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2019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pptx
医药生物行业2019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18 年 11 月 19 日,正文目录,1,行业概述 .4,1.11.21.3,引言.4行情回顾与风格展望.4医药行业收入与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5,2,创新药&仿制药.6,2.12.2,创新药:审批加速、医保助力.6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是最低要求,关注重磅专利到期的首仿机会.9,3,医药商业 .12,3.13.2,医药流通:长期整合趋势未变.12医药零售:“跑马圈地”正当时,医药零售空间大.13,4,生物制品 .14,4.14.2,疫苗新品放量促增长,长期需关注在研进展.14血制品改善趋势显著,白蛋白将受益竞品退出 .16,5,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18,5.15.2,IVD 景气度持续,器械龙头崛起正当时.18专科连锁医疗机构迎来好时代.23,67,我们的选择.24风险提示 .24,图表目录图表 1:2018 年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行情与 PE.4图表 2:2018 年 11 月 13 日医药行业指数相对沪深 300 指数估值溢价率.5图表 3:医药制造业 2011 年以来收入增长情况 .5图表 4:医药制造业 2011 年以来利润增长情况 .6图表 5:2018 年新药/抗癌药/研发费用相关的政策和大事 .7图表 6:半年度研发费用居前的药企研发费用情况、研发项目和进展.7图表 7:单抗医保覆盖情况.8图表 8:国内企业的单抗或融合蛋白类产品最新进展.9图表 9: 武汉带量采购区分质量组.9图表 10:部分近期重磅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的药物情况.10图表 11:全国性流通国企分销业务(亿元).12图表 12:区域性流通企业营收季度增速(%).13图表 13:上市连锁药店门店数逐年扩张.14图表 14:上市药店季度营收增速(%).14图表 15:历年疫苗批签发量(亿剂) .15图表 16:疫苗上市公司 Q3 业绩(亿元).15图表 17:疫苗企业近年批签发数据(单位:万支) .15图表 18:血制品企业应收款项(亿元).16图表 19:血制品企业存货(亿元).16图表 20:白蛋白样本医院销售额.17图表 21:人免疫球蛋白样本医院销售额.17图表 22:白蛋白近年招标价(10g) .17图表 23:人免疫球蛋白近年招标价(5g) .17图表 24:全球主要区域体外诊断市场份额.18图表 25:近年罗氏诊断业务各地区的销售增长率.18,图表 26:各地方政府对进口及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采购政策.19图表 27:23 家上市 IVD 企业收入及增长情况.20图表 28:23 家上市 IVD 企业净利润及增长情况.20图表 29: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20图表 30: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20图表 31:中国制造 2025 重点领域阶段目标 .21图表 32: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 .21图表 33:我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 .21图表 34:历年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品种数量 .22图表 35: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各科室收入及收益率情况.22图表 36:医疗服务(申万)收入及增长率.23图表 37:医疗服务(申万)净利润及增长率 .23图表 38:涉及专科连锁医疗机构的上市公司基本情况.23图表 39:国联证券医药重点跟踪股票池.24,行业变革期,格局重塑。,在疫苗、带量采购等影响下,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处于相对底部区域,无论纵向对比或横向对比都具备了配置价值,既存在持续走好的行业性机会,也存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个股机会。医药产业变革关键时期,我们认为作为刚需的医药行业仍然具备投资价值:创新药仍然是药企发展的主要支撑;重磅品种首仿在仿制药降价背景下仍能获得较大市场;医药零售领域,连锁零售药店市场还未饱和,“自建+并购”的模式使得增长确定性高;疫苗领域,由于长生生物事件市场发生变革,4价流感疫苗、9价HPV疫苗等新品种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量。