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pptx
,2017-2018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CONTENTS,目,录,12345,中企全球IPO市场中企境内IPO市场中企香港IPO市场中企IPO退出情况政策: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PART 01,中企全球IPO市场,lIPO数量大幅增长l中企海外上市迎高峰,lIPO募资金额小幅增长l中企IPO交易板块分布,IPO,4,中企全球IPO市场企业数量(年度),2017中企全球IPO企业数量高达598家,YOY+71.84%,全,球,企,业,数,量,:,历,年,来,最,多,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企全球IPO案例实现了71.84%的大幅增长,企业数量高达598家,较2016年的348家,增加了250家,是近年来中企全球IPO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年。,IPO,5,中企全球IPO市场企业数量(月度),全,球,企,业,数,量,:,各,个,月,整,体,较,为,平,稳,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企全球IPO企业数量各个月整体,较为平稳,全年的最大值出现在年初的1月份,共70家。8月份的数量最低,仅39家。其余月份均在40-60家之间,整体较为均衡。,10,6,中企全球IPO市场募资规模(年度),2017中企全球IPO募资金额为3209亿元,YOY+8.1%,募,资,规,模,:,以,低,于,亿,元,的,中,小,型,企,业,为,主,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在IPO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中企全球IPO的募资金额并未同样实现大幅增长。2017年中企全球资本市场IPO募资规模为3468亿元,仅较2016年的3209亿元增长8.1%。企业数量大幅增长而募资金额却低于2011年、2014年和2015年,这主要是因为年内缺乏筹资额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新股,主要以1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中小型企业为主。,IPO,11,7,中企全球IPO市场募资规模(月度),全,球,募,资,规,模,:,月,成,绩,最,亮,眼,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各月度的中企全球IPO募资金额中,11月份的募资规模最大,达到471亿元;2月份的募资规模为159亿元,为2017年的最低值,募资规模在250亿元左右的月份居多,仅有4个月份超过了3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1月之所以能够以471亿元的募资规模居全年最高峰,主要是因为该月有两家募资金额超过50亿元的中企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分别是:阅文集团(00772.HK)( 2017年11月8日上市,募资金额83.3亿元)和易鑫集团(02858.HK) )( 2017年11月16日上市,募资金额67.7亿元) 。,IPO,201,8,中企全球IPO市场海外上市规模,中,企,海,外,:,赴,美,上,市,企,业,数,量,创,新,高,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海外上市迎来新高峰。2017年共有27家中企海外上市,其中15家来自纳斯达克,9家来自纽交所,3家来自澳交所。全年募资规模达到250.9亿元。赴美上市:2017年全年,美国首发上市的数量达到了174家,一共筹款395亿美元。受美股牛市延续影响,2017年度美股市场全球企业IPO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赴美上市中企数量也随之创近5年新高。相比2016年,的10家和2015年的9家,2017年是中概股IPO自2011年上市低迷以来最火爆的一年。2017年包括趣店、,搜狗、红黄蓝在内共24家成功赴美上市,占我国海外上市企业规模的比重达到89%。行业分布:这24家公司来自包括教育、网购以及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不同行业等,赴美企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趋势。27起IPO募资250.9亿元13起IPO募资157.84亿元2016 7,TOP 10,9,海,外,上,市,:,趣,店,海,外,上,市,引,关,注,2017年中企海外IPO募资规模 TOP 10,2017年10月18日,趣店(QD.NYSE)在纽交所上市,募集资金总额9亿美元,成为2017年融资规模最大的海外上市中企。趣店招股书显示,2017年上半年其总营收达18.33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近4倍;净利润9.74亿元,远超同期水平。和信贷和拍拍贷的财报数据也同样显示,2017年的营收和利润相比去年大幅增长。良好的盈利现状助推互金企业的海外上市热潮。,中企全球IPO市场海外上市募资规模TOP10,222 IPO,10,深,圳,交,易,所,以,宗,拔,得,头,筹,中企全球IPO市场交易板块分布,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以222宗IPO拔得头筹,占比达到37.1%;上海(上交所)以214宗紧随其后,交易数量占比达35.8%;港交所排名第三,占比达到22.6%。从交易规模来看,上交所以39.7%的占比位列第一,深交所和港交所的交易规模占比分别为26.7%和26.4%,分列第二和第三位。