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和辐射效应分析.pdf
1 / 10 Policy Brief No. 201874 September 27, 2018, 东艳: maildongyan163 刘杜若:liuduruo163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和辐射效应分析摘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背景下举办的重要活动。博览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国家展、企业展以及高端的经贸论坛,彰显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的主张;引领全球贸易治理、树立反映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以主动扩大进口战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力上海构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示范新高地,发挥溢出和辐射效应。 东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杜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已发表于人民论坛,发表时有删改。 2 / 10 关键词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贸易强国 全球贸易治理 一、 构建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根据 2018年 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的预测, 2018年和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 3.7%,发达经济体将继续以超过潜在增长率的速度来扩张,随后经济增长将面临减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加快,随后趋于稳定 。 2018 年 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的预测指出,全球经济在 2018 年 1 季度后开始高位下 行,未来几个季度有望持续保持下行态势。支撑本轮经济反弹的主要力量并非技术进步、 人口红利、制度改革或者其他长期可持续 的因素,而是工业品价格上涨、主要经济体较低的利率环境。 。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平稳发展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一些发达经济体无法解决内部收入不平等严重加剧的问题,面对金融、高技术、信息业等产业在全球化中赚得盆满钵满,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却因产业转移而面临凋亡的困局,逃避对自身经济制度、经济结构、收入分配机制、教育制度等的反思,反而将责任抛给其他国家,导致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一体化、反对移民、国家利己主义3 / 10 等诉求越来越响亮,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在此 背景下, 2018年以来,美国相继发布了基于 1974年贸易法 301条款对中国关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实践的调查结果(即 301报告)及一系列单边的贸易政策措施,并通过重新签订新的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美国 -墨西哥 -加拿大协定( USMCA)等方式,按美国的价值观和理念来冲击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发动了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妄图“拉拢”别国“孤立”中国,完全无视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客观事实,为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明确宣示主动扩大进口,坚定不移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同时为各国提供展示国家发展成就、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也为各国开辟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这充分表明,中国以更开放的眼光和胸襟来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做大蛋糕,努力构建包含更广泛领域和区域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探索全球化发展的新模式,体现了中国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包容理念和大国担当。这也是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拿出的实际行动,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中国贡献。 因此,博览会既是中国重大政策的宣示平台 ,更是一个彰显中国具体行动的平台。博览会发挥与其他论坛不同的更高层次的特殊作用,通过开放政策切实落地,与世界共享“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开放红利。在博4 / 10 览会开幕式上,习主席发表了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心。并提出中国进一步加大开放的五项主张: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本次博览会是落实五项举措的具体行动的重要实践,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史的重要创举。 二、 树立引领全球贸易发展趋 势的新风向标 全球贸易在经历了 2009年的危机后的持续低迷期,于 2017年恢复了增长势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WTO) 2018年 9月 27日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 2018年全球商品贸易的增速将继续保持 3.9的速度,而 2019年略有下降,为 3.7。但是,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尽管贸易仍在扩张,增速下降反映了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各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之间的矛盾并保持克制。 与美国通过“拉拢、抱团”,用国内市场和繁琐的规则协定“威逼利诱”少数国家相反,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扩大进口来源地多样性 的承诺。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 ,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商品进口来源5 / 10 地分布于全球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进口值在 100亿元以上的有 7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 5个,进口市场结构多元化程度更趋完善。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方式,加强等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贸易倡通,加强资源类等商品的进口。根据商务部部长钟山的介绍,预计未来 5年,中国将从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口万亿美元的商品。 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结构正面临变革和重构时期,各国迫切需要国际性的对话平台,共商贸易发展大计,发出权威和前沿的声音 ,探寻激发全球贸易新动力的渠道,树立全球国际贸易风向标,引领全球贸易治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贸易论坛汇集了来自五大洲的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各国参展的 3600多家企业与中国境内外采购商充分对接洽谈、共谋发展。同时,博览会还为各国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共商全球经贸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中国进口博览会不仅标志着中国初步完成了从主要出口国向主要进口国角色的初步转换,更为世界各国商品、资 金和服务树立了权威信息发布与价格制定的全球性“风向标”。 三、 打造促进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实践平台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额为 10.4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 14.1%,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6 / 10 为 64.2%,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进口额占比较大的商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燃料、非食用原料等同比均实现了 13.4%至 32.1%的快速增长。