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行业降价压力小于制药行业,细分板块中,增长较快的IVD(化学发光、POCT)以及受医保限制较小的连锁医疗服务行业仍然具备投资价值。,最看好的投资主线。,关注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化学发光龙头安图生物(603658.SH), POCT龙头企业基蛋生物(603387.SH);以及消费升级、不受医保影响的角膜塑形镜企业欧普康视(300595.SZ)。综合行业发展阶段、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政策方向,我们重点推荐安图生物(603658.SH)、安科生物(300009.SZ)为医药行业2019年的金股,欧普康视(300595.SZ)、一心堂作为(002727.SZ)医药行业2019年的成长股。,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降价超预期,投资要点:,医药行业和政策结合紧密,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深入影响医药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我们认为,2019年的投资机会包括:Table_First|Table_Contacter创新药环境优化,多个临床三期项目有望落地,建议关注研发实力较强,三期临床品种较多的恒瑞医药(600276.SH)、以及仿制药管线丰富的科伦药业(002422.SZ)等。在医保控费的格局下,零售药店商业模式清晰,依靠“自建+并购”的模式做大规模,叠加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提升带动零售药店利润增加,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建议关注一心堂(002727.SZ)、国药一致(000028.SZ)等。医疗器械相比药品目前价格下行压力小, IVD领域鼓励进口替代,建议,Table_First|Table_RelateReport,1 行业概述1.1 引言医药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正如我们 2018 年中期策略报告所言的驱动因素不变:人口老龄化、人均收入提升、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将长期驱动中国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与期望越来越高,医保支付体系存在约束边界,需要多层次的产业链利益再平衡,并最终顺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目前为医药产业变革关键时期,行业政策有望持续完善并落地。通过落实优先评审药品注册红利,临床价值突显的海内外新药加速在中国上市,以解临床急需之忧;一致性评价政策配套政策,例如带量采购政策与各地挂网政策连续出台,倒逼企业抢跑态势形成,以解高品质仿制药品需求;取得技术突破,拥有较高性价比的医疗器械进口替代气候渐成;辅助用药市场空间不断压缩,降低医保支出,为抗癌药等创新药腾挪空间。医药与医疗产业链利益链重塑已经到来,行业竞争格局也将重塑。在行业利益分配重新构建过程中,我们既把握持续走好的行业性机会,也把握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个股机会,并注意到细分行业的潜在风险。1.2 行情回顾与风格展望,2018 年行情主要受市场情绪主导,黑天鹅事件冲击行业估值下移,2018 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在行业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在行业主要经营指标走好的影响下,行情超预期,细分行业龙头估值溢价显著。下半年在众多黑天鹅事件冲击下,例如: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带量采购预期等,行情急转向下。指数上半年最高涨幅达到 20%左右,而下半年最低点相到今年的高点,跌幅高达 36.88%。截止2018 年 11 月 13 日,指数从底部有所抬升,但是相对年初,指数下跌了 15%左右,行业指数 PE 为 28 倍左右,近 5 年行业指数 PE 均值为 35.95 倍,中值为 36.08 倍,行业的市盈率估值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图表 1:2018 年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行情与 PE,363432302826242220,38,40,120001100010000900080007000,13000,收盘价,市盈率,沪深 300 指数 PE 高低,能较好的反映全市场估值情况,目前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相对沪深 300 指数估值溢价率为 1.59,近 5 年均值为 2.08,最高值为 3.38,位于历史底部区域,有较强估值回归动力,也反映出医药生物行业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图表 2:2018 年 11 月 13 日医药行业指数相对沪深 300 指数估值溢价率,1.3 医药行业收入与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据 wind 数据, 2015 年以来中国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保持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增速达到 13.6%,相对 2017 年全年 12.5%的增加了 1.1%,主要受到两票制高开影响,剔除此因素,行业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变化较小。