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报告.ppt

  • 资源ID:20469       资源大小:2.16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5金币 【人民币2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人民币2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报告.ppt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报告,目录,1.1 纵向与横向的规模分析1.2 主要项目的结构分析1.3 对近两年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1规模与结构,2.1 政府分析2.2 专家分析2.3 小组分析,2影响因素分析,3.1 经常项目未来走势3.2 资本与金融项目未来走势3.3 全员分析与本小组分析,3未来走势分析,1 中国国际收支规模与结构分析,国际收支,规模,结构,中国国际收支规模纵向比较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横向比较分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结构分析,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结构分析,国际收支储备资产项目结构分析,对近两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采访时间,小组分析,金砖四国的国际收支横向比较分析,1.1 中国国际收支规模分析,1.1.1 中国国际收支规模纵向比较分析1982-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一直处于低水平。2000-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1.1.1 中国国际收支规模纵向比较分析,经常项目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我国长期以来的目标是4%以下,1.1.2 金砖四国的国际收支规模比较分析,表1-1 金砖四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比较 单位:亿美元,(1)巴西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俄罗斯和印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在金砖四国中,只有我国一直保持着双顺差。,1.1.3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规模比较分析,表1-2 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比较,就发达国家而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基本都是保持着“一项顺差,另一项逆差”的形式。,1.2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分析,注:以上统计数据是根据我国近10年的国际收支差额(仅包括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进行算术加权而得;,1.2.1 经常项目结构分析,1.服务贸易差额和货物贸易差额在经常项目中占比较高;2.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服务贸易和收益逆差趋势明显大;3.货物贸易差额逆差走势初现。,1.2.2 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结构分析,1.直接投资差额顺差不断扩大;2.证券投资维持小额顺差;3.其他投资差额变化明显。,1982-2012年我国净资本流出的分析,(1)1982年,-17亿美元,墨西哥金融危机(2)1983年,-14亿美元,1983年9月港币大幅贬值(3)1984年,-38亿美元,经济体制改革深化(4)1990年,-28亿美元,日本金融危机(5)1992年,-3亿美元,欧洲货币危机(6)1998年,-63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7)2012年,-168亿美元,欧债危机发酵,1.2.3 储备资产的结构分析,我国的储备资产差额中,外汇储备差额占比超过了90%。,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有所放慢。,1.2.3 储备资产的结构分析,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以美元和欧元为主,那么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外汇储备差额受汇率的影响较大,在衡量上具有一定的难度。,1.3各界对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分析,1.3.1 社会各界对我国近2年来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采访时间,记者:吴迪,政府代表:田小婷,学者代表:聂立,学者代表:高慧娟,1.3.2 本小组对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分析,小组对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认识,基本维持着“双顺差”趋势,经常项目差额有调整地缩小,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出现次数频繁,储备资产项目逆差不断扩大,2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小组的观点,政府的观点,专家的观点,2.1 政府对我国“双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2.1.1 经常项目顺差幅度缩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家外汇管理局利用恒等式分解、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反事实分析进行研究得到以上两因素对经常项目顺差占比变动的影响系数。,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因素:(1)全球经济衰退外需急剧萎缩(2)2008年出口增速降至17%,2009年降至16%(3)服务贸易出口、收益和经常转移收入增速放缓和负增长,结构性等其他因素(1)内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推动进口(初级产品)增长(2)我国更加注重居民收入和生态环保,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出口产生影响(3)境内旅游、留学等消费增多,扩大服务贸易逆差(4)以外汇储备投资为主,投资收益持续逆差,2.1.1 经常项目顺差幅度缩小的影响因素分析,2.1.2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震荡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1.国际金融市场有所企稳,新兴经济体重现投资流入;(欧洲央行在2012年9月宣布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人民币汇率整体表现升势,存在资本回流压力;3.市场主体财务运作方式变动频繁,跨境资金流动短期变动较大;,其他投资短期大幅波动,主要因素,其他因素,近年来,我国对外资产结构中,外汇储备和其他投资占据将近90%的份额,因而,当我国其他投资波动较大时,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变动往往会很大,甚至出现逆差。,2.2 专家对我国“双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1 陈腾龙,邵臻励.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和再平衡机制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5):77-81,2.2 专家对我国“双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2 杨洋,陈家宁.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减少的结构性分析及趋势判断.渤海大学学报.2013(2).P50-54,2.2 专家对我国“双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3 姚淑梅.客观冷静看待资本流出.中国投资.2013(4):34-35,2.2 专家对我国“双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4 张明.短期资本继续流出.中国外汇.2013(8):15,2.3 本小组对我国“双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国内以出口为主导的政策和宽入严出的政策国外去工业化战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内汇率形成机制不完善,无法自动通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平衡,3 中国国际收支未来走势分析,201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预测: 中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任务依然艰巨,3.1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未来走势,观点二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可持续的林娜(2006),观点三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在短期内是持续的,但长期是不可持续的杨洋(2013),观点四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在短期内是可持续的,长期来看是不确定的刘兴宇(2012),观点一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不可持续的刘伟(2011),3.2 中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未来走势,外汇管理局:全球流动性前景不明朗,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不确定,2013年下半年我国跨境资金容易波动。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预计2013年下半年我国将面临短期资本流出的局面。姚淑梅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金融研究室主任) 当前我国资本净流出是短期顺周期因素推动,并不内含必然的长期趋势,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好转,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状况将得以扭转。,全员头脑风暴,我国国际收支未来走势,3.3 全员分析与本小组分析,3.3 全员分析与本小组分析,(1)经常项目差额预测: 未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持续,但顺差规模会逐步缩小,经常项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贸易条件指数(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2010-2011年底,进口价格指数高于出口价格指数,说明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对我国贸易有利。 2012-2013年上半年,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出口价格指数,说明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幅度大于出口商品的价格下跌幅度,对我国贸易不利。,3.3 全员分析与本小组分析,(2)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预测:,短期来看,未来我国的资本与金融项目会随着汇率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作出相应的调整,随着国家推行“严入宽出”资本政策的意愿不断加强,外围投资环境得到优化,我国将会逐步实现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长期来看,我国经常项目短期无法实现逆差,且未来政府是否有意效仿英美的不确定性,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长期走势也是不确定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报告.ppt)为本站会员(1+1)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