,PART 02,中企境内IPO市场,lIPO数量实现大幅增长,lIPO平均募资金额低于往年平均水平,IPO,400,中企境内IPO市场规模(年度),2017中企境内IPO企业数量高达436家,数量YOY+92.07%,境,内,企,业,数,量,:,首,次,突,破,大,关,根据监测数据显示,A股市场IPO数量于2017年首次突破400大关,达到436家,实现跨越式增长,增幅高达92.07%。,近年来募资规模出现小幅增长,平均募资金额,低于往年平均水平。12,IPO,13,市,场,规,模,:,一,季,度,规,模,最,大,中企境内IPO市场规模(季度)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各季度的中企境内IPO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中,1季度的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均为最大值,分别达到134家,696.13亿元;,其余三季度募资金额水平差异不大,IPO企业数量则有所减少,四季度仅86家。结合2015年以来各季度的变化情况来看,2017年我国境内IPO分布较为均匀,活跃度明显高于上年同期。,IPO,11,14,中企境内IPO市场规模(月度)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就2017年各月度的中企境内IPO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来看,1月份的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均为最大值,分别达到54家,299.53,亿元;2月份的募资规模为134.53亿元,为2017年的最低值;12月份的企业数量最少,仅23家。其余月份的分布较为均衡。,募,资,规,模,:,月,成,绩,最,亮,眼,15,行,业,分,布,:,制,造,业,保,持,领,先,优,势,中企境内IPO行业分布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制造业保持领先优势(168起),其余行业表现相对平淡,与制造业,差距较大。建筑建材和IT位列前三,整体分布与2016年相差不大。,规模分布:依靠绝对的数量优势,制造业缩小差距,与金融并列募资规模的第一位;与往年相比,金融业大型IPO整体募资规模缩小,规模占比相较2016年出现较大幅度缩水。,中企境内IPO区域分布,区,域,分,布,:,广,东,、,浙,江,领,先,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IPO发行数量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达到337家,约占全国总量的67.7%,其中,江浙沪达到205家,约占全国数量的41.2%,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是IPO市场的主力军。从通过率来看,数量居前十的省市中,广东、江苏、山东和北京的通过率超过80%。广西、山西和吉林三省均是报会,1家,被否1家,通过率为0。通过率低于50%的省份还有湖北、西藏和黑龙江。16,17,中企境内IPO区域审核情况列表省份 通过 被否 取消审核广东 85 11 3浙江 73 14 1江苏 57 8 1上海 31 10 北京 24 5 山东 21 3 1福建 19 5 湖南 14 4 2四川 9 4 重庆 6 5 安徽 6 2 1河北 6 河南 3 3 贵州 4 1 湖北 2 2 天津 4 1黑龙江 1 2 江西 2 1 西藏 2 2 云南 2 1 甘肃 2 海南 2 山西 2 广西 1 吉林 1 辽宁 1 宁夏 1 山西 1 新疆 1 总计 380 86 10,暂缓表决3631112211122,总计1029469423026242013139865554343222111112498,通过率88.54%78.49%83.82%73.81%80.00%84.00%79.17%77.78%69.23%46.15%75.00%75.00%50.00%80.00%40.00%100.00%25.00%66.67%50.00%66.67%100.00%100.00%100.00%0.00%0.00%100.00%100.00%0.00%50.00%77.87%,PART 03,中企香港市场IPO规模,lIPO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lIPO募资金额连续三年下跌,19,中企香港资本市场IPO规模(年度),2017中企境内IPO企业数量高达135家,数量YOY+92.07%,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募,资,金,额,连,续,三,年,下,跌,根据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港股市场中企IPO数量提速增长,创近年新高,数量达到135家;而募资规模最近三年出现连续下跌,本年降幅达到41.01%。,.,20,中企香港资本市场IPO规模(季度),二,季,度,募,资,金,额,最,大,,,四,季,度,企,业,数,量,最,多,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就2017年各季度的中企香港资本市场IPO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来看,2季度的募资规模最大,达到313.6亿元;4季度的IPO企业数量最多,为44家;1月份的募资规模仅104.11亿元,为2017年的最低值。