图表 3:医药制造业 2011 年以来收入增长情况,2011 年以来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利润持续增长,经历几年增速放缓后恢复明显,,10.50,43.53,20100,2.5402301.5,706050,市盈率,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估值溢价率,1050,353025,1000050000,201500015,300002500020000,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014 年行业利润增速降至底谷,只有 12%左右,到 2017 年已经上升至 3314 亿元,增速已经恢复至 17.8%。2018 年医保控费压力、阳光采购导致药品、器械行业均有降价压力;两票制推行使得医药流通行业格局重塑,短期内对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均有冲击。今年前 3 季度行业利润增速创近 5 年新低,已经降至 11.5%。图表 4:医药制造业 2011 年以来利润增长情况,医药行业生产制造、流通、使用各环节利润分配发生变革,我们认为作为刚需的医药行业仍然具备投资价值:创新药仍然是药企发展的主要支撑;重磅品种首仿在仿制药降价背景下仍能获得较大市场;医药零售领域,连锁零售药店市场还未饱和, “自建+并购”的模式使得增长确定性高;疫苗领域,由于长生生物事件市场发生变革,4价流感疫苗、9 价 HPV 疫苗等新品种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量。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行业降价压力小于制药行业,细分板块中,增长较快的 IVD(化学发光、POCT)以及受医保限制较小连锁医疗服务行业仍然具备投资价值。2 创新药&仿制药2.1 创新药:审批加速、医保助力2018 年医药板块新药/肿瘤药呈现以下特点:1、有临床价值的新药上市审批加快。2017 年底,CFDA 出台临床急需药品有条件批准上市的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外畅销的、智飞生物代理的九价 HPV疫苗获得国内有条件上市;48 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若不存在人种差异,可直接提出上市申请,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按照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加速审批。2、降低税费:保障人民用得起好药。4 月份克强总理在国务院讲话中提到 5 月1 日起进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 4 月份的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规定,范围内的国产、进口抗癌药可以减按 3%征增值税,同时发布第一批抗肿瘤药名单;减税降费之后预计药品价格相应降低,但是终端价格降低带动销量增加。9 月份财政,252015105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亿元),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速(%),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发文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鼓励企业加强研发,研发型企业所得税压力降低。3、价格上采取以量换价。第三批价格谈判品种(进口居多),价格平均降幅约56.7%。2017 年及以后上市的药品达到 10 个(一共 17 个),表明了新药在医保方面受到支持,但价格上压制。今年 PD-1 的两款单抗产品分别在国内上市,其中Opdivo100m/10ml 定价为 9260 元,约为美国售价的一半; Keytruda100mg/4ml 定价为 17918 元,约为美国定价的一半,价格远低于美国的价格。尽管两个产品目前未进入医保,但是纳入到 14 个省(区)的进口抗癌药专项采购中。4、创新型药企融资渠道扩展。今年港交所出台文件,允许未有盈利的生物企业上市。根据医药魔方的统计,目前已有 12 家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 IPO 材料。信达生物上市前,科技部对信达生物的估值为 10 亿美元,截止至 11月 9 日信达生物市值已经达到 164 亿。