服务贸易方面,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8年前三季度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实现 20%以上的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 22.1%和 24% 。从能源到机械再到最终消费品和服务,中国的进口贸易覆盖了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显著提升了国内生产者效率,明显改善了国内消费者福利,有力助推贸易强国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主动扩大“产业所需、有利发展”的进口,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大宗商品供应。基于中国进口的实证研究表明,进口有助于通过提高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从而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 与此同时,稳步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将在保障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大宗 商品市场上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主动扩大“多样化、特色优质”的进口,有助于扩大消费者福利,更好地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8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8%。 居民消费持续平稳较快增长,7 / 10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并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本次进口博览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主动扩大进口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的政策选择。扩大进口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消费升级,享受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促进开放、创新和发展。扩大进口也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收益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坚持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中国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强调进出口平衡发展,促进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落实主动扩大进口政策的重要路径,既为各国商品进入中国提供便利,也为不同国家商品交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国际化平台。 四、 推进上海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示范和辐射新高地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 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对上海而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建设将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发挥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使上海成为贸易引领、制度创新、信息聚集中心。 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从世博会到进口博览会,上海一直站在世界开放和创新的前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发挥了深化开发的探索和引领作用。 8 / 10 五年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从最初的 190条减至 2018版的 45条;保税区的进出境时间较全关水平缩短了 78.5%和31.7%,仅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全面电子化一项改革,就可为企业降低单证成本 4亿元;截止 2018年 6月,共有 56家金融机构累计开立自贸账户 7.2万个,获得本外币境外融资总额 1.25万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有 127个创新事项以及“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8年 9月底, 2018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于 2018年 11月 1日实行,构建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进行压力测试,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持。 此次进口博览会通过以进口为引擎,可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提升贸易和投资开放度,加强信息交流,汇集各方企业和商户,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世界商贸都市和国际化的展会品牌。博览会的举办还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水平,通过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服务保障等措施以及创新线上线下,展会与平时结合的新型的营销和贸易模式,将上海打造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示范新高地。 五、 结语与展望 9 / 10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风险挑战加剧。在这种形势下,各国迫切需要国际性的对话平台,共商贸易发展大计,发出权威和前沿的声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一方面,它是中国打造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化平台,传递中国声音、分享中国红利;另一方面,它为全球树立起反映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的风向标,发布经贸信息、共 谋蓬勃发展;更重要的,博览会将有力助推中国贸易强国建设,提升生产效率、改善消费福利。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博览会再次巩固了上海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地位,未来将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外溢效用。 参考文献 :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ww.fmprc.gov/web/tpxw/t1610264.shtml, 2018年 11月 5日。 东艳:主动扩大进口之策,中国外汇 2018第 9期。 宋泓:中国进口:战略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姚枝仲: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国际经济评论 2008年第 3-4期。 10 /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CEEM,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2018年第3季度。ww.iwep/xscg/xscg_lwybg/201810/t20181015_4704680.shtml 中新社: 20位专家解读习近平讲话: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在哪儿?, ww.chinanews/gn/2018/1-05/8668770.shtml, 2018年 11月 5日。 IMF (2018), World Economic Outlok: Chalenges to Steady Growth. Washington , October 2018. WTO( 2018) : WTO Downgrades Outlok for Global Trade as Risks Acumulate, ww.to/english/news_e/pres18_e/pr82_e.htm. IGT简介:国际 贸易 研究系列 ( Inside Global Trade)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 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组织和发布的。该系列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为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要成员包括余永定研究员、宋泓研究员、姚 枝仲研究员、倪月菊研究员、田丰研究员、东艳研究员、李春顶 教授 、高凌云 研究员、马涛副研究员、张琳博士和苏庆义 副研究员 。 声明:本报告为非成熟稿件,仅供内部讨论。报告版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上网和刊登。本报告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单位的观点。 欢迎通过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订阅和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iwep_ite,名称: 社科国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