,IPO,11,21,中企香港资本市场IPO规模(月度)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就2017年各月度的中企香港资本市场IPO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来看,7月份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2家,11月的募资规模最大,达到172.84亿元;,8月份的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仅为1家和0.66亿元,为2017年的最低值。,募,资,规,模,:,月,成,绩,最,亮,眼,PART 04,中企IPO退出情况,lIPO数量大幅增长,lIPO募资金额小幅增长,IPO,23,中企IPO退出情况,退,出,:,回,报,金,额,和,回,报,率,均,有,所,回,落,根据产业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IPO账面退出回报金额和平均账面回报率均有所轻微回落,整体变化不大,短期内仍难有起色。,IPO,10-11 IPO,24,中企IPO退出情况月度统计,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0月、11月IPO账面退出回报金额实现年度最高,远超全年平均水平;平均账面回报率波动显著,但整体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退,出,:,月,账,面,退,出,回,报,最,高,PART 05,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lIPO通过率大幅下降,l新旧委员审核理念差异大,IPO,26,2016年全年IPO通过率,通过率:2017大幅下滑,仅77.9%,2017年全年IPO通过率,通,过,率,:,大,幅,下,降,通过率大幅下降: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488家公司首发申请,取消审核10家公司,22家公司暂缓表决,380家获得通过,全年IPO通过率为77.9%。而2016年的通,过率为90.6%,IPO审核通过率大幅下降。,监管趋严趋势不会改变:业内人士表示,新股发行从严审核这一趋势不会改变,监管层要求更高,上市公司质量得到提升,对投资者来说是好事。低通过率成常态,表明新股发行更追求质量,新股发行制度也更,加健全,长期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IPO,10,.,27,通过率:10月开始下降明显2017年第四季度,新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发审委)委员开始履职,IPO审批通过率开始明显下滑。从本届发审委开始,不再区分创业板和主板发审委,两者合并后市场将本届发审委称为“大发审委”。10月17日,第十七届发审委首次亮相,审核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11月7日,在当天的第35次、第36次发审委会议上,共有6家企业上会,只有1家通过审核,其他5家全被否决,当日83.3%否决率,创下2015年IPO重启以来的单日否决记录。11月29日,在当天的第56次发审委会议上,共有3家企业上会,而此3家全部被否决,当日否决率达到100%。本届发审委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通,过,率,:,月,开,始,明,显,下,滑,28,新,一,任,发,审,委,上,任,后,通,过,率,明,显,下,降,IPO审核被否情况统计概况: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全年IPO共有86家企业被否,其中上交所被否企业31家(主板),深交所被否55家(创业板43家被否,中小板12家被否)。,两届发审委对比:上届发审委(1-9月)否决率为13.7%;本届发审委(10-12月)否决率高达32.7%。发审委的审核重点集中在: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股权问题、财务问题、合法合规问题、内部控制问题、独立性问题、客户依赖问题、人员问题、募投项目的合理性问题等核心问题,是审核的重点。,29,IPO审核被否原因解析,持,续,盈,利,能,力,和,基,础,工,作,规,范,最,受,重,视,2017年发审委审核关注点:综观新一届发审委关注的问题,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分别是财务问题、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募集资金运用、持续盈利能力、规范运作问题、是否遵循现有法律法规等。从被否决原因出现的频率来看,持续盈利能力和基础工作规范最受重视,此外,发审委对于内控、股权清晰、严格资金管理等指标也颇为重视。,.,30,重点政策:发审委委员实行终身追责制监管机构表示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严把IPO审核质量关,包括成立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以及对发审委委员实行终身追责制。2017年11月20日,在证监会63名发审委委员就职仪式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证监会党委已经决定成立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对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实行全方面监察,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进行360度评价。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在强监管和终身追责背景下,IPO常态化逐渐形成,IPO排队企业正在向总体数量更加合理,质量更高的方向推进。,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