A 股近 300 家上市公司,许多药企都有单抗研发平台,比如恒瑞医药、丽珠集团、安科生物、华兰生物等,在融资渠道拓展后,创新类企业有望借助资本加速发展。图表 5:2018 年新药/抗癌药/研发费用相关的政策和大事,整体来看,新药审评审批加速,抗癌药企降低税费、新药进入医保的结构加快。尽管价格上有所压制,但医保的支持大幅加快了新药的市场导入速度。而且香港支持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为包括具备创新药研发平台的 A 股药企提供了融资渠道。目前药企普遍布局抗肿瘤领域,其中单抗、替尼类小分子布局较多,部分药企布局细胞治疗、溶瘤病毒。图表 6:半年度研发费用居前的药企研发费用情况、研发项目和进展,证券代码,证券简称,2018H1 研发费,用(亿元),主要研发项目及进展,600196.SH,复星医药,11.9,集团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 240 项;,5 个产品已经进入临床 III 期、1 个产品申报生产(即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名单;合营公司复星凯特的首个产品 FKC876 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600276.SH,恒瑞医药,10.0,吡咯替尼获得有条件批准上市;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硫培,非格司亭批准上市;约 30 个项目处在临床 III 期,002422.SZ,科伦药业,5.0,70 余项创新药项目,时间4月4月8月10月10月,相关政策/事件主要内容抗癌药增值税减按3%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省际联盟进口抗癌药品专项采购第三批价格谈判,17个品种进医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上调,类型降低税费降低税费采购对接医保范围扩大降低税费,信息来源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省市卫计委国家医保局财政部,600267.SH,海正药业,4.5,阿达木单抗进入上市申请阶段;海泽麦布进入 III 期临床;抗 CD20,单抗、抗 Her2 单抗处于临床 III 期;甘精胰岛素、门东胰岛素处于临床 III 期,600867.SH600535.SH,通化东宝天士力,3.83.3,甘精胰岛素临床数据核查;门冬胰岛素接近报产普佑克进入 III 期临床;安美木单抗即将进入 II 期;复方丹参滴丸,进入 II 期临床阶段;引进的干细胞产品分别处于临床 III/II 期;PXT3003 处于 III 期后期统计分析阶段,600079.SH300558.SZ000963.SZ,人福医药贝达药业华东医药,3.12.72.6,一类化药苯磺酸瑞马唑仑、磷丙泊酚二钠的 III 期临床X-396、CM082、MIL60 处于三期临床迈华替尼启动 II 期临床,从美国引进的口服 GLP-1 类产品,TTP-273 今年底前将申请开展国内临床;拉鲁肽已基本完成 I 期临床试验,年内计划启动期临床试验,002294.SZ,信立泰,2.5,创新药 S086、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Fc 融合蛋白注射液申报临,床已获 CDE 受理;替格瑞洛上市,000513.SZ,丽珠集团,2.4,抗 TNF- 单抗处于临床 II 期;抗 CD20 单抗处于临床 I 期;抗 her2,单抗准备临床 II 期,000661.SZ,长春高新,2.2,长效生长激素 IV 期临床;金妥昔单抗正在进行 I 期临床研究;鼻,喷冻干流感减毒活疫苗申报生产,002019.SZ,亿帆医药,2.0,F-627 处于 III 期临床;F-652 处于临床 IIa 期,创新药中,我们认为单抗板块最具潜力:1、生物药中重磅炸弹多, 2017 年全球销售额前十药品中, 5 个品种为单抗产品,2 个品种为融合蛋白; 14 年才上市的 Opdivo 短短 3年已经成为全球第11大畅销药,表明单抗产品的销售潜力巨大。2、部分单抗产品具备覆盖多个适应症,潜在使用人群多,销售潜力高。比如抗PD-1/PD-L1 单抗,5 个产品在 42 个月内申报了 26 个适应症(含重复部分);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目前适应症达到了 10 个。多个适应症人群叠加,使得产品的适应症人群持续增加。3、单抗(含融合蛋白)医保覆盖趋势向上。目前单抗医保覆盖是从 2017 年开始,2017 年新版医保目录收录 2 个单抗(含融合蛋白);2017 年高价药谈判收录 6个单抗, 2018 年第三批高价药谈判收录 1 个品种。尽管单抗进医保的价格有所降低,但单抗的年用药金额较高,能够保证药企的利润。图表 7:单抗医保覆盖情况,目前多个药企的单抗产品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具备短期内业绩驱动因素。,图表 8:国内企业的单抗或融合蛋白类产品最新进展,药品行业在医保控费下价格会有压制因素。目前的医保政策,临床价值高的新药能够较快进入医保,加快市场导入,且审批加快、税费减少,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三期临床较多的药企;以及具备良好现金流支撑,创新管线布局丰富的丽珠集团、安科生物等。