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我国未来资管格局展望:海外银行系为主导的大资管体系对中国的启示.pdf

  • 资源ID:23346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未来资管格局展望:海外银行系为主导的大资管体系对中国的启示.pdf

海外银行系为主导的大资管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我国未来资管格局展望2018.6.21摘要当前 全球资管市场总体呈现两大特征 : 1) AuM总量保持稳定增长 , 2016年同比增速达 7.0%。 从增速看 , 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新兴市场和 北美 。 2) 被动型 、 非传统主动型产品正在 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新的增长点 , 增速高于主动型产品 。银行 体系 主导 VS非 银行系主导的资产管理 市场: 1) AuM与 GDP比值方面 , 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比例越高 , AuM/GDP越低 。 银行体系主导的国家 , 实体经济融资更多依赖于银行贷款等 间接融资 , 对AuM规模拉动及相关度较低 。 2) 投资者结构方面 , 银行体系主导下 , 个人投资者比例通常 较高 , 主因银行 网点在零售投资产品分销体系中地位较高 。 3) 不同的养老金入市体制 , 对各个国家投资者结构影响不同 。 养老金入市拉高了美国个人投资者占比 , 拉高英法日等国家机构投资者占比; 4) 资产配置结构方面 , 银行体系主导下 , 固收型 资产配置比例 较高 , 非银主导下的资管市场权益资产配置比重高 。美国商业银行的资管转型: 1) 1970开始 , 随着资管兴起 , 银行传统业务被蚕食 。 2) 1980年开始 ,金融管制逐步放松 , 商业银行将重点逐步从传统存贷业务转向中间业务收入 , 在此期间 , 非银规模快速扩张; 3)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 1987年开始监管层转而放松监管限制 , 支持商业银行 转型 。对 标海外看我国资管业格局: 我国大资管资金格局以银行体系为主导 , 资管机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 。 特征 1:如果 2016年我国资管规模按照 60万亿计算 , 当年 AUM/GDP比例约为 81%, 接近于日德比例 。 预计后期我国资管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 , 结构性变化为主 。 特征 2:我国银行渠道优势明显 , 个人投资者比例较高 。 特征 3:关注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可能为资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 特征 4:当前我国货币型基金及债券型基金份额占比靠前 , 两者均以存款及债券配置为主 。摘要当前 监管政策重点: 去杠杆 、 去通道 、 禁资金池 、 规范非标 、 打破刚兑 、 穿透检查 、 禁期限错配等 , 回归资管本源 。 对通道类产品影响较大 , 对非标的影响大于标准化资产 。资 管新规 “ 后时代 ” 我国资管格局展望:第一 , 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结构仍以银行贷款为主 , 长期来看商业银行都将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中之重 , 短期内银行渠道优势及信仰很难打破 。 短期影响更多的体现为银行与非银合作方式的转变 。第二 , 从来源端来看 ,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背景下 , 资管规模仍有持续增长动力 , 更多的表现为结构性变化 。第三 , 从配置端来看 , 在银行为主导的资管体系下 , 终端资产配置结构短期内很仍难发生大的变化 , 仍将以固收类资产为主 。第四 ,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约束主要体现在打破刚兑 , 另外对期限匹配 、 杠杆率及嵌套进行规范 , 但投向方面仍有较大空间 , 但更加考验银行及资管机构主动管理能力 。第五 , 净值化后 , 主动管理要求提高 , 资管市场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第六 , 随着主动管理要求提高以及资管产品对接非标投资难度加大 , 标准化资产将成为配置主流 , 将助推股债直接融资扩容 , 未来有望推动 ABS快速发展 。主要 内容1. 全球资管现状的特征2. 银行系 VS非银系的划分与特征3. 美国商业银行 的资产管理 转型4. 资 管新规“后时代” , 我国资管格局 的 演变41.1 全球 AuM稳定 增长 : 北美 规模居首 2016年 , 全球资产管理规模 ( AuM) 合计 69.1万亿 美元 由 美国主导的北美 市场 ( 47.8%) 北美 是全球最大的资产 管理市场 , 欧洲次之 ( 26.6%) 全球规模排名前 20家资产管理机构 AuM美国公司占据 13个席位 , AuM总计占比高达 72.8%, 剩余 27.2%均为欧洲公司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市场(万亿美元)1.1全球 AuM稳定 增长 : 北美、 新兴市场 增速 强劲 从 AuM增速看 , 2016年 , 中国 、 巴西等新兴市场贡献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超过美日欧等地区成为增速最快的资产管理市场 。 BCG数据显示 , 2016年中国 AuM增速达 21%。 其中 , 零售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居民部门的财富积累 , 机构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保险公司 、 养老金等大型机构客户的加入 。2010-2016年北美、新兴市场 AUM增速强劲- 4 . 0 %- 2 . 0 %0 . 0 %2 . 0 %4 . 0 %6 . 0 %8 . 0 %1 0 . 0 %2010 - 2016 年 AUM 年均增速150025003500450055001500025000350004500055000欧洲 北美日本(右) 新兴市场和其他(右)北美、新兴市场资管规模(十亿 美元)1.2 被动型 、非传统主动型产品占比扩大 传统主动型产品 ( active core products) 利润贡献占比走低 2016年 , 规模占比 35%的传统主动型产品利润占比 23%, 此前 2003年和 2008年利润贡献分别为 39%和 28%。 被动型产品 规模在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下逐渐壮大 03年 -16年间 , 全球范围内被动型产品总规模由 2003年的 3万亿美元增长至 2016年的 12万亿美元 , 实现了 3倍增长 , 规模占比也从 9.68%提高至 17.39%; 从增速看 , 16年被动型产品实现 9.1%的增速 , 高于同期主动型产品 ( 5.6%) 。被动型产品占比持续扩大0%20%40%60%80%100%2003 2008 2015 2016 2021f被动型 主动型1.2 被动型 、非传统主动型产品占比扩大 主动型产品中 , 非传统类 ( 另类投资 、 专项 投资 、 方案型等 ) 占比逐步超过传统式主动管理 。 另类型 ( Alternatives) 、 专项型 ( Specialties) 以及方案型 ( Solutions) 为资产管理机构创造更高的收益 ; BCG预计到 2021年传统的主动型产品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降 。 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看 , 权益和债券类资产等传统资产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但另类资产 ( 私募股权 、 对冲基金 、 房地产 、 商品等 ) 发展空间较大 这些非传统类产品将与被动型产品一起成为未来全球 AuM的增长新动力 。4 4 . 33 4 . 47 . 21 4 . 1 4 0204060801002012 2013 2014 2015 2 0 1 6 . 0E q u i t y ( I n c R EI Ts ) Fix e d I n c o m e C a s h O t h e r s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3 2008 2015 2016 2021f被动型主动管理主动方案型 / 负债驱动型 / 平衡型主动专项型主动另类型全球 资产配置结构( %)产品类型结构 ( %)主要 内容1. 全球资管现状的特征2. 银行系 VS非银系的划分与特征3. 美国商业银行 的资产管理 转型4. 资 管新规“后时代” , 我国资管格局 的 演变92.1 如何划分银行系主导与非银系主导?海外资管市场分类资管公司分类资管公司独立公司 集团从属的 资管公司银行系 券商 系 工业集团系保险 系 按照 母公司主业归类 , 集团从属的资管公司可细分为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 、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等 。 我们将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数量占比较高的市场称为银行体系主导的资产管理市场 , 反之则称为非银行体系主导的资产管理市场 。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未来资管格局展望:海外银行系为主导的大资管体系对中国的启示.pdf)为本站会员(8*8)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