4万件,专利授权率50.6%;相比2013年,专利申请数增长1.46倍,专利申请授权数增长为1.34倍,专利申请授权率下降约5.2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有133.9万件,发明专利授权数有40.4万件,发明专利授权率仅有30.2%。2016年相比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为1.62倍,发明专利授权率提升约5个百分点,发明专利在所有授权专利中的占比也从15.8%上升到23.0%。,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发明专利是国内专利三分类中,唯一涉及实质审查过程的专利类别,需具备新颖,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237.7131.382.520.8,236.1130.392.823.3,279.9171.8110.235.9,346.5175.4133.940.4,35030025020015010050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才能通过审查授权,因此发明专利的创新性会远超过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目前,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率已逐年上升,尤其授权占比的上升,说明企业/发明人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在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上,使得产业具有持续创新的动能。:2013-2016年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万件),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2013-2016年专利申请授权情况,类别专利申请授权率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发明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授权占比,2013年55.2%34.7%25.2%15.8%,2014年55.2%39.3%25.1%17.9%,2015年61.4%39.4%32.6%20.9%,2016年50.6%38.6%30.2%23.0%,13,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企业专利增长再创新高截至2016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有约71.5万件的专利申请,其中有28.7万件为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为40.1%,远比全国平均的23.0%来的更高。此外,规模以上企业截至2016年底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已达77.0万件,相较2013年的33.5万件,增长为2.3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1.9%。从2013年到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约3.2万个(增长为1.6倍),因此专利数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可能是得益于规模以上企业数增加,但有R&D活动的企业平均拥有8.9件发明专利,较2013年的6.1件增加2.3件,增长率为44.8%,,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平均年增率为13.1%,仍显见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持续在上升中。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806040200,100,56.133.520.52013年,63.144.924.02014年,63.957.424.62015年,77.071.528.72016年,:2013-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万件),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2013-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授权情况,类别有R&D活动企业数(万个)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有R&D活动企业平均发明专利数(件),2013年5.536.6%6.1,2014年6.438.0%7.0,2015年7.438.5%7.8,2016年8.740.1%8.9,14,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R&D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数不成正比在R&D经费投入最高的8大行业(简称8大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发明专利产出最高的行业,截至2016年底,该行业拥有约227,365件专利,每个企业平均有14.9件专利,不仅超过全国平均的2.0件,也超过全制造业平均的2.1件。8大行业中平均发明专利数低于全制造业平均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这2个行业的企业分别平均有2.0件和1.8件专利,后者同时也低于全国平均。:8大行业之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发明专利数(件)行业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全制造业全国,7.22.91.71.71.11.00.90.61.00.9,9.03.52.32.21.41.31.20.91.21.2,11.74.22.82.71.61.61.51.31.61.5,14.95.03.83.62.42.32.01.82.12.0,15,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0,227,365170,387126,48897,99485,02863,83751,46738,60167,16349,73239,55528,14555,50840,41333,01423,99448,80537,64929,43322,00537,46331,25924,79919,55834,48123,19418,84014,10615,66112,3229,5437,01840,000 80,000 120,000 160,000 200,0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R&D经费投入前3名的行业依序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但是在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上,第三名的位置则被专用设备制造业取代,汽车制造业的发明专利数量在8大行业中仅高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甚至R&D经费投入排名末位的医药制造业,也较汽车制造业有更多的发明专利数。显见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的产出并不成正比,单以其中一项衡量产业创新能力,会有失公正,造成偏颇。:2013-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8大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件),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创新指数Top30的行业不仅只有制造业,亦包含其他行业。8大行业也不全都在2018产业创新指数中,但多数行业在创新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章首先呈现2018中国产业创新榜单,然后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将30大创新行业分级和并分析历年10大创新行业的变动,最后因篇幅有限,仅选择前5大创新行业,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分析行业特征。,16,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2018 InnovationIndex of Chinas Industries,CHAPTER 3,Designed by starline / Freepik,17,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产业创新指数榜单:2018年中国产业创新指数30大行业榜单,门类制造业制造业,大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投入81.5883.63,创新产出92.8190.36,创新指数87.0186.93,2018排名12,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78.8480.5879.96,92.8089.5490.12,85.5484.9484.89,345,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金属制品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家具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0.0084.4778.7674.9280.0276.9774.1479.5282.7173.70,87.0679.3182.7086.8879.8281.7883.9777.3973.0480.93,83.4681.8580.7080.6879.9279.3478.9078.4577.7277.23,6789101112131415,18,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排名12345,行业大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排名678910,行业大类通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金属制品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9,1,1,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Top 10 行业在创新指数排名前10名的行业中,第1-5名依序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指数87.01)、仪器仪表制造业(指数86.9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指数85.54)、汽车制造业(指数84.94)、专用设备制造业(指数84.89)。第6-10名依序为:通用设备制造业(指数83.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指数81.85)、专业技术服务业(指数80.70)、金属制品业(指数80.68)、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指数79.82)。其中,制造业有7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1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有1个、采矿业有1个。:2018年产业创新指数Top 10行业,产业创新指数分析榜单上的行业在2018中国产业创新指数(简称创新指数)排名前30的行业包含制造业23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个,建筑业2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个,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个,采矿业1个。创新指数排名最高,也就是第一名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创新投入指标为81.58、创新产出为92.81,创新指数为87.01。排名最后,也就是第30名的是土木工程建筑业,创新投入指标为58.70,创新产出为66.43,创新指数为62.45。:2018创新指数Top30构成行业门类制造业23,产业创新指数介绍1.1 产业分类标准1.2 产业创新指数中国产业创新投入及产出2.1 R&D经费投入情况2.2 规模以上企业之R&D经费投入情况2.3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4 规模以上企业之专利申请授权情况2.5 8大行业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产业创新指数榜单及分析3.1 产业创新指数榜单3.2 产业创新指数分析3.3 企业创新投入(5大行业)3.4 企业创新产出(5大行业)3.5 结论,行业案例4.1 创新企业案例(5大行业)4.2 创新技术案例(2大行业),20,IIIII,IIV,2018创新投入指标与创新产出指标对比我们以创新投入指标的中位数和创新产出指标的中位数,将30大行业分出四个象限(见下图)。位在第一象限的行业是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项皆强的行业,创新指数前12大行业中,除了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0)不属于第一象限外,其余都属于创新投入和产出皆强的行业。第二象限是创新投入强,但创新产出弱的行业,共有5个,按排名依序为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0)、医药制造业(1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4)、纺织业(17)、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0)。第三象限中的10个行业,都是属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皆弱的行业,但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8)则有成长成为创新Top10行业的潜力。第四象限则是创新投入弱,但创新产出强的行业,共有4个,按排名依序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9)、以及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23)。:2018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指标对比(数字为2018创新指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