,2.2 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是最低要求,关注重磅专利到期的首仿机会,根据医药网的报道,9 月份试点联合采购相关方在上海召开座谈会,该方案拟选取 11 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作为试点城市,将入围企业达到 3 家及以上的品种,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入围企业达到 2 家的,采取议价采购的方式;入围企业只有 1 家的,采取谈判采购方式;采购量为该药品 70%的使用量。首批带量采购涉及 33 个品种,均为有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仿制药的以量换价的思路是明确的。通过一致性评价是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未通过的企业会失去市场份额;医改需要保障,药品的稳定供应,“唯一中标”或使部分品种难以保障稳定供应;降价幅度和给出的带,量采购具体数量仍需在方案明确后才能确定。,不在试点城市范围的武汉市也公布了带量议价采购细则。武汉版本对于仿制药的入围要求要比国家版低,相对于国家版总量 70%左右给予唯一低价中标企业,武汉本次采用了两个质量组分别中标:这使得优质仿制药有了与原研药同层次 PK 的平台。,图表 9: 武汉带量采购区分质量组,药品中文,名,企业中文名,药品商品名,销售金额,(百万美元),国内有布局的,企业,国内是,否有仿制药上,市,专利情况,来那度胺,Celgene(新基),Revlimid,8,187,双鹭药业,是,国内专利 2024 年到,期,利伐沙班,Bayer(拜耳)/Johnson &,Johnson(强生),Xarelto,6,151,康恩贝、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双鹭药业等,否,国内 2020 年到期,普瑞巴林,Pfizer(辉瑞)/Eisai(卫材),Lyric,5,309,华润双鹤、齐,鲁、华海、赛维药业(已上市),是,美国专利 2018 年到,期,甘精胰岛,素,Sanofi(赛诺菲),Lantus,5,116,通化东宝、甘李,药业、海正药业,是,已过期,阿哌沙班,BMS(百时美施贵宝),Eliquis,4,872,东阳光药业、成,都倍特、科伦药业等,否,美国专利 2023 年过,期,第一质量组监测(保护)期内国家一类新药,第二质量组其他通过GMP认证药品和其他进口品种药品,过保护期专利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仿制药参比制剂药品目录药品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收录药品国家保密处方中成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11 月中旬,11 个试点城市的带量采购方案公布,采购药品种类由原先的 33 种变为 31 种,采购量与 9 月份市场预期整体变化不大。除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要求外,价格为重要判断因素:1)首先按照价格确定预中选品种:同品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数2 家的,最低报价只有 1 家企业的,该企业的申报品种获得预中选资格。价仅有 1 家企业符合申报条件的,直接获得预中选资格。2)再由预中选品种确认拟中选品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数3 家的品种获得拟中选资格。对于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数2 家的品种:预中选品种申报价格降幅排名前列的(不多于 7 家),经双方确认后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余预中选品种:联采办参考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数3 家的拟中选品种平均降幅等确定议价谈判最低降幅。图表 10:部分近期重磅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的药物情况,利拉鲁肽,Novo Nordisk(诺和诺德),Victoz,3,445,翰宇药业、华东,医药、通化东宝等,否,美国专利 2022 年到,期,国内专利 2017年到期,芬戈莫德,Mitsubishi Tanabe(田边三,菱)/Novartis(诺华),Gilenya,3,228,华海药业等,否,美国专利 2019 年到,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方,AstraZeneca(阿斯利,康)/Astellas(安斯泰来),Symbicort,3,156,中国生物制药,等,否,美国专利 2018 年到,期,阿巴西普,BMS(百时美施贵宝)/Ono(小野),Orencia,2,609,先声药业,否,美国专利 2019 年到,期,他达拉非,Lilly(礼来)/Nippon Shinyaku,Cialis,2,446,人福医 ,东阳,光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等,否,美国专利 2018 年到,期,硼替佐米,Johnson & Johnson(强,生)/Takeda(武田),Velcade,2,377,豪森、齐鲁、中,国生物制药等,是,已过期,达沙替尼,BMS(百时美施贵宝)/Otsuka(大,冢),Sprycel,2,289,海正、辰欣等,中国生物制药、 是,中美专利均为 2020,年到期,度拉糖肽,Lilly(礼来)/Sumitomo,Dainippon(住友),Trulicity,2,176,无,否,美国专利 2024 年到,期,地特胰,素,Novo Nordisk(诺和诺德),Levemir,2,099,华东制药、通化,东宝、联邦制药等,否,国内专利已过期,美,国专利 2019 年到期,伊马替尼,Novartis(诺华),Gleevec,1,943,中国生物制药等,信立泰、齐鲁、 是,中美专利均已过期,(晶型专利未过期),西那卡塞,Amgen(安进)/Kyowa Hakko,Kirin(协和发酵麒麟)/SwedshOrphan Biovitrum,Sensipar,1,909,京新药业、新华,制药等,否,美国专利 2018/2026,年到期,特立帕肽,Lilly(礼来),Forteo,1,749,苏州金盟、翰宇药业等,上海联合赛尔、 否,美国专利 2018 年到,期,氯吡格雷,Sanofi(赛诺菲)/BMS(百时美施贵,宝),Plavix,1,662,信立泰、乐普医,疗等,是,已过期,阿立哌唑,BMS(百时美施贵宝)/H.,Lumdbeck(灵北)/Otsuka(大冢),Abilify,1,432,科伦药业、齐,鲁、康弘药业、,是,已过期,恩华药业等(注:由于专利挑战以及漏洞,存在于专利到期前上市的情况)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的企业,对成本变动敏感性低于制剂企业;重磅专利即将到期的首仿机会,对于药企这是增量机会,短期内可以避开激烈的仿制药价格竞争,又可以享受较大的市场。试点城市的带量采购政策表明以量换价是仿制药的趋势,原研在仿制药大幅降价,时,亦有降价压力。相比较而言,重磅品种的首仿市场空间有保障,关注近期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大品种的仿制机会,如利拉鲁肽(已到期生物药,翰宇药业、华东医药、通化东宝)、利伐沙班(将到期化药,康恩贝、双鹭药业等)等品种的后续申报进展。3 医药商业3.1 医药流通:长期整合趋势未变2018 年是两票制全国落地执行的元年,此前流通企业在各省的试行期已对自身业务进行调整,尽管部分企业对医疗机构终端的纯销业务拓展迅速,但调拨业务增速逐步放缓甚至萎缩对整体营收增长仍有拖累。而且对应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业务的拓展,企业应收账款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为保障充裕的资金周转,企业的融资力度也随之提升,而结合近期融资成本的上升,财务费用也不可避免有所提升。,两票制落定,调拨业务影响营收增长,全国性流通国企如上海医药、国药控股等在近两年分销业务收入增速受到两票制影响略有下滑,华润医药则凭借新进入空白省份维持稳健增长。伴随着两票制下业务转型,调拨业务占比不断下降(国药控股调拨占比从 20%降至 18H1 的 12%),而相对毛利率较高的纯销业务占比提升也带来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九州通作为全国性流通民营企业借助两票制契机大力拓展医疗机构纯销业务,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客户数由 2011 年的 1740 家增至 18H1 的 4470 家,基层医疗客户数也由 25000 多家增至 75100 多家,得益于客户的拓宽近两年公司的医疗机构渠道销售增速保持在 30%以上,对应地公司调拨业务 18H1 下滑 2.61%。图表 11:全国性流通国企分销业务(亿元),2015,2016,2017,2017H1,2018H1,分销收入,937.17,1086.18,1161.5,585.21,662.52,上海医药华润医药(港币)国药控股,同比增速毛利率分销收入同比增速毛利率分销收入同比增速,15.47%6.02%1231.568.90%6.70%2158.5412.74%,15.90%5.89%1322.967.40%6.20%2464.5913.34%,6.93%6.12%1445.969.30%6.70%2643.527.26%,9.64%6.06%704.1310.60%6.40%1317.009.10%,13.21%6.68%776.0110.20%7.40%1399.266.25%,对于区域性流通企业而言,两票制对营收增速的影响体现要早于全国性流通企业,以柳药股份、鹭燕医药和南京医药三家典型企业为例,其营收增速的放缓始于 2016年二季度(鹭燕医药由于业务处于医改大省福建,其两票制影响要更早),但在两票制落定结合各地新标切换,中小流通商的出清效应逐步体现,区域性流通龙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营收增速也逐渐回暖。目前两票制的正面效应仍未完全释放,市场集中度相较以往虽有提升,但仍与政策目标有差距,中长期来看两票制促进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